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体育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4-11-02 00:00:00王宏愿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4年9期

【人物简介】黄杰,1974年生,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党委书记。1995年7月从文山师范学校体育专业毕业后走上教师岗位,从教29年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先后担任广南县珠街镇中心学校校长、广南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校长。走上学校校长、书记岗位后,他带领教师队伍大胆创新,笃定前行,将“用爱育人”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曾获得“云南省优秀教练员”“文山州优秀校长”“文山州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2024年2月27日下午,广南县委人才工作会议暨“桃源人才”表彰会在县委报告厅举行。会议对2023年“桃源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桃源乡土人才”“桃源名师”“桃源名医”进行表彰。黄杰就是“桃源名师”的优秀代表。在广南,提起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党委书记黄杰,熟悉的人都会对他竖起大拇指。他把不怕挫折、勇于拼搏、乐观开朗、永不服输、团队协作的体育精神用在教育和办学管理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入行就要当好老师

在广南县珠琳镇中心学校任教期间,作为学校体育教师的黄杰,不论是体育课、课间操,还是运动会,都会看见他忙碌奔波的身影。他性格活泼,组织能力强,热衷于体育教学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坚信体育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他常说:“体育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课堂上,他不仅教授学生体育技能,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他重视民族团结工作,珠琳镇中心学校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黄杰给学生讲民族团结知识,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要互相帮助,一起讨论学习,一起游戏,共同进步。

2000年8月,黄杰调到那伦初级中学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他善于发现初中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对于有体育天赋的学生,他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种体育竞赛,提升自己的技能。在他的引导和训练下,许多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仅在学校体育比赛中屡获佳绩,更有学生在县级以上比赛中脱颖而出。黄杰深知,体育竞技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顽强毅力和自信心。他主动组织体育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不遗余力地推动学校体育事业发展。

2001年8月,黄杰调入北宁中心学校。在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无论是教小学还是中学,黄杰总能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课程标准,设计合适的教学。2003年9月至2006年4月,黄杰到云南师范大学参加函授专科学习,继续主修体育专业。在函授学习期间,他不仅认真听课,还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他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教育心理学、体育教学法等方面的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教学水平。

斐然实绩释众人疑虑

2011年,广南县实施教育体制改革,黄杰被组织考察任命为珠街镇中心学校校长。直接从副主任职位“跳级”成为校长,这一跃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议论,甚至有人对他的能力表示了深深的疑虑。

然而黄杰并未因此却步,而是以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告诉自己必须当好“班长”,带好队伍。他迅速组建了年轻富有朝气的中心学校领导班子,大家分工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之后又调整了一批完小校长、主任,鼓励他们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深入教学第一线,坚持每周推门听课,参与评课和教学指导。他关心同事,每学年初有新老师报到,考虑到新老师不熟悉学校情况、行李多,就安排班子成员将新教师送到完小,和他们沟通交流,鼓励教师扎根农村教育。

黄杰是一个细心的人,有一次,他到辖区内的新么标小学,看到一个孩子正在吃从家里带来的午饭,透明的饭盒底有一层白色的猪油,应该是早上就炒的午饭。黄杰上前询问几个孩子:“已经放学了,为什么不回家吃饭呢?”孩子们说:“我们的家离学校太远了,如果回去吃午饭,下午就赶不上上课了。”听了孩子们的回答,黄杰心情异常沉重,这还是夏天,如果是冬天,孩子们吃的饭该是什么样子啊?他不敢往下想,如果孩子的吃饭问题都不能解决,怎么让他们好好读书呢?回到中心校后,黄杰立即组织学校班子讨论关于超远距离走读生的问题。中心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强,学生食堂也相对完善,但没有学生宿舍。黄杰就带头动员住职工宿舍的教师到校外租房子住,硬是腾出六间职工宿舍作为寄宿学生的宿舍。把学生动员到中心校就读,把寄宿班办起来以后,黄杰安排教师轮值,保证每天晚自习有教师辅导学生,夜晚有教师负责学生的安全。他还筹措经费给孩子们建了太阳能浴室,联系公益组织捐献棉被,让寄宿班越来越规范。

担任校长以来,黄杰致力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龙盆完小师生饮水难的问题多年未得到解决,他主动向镇党委请示汇报,投入3万余元的资金得到了解决。争取了20万元项目资金,修缮了黑达小学等部分闲置校舍,增设4所公办附属学前班,解决160多名学龄前儿童的入学问题。投入2.12万元,为4所小学添置校园广播系统,让学校的“三操”正常化。争取了13.66万元,购置学生桌椅700套,购置床架40张,有效改善了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他积极引导学校少年宫开设钢琴、篮球、鼓号等兴趣小组活动,安排教师专人负责指导,丰富了师生的校园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他积极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购置书包和学习用品分发给完小的特困学生。

2013年7月,黄杰被广南县教育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起初对他有疑虑的人也彻底放心了。

普教转战特教实现新跨越

2014年9月,广南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黄杰被任命为校长。从普教转战特教,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爱学习的黄杰,从不怵任何岗位的挑战。

学校刚建校各项设施设备不足,他积极带领全体师生在第26次“全国助残日”开展了“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文艺汇演活动,筹集到30余万元慈善款。广南县特殊教育学校承担着全县18个乡镇140名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重任,为确保每一个适龄残疾儿童均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他和教师们克服了山路崎岖、信息闭塞、家长不支持不配合等重重困难,加强学生自理能力、认知能力和康复训练,与家长倾心交流,真正让群众享受到“送教上门”这一惠民政策。

在黄杰的带领下,广南县特殊教育学校坚持“以爱育人,以爱育爱”的办学理念,通过多渠道强化招生宣传,组织引导教职工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进行补偿缺陷、纠正行为、康复身心、培养能力的教育,努力铸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生存技能,让每个特殊儿童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

陆春,2015年9月进入广南县特殊教育学校读书,学校老师积极发掘她的体育特长,开展科学训练。2018年9月在云南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陆春为文山州代表队获得2金1银1铜的好成绩。黄杰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全国残疾青少年冬奥和冬残奥主题绘画作品征集,2022年4月,师生收到了冬残奥组委会赠送的吉祥物“雪容融”和8封感谢信,让折翼的天使们激动不已。

黄杰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他组织申报的州级课题《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管理与教学研究》成功结题,并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中国特色学校创建与评价研究总课题组命名为“十三五”国家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全国重点特色实验学校。2021年,黄杰参与青年教师磨课训练,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文山州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

履职北宁成果丰

2022年8月,黄杰任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校长。重新回到熟悉的学校,看着或熟悉或陌生的一张张面孔,面对办学的压力,黄杰又再次发扬体育精神,努力提升北宁中心学校办学水平。

他首先从制度建设抓起,制定和修订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质量。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师生对制度的认知和遵守,注重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其次是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党委班子分任务挂年级、挂班级、挂老师,带头学、带头干,学期末,党员教师必须晾晒成绩。实施“青蓝工程”,扎实推进教师队伍的传、帮、带。以“三名”工程为抓手,培养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好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创新、引领、帮扶作用。目前,学校共成立了4个名师工作室。辖区内落松地小学农加贵老师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师德楷模等荣誉,落松地小学设立了农加贵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今,落松地小学成为全县教师队伍的“初心教育基地”,连县外甚至州外的很多单位都会前来参观学习和接受教育。黄杰注重“请进来”“走出去”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千方百计主动对接省内优质学校,克服教学任务繁重和经费紧张等困难,先后分批组织教师到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等学校进行学习,让教师在对比中寻找差距,在差距中寻求发展。

再次是以学生为本。黄杰坚持做有温度的教育,将爱与智慧相融合,把“身心健康从我做起、勤奋学习从我行动、明礼守纪从我养成、感恩戴德从我学会、爱党爱国从我践行”定为学生誓词,让孩子们常怀感恩之心,敬畏生命和知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将课堂作为提升质量的主阵地抓紧抓牢,规范课堂教学环节,分层分类教学、培优补差提升,实现从重视知识内容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活动和效果。黄杰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和心理疏导活动。落实备考会、研讨会、质量分析会等制度机制,统筹开展好联测联考、师生同考等活动。2023年度北宁中心学校中考成绩总平均分位居文山州乡镇学校第四。

2023年8月,广南县在全县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黄杰任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党委书记。履职后,黄杰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制度,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到实处。学校党组织定期向全体党员和教职工通报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建议,接受群众监督。黄杰认为,团队的成长,也是自己的成长。他把教学能手和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学能手和业务骨干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把党员教学管理骨干培养成学校领导。北宁中心学校在他的带领下,办学效益日益凸显,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黄杰曾获得“云南省优秀教练员”“文山州优秀校长”“文山州优秀教师”“广南县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广南县敬业典范”等荣誉称号。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还将继续用体育精神去办学,用爱心和智慧去教育孩子,用实际行动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黄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