《春风》是海朋森乐队在2020年发行的专辑《成长小说》中的第一首,这首歌也拉开了他们所构建的“成长故事”的序幕。歌曲中人声部分以诗意念白为主体,与传统摇滚乐有很大的区别,在彰显乐队个性的同时,这些极富有诗歌性的语言,也挣脱了传统歌词中工整、对仗、押韵等要求带来的限制,使歌曲更接近于“文学叙述”,贴合“小说”之意。
《春风》如同一幅细腻的情感画卷,缓缓铺展在听众面前。它既是关于爱的失落低吟,也是对自我、他人,生命、死亡的深刻洞察。在《春风》的旋律中,交织着对更广阔的爱与理解的渴望、对理想世界构建的遐想和对爱与失去的自我宽解。其意象纷繁复杂,情感矛盾交织,既有愤怒的控诉,也不乏温柔的慰藉,让人在反复聆听中,不断产生新的共鸣。《春风》一曲的丰富程度,让我觉得老师课上提到的“欣赏中国摇滚乐时常会涉及的多个审美精神向度”,它都有所体现。虽然我不能完全理解这首歌的全貌,但还是选择尽量感受与记录,丰富自己和这首歌之间的连接。
第一个向度是对永恒主题的追求。歌曲中“除了你的,除了我的,是不是还存在别的世界”的设问,引领我们思考超越个人界限的真理与自由。它描绘了一个理想国,在那里,成功与失败不再成为束缚人的枷锁,每个灵魂都能自由成长。而这种对美好景象的描述与向往,便是对真善美和自由的永恒追求。
第二个向度是对生命冲动的表达。
“在山谷很深的地方,在山谷很深的地方,卡通人物彼此回应着。”
“欢,欢迎,欢迎,你过来!”
由此,歌曲从朗诵念白的方式转入歌唱。“卡通人物”暗示“二维”的形象,歌词以卡通人物的意象展现了生命原始的冲动与对交流的渴望:即便是在扁平化的世界中,人们依然渴望相互理解,用心灵的声音呼唤着彼此的靠近;即使理解是有限的,但是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心灵相互连接,我们依然“欢迎你过来”,并且“彼此回应”。这些呐喊,是对生命冲动的表达。
第三个向度是对未来的迷茫和憧憬。
“你飘啊,荡啊,双腿竭力地模仿行走在地上。你呼啊,喊啊,竟然只听见声音消失的声音。”
作为二维形象,只能竭力学着三维生物的样子在地上行走。想要呼喊,想发出声音,却发现没有声音发出。这像是诡异的梦境,像是对现实困境的隐喻,也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展现了人类面对未来时的复杂情感。
此外,我认为《春风》还有一个审美向度——对爱情的模糊探索。
“但愿有朝一日,我能像春风一样不带期许地吹拂着你,那时你也不复爱我。”
如果爱,便会有期许,也就无法做到轻盈。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像你所期盼的如春风那般不带期许地吹拂着你,那便是爱不复存在的时候。而当感情不再有所寄托,真的回到春风中,这也许正是我们的爱意停摆,望向更大世界的标志。这是对爱情的模糊探索,对爱与自由边界的反思。当爱如春风般轻盈自由时,或许正是爱情升华,转向更广阔人生视野的契机。
《春风》中充满诗歌性的内心独白,书写的正是我们青年人普遍会经历的怀疑、幻想和期待。它让我们在爱与爱的消散里,逐渐厘清内心困惑,辨识出自我与他人世界的异同与矛盾。同时,也促使我们深思人与人之间理解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及生命本质的自我认知与价值追寻。在《春风》中得到的情感体验,能让我们有一天也要经历爱与失去时,拥有释怀的勇气,随春风吹拂的方向,望向更大的世界。
责任编辑:贾倩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