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黑龙江冰雪经济的价值链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价值链的产业结构单一、季节性限制明显、内部关系松散等,据此提出一系列优化策略,强调新质生产力的引入能够促进冰雪产业的创新。首先,发展关联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其次,构建全季节的冰雪经济体系,打破季节限制;再次,加强产业链整合,提高冰雪产业链的协同效率和响应速度。本文对于优化黑龙江冰雪经济的价值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黑龙江冰雪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冰雪经济;价值链;优化策略研究;新质生产力;黑龙江经济
图分类号:F127;B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10(b)--04
1 引言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对于黑龙江地区经济发展而言,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可以推动冰雪产业的创新发展,提高冰雪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黑龙江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降雪丰富,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条件,这为黑龙江开发冰雪经济提供了独特的地理优势。黑龙江作为中国重要的冰雪旅游目的地之一,冰雪资源具备巨大的经济潜力。当前,黑龙江经济价值链仍需完善优化,本文系统分析其动因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推动黑龙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1]。
2 黑龙江冰雪经济概述
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是冰雪资源的重要富集地之一,拥有漫长而寒冷的冬季,长达半年之久的积雪期为冰雪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自然条件。近年来,随着冬季旅游和冰雪运动的日益普及,黑龙江的冰雪经济迅速崛起,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黑龙江省以其辽阔的雪原、冰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丰富多样的冰雪景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尤其是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的冰雪旅游黄金时期,著名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雪乡、亚布力滑雪场等地成为冰雪爱好者的天堂,展现了黑龙江独特的冰雪魅力。
为了进一步发展冰雪经济,黑龙江省政府将其视为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通过举办各种冰雪节庆活动、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建设现代化的冰雪场馆等措施,不仅提升了冰雪产业的品质和竞争力,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冰雪运动员,提高了黑龙江在国内外冰雪运动领域的影响力,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黑龙江冰雪经济价值链动因
3.1 促进经济增长
冰雪经济的蓬勃发展为黑龙江省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增长。冰雪旅游业的繁荣推动了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收益。据统计,冰雪旅游业已成为黑龙江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地方经济贡献数十亿元的收入。此外,冰雪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资本流动,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3.2 优化产业结构
随着冰雪经济的不断发展,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从过去依赖农业和重工业的单一经济模式,逐渐向以服务业为核心的多元化经济结构转型。冰雪经济的崛起,尤其是旅游业、体育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地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了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旅游业作为冰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吸引国内外游客,不仅直接增加了地方收入,还带动了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体育产业,尤其是冰雪运动的普及和专业化,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运动员,提升了地区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影响力,同时促进了体育用品、冰雪装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文化产品和活动,增强了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2]。
3.3 提供就业机会
冰雪经济的发展为黑龙江省居民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从而促进了就业市场的繁荣。据统计,冰雪产业直接和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已超过数十万个,成为解决地方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冰雪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人才流动和培养,为地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3]。
3.4 新质生产力的应用
新质生产力在冰雪经济中的应用表现在多个方面,为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冰雪装备如智能滑雪板、智能雪橇等的开发,不仅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安全、更舒适的体验,还为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通过建立智能化的旅游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推广,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更个性化的服务,提升了旅游体验。同时,信息技术在冰雪活动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如实时监控系统对滑雪场的雪质、温度等的监控,有效提高了活动的组织效率和安全水平。这些应用不仅推动了冰雪经济的高效、智能化发展,还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4 黑龙江冰雪经济价值链存在的问题
4.1 价值链产业结构单一
首先,冰雪旅游在冰雪经济价值链中“一家独大”,黑龙江省的冰雪经济发展依赖于冰雪旅游,在2024年元旦期间冰雪旅游收入高达59亿,全年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13.8%,同时,与冰雪旅游的高速发展不同,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等领域进展缓慢,这使得黑龙江省冰雪经济价值链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4]。黑龙江省的冰雪体育成绩斐然,但其缺乏曝光度,这会降低社会的关注度,进而影响地区经济。与此同时,冰雪体育的教育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短板,其发展受到制约;黑龙江的冰雪文化底蕴深厚,但近年来省冰雪经济的突飞猛进得益于网络的传播,颇具现代化特色,与传统的冰雪文化关联较少,不同地区的冰雪文化各有特色,但所展现的项目千篇一律,具有中国特色的冰雪文化体系尚未形成,冰雪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黑龙江的冰雪装备根基深厚,如今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让社会将目光放到高新产业之上,而能够更好践行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在黑龙江省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核心技术并不掌握在这些企业的手中,且因地理位置原因,造成大量高新人才流失,目前黑龙江的冰雪装备企业缺乏竞争力,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仍任重道远[5]。
其次,冰雪旅游对冰雪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目前仍有大量优质冰雪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旅游产业链仍有发展动力,现有的冰雪旅游发展并未完全发挥融合创新力,产品以观光旅游为主,缺乏全新业态和产品,冰雪资源整合不足导致品牌影响力不足,难以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冰雪旅游的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化,出现了同质化竞争的现象,这种竞争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益的降低,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冰雪旅游的发展亟须突破单一的资源依赖模式,向更多元化的方向转型。
总体来说,以自然资源开发、加工为主且依托单一文化兴起和发展的冰雪经济价值链是单薄的,这使得整个产业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缺乏抗风险的能力。黑龙江省冰雪产业价值链产业结构单一,冰雪装备制造、冰雪文化创意、冰雪体育运动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创新能力受限,制约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进而降低冰雪经济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导致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提升空间有限[6]。
4.2 季节性限制明显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经纬跨度大、冰雪覆盖广、冬季时间长,是中国最具冰雪特色的省份。然而,这种季节性的气候特点也给冰雪经济价值链带来了一定的限制。首先,冰雪经济的周期性限制了其在一年内的运营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甚至更短,这使得冰雪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在非冬季时间,位于冰雪经济价值链上的相关企业将面临无业务可做的局面,这对于企业的经营无疑是一种巨大压力。其次,季节性的限制影响了冰雪经济的盈利能力,加大了运营成本。由于运营时间有限,企业必须在短暂的盈利期内获取足够的利润以弥补其他时间的运营成本,这对于企业的经营策略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冰雪经济的设施在冬季使用频繁,但在非冬季则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这导致设施的使用效率低下,企业需要在非运营期间进行设备维护、场地保养等工作,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再次,季节性的限制影响了冰雪经济的稳定性。在冬季,冰雪经济的繁荣可以带动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在非冬季,这些就业机会就会消失,这对当地的就业稳定构成了挑战。对于依赖冰雪经济的地区来说,其财政收入也会随着冰雪经济的季节性波动而波动。这给地方财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最后,季节性的限制还影响了冰雪经济的投资吸引力。由于冰雪经济的运营时间有限,冰雪经济的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季节性限制使得企业难以实现全年均衡经营,非冰雪季节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经营难度增加,这对企业的持续运营构成了挑战,投资者可能会对投资此类企业产生疑虑,这对于冰雪经济的资金筹集和企业发展构成了障碍。总的来说,季节性的限制对于黑龙江省的冰雪经济价值链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如何突破季节性的限制,实现冰雪经济的全年化运营,是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4.3 价值链内部关系松散、产业链条不完整
2023年入冬以来,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形成了现象级的传播,带动了黑龙江地区经济热潮,进而证明冰雪产业不是单一运行的经济体,其形成的全产业链效应和溢出效应能有效带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在产业链中,各部分之间应紧密协作,共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但目前来看,黑龙江省冰雪经济价值链从冰雪旅游、文化、体育到相关装备制造的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从冰雪旅游的开发、运营到相关配套服务,再到衍生产品的开发等方面都有待加强和完善,这无疑大大制约了其整体发展。黑龙江省的产业链条不完整,价值链内部关系较为松散,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其冰雪产业链的上下游主要有两方面的不完整:一是产业链中某些环节发展迅速,而其他环节滞后的环节发展不均衡情况,导致整个产业链运作不够协调。二是部分地区因资源丰富而发展迅速,其他地区则因资源或市场条件限制发展缓慢的地区差异不均衡导致整个省份的冰雪经济发展不均衡。除此之外,黑龙江省冰雪产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缺少高新科技为主的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带领,缺乏激活冰雪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后续的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动力不足等都是其产业链不完整、价值链内部关系松散的原因,这限制了冰雪产业的深度发展,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联动效应[7]。
此外,冰雪经济产业链中各部门独立运作的机制是有缺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冰雪产品和服务的运营层不成熟,缺乏专业的冰雪赛事运营机构或者文化传媒公司,难以有效推广冰雪运动和文化,影响产业链的运作效率;(2)互联网媒体平台和体育运动领域传媒机构在推广冰雪文化方面发挥传播的力量薄弱,将难以挖掘潜在消费者,影响冰雪产业的市场拓展;(3)冰雪相关的衍生商品、服务发展滞后、种类有限、创新能力不强,影响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和吸引力。产业链不完整及价值链松散对整体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整体效率低下、企业对市场需求响应慢,错失市场机会,降低整体竞争力、创新能力受限,限制创新思维的产生和创新产品的开发、经济效益下降,进而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8]。
5 黑龙江冰雪经济价值链优化策略
5.1 发展关联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黑龙江可以将冰雪旅游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完善冰雪旅游基础设施。加强对滑雪场、冰雪景区和冰雪活动场地的建设和管理,发展关联产业,提供多样化的冰雪旅游产品和服务。同时,加强旅游宣传和市场推广,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黑龙江的冰雪魅力。创建一个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集成各个环节的数据资源,包括天气数据、旅游数据、供应链数据等。通过共享数据,各个参与方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和产业链状况,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冰雪经济各个环节的数字化转型。包括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生产、管理和营销效率[9]。同时,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鼓励产业镇整合,通过产业镇整合将冰雪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和机构集聚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政府可以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鼓励企业在同一地区合作共享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建立上下游产业间的合作机制,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享技术和资源,推动产业链各环节间的协同发展。政府可以发挥桥梁和推动者的作用,促进产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专业化、创新型的冰雪产业人才队伍。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冰雪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通过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扩大冰雪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参加国内外展会、举办赛事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冰雪产业的健康发展。
5.2 打破季节限制,构建全季节的冰雪经济体系
一方面,黑龙江省可以开展全年范围内的冰雪活动,除了传统的冬季冰雪活动,利用制冰技术和冷藏设施,在非冬季时段提供室内滑冰和冰雪运动体验。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运动爱好者,延长冰雪旅游的季节,增加产业收益。另一方面,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开发创新的冰雪主题旅游产品和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在室内环境中体验滑雪、冰壶等冰雪运动,无需实际到户外场地。增强现实技术则可以在现实场景中叠加冰雪元素,如在城市公园中展示虚拟的冰雪景观。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冰雪活动,提升冰雪产业附加值。开发多样化的冰雪主题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除了传统的滑雪和冰雪娱乐项目,黑龙江省可以设计冰雪文化体验活动、冰雪艺术展览、冰雪音乐演出等。结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造独特的冰雪体验,例如虚拟滑雪冒险、冰雪艺术创作等。这些创新产品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提升冰雪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冰雪经济的数字化营销和推广。通过建设冰雪旅游网站、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发布冰雪旅游信息等方式,将全季节的冰雪活动和创新产品推广给潜在游客。同时,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供在线预订和体验,便捷地吸引游客参与冰雪活动。政府应加大对全季节冰雪经济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创新研发和技术应用。同时,推动冰雪产业内外的合作,建立产业联盟和合作机制,共同开发全季节冰雪经济,提升整体竞争力。
5.3 加强产业链整合,提高冰雪产业链的协同效率和响应速度
黑龙江省除了冰雪装备制造和冰雪文化传播产业本身,还应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建设冰雪旅游基础设施,如度假村、滑雪场和冰雪运动训练中心,以吸引更多游客和运动员。同时,发展与冰雪产业相关的服务业,如酒店、餐饮和零售业,提供一站式的冰雪旅游体验,进一步增加产业附加值。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动冰雪装备制造和冰雪文化传播等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例如,开发智能化的冰雪装备,提升用户体验和安全性;建设数字化的冰雪文化传播平台,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传播冰雪文化,吸引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促进冰雪产业内外的协同发展。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冰雪装备制造和冰雪文化传播等产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同时,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合作,开展冰雪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外部资源和市场,提升整体竞争力。通过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冰雪产业的附加值。鼓励企业加强研发能力,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冰雪装备和技术;培育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冰雪产品和服务;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和溢出效应[10]。政府应加大对冰雪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引导力度,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提供财税支持,降低冰雪产业企业的负担;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冰雪产业投资,推动产业发展。
6 结语
近年来,国家对黑龙江省大力发展冰雪产业做出了有利指导,将其作为推动黑龙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的黑龙江省冰雪经济价值链作用不可小觑,但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冰雪经济价值链产业结构单一、季节性限制明显、价值链内部关系松散,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面对这些问题,应发展关联产业,利用新质生产力推动冰雪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构建全季节的冰雪经济体系,打破季节限制;加强产业链整合,提高冰雪产业链的协同效率和响应速度;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冰雪设施效率,提升冰雪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通过管理创新,提升冰雪设施的运营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合理运用新质生产力推动黑龙江冰雪经济价值链升级。黑龙江冰雪经济价值链优化将使黑龙江地区经济朝着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孙哲.东北三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实践通路[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3,42(4):122-128.
赵维明.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链结构优化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6):188+191.
Li, Junze, and Yuhan Wang. By stimulating the future ice and snow market econom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na’s localized ice and snow sports economy and tourism. BCP Business & Management (2022).
孟焕,张洪宝,周微,等.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分析[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8-9.
刘子玉,孙庆,瑶徐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路径: 评《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 感知、消费与效率》[J].教育发展研究,2024,44(1):85.
申齐.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链发展现状[J].中外企业家,2019 (31):233.
崔文迪,郭晗,吴迪.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4):15-16.
Zhao, Yapi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Ice and Snow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inter Olympic Heritage. Frontiers in Sport Research (2022).
宋永和,戚玥.基于顾客价值的线下教育培训机构价值链优化[J].会计之友,2021(7):55-60.
蔡臣,初天天.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研究[J].商业经济,201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