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发货接棒 “背篓”送货

2024-11-03 00:00:00刁雅琴
大学生 2024年10期

编者按:2024年暑假,依托“‘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信仰行”机制的“生动实践地打卡行”活动,北京工商大学35个实践团,800余名大学生奔赴首都新时代发展标志地。

自2023年12月起,该校商学院实践团曾先后20余次走访房山区黄山店村开展调研实践。同学们将专业所学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紧密对接,强化数字新商科优势和服务型智库支撑,通过文旅宣介、营销策划、直播带货等形式,推动黄山店数商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20世纪50年代,在距离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33公里外的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有一家分销社,它是方圆20里内唯一的一家商店。因山路难行,为方便山中村民生产生活,无论刮风下雨,分销社负责人王砚香都坚持带领社员肩背背篓,翻山越岭为群众送货上门,建起了“背篓商店”,造就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要义的“红色背篓精神”。

同样也是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和中央商业干部学校合并,为新中国培养商科人才。追溯校史,这正是北京商学院(今北京工商大学)的前身。

70多年后,小村与大学相遇携手,商业文化与红色文化隔空对话,共同传承“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基因,谱写了一首数商赋能、文旅融合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之歌。

初探黄山店村

2023年12月,为响应北京团市委“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的号召,北京工商大学(以下简称“北工商”)积极组织青年师生以“挑战杯”等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为牵引,通过“揭榜挂帅”科创竞赛平台,以“乡村出题”“高校答题”为主要形式,破解乡村振兴发展难题。此次,向北工商出题的正是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镇的黄山店村。

初次来黄山店村实地考察时,商学院的同学们就被眼前这云雾缭绕的“仙境”之地深深吸引。位于村西北3千米处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幽岚山坡峰岭,是一处欣赏枫叶的绝佳地点,也是村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登高望远,整座幽岚山谷被这由浅到深的红、零星的翠绿还有浅黄渲染成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俯身向下,黄山店,这座依山而建的古朴村落,就半隐半现在青山绿水和千亩红叶的海洋之中。游走在村中,青石板路的两旁,老槐树之下,三三两两的老人围坐在一起下棋、聊天,孩童们追逐嬉戏,一派和谐宁静的景象。

不仅如此,黄山店村的旅游业也搞得有声有色。这里随处可见独具风格的民宿小院,供年轻人打卡拍照的咖啡厅、面包房,还有小朋友喜爱的“童话森林”很难想象,直到20世纪90年代,黄山店村还没有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当时村民的就业率和收入都很低,为了生存,村里的壮劳力不得不外出打工。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黄山店村“靠山吃山”,通过深挖乡村文化资源,闯出了一条以幽岚山坡峰岭为核心,以特色乡村民宿为代表的生态休闲产业之路。从此,村民们享受着这绿水青山带来的美好生活。

项目初期,同学们对如何帮助黄山店村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还比较模糊,直到经过学院专业教师智囊团的支持指导和7次实地调研、10余次小组开会讨论、整理分析了170余小时的访谈录音后,一些问题才逐渐浮出了水面。

发现痛点

实践团发现制约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痛点是旅游动线拉得太长。即便黄山店村风光旖旎,且几乎每个景点都经过精心打造,但由于景点之间的距离较远、分布分散,导致当地难以建立景点集群,进而形成一条完整成熟的旅游生态链。参与应榜项目的商学院2022级本科生邬子萌用村里的品牌旅游项目8c3b33104829061372cfb9ff13b01d397538348446cf94ac4cb88562f0385ebd——“幽岚山·童话森林”举例,这是一处设计完整的旅游景点,整个园区巧妙地利用地理特点,依山而建,总共分为5层,设计师为每层设计了不同的特点,可谓用心良苦。但恰恰因为每层的设计都太吸引人,许多游客常常在此地一待就是大半天,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以及景点间的距离太远,很多人根本没时间和精力继续往下逛了。在商言商,邬子萌接着算了一笔账,“幽岚山·童话森林”的成人门票是50元1张,这里每天最大的游客接待量为3000人,全天总收入约为15万元,除去各种费用支出,它这对于提高整个景区的总收益,效果不甚理想。

企业管理专业的2023级研究生王帅新关注到黄山店村交通不够便利的现状。她注意到距离村子最近的公交车站大约在3-5公里以外,山路蜿蜒,这段距离连开车都需要花费20分钟左右,更别说游客徒步过去了。王帅新尝试使用打车软件叫车,系统显示至少需要等待半小时。相比之下,往来此地最靠谱的出行方式是自驾游。她们还针对游客、旅游管理者和从业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从调查中看出,大部分来的游客都是通过亲朋好友的推荐,直接从网络等宣传渠道获取信息的人数不多。来游玩的游客中只有42%的人会选择留宿,超过一半的人则选择当天往返。

调研中,实践团也发现了黄山店村显著的红色文化基因。这里是“宁愿自己千辛万苦,不让群众一时为难”的“红色背篓精神”诞生地,于2019年2月建成的红色背篓精神纪念馆就矗立在村中最显著的位置。为了留住那段“背篓岁月”,景区还在半山腰处设了一间“红色背篓餐饮部”,主打怀旧农家菜。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2022级研究生宋雨龙记得自己第一次踏入纪念馆时,他眼前的地形图上,出现了由一个个点亮的小绿点串联起的一道蜿蜒曲折的山路,那是老一辈背篓人的艰辛与汗水之路。身为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他陷入了沉思:如何使用更震撼的方式,将恢宏的背篓之路呈现在参观者面前?宋雨龙想到将自己所学的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技术模块融入红色背篓精神纪念馆的讲解过程中。站在那块巨大的塑料地形图前,他验证起自己的设想:“戴上VR眼镜,我仿佛站在山脚下,仰望群山连绵,走在我前面的正是背篓人王砚香,他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着每一处供销点和那里发生的往事”

回到学校之后,实践团的同学们开始利用他们在数字商科、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专业的优势,分头行动起来。王帅新根据智能监控系统和实时数据分析工具,精细化了解游客流量、偏好和需求,重新为黄山店村设计了红色文化体验游、梦幻实景童话游、户外休闲游和田园康养文化游等4款特色活动。针对小朋友、年轻人、老年人这3大群体设计了不同的游玩体验路线。通过引用在线预订系统,帮助游客获得更好的游玩体验,多样化的活动使来访游客增加30%。

宋雨龙召集身边的同学一起为项目做技术支持。项目组开设了为坡峰岭漫山红叶作宣传的公众号。针对黄山店村交通不够便利、缺乏创新旅游产品的现状,他们打破传统旅游业的限制,在团队的集体智慧下,设计出一套集数字导览、虚拟现实体验、智能推荐于一体的旅游系统。通过手机APP,游客能享受到个性化的旅游路线规划、实时导览解说以及VR全景游览。为了进一步增强游客的互动性和沉浸感,项目团队设计了一款人工智能虚拟助手——栌噜噜,它以黄山店村特有的黄栌花为灵感来源。除了拥有呆萌可爱的外观和温柔体贴的性格,栌噜噜还是导航员、解说员,更是游客的朋友与伙伴。在它的帮助下,游客不仅可以游览黄山店村的美景,还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旅游路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畅游黄山店村。

项目负责人邬子萌则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进行广告和推广内容的精准投放,提高景区的有效宣传。他们与多家知名旅游网站和在线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推出联票、优惠套餐等促销活动,进一步拓宽市场覆盖面。还邀请网红、KOL前来黄山店村体验并分享他们的旅程故事,形成口碑效应,吸引更多潜在游客关注黄山店村。这些精准营销活动不仅提高了黄山店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促进了游客数量的稳步增长和旅游收入的显著提升。

2024年6月14日,以商学院为主导的师生申报的“红色背篓情·绚丽黄山店”项目一举夺得“青创北京”2024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青绘京彩”文旅创意专项赛的金奖。

从背篓送货到直播带货

2024年4月,商学院成立了新商科青创中心,探索构建“数商+科创”人才培养模式。今年暑假期间,在获得挑战杯金奖项目的基础上,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悦老师和院团委书记赵杰老师带领商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再次前往黄山店村。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更明确,继续深化院企地合作,让科创成果进一步落地。

从7月9日实践项目启动的那一刻起,营销专业2023级本科生张楚佳就与小组中其他成员一样,仿佛被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驱使,她们即将试水电商直播领域。

一周的行程满满当当,第一天是观察研究坡峰岭地图和各个登山打卡点,参观古村落和“红色背篓”精神纪念馆。接下来是两天专业直播培训课程,学校专门请来新媒体公司的专业主播教大家撰写脚本、剪辑、摄影、视频、直播话术和运营等技能。在埋头苦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同学们还去“幽岚咖啡”进行实地拍摄,体验如何从镜头后敏锐地捕捉美景。

终于到了正式直播的日子!7月12日上午,黄山店村景区官方抖音账号的两位主播一边带着大家走位,演练真实的直播场景,一边提醒他们直播中的注意事项。同学们边听边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临近中午时分,忽然下起了雨,起初所有人都没在意,继续打磨着文案,做着直播前的最后准备。中午12点多,雨势越来越大,实践组的微信群里开始有人转发《别去山区!北京暴雨雷电双预警》的消息,与此同时,景区负责人也找到了张悦书记,为了防范暴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同学们需要立即停止社会实践,紧急撤离!这场雨不仅把同学们的身体淋得湿透,也让他们火热的心凉了一截。回程的大巴上,张楚佳心里忍不住犹疑:“这次直播还能成吗?难道我们的努力就这样付诸东流了吗?”

回校后的第二天下午,张悦书记召集大伙开了个视频会议,她问大家:“下雨了,咱们这个事儿还做不做?”一开始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张书记心里清楚,孩子们还有期待,只是现在有点气馁。她接着说,“人生很长,遇到困难和挫折很正常,如果有可能,我们一起再努努力,好吗?”书记的话触碰到大家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不出片刻,同学们纷纷回答:“我们想做!”“我们要做!”“好!既然做,我们就要做到最好!”

张书记随即和同学们拉起进度表,大家以周为单位规划工作日程。第一周要完成文旅宣介视频的策划框架,第二周是拆解分析热门旅游直播视频的话术和亮点,再对标黄山店的项目做精细化的比对。第三周与景区进行工作对接。那天下午的会,一直开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

整个暑假的后半段,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陶子墨都在与小伙伴为直播做着更周密的准备。她把当时排在抖音旅游类视频排行榜第一的洛阳市白云景区一场4小时直播全部录制下来,然后把主播所有的话术转换成文字版,再对照视频反复研究,逐字逐句拆解、归纳话术结构。分析主播是从哪一段开始调动观众情绪的?以及她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调动观众情绪?

陶子墨发现,职业主播在推荐商品时,不仅突出自己的卖点,还会强调商品的差异化特点,比如她会说“我们景区对比别的景区优势在哪里?”直播话术中十分关注游客的情绪和痛点,例如推荐亲子游乐设施,它的用户多是带小孩来玩的父母,气氛肯定是开心、放松的,通常在讲述中,主播语速也会比较舒缓、松弛,还会穿插一些宝妈比较关注的实用信息。陶子墨感叹在市场营销课程中所学的4P营销理论(包括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这4个基本要素)不但在电商直播中得到验证,还能很快看到效果。

直播最终敲定在9月1日开学日当天,他们的任务是售卖“幽岚山·童话森林”景区门票。又一次来到黄山店村,直播小组的同学们胸有成竹,照例先在村里进行了实地走位,下午1点整,景区直播准时开录。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童话森林’的第一层,这里是戏水区,是景区的主打项目。来玩的家长们可以提前给宝宝们备好水桶、水枪等游乐设备。如果没有准备,也可以在景区外购买再来看我旁边的这个小瀑布,请家长们放心,这里的水都是清澈的泉水,非常干净如果您玩累了,可以在我们的用餐区稍作休息,这里有的座位靠近瀑布,咱们可以边休息边赏景,也是不错的选择”镜头外的新晋主播张楚佳,一边手持云台,一边微笑着向观众做介绍。

整场直播中,从直播间标准化执行流程SOP的制定,到电商岗位职责的清晰界定;从直播带货的违禁词替换文档,到详尽的直播话术技巧备案,所有人配合默契、一气呵成。看着直播间屏幕上不断跳出的订单信息,陶子墨有点出神,她脑海中浮现出背着背篓跋涉于崇山峻岭间为群众送货的王砚香

此刻,在现代化的电商直播间里,“云中”发货接棒“背篓”送货!

责任编辑: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