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2024年5月开始参与香山革命纪念馆“纪念馆之星”培训,并通过考核成为一名青年宣讲员,为游客提供历史解读和文化导览服务。目前我已经完成了约20场定时讲解,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志愿服务队累计志愿时长约80小时。
当我怀着对讲解的兴趣、对历史的敬畏、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初次迈入香山革命纪念馆的大门,展厅里渡江战役时期的木船、开国大典上的“九头鸟”喇叭、天安门城楼悬挂的大红灯笼一件件文物向我诉说着一段段红色的历史,折射出革故鼎新、星火燎原的光辉。而“纪念馆之星”的培训与讲解过程,于我而言则像是演绎着一部红色历史的长卷。我们在培训中汲取着知识的养分,逐渐从历史的学习者成长为讲解者。
在两个多月的培训中,我用心学习讲解技巧,揣摩恰当的表情和语气,理解并背诵纪念馆展陈讲解词,还设计了一些独特的小细节,使我的讲解更有吸引力。培训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收获是,老师告诉我们真诚是作为讲解员最重要的品质,也是讲好故事的关键。
纪念馆讲解员的工作就是通过一件件展品讲述历史事件的细节,使得历史在观众心中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成为一个个鲜活的瞬间,焕发出新的光芒。真诚就是讲解员与观众之间产生共鸣的桥梁,只有怀着“把故事讲给朋友听”的真诚,才能让“欢迎大家来到香山革命纪念馆”的开场白真正昭示着一场历史与心灵的深刻对谈。
通过考核之后,我如愿成为香山革命纪念馆的一名青年宣讲员。我按照历史脉络讲解,引导游客观看展品,讲述每个文物背后的故事,为观众提供独特的红色文化体验。在讲解过程中,我也意识到,即使已经具备讲解能力、正式上岗,我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有些游客在参观时会提出关于文物和历史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在幕后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在观摩老师讲解时,我常感叹老师们强大的知识储备与自如松弛的讲解风格,他们能将讲解词融入脑海,综合历史知识,形成生动有吸引力的语言。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在香山革命纪念馆的讲解也让我有机会从新的视角体会红色历史。展厅里有时会有一些带着故事的参观者,同在纪念馆讲解的朋友曾告诉我,在某次讲解结束后,有位年长的参观者久久不愿离去,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是一名退伍干部,此次是在前往俄罗斯的路途中专程来到香山回望那段历史。“那时沿着毛主席那一代先辈的脚印,真的是排除一切困难求发展,一心就想着要改变积贫积弱的面貌。”在纪念馆的日子里,我越来越体会到,面前的展品似乎不仅仅是一件件物品,而是一段峥嵘岁月。
如今,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川流不息的游览者前来追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奋进之力。我们在讲解过程中成为革命历史的学习者、革命精神的传承人,赓续红色血脉,讲好香山故事,传承先辈使命,启程我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