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理工科院校特色 探索国情教育新路径

2024-11-02 00:00孙妍
大学教育 2024年19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但在文化传播领域,西方国家依然拥有绝对的话语优势。留学生课堂作为对外传播第一线,急需一种有效方式正面阐发中国声音,使各国学生获得关于中国的正确认识和准确解读,但目前该领域传播手段单一、内容表层化,缺少对深层文化的关注;多数院校的学历留学生(非中文专业)国情类课程仅有中国概况课一门,且存在内容简单、教学方法单一、效果难达预期等问题。在此情况下,高校应优化现有的中国概况课,改变内容过于宽泛且缺少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融合第一、第二课堂的体验型教学模式,以科技主题作为国情教育侧重点,向学生正面讲述有理工科院校属性的“当代中国科技故事”。

[关键词]国情教育;理工科;科技;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9-0024-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但在文化传播领域,西方国家依然拥有绝对的话语优势。外国人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多源自外国媒体的报道,其中夹带着大量的文化偏见和错误的价值导向。留学生课堂作为对外传播第一线,急需一种有效方式正面阐发中国声音,使各国学生获得关于中国的正确认识和准确解读。

全球化浪潮下,部分师生在学习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同时也出现了盲目崇拜、生搬硬套等现象。建立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特别是文化传播领域的独立话语体系,对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尤为重要。目前该领域传播手段单一、内容表层化,缺少对深层文化的挖掘,以至于部分外国学习者认为中国文化仅仅是太极拳、中国结、剪纸等具体文化事物,缺乏对当代中国治国智慧、中国模式等重要问题的正面了解。如何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第一要务。

2021年3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对来华留学生提出了新目标和新标准。来华留学事业正进行着从“量”到“质”的重大转变,学历生教育成为人才培养重点。目前多数院校的学历留学生(非中文专业)的国情类课程仅有中国概况课一门,且存在内容简单、教学方法单一、效果难达预期等问题。

当前,留学生教育正在成为高校国际化突破点之一。理工科院校在留学生培养过程中,应找准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特色,为学生架起一座由单纯语言学习通往专业领域学习的桥梁,使学生既能让自己的语言水平与专业领域接轨,又能熟悉中国科技各领域成就以及本校在全国科技领域中的贡献与作用,同时与企业平台和社会需求接轨,拓宽国际视野,为未来就业积蓄能量。

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地方性理工科院校的代表之一,秉持着“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指导思想,旨在优化现有中国概况课内容过于宽泛且缺少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融合第一、第二课堂的体验型教学模式,以科技主题作为国情教育的侧重点,依托首都城市发展规划各领域成就,以有代表性的人物事迹、重大工程为蓝本,向学生正面讲述有理工科院校属性的“当代中国科技故事”,从而使留学生从“知科技,爱专业”开始,继而“知北京,爱北京”,最终实现“知华,友华,爱华”的培养目标;让留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首都发展密切结合,进而激发其对母校、对北京乃至对中国的热爱与情怀。

一、留学生国情教育课程研究现状

(一)以中国概况课为主的国情教育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研究较少。一些学者认为各高校对担负情感教育任务的中国国情教育等公共课程重视不足,仅过半数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一些院校即便开设中国国情教育相关课程也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缺少必要的课外引导[1]。同时,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国国情教育仍存在主题教育意识不足、课程体系设置失衡、教师队伍跨文化沟通能力不足等问题[2]。作为理工科院校国情教育的主要课程,中国概况课的教育教学还存在效果难达预期等问题,有学者调查表明中国概况课是最不受留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其中原因复杂,但其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3]。总体而言,国情教育现状的研究数量和深度均明显不足,寻求新的有效路径进行留学生国情教育势在必行。

(二)中国概况课教材中“科技”主题的呈现情况

综合研究多个版本的中国概况课教材之后可知,现有教材中的科技国情缺少时代性,即以古代科技为主,当代科技的前沿成果和国际影响呈现等较少;同时,中国概况课受自身特点影响,对科技的描述多为“蜻蜓点水”,缺少亮点,难以深入人心,甚至让人难以把握要点。

刘利主编的《理解当代中国高级读写教程》与《理解当代中国高级中文听说教程》2022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是以“内容学习和语言学习融合式”为特色的系列教材[4-5]。该系列教材围绕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等主题构建内容,旨在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中国国情和制度政策,直观感受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读懂中国发展背后的深层逻辑,并在内容学习过程中夯实中文基本功,提高语言技能。这两本教材内容上侧重“当代中国”国情,时代感强,内容丰富且全面,从性质上看属于以国情为内容的语言技能类教材,课堂教学侧重点依然是有“国情”特色的语言训练,目的是通过“国情”来学习语言,本质上是语言学习教材,对学习者的中文水平有一定要求,大致要在中高级以上。

二、探索新型国情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一)留学生国情教育类课程应发挥高校自身特色

当前,中国概况课应进一步纵深化,由各高校开创有自身特色的国情教育路径。以我校为例,最近五年,学历生的占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但目前学历生国情类课程仅有中国概况课一门。对于国情教育而言,概况课虽然会涉及历史、地理、宗教等多个方面,但由于涉及面广,内容相对宽泛而缺乏针对性,且课时较紧,对于留学生深入了解与理解今日之中国而言,只能起到蜻蜓点水的作用,很难入脑入心。学生结课时需要完成一篇研究报告,但由于研究时间有限,大多学生只能以拼凑资料为主。要想使国情教育真正深入留学生的心中,需要精心设计课程,做到知己知彼、因地制宜。

(二)探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式,使留学生国情教育不再浮于表面

当前留学生国情教育课程主要局限在第一课堂,文化实践活动虽然也有不少,但大多浮于表面。特别是对于已经在中国学习生活2~3年、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而言,简单的“长城/颐和园一日游”已经满足不了其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留学生需要真正走进中国社会,理解中国社会。国情教育要想深入人心,必须探索新路径,使知识活起来,让留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实现对所学内容的真正领悟。

(三)突破学科壁垒,发挥本校优势,联合多学科共同努力开发校本教材

国情教育内容涵盖面广,包括中国当代政治、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视野与学术水平需要与各领域前沿对接。作为一所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多学科市属重点大学,我校能够为本校留学生提供各领域所需的前沿知识。我校突破学科壁垒,将校内各领域专家联合在一起,通过访谈收集各领域最前沿的成果,将一手材料整理成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润色,共同打造具有理工科院校特色的面向留学生的中国国情教材。

创新留学生国情教育模式能优化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升教学效果;能激发留学生对母校、对首都的归属感与自豪感;能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助力留学生走出学校、走向世界。

三、理工科院校留学生国情教育路径探索

(一)以科技各领域成就为内容主线编写教材

我校国际学院汉语教师依托本校最具优势的专业,通过文献整理、访谈、调研等方式,将首都最近几十年城市规划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能源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前沿成果和社会影响正面呈现给留学生,使留学生熟悉科技各领域的重大发展,激发其专业使命感,增强他们作为“首都学子”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并结合专业视角和学生水平对这些内容进行润色和改编,形成具有理工科院校属性的“当代中国科技故事”教材。

另外,教材还应以中国工匠精神和优秀思想文化为暗线,即在呈现上述客观发展成就的同时,挖掘成就与辉煌背后蕴藏着的中国工匠精神和优秀思想文化根基,探寻其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包括家国情怀、和谐自然观、人民至上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使留学生从中国当代国情文化中生发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感,最终搭建母体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理解与沟通的桥梁。

(二)构建融合第一、第二课堂的体验型教学模式

课程采取第一课堂知识引领、第二课堂升华体验的联动机制。第一课堂以首都重大科技成就和优秀人物事迹为主要学习对象,通过开设“科技国情”通识选修课、学术讲座等方式教授理论知识,让学生在了解科技国情的同时提升语言水平。从第一课堂生发出第二课堂任务,依托学校资源和首都平台,安排学生观摩科技领军人物的采访活动,让学生得出一定感悟;也可以组织学生赴各地进行参观、交流活动,如参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基地(首钢园、首都大兴机场、雄安新区等)、知名企业(华为公司、京东公司等)以及首都示范农村、社区、污水处理厂等。在第二课堂的参观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好前期的选题设计、调查工作,并在实践结束后总结反思学习全过程,以确保学习环节的完整性和学生的获得感体验。

(三)以问题为导向,采用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

课程应站在人类共情的立场上,每个主题都从现实问题出发,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将中国置于人类广大族群之中,探讨中国所面对的人类发展普遍性问题,如人口增加、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贫穷问题等,以此为导向与学生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思考基础上展示“中国方案”,分享中国人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智慧。

全球新冠疫情为国际中文教育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高校不再局限于传统授课的思路和课堂环境,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特点,寻求更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和平台。在本课程建设中,课程组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课前线上自学(包括视频学习及预习效果检测)、线下课堂探究2X9QYknP7VyoGZdzW2h6dLKi+rz28VMsulW3OIJN9tg=式学习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

四、理工科院校留学生国情教材编写原则

那么,到底什么是留学生应当掌握的、理解的和了解的科技国情要点?《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对科技部分的描述为: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和最新成果,理解中国科技发展的政策和培养的举措,理解科技发展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6]。

课程组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以下几个教材编写原则:

(一)知识呈现力求做到信息真实、准确,有时代感

“真实”是指所呈现的知识、事实要做到全面、客观,既要展现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和基本国策,也要直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既要展现发达的中国,也要客观面对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准确”是指在呈现科技相关知识、背景、数据的过程中要力争做到准确无误,克服研究者因文科背景而对相关理工科知识了解不足的问题,通过理工科同事和相关专家的鉴定来保证教材术语、数据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有时代感”是指该教材着眼于当代科技国情,以留学生为受众,对中国科技相关领域成就的案例进行收集,所体现的应当是近十年来全国范围内最具亮点的一批科技成就。当然,时代在飞速发展,科技领域可谓日新月异,我们的教材只能做到反映当代的“新”,未来还需要不断更新、补充、修订,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价值观引领力求做到平等、开放,不强加于人

价值引领是课程之魂,是留学生了解中国、亲近中国、友善中国之源 [7] 。目前,部分高校对留学生的语言、文化教育存在“重教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而高校留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时期,教师如果仅将课程教学停留在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上,忽略其中的思想价值和精神意义,那么教师所从事的就不是“教育”工作,而只是信息传声筒罢了。

另外,中国科技成就背后蕴含着中国人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然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治国理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教师必须承认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也要帮助学生挖掘各国价值观中相通的、可理解的部分,如作为世界公民应秉持的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和平共生的理念,面对不同文化差异应有的包容、开放的态度,以及作为世界公民应有的责任担当等。只有这样,课程才能有血有肉、深入人心,才能真正实现对“人”的教育。

(三)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开展国情教育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国情,了解其他国家的国情有助于思考本国国情的治理方案和对本国问题的解决途径。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奋进历程令世界惊叹,中国人面对自身现状和问题的应对路径及改革过程可以作为各国人民应对本国现状、问题的借鉴,尽管国情各不相同,但背后的理念、价值观和信念追求等是人类共通的。中国正积极探索实现自身文明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有效融合,助力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相关教师应该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做法,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8] 。

(四)在教材体例上谋求创新,丰富实践环节的设计

本课程教材应当包含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个板块,第一课堂板块主要包括主题讲解、问题剖析、师生讨论、语言提点等环节;第二课堂板块要给出具体的实践建议,主要目的是打破教室的局限性,让学生充分与社会接触、与企业接触、与百姓接触,用双眼看中国、用双耳听中国、用双脚丈量中国、用心感知中国,实现“多模态”的国情教学路径。

五、首都理工科院校留学生国情教材内容规划

课程组参考了科技国情相关领域的书籍文献,综合了首都科技国情基本情况及我校各专业优势与实际,初步为教材确立了以下八个主题,每个主题设定了理论知识重点和思政要点(见表1)。

在此基础上,课程组结合教学重点与思政要点开展了科技国情教材的编写,目前已完成文本撰写,并在本院内开展了3次试课,效果良好。

六、结语

总之,对留学生国情文化教育领域的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本研究旨在为学界探索具有高校专业特色的国情教育路径提供一种思路,并希望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深化、总结,形成一种可供业界同行借鉴的国情教育模式,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国际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中国情怀的形成,推动“知华、友华、爱华”培养目标的实现。

[ 参 考 文 献 ]

[1] 孙望舟,王倩.“中国国情教育”课程在留学生培养教育中的作用[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8(4):57-61.

[2] 陈秀琼,袁媛.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的路径探索:以福建省5所高校调查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3):87-91.

[3] 胡清国, 张雪. 对话理论视域下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教学探析[J]. 海外华文教育,2020(3):11-19.

[4] 郭风岚.理解当代中国高级中文读写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

[5] 刘利,赵雷,吴中伟,等.理解当代中国高级中文听说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

[6]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22.

[7] 沈庶英. 来华留学课程思政:基于学科交叉的统整建构[J].教育研究,2021,42(6):92-99.

[8] 崔希亮.世界格局剧烈变化背景下的国际中文教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23-29.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