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是“三全育人”格局下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更是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要求。目前,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有待完善,育人主体和优势资源缺乏整合,工作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有待建立。要将哈肯的协同理论广义应用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就应当在育人目标、育人功能和育人方式上进行协同,从而实现育人效果的叠加。一是实现理念协同:突出育人目标的一致性,完善同向同行的管理框架。二是实现功能协同:强调育人优势的互补性,搭建有机联系的协作平台。三是实现路径协同:体现育人方式的互嵌性,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研究生;立德树人;导师;辅导员;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9-0001-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更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使命。《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辅导员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作为研究生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两个育人主体,导师和辅导员应当建立相辅相成、有机联系的协作关系,从而实现育人效果的叠加,加快培养党和国家事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一、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为”方针,即我国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发展阶段,研究生教育在“四为”方针的指引下,兼具着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时代环境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复杂性、繁重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需要充分联合导师和辅导员这两个最主要的育人主体,形成教育合力。这既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根本指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要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新发展阶段,社会快速变革、多元思潮涌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青年的成长和思维变化特点。因此,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调动全方位育人资源刻不容缓。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是“全员育人”的重要实施主体,是开展“全过程育人”的核心要素,是实施“全方位育人”的组织主体。两个主体以立德树人为共同育人目标,发挥各自优势、调动双方资源,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三全育人”格局下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二)战略意义: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校要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通过强化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研究生教育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育人工作中,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有协同的使命要求,以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科研能力的同步提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同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坚定树立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使命感,增强行动自觉。面向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实践逻辑: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要求
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的新起点,党和国家事业需要大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在满足研究生全面发展需要的过程中,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协同发力既是尊重研究生成长规律的需要,也是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需要。一方面,研究生教育阶段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关口,研究生不仅有知识能力提升的需要,更有在思想意识树立、价值取向明确等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研究生的培养要遵循导师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导师既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立德树人的第一责任人。在新发展阶段,研究生人才培养有了更强的指向性,不仅需要培养学术型研究生,还需要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两种类型的人才的培养既有学科间跨界交叉的需要,也有产学用相结合的需要。因此,从上述两方面来看,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多元化、多维度、多平台的育人资源,更好地满足研究生全面发展的成长需要和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需要[2]。
二、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是研究生教育中最重要的两股育人力量,以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共同育人目标。然而,在实际开展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两个主体的主责、主业差异较大,缺乏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同时,还存在管理归属不清、协作机制不畅、保障激励机制不全等问题,直接制约了协同育人效果的发挥。
(一)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有待完善
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有共同的育人理念,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各自的职责划分和任务清单。2018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明确要求,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首要任务。教育部2017年修订通过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是,这两个文件针对两个主体协同育人的部分缺乏统筹设计。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角度来看,存在归口不清的问题。研究生导师的管理归属于研究生院,研究生导师的考核和职称晋升评定在学校的人事部门,而真正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则不具备对导师的管理权限。从立德树人的工作职责角度来看,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的育人工作界限模糊,缺少对协同育人具体内容、形式的明确要求,因此双方主动协同的意愿不强、渠道不清、机制不顺,协同育人的整体氛围感不强,主要依靠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的“个人自觉”[3]。
(二)育人主体和优势资源缺乏整合
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作为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具有各自的育人优势,具备不同的育人素养,掌握不同的育人方法。根据哈肯的协同理论,跨主体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能够提升协同的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存在两方面不对等性,产生了跨主体协同和资源整合的障碍。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的关系具有不对等性。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培养全过程中有着较强的权威性,而部分辅导员年纪轻、资历浅,不敢主动与研究生导师进行沟通,客观上导致了两个主体开展协同工作的基础较弱。另一方面,对培养对象信息的掌握存在不对等性。协同育人的重要基础就是共享教育对象的动态信息,包括思想、学业、生活、心理等全方位的基本情况。但是部分研究生导师的教育管理存在“重科研、轻思政”的现象,主动向辅导员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意识和积极性不强。而部分辅导员侧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对学生的科研情况和人才培养规律了解不足。
(三)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健全
在开放系统中,各组织从被动无序转变为自发有序运行,需要运行机制来保障。目前,各高校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尚未健全,主要体现在运行制度和评价机制的缺位。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的工作从管理源头上分属不同部门,工作职责也各有不同,导致交互运行的机制不健全、不到位,这样就难以保障协同育人的有效实施。此外,现行考核评价方案中,缺乏对协同育人效果的评估。依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研究生导师的育人工作考核主要体现在基本的履职要求方面,而高校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须有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的经历。除此以外,并无其他具有针对性的激励保障政策,对增强育人效果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
三、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发挥协同育人效应的实践指向
“协同”的概念源于协同理论。协同理论是指开放系统通过自己内部的协同作用,自发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该理论特别强调在大环境中,通过找到控制因素使各子系统克服竞争、干扰和制约形成内驱力,发挥1+1>2的协同效应。协同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管理、教育等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认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各教育主体基于培养目标,坚持责任分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原则,协同发展并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即为“协同育人”[4]。根据协同理论,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进行的有效协同育人,是指在育人理念、育人功能和育人路径上进行协同,从而实现育人效果的叠加。
(一)理念协同:突出育人目标的一致性,完善同向同行的管理框架
理念的一致性是实现有效协同的思想前提。高校要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治建设的举旗定向作用,提高党建对研究生育人的组织力、引领力和感染力,树立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重点解决好因顶层设计不科学而存在的两个主体各自为政的问题,从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环境文化三个方面重塑研究生教育管理架构,在育人理念层面体现立德树人的大环境协同。一是要规范管理,构建研究生“大思政”育人格局,统筹组织、研工、团委、人事、就业、心理等相关部门,强化对协同育人的工作指导。以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协同负责为基本原则,梳理好涉及研究生教育的学校各部门之间、学校与学院之间、研工与导师之间的三组关系,做到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明晰。二是要常态运行,以育人目标的一致性为协同导向,创设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强化对协同育人的保障。建立学校、学院共同执行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常态联动的协同机制。三是要营造氛围,涵养研究生“大思政”育人生态。通过打造研究生协同育人的典型团队、精品项目,发挥育人的示范效应。结合各高校、各学科的办学特色,在学校层面打造若干个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室,彰显育人特色。此外,还可以开展“我最喜爱的育人团队”评选等活动,以提升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的立德树人使命感、激发协同育人动能,为构建新型研学关系营造良好氛围。
(二)功能协同:强调育人优势的互补性,搭建有机联系的协作平台
功能的互补性是有效联动的关键保障。研究生导师既是研究生学术引领的主体,也是育人的第一责任人;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是育人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发挥这两个主体的桥梁中介作用是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在校院两级党委领导下,围绕学生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培养,可以构建若干育人共同体,为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搭建功能平台,让他们能充分沟通、共享信息,产生情感共鸣,形成作用共振和思想认同,最终实现两个育人主体不同功能的耦合。具体就是要以育人体系为主线,搭建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协同的组织、课程、实践、心理和文化育人平台。一是把好意识形态阵地,发挥组织引领力,搭建组织育人平台。在校院两级党委领导下,以研究生导师制度和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制度为基本遵循,搭建“学术组织+党团组织”协同育人平台,共建师生融合型党团支部,以党建引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二是聚焦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学科吸引力,建立课程思政教研室。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共同参与课程思政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发挥研究生导师在专业层面的知识优势、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理论以及实践教学中的经验优势,从而真正实现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三是聚焦实践育人建设,激发育人创新力,搭建就业创业育人工作平台。四是关注研究生身心健康,体现育人亲和力,建立心理育人工作组。以研究生导师课题组为单元,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联动机制,发挥协同的作用。五是重视文化育人建设,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共同指导各类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搭建文化育人平台。研究生导师可以更好地从专业的视角指导学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升科普宣传、学术论坛、公益服务等活动的科学性。辅导员和研究生导师参与学生活动,可以增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构建更加紧密的师生关系。
(三)路径协同:体现育人方式的互嵌性,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路径的互嵌性是实现全过程联动的有效牵引。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有各自的育人场域、专业背景、考核指标,在育人路径的侧重点上存在显著差异[5]。研究生导师的育人路径是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侧重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指导;辅导员则是在参与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等日常事务和班团活动等第二课堂的过程中,侧重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两个主体育人路径的协同和方式的互嵌,必须要有刚性的制度保障,以科学的评价指标为牵引,发挥育人质量评价“指挥棒”的作用。贯彻对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学生的获得感为重要标准,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统一、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统一、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统一、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统一,构建多层次复合型的质量评价体系[6]。一是制定育人主体评估指标,体现协同育人队伍保障。研究生导师要围绕“四个相统一”,充分体现第一责任人的要求,而辅导员要充分体现育人工作组织者的作用。二是设置育人方式评估项目,体现协同主体的互动关系、协作方式和育人载体。这样不仅需要评估规范化互动的频率与时长,更需要评估双方互动的深度、广度。三是进行育人效果评估,体现协同育人的效度。制定符合研究生成长成才特点的效度指标,将体现专业化、职业化育人特点的工作成果纳入评价体系。例如,学科竞赛指导、实践育人项目、产5bd4f763bb9d166d6d284ca54ab3e0473a03eab07331c420782c6f35676fe697教融合课题等的成果。此外,要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育人效果应与指标性的制度挂钩;要将评估结果纳入“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估、高校党团建设评估、师德团队评审和课程思政评估等范畴中,并与研究生导师的招生名额、聘期考核和绩效奖励,以及辅导员的评奖评优、职级评定等直接挂钩,建立刚性约束与柔性引导相辅相成的评价体系,完善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全过程协同育人的激励保障机制。
四、结语
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在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协同育人是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要求,更是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要求。面对当前协同育人过程中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理念、功能和路径三个维度进行系统改革和路径优化。具体而言,要通过完善同向同行的管理框架、搭建有机联系的协作平台以及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实现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在育人目标、功能和路径上的高度协同。未来的研究工作应当进一步探索协同育人的具体实践模式,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高校提出差异化的协同育人方案。同时,应当重视协同育人效果的持续评估和反馈,以不断优化育人机制,提升育人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近日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0-07-29)[2024-03-28].https://www.gov.cn/xinwen/2020-07/29/content_5531011.htm.
[2] 赵盈,李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21(7):103-107.
[3] 张佳,张强军.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1):22-28.
[4] 褚凤英.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1):19-23.
[5] 赵玉鹏,杨连生,侯坤超.演化博弈视阈下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策略及路径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4):21-28.
[6] 冯刚.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理论蕴含与深化路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73(1):1-8.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