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命题“非独立性”探究

2024-11-02 00:00:00肖丝丹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4年9期

“非独立性”指在高考语文命题中文本之间、题目之间、答案之间并不是独立、唯一的,而是相互依存、有所依附的,这个特点我们称之为“非独立性”。基于此,双篇乃至多篇、体裁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板块与板块之间才能形成有效互动性,继而引导学生正确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因此,研究试题中的“非独立性”可有效指导我们的学习任务群教学,从试题中寻找到“大概念”教学的成果。

一、高考语文命题“非独立性”的具体表现

(一)文本材料体现“非独立性”

从2020年开始,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变为信息类文本阅读。而在信息类文本中,则是脱离单篇阅读材料,变化为双文本、多文本阅读。例如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现代文阅读I就以两则材料形式呈现,它们分别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然而这仅仅是开始。2021年新高考I卷、2022年新高考I卷、Ⅱ卷、2023年新课标Ⅱ卷都在现代文阅读I部分出现复合式文本材料。2024年新课标I卷信息类文本为复合式材料,新课标Ⅱ卷更是由三则材料组合出现。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新课标卷,2022年全国甲卷、乙卷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出现双文本材料。从时间轴的纵向角度看,文本材料一直呈现出“非独立性”特点。从横向看,文本材料的多文本已经由新高考卷、新课标卷延伸至全国甲乙卷。

纵观整张试卷的谋篇布局,除了第一篇阅读的“非独立性”倾向外,其它板块的命题也在试图打破常规单篇命题模式。例如2022年全国甲卷除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出现双文本之外,在诗歌鉴赏中出现《画眉鸟》《画眉禽》两首诗歌;2023年新课标Ⅱ卷除文学类文本出现双篇文本外,在文言文中围绕核心概念出现两则材料,分别节选自《百战奇略》《唐太宗李卫东问对》;2023年新课标I卷文言文围绕核心思想,材料分别节选自《韩非子·难一》《孔丛子·答问》;2024年新课标I卷文言文阅读为双文本,新课标Ⅱ卷文言文阅读甚至由三篇文本组合而成。从横向上看,文本材料的“非独立性”从信息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延伸至文言文、诗歌,这是对《课程标准》提到的学习任务群和教学中大单元教学要求的回应和体现。

(二)题目设问与答案体现“非独立性”

三新改革背景之前,命题者命题原则基本上依托于文本材料,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高考评价体系的不断发展,在题目设问方式上也出现“非独立性”。该倾向是指题目设问中打破常规(只围绕文本材料)问法,着力点还落在文本材料的拓展延伸上;打破“单一论”,使题目问法更加灵活多样,答题角度更加多元开放;考查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着眼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较高,形成反套路化命题。

1.理论指导文本的非典型化设题

多年来,高考语文命题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而随着三新的不断推进,近年语文试题中出现了很多以考查综合素养为主的非典型化题目。这些题目因文设题,并不是单纯地问文本的思想情感、方法内容等,而是在题目中用一句话作为引语,引导考生思考文本内容或价值,真正做到了活而有度,规避老高考单纯机械刷题的现象。

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第5题(现代文阅读I)题目为“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该题目用顾恺之对于画作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诗画异质特点。2023年新课标I卷16题(诗歌鉴赏主观题)题目为“诗的尾联提到了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该题目逃离老高考中直接问诗歌的主旨内容的设问方式,而是选择以魏了翁的名言作为引子,以该理论指导学生作答诗歌主题。2023年新课标Ⅱ卷16题(诗歌鉴赏主观题)题目为“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该题目从王国维观物的观点出发,指导考生鉴赏诗歌内容与情感。2024年新课标Ⅱ卷第5题,给出了理论“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指导考生分两个方向去思考、探究“科学家探索月球”的具体表现,极具指导意义。

2.教考衔接设题

教考衔接打破了高考试题与课本教材隐形的鸿沟,让考生能从明面上直接看到教材及课堂的重要性,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高考试题从以往的“独立自主”,选项及题目设置几乎全部依托于试卷上的文本材料设题,变成现今的紧密联系课内教材,呈现出“非独立性”。

高考命题趋势下,在文言文11题中考查文言常识和相同字的不同释义、用法,主要以课外字词释义、用法与课内做比较,判断选项表述正确与否。而除了文言文命题的常规教考衔接,体现“非独立性”外,其它题目也有涉及。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15题的A选项“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歌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该选项并未就课外诗歌内容分析,而是衔接到了教材内容《琵琶行》;2022年全国乙卷15题题目设问为“本诗与《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该题目衔接到了学生学过的诗歌篇目;2022年全国甲卷22题作文试题材料直接出自《红楼梦》十七回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2023年全国乙卷第7题D选项联系到教材内容《老人与海》中老人的形象;2023年新课标Ⅱ卷第7题命题人别具匠心地选用了沈从文的一篇《社戏》,这本身就带有一种明显的教考衔接意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鲁迅的《社戏》,当读到沈从文写的《社戏》时,不免产生一种亲切感,也有一定的理解基础。而在选项的设问中,D选项又牵连课内教材《边城》。一边进行跨文本欣赏,一边进行同作者不同作品比较鉴赏,形成一种系统的结构化赏析体系。在2024年新课标Ⅱ卷语言文字运用板块22题中D选项就选自课内教材《边城》。

从教考衔接的“非独立性”看,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与教材的“牵连”,这种“牵连”可以出现在试卷中的任意板块,具有灵活性和跳跃性特点。

3.板块材料勾连设题

高考命题打破常规材料与材料间的独立性,呈现出跨材料、跨板块设题的趋势。2023年新课标Ⅱ卷23题(写作)题目为“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能明显看到,写作从以往的单个材料变化为引用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材料,形成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有效互通,抛开以往的单一性。2023年新课标I卷22题(语言文字运用Ⅱ)题目为“语言文字运用I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二者在表意上的不同。”该题目同样呈现“非独立性”特点,牵连了两个语言文字运用的材料,以此命题。2024年新课标Ⅱ卷作文题目为“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授向逼远的深空……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该作文题目勾连现代文阅读I。从近几年命题看,板块与板块之间不再唯一,作文可“牵连”其它任意板块,甚至其它题目的材料也可在板块之间任意“流动”。

4.答案内容体现“非独立性”

情境化默写,因境设题,基础性和开放性并行。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答案的“非独立性”。针对老高考中只填一句的现象,新高考做出了调整。2021年新高考Ⅱ卷17题第(3)题为理解性默写。题目围绕“日边”比喻京师附近或帝王左右的大概念设题,与老高考相比,答案呈现出“不唯一性”。学生可以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答案。而从新高考改革以来,情境化越来越深入,理解性越来越强。比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17题第(3)小题题目为“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

’。”该题目答案不是唯一的,呈现出“非独立性”特点。诸如此类的题目还有很多。

二、高考语文命题“非独立性”启示意义

高考命题者从微观到宏观都进行了“非独立性”命题,其本质是利用“大概念”形成核心,再进行文本与文本、材料与材料、课外与课内、理论与考点、板块与板块、答案与答案之间的粘连。这种粘连并不是无来由的,它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大单元教学,启示一线教师用联系、发展的目光审视教育教学方法。在进行单元教学时,提炼核心概念,例如在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以“青春”为核心,进行文本间的相互勾连。在讲述不同文体或者是不同作家作品时,可提炼核心概念,进行群文整合,既在比较中寻找不同,又在整合中构建相同,形成结构化、系统化教学。例如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以“革命”为核心,探究散文、报告文学、小说的不同特点及他们各自体现的人性。坚持情境化、多元化探究主题活动,坚持以教材为本,守正创新的情境化小组活动。切忌框定学生思维模式,对学生答题角度与答题内容进行相应肯定,发展学生多样化思考模式,通过慢慢渗入,不断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归纳概括、理解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