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感触最深的是“纪念馆之星”培育计划第三次培训。在那次培训中,纪念馆讲解老师杜老师和徐老师交替为我们介绍了整个纪念馆的讲解过程,教导我们讲解深度与流程。
在讲解展览第一单元毛泽东乘坐的同款吉普车时,徐老师进行了比主题稿上更加深刻的表述,从吉普车的外观、功能、历史意义依次进行了讲述,他流畅自如的状态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讲到展览第四部分时,我记得杜老师说,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号召”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讲解。这让我自参加培训活动以来,第一次意识到讲解词其实也有很多深化和拓展的空间。
但这次讲解也带给我一些迷茫的情绪,我总认为在每一单元、每一部分都有精华内容可以进行展开讲解,但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并不能对每一部分都进行精讲。例如,在展览第二部分第一单元中,叶将军的亲笔信、劳动大学通行证章、清华园火车站复刻、“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些内容都是我十分感兴趣并且认为应该加到讲解词中的,但考虑到篇幅和我笔力的限制,我害怕没有办法说明白,这让我一度十分困扰。幸好在后续某一次讲解中,徐老师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讲解有每个人的特色,每个人的讲解都各有侧重,而这版讲解词可以说大体上总结了纪念馆中相对重要的部分,它不见得是最好的,但无疑是最适合新手进行记忆背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