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农村电商物流流通体系研究

2024-11-02 00:00:00李月月吴英晶蔡晨
中国商论 2024年20期

摘 要:为了发挥京东宿迁农村电商物流流通体系对于宿迁乡村振兴的作用,本文基于京东宿迁农村电商物流流通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流通环境因素、流通载体因素、流通主体因素、流通技术因素、流通整合因素权重,发现技术因素运输和仓储等物流技术水平、主体因素中京东物流配送点的规模和数量,以及整合因素的电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文章建议在加强京东电商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电商的规模和数量、提升京东物流自身的发展程度方面,进一步完善京东宿迁农村电商物流流通体系。

关键词:农村电商物流;流通体系;层次分析;物资流通;京东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10(b)--04

2024中央一号文指出“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也对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作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连接工业与农业、连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桥梁,其桥梁纽带作用日益凸显。宿迁农村地区也面临着电商物流流通体系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1 京东宿迁物流概述

1.1 发展历程

京东物流最初只是京东集团的内部物流部门,逐步蜕变成为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物流企业。依托从2007年开始搭建属于自己的物流体系,京东物流成为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头部企业。

2024年第一季度京东物流实现421.37亿元总收入,其中京东外部客户收入超过70%,总收入同比增长14.7%,外部客户收入达292.5亿元。表明京东物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客户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京东物流在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6.6亿元,取得上市以来同期最好水平,并在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2 京东物流与农业振兴

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从2018年开始,京东集团实践数字农业项目。借助京东集团资源优势,发挥京东在大数据算法、物联网、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决策优势,整合农产品全产业链建设,借助已有的电商、物流、营销、品牌等优势,提升农产品品质,创建农产品品牌,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末,京东物流为全国超1000个产地产业带服务,建立了70个产地仓。2024年农特产品快递单量比2023年同期增长超过3成。

1.3 宿迁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宿迁市作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城市,由沭阳、泗阳和泗洪三县,宿豫和宿城二区组成,内辖乡(镇)67个、街道办事处28个。截至2023年末,497.75万常住人口,GDP4398.07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农业居民为24679元,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宿迁市农产品以粮食、油料、蔬菜及食用菌、瓜果及园林水果、猪牛羊禽肉、禽蛋和水产品为主,2023年增长约0.6%、8.6%、2.3%、5.8%、12.0%、1.3%和8.5%。

在《宿迁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行动计划(2022—2025)》指导下,实现市域港口融合发展。2023年,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水路货运量分别增长13.8%、11.3%、6.7%,实现9655万吨、335亿吨和1791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增长8.4%,达到55.54亿吨公里。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7.0%,完成2850万吨。

1.4 京东宿迁物流

宿迁作为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故土,与京东之间存在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紧密联系和深厚纽带。这种联系不仅仅源于刘强东的家乡情怀,更体现在京东对宿迁市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和深度融入。京东宿迁物流作为京东集团旗下的物流分支机构,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功能完备、设备尖端的电商物流中心之一,成为京东商城在山东、安徽、河南等省份及苏北地区重要的仓储物流枢纽,发挥着辐射周边、服务更广地域的重要作用。

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务呼叫中心,宿迁带动电商企业2.98万家、超10万网店,就业人数达60万,京东宿迁配送中心承担服务全宿迁,对苏北以及周边省市均有辐射带动作用。与宿迁市政府联合打造“宿有千香·霸王蟹”品牌,在京东平台开设第一家品牌自营旗舰店。

2 宿迁京东电商物流流通体系现状

2.1 京东宿迁京东电商物流流通体系现状

京东电商物流流通系统是由电商物流流通的主体、客体、载体和环境、技术、融合构成的系统。

2.1.1 流通环境

随着京东的发展,京东平行总部落户宿迁,北斗一号的顺利运转,京东宿迁农村电商物流的服务效率和协作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宿迁各级政府出台系列政策助力电商名城的打造。2023年《关于高水平打造“电商名城”的若干措施》《宿迁市电商直播基地确认办法》和《宿迁市加快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宿城区加快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泗阳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营造了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2.1.2 流通载体

京东在中国宿迁淮海经济区仓储物流中心一期和二期。共占地486亩,总投资约20亿元,建筑面积约20.08万平方米,主要用于中小件商品仓储的一期和大家电商品仓储的二期,日均出库1万单,5000SKU。2020年,京东物流在2号仓和4号仓内建设了总投资5亿元的京东宿迁智能仓和智能分拣中心项目,智能仓可以存储40万件商品,5万SKU,峰值日出库能力10万单,大促出库能力20万单。2022年京东对一期仓储库房进行升级碳中和北斗自动化仓,目前已改建完成。

2.1.3 流通主体

京东宿迁物流园实现了无人仓系统智能分拣,实现132万件日处理能力。京东宿迁物流共28个配送营业部,乡镇18个,城镇10个,每个站平均28个人,承担着京东宿迁市物流的配送工作。

宿迁电商连续8年都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实现600亿元的零售额,2200亿元交易额,实现1秒钟就有24件从宿迁出发的快递发往世界各地。

2.1.4 流通技术

2016年,京东无人机在宿迁完成首单配送。低空配送技术,无人仓技术、天狼地狼AGV、无人配送车等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得以应用,行业领先的软硬件产品,覆盖供应链各个关键环节。深度学习、大数据、运筹学、机器视觉识别、数字孪生五大前沿技术在京东物流得到深度融合。

2.1.5 流通整合能力

宿迁超百亿元的电商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有超700家互联网企业入驻园区,规模经济已经形成。业务涉及电商客服业务、产品电商运营、电商平台设计开发等全流程范围,带动周边15个苏鲁豫皖城市的电商产业园。作为2024年江苏省重大建设项目—中国农批宿迁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建设,规划总投资10亿元,建设面积506亩,成为面向全国,服务苏鲁豫皖的数字化智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平台。

2024京东农业科技大会上,展出了京东基于自主研究的农业生产资产数字化平台。该平台充分利用AI用于农业盘点库存,识别农业情况,并进行监管。平台与AI结合盘活农业产业的数据要素,以可承担的数字成本,实现农业生产、供应、销售、融资全链路的数据资产价值,形成“产、供、销、融”一体化全链路应用,帮助农户实现“养得起、管得好、卖得出、赚得多”。

2.2 京东宿迁物流末端配送方式

京东宿迁物流末端配送模式的核心在于减少搬运次数、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加速订单配送速度。旨在实现效率与成本的双重优化,确保顾客能够享受到更快捷、更经济的物流服务。京东宿迁物流在末端配送上采用区域仓与前置仓和末端网点派送联合的仓配模式。借助消费者的历史购买数据,京东能够预先将商品储备至城市周边的仓库中。一旦用户下单,商品即可从最近的仓库迅速发出,直接缩短了货物运输的里程,达到高质高效配送服务。

京东通过精心布局全国的仓储物流网络,依托其全国一体化的供应链,成功实现了次日达、当日达的高效配送。京东宿迁物流采用“云仓达”模式专注于同城电商业务的末端配送服务,通过积极释放其末端站点的配送潜能,将物流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这一模式不仅仅专注于提升配送效率,更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流程优化,为经销商和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体验。通过引入先进的云仓SaaS系统,经销商能够实时掌握订单信息,并根据“云仓达”的智能路径规划,选择最优的配送路线。通过“云仓达”模式,京东宿迁物流将送货时间缩短至12小时以内,极大提高了配送效率。消费者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收到心仪的商品,而经销商也能够通过更快的物流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云仓达”模式的服务范围也从即时配送5公里扩大到30公里以上,填补了即时配送与传统快递之间的服务空白,为更多的消费者和经销商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配送选择。

2.3 宿迁京东农村电商物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2.3.1 宿迁京东农村电商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

宿迁京东电商农村物流服务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均衡、中间环节较多,“最后一公里”问题长期存在等。以自建网络擅长的京东,承担着宿迁市农村电商物流的农产品进城,物资下乡工作,但是由于乡村的业务量限制和集中度不足的原因,营业部很难覆盖到乡村,导致农村物流资源较少,且利用率低、流通速度较低等问题。

2.3.2 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渠道不通畅

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居住零散,基本散状分布在较大的地理空间中,很难形成物流配送的规模效益。农村电商需求总规模较小,农产品的进城和物资下乡时间很难保证,同时末端配送的运输里程较远,车辆运输满载率较低导致物流配送成本的增加。

2.3.3 农村电商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农村居民大多数是老人和儿童,对网购的接受度不够,受传统观念的限制,网购意识和网购技能不足,网购频率不高。虽然有年轻一代开展直播等方式将当地的农产品带到更广阔的市场,但农村电商交易额还有待提高。

3 京东农村电商物流流通系统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评价京东农村电商物流流通系统,参考已有文献,利用专家打分法和AHP法,对京东农村电商物流流通系统发展进行系统的评价。基于物流体系构成要素,采纳专家建议,以及对宿迁市客观情况基础上,构建以下指标体系分析,京东农村电商物流流通体系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促进京东农村电商物流流通体系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3.1 设计层次数据评价模型

一级指标:流通环境因素。二级指标:(1)农村电商物流的服务效率和协作水平;(2)农村电商物流流通相关政策法规完善及实施程度。

一级指标:流通载体因素。二级指标:(1)交通运输业总体建设水平;(2)通信基础设施覆盖程度;(3)农村电商商品仓储的规模;(4)农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规模。

流通主体因素。(1)农村电商的发展规模和竞争力;(2)京东物流的发展程度;(3)京东物流配送点的规模和数量组成。

流通技术因素。(1)运输和仓储等物流技术水平;(2)电子商务等交易技术的应用程度;(3)监测应急系统及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水平组成。

流通整合因素。(1)流通中信息平台建设程度和信息传递水平;(2)供应链各主体的协作水平;(3)电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组成。

3.2 构造判断矩阵

本文利用专家给流通环境因素、流通载体因素、流通主体因素、流通技术因素和流到融合因素的两两对比得分,构建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并计算出权重分别为0.101、0.202、0.241、0.239、0.217。

由判断矩阵,可得最大的特征值λ_max=5.0733。 一致性指标:0.01832 。由n=5,经查表可知RI=1.12。随机一致性比率:0.01635<0.1,可知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利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各因素的情况。

3.3 综合分析

由表1可知,决定京东农村电商物流流通体系的最基础的因素比重最高,超过0.1的有三个因素,分别是技术因素运输和仓储等物流技术水平(0.162),在所有因素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第二位的是主体因素中的京东物流配送点的规模和数量(0.126),运输和仓储的技术水平和配送点的规格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流通体系的速度和质量;整合因素的电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0.114)决定了宿迁市电商园区对于农村电商和京东等多方协调能力。

京东农村电商物流流通体系比重基于0.05~0.1的共有5个因素,分别为载体因素的农村电商商品仓储的规模(0.091)、主体因素的农村电商的发展规模和竞争力(0.08)、环境因素的农村电商物流的服务效率和协作水平(0.076)、整合因素的流通中信息平台建设程度和信息传递水平(0.072)和载体因素的农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规模(0.059)。

京东农村电商物流流通体系比重基于0.03~0.05的共有3个因素,分别为主体因素的京东物流的发展程度 (0.046)、技术因素的监测应急系统及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水平(0.034)和整合因素的供应链各主体的协作水平(0.031)。

京东农村电商物流流通体系比重基于0.02~0.03的共有3个因素,分别为载体因素的通信基础设施覆盖程度(0.027)yHgW62s38sdmJ8G3UzyYaQ==、环境因素的农村电商物流流通相关政策法规完善及实施程度(0.025)和载体因素交通运输业总体建设水平(0.024)。

本文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技术、主体和整合因素在京东农村电商物流流通体系中的重要性。重点提升运输和仓储技术水平、增加物流配送点的数量和规模,以及加强电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将对整个物流流通体系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且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

4 宿迁京东电商物流高效流通体系发展建议

4.1 加强京东电商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提升运输和仓储技术水平,尝试采用无人机和无人车等新兴技术进行配送,减少人工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更大范围地推广无人配送车和无人机配送技术。其次,加大对乡镇和村级配送点的建设投入。在农村地区设立更多的配送点,特别是在物流需求旺盛的区域,增加配送点的密度和覆盖范围。最后,针对农产品的特点,完善冷链物流系统。为保证农产品质量,保质保量保障农产品流通,建设监测应急系统及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开发和完善物流监测应急系统,建立全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确保物流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在重要节点安装监控设备,开发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程可视化追踪。

4.2 扩大农村电商的规模和数量

支持农村电商的发展,帮助农户和小型电商企业提升竞争力,增强农村电商市场的活力。提供电商培训,帮助农户掌握电商运营技能,推广“互联网+农业”模式,扶持优质农产品上线京东平台。加强电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基于现有的农村地区电商园区,扩大电商园区规模。促进京东物流企业、电商企业和其他相关企业的集聚,形成集约化发展的良好生态,吸引更多的主体合作,共同投资建设电商园区,提供政策优惠和基础设施支持。

4.3 提升京东物流自身的发展程度

持续扩展和优化京东物流的服务能力,提升自身在农村电商物流市场的竞争力。增加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物流员工的专业素质,加强物流网络的覆盖和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构建并优化企业特有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借助数字货运配送系统的支撑和数字化深度运营策略,实现对业务内部流程的革新与优化,从而显著提升整体业务效率,加强物流末端配送效率。

参考文献

孙哲琦.寿光市生鲜农产品流通问题研究[D].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0.

董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高效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23(27):170-173.

宋丽敏,焦晋鹏,蒋抒博,等.农产品流通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机制、计量识别与政策建议[J].商业经济研究,2023(17):94-97.

陈美玲.“农超对接”模式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研究[D].昆明: 云南财经大学,2023.

吴中安.以“互联网+”思维优化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研究[D].宁波: 宁波大学,2021.

张译文.成都市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2018.

廉晓玉.山东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研究[D].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白乌兰.黑龙江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研究[D].哈尔滨: 哈尔滨商业大学,2023.

穆月英,郑蔚,董恺,刘凯,张哲晰.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框架研究[J].商业经济,2023(10):111-114+169.

张诏轩. 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问题及对策研究[D]. 新乡: 河南师范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