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粤港澳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路径及策略研究

2024-11-02 00:00:00赵文德谢菡王聖楠
中国商论 2024年20期

摘 要: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解决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面临的“小、散、乱、弱”的困境,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政策背景,聚焦于粤港澳经济区的具体实证案例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并提出基于运作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四位一体的全链条、全流程、全周期规划思路,最后形成粤港澳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网络、农产品数字冷链信息平台、农产品普惠冷链金融通道、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评价机制等发展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F252;S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10(b)--05

1 引言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胡青,2019)[1],推动农产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能够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叶兴庆等,2020)[2]。冷链物流是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构成元素(Bogataj et al.,2005)[3],是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张喜才,2019)[4],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罗千峰,张利庠,2021)[5],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行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张喜才,霍迪,2021)[6],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面临“小、散、乱、弱”的现实困境(张喜才,2021;陈耀庭,华志芹,2018)[7-8],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式发展、低水平供给、同质化竞争的发展阶段,行业基础相对薄弱有待强化。

粤港澳经济圈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面临农产品冷链发展地域不平衡、农产品冷链行业发展不均衡、农产品冷链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为区域农产品冷链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本文聚焦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对提升粤港澳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和农产品生产、供应、集散能力,推动粤港澳“菜篮子”工程体系建设,推动粤港澳地区农产品有效流通等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链”的实现,但也是难点所在(张喜才,霍迪,2021)[6]。学术界一般将农产品冷链物流定义为一个整合产地预冷、冷藏运输、冷库仓储、冷链配送,直至零售终端的全方位供应链网络体系(张喜才,2019)[4],包括物流渠道、信息渠道和资金渠道(彭澎,周月书,2022)[9]。

农产品冷链物流渠道是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环节不可或缺的桥梁与纽带,承载着农产品的流通重任,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关键作用。传统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主要存在组织松散、链条冗长、流通不畅、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罗千峰,张利庠,2021;Tan.et al,2021)[5][10]。国内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短板较为突出,人均冷库占20CxI7IrNXmEQNjya3ueGA==有量、冷藏车保有量均较低,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能力,导致流通不畅。综合来看,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不足、流通链条冗长以及技术设备落后等原因,传统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往往较高。针对物流渠道问题,应当让传统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向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模式转型升级,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农产品冷链信息渠道对于增强农产品企业间的互信、有效实现供需匹配具有重要作用。传统农产品冷链信息渠道存在各环节信息分割、条块化、共享不对称、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孙传恒等,2021;赵晓飞、付中麒,2020;Stergiou,2018)[11-13]。传统农产品冷链物流往往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和协作机制,这导致在物流过程中,各个环节容易出现脱节和冲突,影响整体效率。数字化和信息化是冷链信息渠道构建的关键,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平台或技术的农产品冷链数字化和信息化能够有效推动全流程、全环节、全场景管理(刘如意等,2020;KIM S et al,2017)[14-15]。农产品冷链资金渠道能够有效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管理,促进农产品流通,保障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绩效和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传统农产品冷链资金渠道存在模式单一、资金周转率低下、融资成本高、融资效率低等问题(吴若冰等,2021;苟延杰,2020)[16-17]。随着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发展,冷链物流REITs、云链金融、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和平台成为农产品冷链资金渠道未来的发展趋势(孙楚绿、于丽艳,2021;Bellemare M F、Lim S,2018)[18-19]。

从现有的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研究状况来看,宏观层面的探讨占据主导,且多以定性分析为主,侧重于问题剖析与解决策略的讨论(余云龙,冯颖,2021;昝梦莹,陈光,2020)[20-21]。尽管许多学者已开始着眼于通过优化冷链物流配送路径、探索不同的冷链服务模式、加强冷链物流建设质量等方式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关于如何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探讨仍显不足。同时,当前研究对冷链物流的特性理解尚不深入,涉及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控制或评价研究的文章也相对匮乏(张鹏,周恩毅,2022)[22],尤其针对我国“大国小农”特殊国情下的经济特性,相关研究更显薄弱,且未能全面系统地揭示当前冷链物流所面临的实际困境(张喜才,2019)[4]。

3 粤港澳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路径

3.1 发展背景

基于区域庞大的人口体量、 土地规模和经济影响力,粤港澳经济区形成了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2023年内地供澳农副产品41.7万吨,同比增长14.4%;香港市场所需的大约85%的活畜、90%的蔬菜和60%的水产品均源自内地的供应。‌2023年,广东农林牧渔业实现了0.92万亿元的总产值,比2022年同期增长5.0%。同时,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广东省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22年,广东省冷库容量位居全国第二,达到470.39万吨,同比增长3.36%,且近年来增速波动上行。同时,根据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截至2022年10月,广东省有大小冷库近2000座,冷藏车的保有量超过1万辆。粤港澳经济区冷链物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正面临着农产品供需能力不足,冷链物流配套设施不足造成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环节浪费较多,冷链物流企业依然以小规模主体为主、市场分散,同质化服务严重,冷库库温管控水平参差不齐;行业陷入了存量博弈的内卷局面。

3.2 发展思路

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是一件系统性工程,涉及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直至最终消费者多个主体,应当从运作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链条、全流程、全周期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作为运作体系,是保障农产品流通、提升农产品质量、减少损耗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关键环节。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体系作为服务体系,是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效、有序运行的重要支撑,它涵盖了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应用等多个环节,对于提升冷链物流的透明度、降低损耗、提高效率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作为保障体系,不仅为冷链物流行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服务,还促进了产业协同发展、技术创新与升级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是支撑和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保障农产品品质和安全、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3.3 发展路径

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路径设计主要分为四部分:(1)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2)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体系;(3)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4)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这四者形成闭环循环反馈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作为运作体系,能够为粤港澳农产品提供智慧冷链物流网络;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作为服务体系,能够为粤港澳农产品提供数字冷链信息平台;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作为保障体系,能够为粤港澳农产品提供普惠冷链金融通道。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作为评价体系,能够为粤港澳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评估反馈机制。

3.3.1 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

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作为运作体系,基于“服务+布局+技术”的发展路径,形成粤港澳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中,“服务”居于核心地位,尤其是创新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模式,通过打造“1+N”冷链物流服务模式,促进农产品供应链上多元化利益主体间的紧密协作与高效联动。这里的“1”代表农户,作为农产品供应链的起点,承载着生产者的角色;“N”则广泛涵盖了各类冷链服务提供方,包括但不限于冷链龙头企业、冷链行业协会、超市等多元化主体,形成灵活多变的合作模式。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中,“布局”是基础,根据粤港澳农业资源和农业市场的发展现状,构建“7+N+X”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布局,该网络以广州、‌汕头、‌东莞、‌深圳、‌湛江、‌江门、‌茂名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轴心,结合粤港澳现有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设施,构建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轴心,以产销冷链集配中心为关键连结点,以两端的冷链物流设施为服务终端的粤港澳现代化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中,“技术”是关键。鉴于农产品固有的鲜活易腐、难以长期保存的特性,其品质不仅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食用安全,还深刻关联着农产品品牌的声誉与推广。因此,将冷链技术视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打造e冷链双向物流体系,旨在推动农产品的绿色、高效流通。其中“e”强调了冷链系统的智能化升级,能够实现对农产品状态的实时监测,并据此进行即时、精确的温控调节,确保产品新鲜度与品质。而“双向”则侧重于构建一种城乡互动、双向畅通的物流格局,不仅促进了农产品从农村到城市的快速流通,还反向推动了城市资源、信息及市场需求向农村的反馈与对接,形成了紧密联结、互利共赢的城乡冷链物流体系。

3.3.2 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体系

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作为服务体系,基于“数字化+智能化+溯源化”的发展路径,形成粤港澳农产品数字冷链信息平台,主要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数字化、农产品冷链智能监控、农产品冷链安全溯源。农产品冷链物流数字化平台能够集成订单管理、库存监控、运输调度、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通过电子标签或RFID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冷链物流数据的集中存储、处理与分析,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与协同,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农产品冷链智能监控主要包括冷链智能传感器监测系统、冷链车GIS路径监控系统、智慧冷链风险预警系统。冷链智能传感器监测系统通过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部署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震动等关键参数,确保农产品在最佳环境下保存。冷链车GIS路径监控系统结合GIS系统和实时交通信息,为车辆规划最优行驶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通过车载摄像头和传感器,监控车辆内部环境及货物状态,确保运输安全。智慧冷链风险预警系统,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冷链物流中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当系统检测到潜在风险时,立即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并提出应对措施建议。农产品冷链安全溯源系统,建立统一的农产品溯源数据库,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通过电子标签、二维码、RFID等技术手段,采集并录入关键信息,如产地、生产日期、批次号、检验报告等,形成完整的农产品全链路信息链,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与此同时,开发移动端应用或网页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溯源查询服务。消费者只需扫描农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或输入相关信息,即可查询该产品的全链路信息,包括生产源头、加工过程、物流轨迹等。

3.3.3 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

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作为保障体系,基于“普惠+效率+安全”的发展路径,形成粤港澳农产品普惠冷链金融通道。冷链物流REITs为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可用于新建或升级冷链物流设施,如冷库、冷藏车、冷藏集装箱等,提高冷链物流的覆盖范围和效率。利用大数据分析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趋势,帮助冷链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库存,优化冷链物流的运输路径和配送方案,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资金浪费和损失。本文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农产品的信息追溯体系,实现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提高农产品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特性为冷链物流交易提供了信任基础,降低交易风险。农业云链金融平台通过整合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资源,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利用云链金融平台的风险管理模型和技术手段,对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降低系统性风险。促进农产品生产企业、冷链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协同合作,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的良性循环。在冷链物流REITs、大数据、区块链、农业云链金融等技术和制度的共同作用下,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得以形成。该体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增强风险管理能力等方式,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为农产品生产企业、冷链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带来共赢的局面。

3.3.4 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

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作为评价体系,构建基于“质量、效率、效益、竞争力”四维度的评价体系,为粤港澳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评估反馈机制。(1)质量维度主要关注农产品冷链服务的效果和质量,从冷藏设备及条件、冷运设备及条件、标准规范和操作流程等维度进行评价。冷藏设备是保障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过程中质量稳定的关键。冷运设备是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重要载体,其性能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运输质量和效率。标准规范和操作流程是保障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的重要基础。(2)效率维度主要关注农产品冷链服务的物流速度和信息反馈效率,从物流速度和信息化水平等维度进行评价。物流速度是衡量冷链物流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较短的运输时间和较少的中转次数可以减少农产品的损耗和保鲜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信息化水平是提升冷链物流效率的关键。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产品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3)效益维度主要关注农产品冷链服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维度进行评价,通过降低农产品损耗率、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可以体现冷链物流体系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4)竞争力维度主要关注农产品冷链服务的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从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等维度进行评价,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可以优化冷链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 结语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下粤港澳农产品冷链物流为研究对象,以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路径和策略研究为抓手,在国内外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粤港澳农业发展现状和背景,提出了基于运作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四位一体的全链条、全流程、全周期规划思路。最终形成粤港澳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网络、农产品数字冷链信息平台、农产品普惠冷链金融通道、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评价机制。基于此,本文得到如下启示:

(1)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的高质量建设,除了在“布局”和“技术”上下功夫,更应注重在“服务”上下苦功夫,冷链物流作为服务业,应当从“最后一公里”的消费者出发,将农产品冷链服务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的优化与提升。

(2)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体系的高质量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数字化平台能够实现信息整合与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农产品冷链智能监控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异常预警与响应;农产品冷链安全溯源系统能够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

(3)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的高质量建设,冷链物流REITs、大数据、区块链、农业云链金融等新兴技术和金融工具为农产品冷链设备、技术、运营及资金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的资金安全提供了保障。

(4)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有效的评估反馈机制,基于供应链视角,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协同发展的思路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体系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形成“质量、效率、效益、竞争力”四位一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胡青.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实践策略[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5):69-75.

叶兴庆,程郁,赵俊超,宁夏.“十四五”时期的乡村振兴: 趋势判断、总体思路与保障机制[J].农村经济,2020(9):1-9.

Bogataj M,Bogataj L,Vodopivec R.Stability of perishable goods in cold logistic cha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5,93–94(1):345-356.

张喜才.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经济特性、困境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9(12):100-105.

罗千峰,张利庠.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21,35(11):3-11.

张喜才,霍迪.中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薄弱环节梳理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1(3):93-102.

张喜才.新冠肺炎疫情下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及优化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21(5):99-106.

陈耀庭, 华志芹.生态位理论视角下我国生鲜零售业态的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8):34-41.

彭澎,周月书.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轨迹、理论逻辑与实践效果: 基于2004—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文本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22(9):2-23.

Tan M T,Mei J,Xie J.The formation and control of ice crystal and it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frozen aquatic products:A review[J].Crystals,2021,11(1):68.

孙传恒,于华竟,徐大明,等.农产品供应链区块链追溯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机械学报,2021,52(1):1-13.

赵晓飞,付中麒.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实现路径与保障机制[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12):3-10.

Stergiou F.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cold chain by application of time temperature indicators(TTIs)in food packaging[J].Food Clin Nutr 2018,1(1):12-15.

刘如意,李金保,李旭东.区块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模式与实施[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3):43-54.

KIM S, MOON S, JUNG S, et al.A design of EPCIS block-chain system for food safty service [C]. Symposium of the Korean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2017(6):853-854.

吴若冰,蒙启,刘婵婵.农业供应链金融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5):138-146.

苟延杰.产业互联网视角下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研究[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2):33-52.

孙楚绿,于丽艳.大数据对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影响与应用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187-192.

Bellemare M F, Lim S. In all shapes and colors: Varieties of contract farming[J]. Appli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2018, 40(3): 379- 401.

余云龙,冯颖.不同冷链服务模式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决策[J].中国管理科学,2021,29(9):135-143.

昝梦莹, 陈光, 王征兵.我国生鲜电商发展历程、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经济问题, 2020(12): 68-74.

张鹏,周恩毅.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2,38(11):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