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赋能初中课堂的有效应用分析

2024-11-02 00:00:00陈小伟张丽娜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4年14期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与核心素养思想的指导下,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有了新理念与新方式,促使信息科技教师越来越重视找到适切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因此,教师需要探讨分析信息化教学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分析其在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期为初中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初中课堂 有效应用

初中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固化、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然无法适应新课标教学改革的需要,与核心素养理念倡导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性理念不相符。对于目前我国初中信息化教学课程来说,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才能够实现新课改提出的基本目标,真正提升初中生的学习能力。

一、信息化教学赋能初中课堂的意义

信息化教学赋能初中课堂,有利于教师提高教研指导能力,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效果,从而推动课程改革。信息科技核心素养涵盖了许多方面,如计算思维、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信息社会责任,这些素质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为开展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提供重要的指导。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全方面的分析工作,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满足他们的终身学习需求推进课程建设,促使教师与学生从“重操作”向“重科学”、“重知识”向“重素养”、“重精英”向“重全体”、“重部分”向“重全体”转变。[1]

二、信息化教学赋能初中课堂的有效应用

(一)升级多媒体,丰富课堂情境

以往,教师主要采用PPT的方式讲授课程,已不能跟上当今数字化信息转型的步伐。教师可以借助物联网、智慧教学、人工智能等科技设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创客实验室等。多媒体本身就是信息科技的一部分,教师利用图文、动画、微视频、平台交互等资源,更能充分展示科学原理和思维过程,为课堂教学提供便利。

比如讲解“图像的识别技术”时,过去教师主要是通过PPT来向学生介绍图像识别,再用文字阐述图像识别的原理,最后用几张图片展示图像识别技术应用的场景。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借助智能手机来识别人脸、利用人工智能平台来智能识图,让学生直接零距离体验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而理解图像识别的过程和原理。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微项目“给机器一双慧眼”,用Arduino、树莓派等开源硬件来搭建图像识别系统。[2]

当然,信息技术赋能初中课堂并不是要完全摈弃以PPT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情境,而是要升级、扩展更多的教学资源来为教学与课改服务。

(二)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微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选择相应的微课视频进行教学。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突破重难点方面,微课具有显著的优势。

比如,在“智能家居”知识的教学中,物联网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多个不同风格和视角的讲解微课介绍物物互联的基础原理、作用和意义,然后将教学重点放在5G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三)利用教育云平台网络拓展教学资源

利用“互联网+”网络平台拓展初中信息化教学资源,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而丰富的信息资源宝库,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性。教师可以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育云平台、智慧课堂等平台途径,获取到海量的信息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信息科技知识和提升素养。教育云平台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线下实践平台,比如编程猫。[3]

(四)运用移动端APP划分层次,建立家校师生互动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各种APP功能日益成熟与丰富,并已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为推进初中信息科技信息化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例如,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APP,为全学段学生提供免费在线学习云平台;人人通空间APP,搭建家庭与学校、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桥梁,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教育;使用雨课堂APP,全面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建立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和教学计划。课后,还能采取互帮互助的方法,使师生发表自己的评论看法,从而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氛围,根据评估结果为后续学习活动提供指导。这些APP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与空间,建立家校师生数字化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三、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初中课堂赋能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全方位地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初中课堂的有效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带来的显著变化与积极影响。信息化教学赋能初中课堂的有效应用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科技的优势,推动初中课堂的信息化进程,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傅振杰.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与写,2021,18(3):147.

[2]王娟.信息化教学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J].读与写,2021,18(9):10.

[3]梁一卿.新课标下初中信息科技信息化教学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3(1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