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科生教育中的导学关系构建,旨在倡导导师不仅为学生提供大学适应性教育,还应以学业导师身份,为学生安排明确的学习任务并及时给予反馈,依据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训练其自我发展和批判反思能力。然而,在实践中构建有效的导学关系仍存在认识有偏差、缺乏有效抓手、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文章聚焦双边需求的导学关系构建,提出利用信息化、数智化的手段增强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导学相长的可持续性,以科研问题为导向,以课题项目为载体,以实验室平台为依托,全过程引导学生进阶式开展科研探索和科技创新,同时健全管理机制设计,以保障导学关系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导师制;导学关系;本科导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9-0005-06
一、导学关系的发展与意义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与发展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管理模式,也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其以不同的形式和特点展现出来,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促进个性化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纪的欧洲。欧洲当时倡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师徒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师徒关系逐渐演变为导师制。英国的牛津大学是导师制最早得到制度化的地方。最初,牛津大学的导师主要充当学生的保护者,指导学生的生活和经济支出,随后逐渐扩展到学业指导。经过数个世纪的演变,最初的导师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导师制,并在美国等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美国的哈佛大学以寄宿制为基础,倡导导师与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的模式,以实现个性化的教育与指导。19世纪70年代开始,哈佛大学创造性地推行了学分制和选课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随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始在本科生教育中推行导师制。自此,导师制与学分制、选课制相辅相成,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推广[1]。
在中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也经历了多个阶段。中国导师制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特别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采用师徒制,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为后世的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后还出现了书院,这是一种辅导学生的教学机构。现代意义上的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始于1938年的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支持下,学者费巩先生率先在浙江大学试行牛津大学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2]。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教育体制的变革,导师制逐渐在高校得到推广和实施。然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本科生导师制在高校的实践被中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本科生导师制重新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1999年,清华大学开始试点本科生导师制;2003年,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响应号召,出台了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政策。随着对本科生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本科生导师制的形式也日益丰富多样,导师中有学业导师、生活导师等,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二)导学关系构建及对拔尖人才培养的意义
导学关系,自教育活动伊始,便以其先赋性的身份关系为基础。随着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这种关系进一步拓展,融入了制度属性、协作属性及情感属性等多重维度,变得复杂而多变。在本科生教育中,导学关系尤为关键,其倡导导师为学生提供大学适应性教育,即发挥新生导师职责,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而后及早以学业导师身份,为学生安排明确的学习任务并及时给予反馈,依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训练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批判反思能力[3]。对于不同的学生,新生导师应结合学生个体潜质采用恰当的指导方式,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其自主性学习。而学业导师的职责则更加侧重于训练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批判反思能力,这既是对研究生学习的纵向前移,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横向深化[4]。
FAW9sKzKFxvkqacNdT7GGUqSk1vOwXjhFFurWo8Zfhs=导学关系的构建要基于知识的更新与发展。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陈旧周期不断缩短,知识的转化速度亦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大学学习不再局限于基础知识的传递,而是要求学生掌握那些具有广泛适用性、高度概括性和强迁移性OiEbvwtYFcW7lwzmOX1m+sLA4f1oseBt6UbERWTyubo=的核心知识。这些知识并非单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需要学生主动构建和再创造。
导学关系的构建还要基于学生的特点。在大学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式,并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中。本科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完成了阶段性素质教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相较于高中阶段的共性发展和普适性教育,大学教育在内容及方式上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学生在经过高考的选拔后,进入高校学习,面对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须经过一段适应期。在此期间,学生须通过通识教育和专业引导活动,将个人兴趣转化为专业训练,逐步建立新的知识结构,进而深入研究并开展创新性学习。
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主要包括完全学分制、全程导师制与“进入—退出”制[5]。高校在培育过程中采取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导师和课程联动的机制,赋予导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职责和权力,以强化导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一举措旨在构建有效的沟通环境与积极的互动关系,使导师能够积极干预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才动力。站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高度,深入探讨导学关系的构建,这不仅对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构建创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意义,而且对培养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导学关系构建的现状及问题
(一)导师和学生对导学关系的定位与认识存在偏差
1.学生对建立导师制认识不足,难以适应导学关系,无法在短期内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有效的思维构建和行动落实
一方面,由于部分学生此前长时间处于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和听从他人安排,进入大学后,面对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他们往往难以适应。虽然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但在独立判断、创新能力培养和学业规划方面,仍然缺乏必要的训练和指导。因此,他们往往难以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难以把握学习的重点,对导学关系也缺乏深入的理解。项目调查组通过问卷的方式连续两年对华东地区某985高校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学院(以下简称试点学院)的340余名学生就学生学习状态和学生与导师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其中一项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他们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难以确定学习的重点,与导师的联系不够紧密(见图1)。
另一方面,学生在利用导师资源方面也存在不足。在规划个人发展、选择课程专业、确定研究课题、解决各种问题时,导师的参与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然而,部分学生尚未意识到导师指导在这些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选择课程时,学生更偏向于个人兴趣,而忽视了课程及导师对个人成长的帮助,缺乏主动向导师寻求帮助和制定学业规划的意愿。试点学院的有关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在遇到学业困难时会主动与导师联系。此外,在评价导师时,部分学生持有消极的态度,评价中掺杂了个人的负面情绪,缺乏客观全面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参与学生培养工作的积极性。
2.导师对导学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运作机制理解不足
部分导师在科研工作和教学任务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却对学校的教学改革方向和具体政策一知半解,对自身作为导师应当承担的职责也不甚清楚,从而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术指导和生活帮助[6]。此外,部分导师的内在驱动力亦显不足。他们须承担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重任务,指导学生无疑增加了其工作负担。在时间和精力的双重压力下,若仅仅一味地付出而无相应回馈,导师的热情可能会逐渐减退。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实施。
(二)导学互动缺乏行之有效的抓手
1.师生间沟通不足,缺乏有效互动
试点学院调研数据显示(见图2),大一上学期,有51.45%的学生接受导师指导的次数少于或等于2次,约有40.7%的学生接受了3至5次的指导,而仅有不到5.52%的学生得到了6次或更多的指导。调查中发现的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分别是课业负担过重导致与导师的见面时间受到严重挤压,以及导师与学生分处不同校区使得面对面交流颇为不便(见图3)。针对这些问题,可增加师生之间的自发性面谈次数,积极探索并拓展更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指导方式,以确保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起更为紧密且有效的互动关系。
2.导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存在系统性障碍
现有的部分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无疑增加了导师为每名学生提供精准指导的难度。尽管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推荐相应的课程,但学生在努力满足毕业学分要求的同时,往往无暇顾及这些额外的建议课程。这种现状不仅使学生感到疲惫和迷茫,而且限制了导师在指导过程中作用的发挥。
3.导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受限
相较于任课教师,导师在实践活动中的价值更为显著。在本科阶段提前参与科研和社会实践,对学生的长远规划和成长颇有裨益,然而,若培养方案中对此没有相应要求,可能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难以持续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实践任务。与此同时,对于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设计与实践环节,一些导师也缺乏有效的指导手段和策略,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三)管理体系不健全
1.导师角色定位、职责与权限界定模糊
导师的工作范畴过于宽泛,与辅导员的职责存在重叠,这可能导致工作盲区,进而造成资源浪费。部分高校要求导师全面参与本科生培养工作。本科生培养工作涵盖学业指导、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及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这种宏观定位缺乏可操作性,且权责不明确,可能影响实际效果[7]。 试点学院的调研数据显示(见图4),学生更期望导师能在学业和科研方面给予他们帮助,如增加与导师的交流机会、提前参与科研项目、了解研究现状以及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等。因此,学校应重新审视导师的角色定位,明确其职责与权限,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2.学分制与导师制的建设须进一步深化
在全面实行学分制的当下,选修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重显著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交叉学科的需求。然而,学生在面对未来规划时仍感到迷茫,其在课程选择上的主观能动性仍有待加强。因此,导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选课建议,引导学生合理地规划学习时间与路径。在学分制的制定过程中,应清晰界定导师的角色与职责,以便更好地推动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此外,当前针对导师的培训机制尚不完善,导致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为提升教育质量,有必要建立全面的导师聘任与管理制度,加强对导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3.导学成效评价机制存在明显不足
部分高校在导师制的构建与导师选拔上倾注了大量精力,但在评价考核环节却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影响了整体效果。首先,评价主体存在局限性。导师的评价工作主要由学院管理部门负责。学院管理部门结合导师的日常工作实施评价,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评价往往过于主观,导致导师在评价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评价内容缺乏明确性。导师的指导工作复杂多变,难以直接量化,因此需要制定明确的考核指标。然而,部分高校对本科生导师的评价标准过于模糊,导致评价过程过于主观,可能存在不公平现象[8]。再次,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导师的工作量,如指导的学生数量等,而忽视了导学关系中的其他重要方面,如指导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对导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不利影响。最后,激励机制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若是未能根据评价结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给予导师实质性的肯定和奖励,就无法提高导师对学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度。
三、如何有效建立导学关系
(一)聚焦师生双边需求
1.导师须紧密围绕本科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科阶段宽口径的知识培养与通识教育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源泉,对学生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导师可通过分享自己的学习研究经历、人生智慧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业与人生规划的专业指导。首先,导师应协助新生适应大学环境,引导学生了解从高中到大学学习内容的转变、知识的迁移以及学习方法的更新。导师的指导与第一课堂的教学形成有机配合,通过“师徒”制度,进行一对一的深入沟通与指导,打通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壁垒,进行组合推理,以催生新的思想和设计理念。其次,导师应致力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信息处理能力,并为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再次,在大学阶段,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局限于成绩这个单一标准,导师应凭借丰富的经验,引导学生适应高校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导师可通过个别指导、小组讨论、课题研究及团队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的学术训练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学术伦理、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2.加强以科研为载体的“导学关联”
导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数智化的手段,以科研问题为导向,以课题项目为载体,以实验室平台为依托,全过程引导学生开展进阶式科研探索和科技创新。首先,要充分调动导师资源,从双边需求出发建立导学关系,突破传统教育教学“单向被动输入、简单技术评价”的模式,重视能力活动和实际效果,强化通专衔接、软硬交叉,促进教育良性发展。其次,导师指导学生的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一流高校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打造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教师培育出卓越的学生,卓越的学生反哺高校的科研、教学,维系学校的一流品质,进而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加入。此外,在机制建立层面,学校要尊重导学规律,聚焦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关系,使之互为助力,成为构建良好的导学关系的基石。导师应具备丰富的经验、阅历、学识和科研资源,而学生则应具备充沛的精力和敏锐的感知能力,不拘泥于已有的学科框架,敢于提出问题和大胆尝试。这种双边关系在指导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反馈和正向循环,共同推动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二)构建落实培养内容的导学关系路径
在本科教育的初级阶段,导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师生间交流的安排以及指导内容或话题的选择。为此,本文提出以下三个途径,以构建建设性的导学关系(见图5)。
1.设计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在我国部分高校中,本科生的培养主要依据专业培养方案。这些培养方案通常由专业负责人、学科团队和学位授予委员会根据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需求,为全体学生统一制定。学生须学习方案中规定的课程,累积足够学分,以达成专业培养的目标与要求。然而,当今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已经转向高实用型、技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的核心需求在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活动的开展。
为此,本文提出在保持专业培养要求的基础上,给予导师和学生一定的选课自由度。导师应与学生共同分析培养方案中的部分课程,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兴趣和研究方向,为他们量身定制课程体系,引导他们构建独特的知识结构,实施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策略,进一步实施“一人一策”的融合化培养模式。
2.设置贯通式培养课程群,并设计以这些课程为基础的大型综合性作业
课程群的设置和大型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旨在打破以单门课程为独立考核单位的传统,转而采取更为连贯的、具有持续性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传统的课程安排中,每个学期通常被视作一个独立的考核周期,教师通常只负责某个学期内的一门或几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然而,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应具有更为长远的目标和持续性。这种持续性不仅可以突破阶段性考核的限制,也可以为导师提供更多与学生深入交流的机会。贯通式培养课程群的设置及大型综合性作业的设计,将紧密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在实践中接受全过程锻炼,实现课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这一举措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和全面的实践锻炼,有效推动学生的知识转化和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研究学习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充分利用导师所在课题组与实验室的丰富资源
通过课题合作方式构建导师组与课题组之间的紧密合作机制,以指导学习为核心,实现导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共同成长。为进一步提升本科生的学术素养,可邀请本科生旁听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组会,并设立跨年级本科生朋辈研讨平台。同时,积极组织本科生参加各类学术性会议、参观实验室以及见习或实习等实践活动,旨在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建立稳固的师生关系,并激发他们内在的自主学习与研究动力。这些举措将全面训练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批判反思思维,纵向推进研究生学习的准备工作,横向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科研及创新能力提升。
(三)以良性发展为目标的管理机制设计
高校的管理者应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推动导学关系的健康发展为基石。可通过“数智化”融入师生系列活动及评价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激励保障机制,创造有利于师生交流的文化环境,营造导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1.采用信息化手段支撑导学关系的构建
优化互选、互评制度以及个人培养计划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模块,使导师和学生通过该系统便捷地选择并确认导学关系。该系统应赋予师生记录和完善指导日志的权限,从而及时反映指导的成效。此外,学院要保障学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与毕业审核流程对接,确保学生各培养阶段衔接的通畅性。
2.打造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学习平台
学院要为导师、学生的日常交流学习提供好基础性保障,如开设研讨室、交流角等公共空间,提供开展特色活动的经费支持等。积极宣传优秀导学案例、实践成果,树立育人榜样,同时组织开展培训及交流学习活动,促进导师间相互学习借鉴,提升指导能力。
3.优化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在师生互评的基础上,学院要根据评价指标,多维度评价指导成效;鼓励导师参与本科生指导,承认和肯定导师在指导本科生工作中付出的时间、精力,并将导师指导工作依照具体内容和成效核算为教师工作量;对在指导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为本科生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导师,可设立专门的奖励机制,如设立奖励金和进行奖励性绩效评定等,以对其进行表彰,进一步激发导师的工作热情、创造力和荣誉感。
四、结语
聚焦双边需求的导学关系构建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实践中构建有效的导学关系仍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相信,随着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数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导学关系构建路径将得到持续的延伸和拓展,管理机制将得到持续的完善,并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玉红.北京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
[2] 刘玉萍,黄蕾,王琼芳.学分制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构建与实施[J].新西部(理论版),2016(4):27.
[3] 杜静,王江海,常海洋.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导学关系:我国博士生导学关系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2(1):43-50.
[4] 徐岚.导师人格与身教对博士生培养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23):34-41.
[5] 钱再见.荣誉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困境与路径:以荣誉教育为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5-74.
[6] 吕玉.学分制管理体制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7,4(10):72-73.
[7] 闫涛,李蘋,潘恒健,等.学分制下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9):207-208.
[8] 蒋丹,陈静,许晓平,等.完全学分制下导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5(27):106-108.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