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融机构与其服务对象之间存在着普遍的信息不对称,征信系统在消除信息不对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机构要以征信系统架设科技与金融桥梁、保障绿色金融长效机制、促进普惠金融精细化发展、促进养老金融体系完善、夯实数字金融根基,从而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金融机构;征信系统;普惠金融
[作者单位] 四川资中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强调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良好的征信系统,通过承载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金融信息,减少金融机构与服务对象间的信息不对称,消除“五篇大文章”中的现有堵点痛点。
以征信系统支持“五篇大文章”
以征信系统架设科技与金融桥梁。科技创新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产品的支持。而征信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沟通金融机构与科技创新的桥梁。依托征信,金融机构能够研发适用于科技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形成风险有效控制、准入成本较低、适应科技企业发展阶段的科技金融供给。一是征信覆盖内容的增长使其能够就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提供更全面和精确的信息,进而降低金融机构在科技金融中的前期调查成本、学习成本,使科技企业能够快速地完成金融准入。二是征信提高金融机构之间的协作,使各类金融机构间获得产业链上下游的交叉信息,通过信息的相互印证,快速判断科技企业状况,提升科技金融效率。三是征信系统在覆盖知识产权信息后,结合现有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数据交易所的辅助信息,使知识产权融资具备了基础条件,这将进一步促进科技金融的供给。
以征信系统保障绿色金融长效机制。近年来,我国绿色经济快速发展,但相应的金融产品供给较少。其原因在于,绿色经济产生的收益多作用于长期,在现实经济中受到的重视不足。而金融产品的期限却以中短期为主,对长期影响的关注较少。金融产品关注中短期的特点与绿色经济的长周期影响互不匹配,导致了现有绿色金融的发展缓慢。从金融视角来看,关注绿色可持续性的企业需有长期愿景支持,此类企业通常具有规模大、稳定性强的一般性特征。因此,金融产品的设计方向应基于低风险所b487592c6bbb49825d48afdf8aa6d12bb5db3b206cf365191b456cbdd80100b6对应的低融资成本,给予此类企业低融资利率,从而进一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对于向此类企业提供绿色产品的上游企业,金融机构亦应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形成基于供应链融资的产品,促进绿色产业链发展。
在此过程中,征信通过覆盖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以下简称ESG)信息,建立企业的绿色金融认证,将有助于金融企业更有针对性地发放绿色金融产品,形成绿色金融的长效机制,进而成为降低绿色企业长期融资成本、进一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绿色金融认证也有助于金融企业识别低风险企业,通过为其提供绿色金融产品,拓展服务群体,通过低风险带来的低成本保持盈利空间,以市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以征信系统促进普惠金融精细化发展。普惠金融是小微企业和个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经过多年发展,普惠金融已经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但普惠金融产品都有着较高的融资成本,且普遍存在着期限错配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普惠金融产品的逆向选择:资质较好的经济个体不愿意使用普惠金融产品,而使用普惠金融产品的个体往往具有较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导致普惠金融产品的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最终,普惠金融产品成为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的金融产品。
导致逆向选择的根本原因是对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划分的精细度不足。小微经济个体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同时单个个体的融资需求量较小,若要对上述个体进行精准调查细分,将会带来极为高昂的前期准入成本。故此,对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划分的精细度不足导致的逆向选择,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痛点。有鉴于此,随着征信覆盖群体不断扩大和涵盖信息持续增加,征信发展将极为有效地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一是金融机构能够利用征信进行更加精准的客户画像,以此明确各类普惠金融产品定位,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设计对应的产品,根据产品特征对服务对象进行批量数字化准入,以降低前期调查和金融准入成本。二是金融机构能够将普惠金融产品的前期准入、期限、利率、融资金额等核心要素与征信信息相连接,形成更加精确的普惠金融产品微调整,以更加精细的金融服务吸引不同风险度的经济个体,从而降低信用度良好群体的融资成本,形成更受人民喜爱的普惠金融。三是通过善加利用征信,降低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产品的成本,使之成为金融机构重要的利润来源,从而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长期动力。
以征信系统促进养老金融体系完善。发展养老金融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的关键环节,也是老龄化社会下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当前养老金融的体系并不健全。首先,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多针对一般性群体,产品复杂程度高、手续繁琐、使用逻辑越发向线上倾斜,这种发展趋势对于老年群体并不友好,不利于增强金融机构与老年群体间的信任度。其次,老年群体难以在养老产业发展中感受到服务进步。针对老年群体的服务如长期护理、健康管理、康养旅游等,过度营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导致相关产业声誉不佳、经营模式稳定性差、融资困难。因此,现有养老金融的发展十分缓慢,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征信将在金融机构与老年群体、老年群体与相关产业之间建立互信机制发挥巨大作用。一是征信通过覆盖老年群体信息,使金融机构获得更多的相关先验信息,从而利于提供简化的针对老年群体的金融产品,通过提供适合该群体使用习惯的产品,增强老年群体对金融产品的喜爱和信任。二是征信通过覆盖养老产业,能够提供甄别养老机构可信度的信息,该信息通过金融机构以金融服务的形式向老年群体提供。三是针对获取了金融服务的养老产业,与金融机构和老年群体在征信系统下形成互信的闭环,进而将产业、银发经济与老年人所需相链接,形成基于征信系统的一整套高信用度的养老服务循环。基于这种互信,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养老金融也可依靠老年群体活跃度增加和养老产业发展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使养老金融体系的建设更加完善。
以征信系统夯实数字金融根基。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与数字化相结合,带来金融和科技双创新,进而形成新型的金融业态。数字金融依托信息化、数据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数字技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盘活低效金融资源。数字金融中数字技术的引入使其对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征信是数字金融重要的信息供给方。金融机构运用数字技术提取和综合征信中的基本信息、信贷信息、非信贷信息、公共信息等,能够更加清晰地刻画该企业或个体的金融需求、信誉等状况,从而更加高效地为其匹配乃至定制金融产品。由此可见,征信的信息来源是数字金融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重要基础。
当征信系统越来越广泛地覆盖了社会群体,并与社会各系统形成衔接,征信的体系将不断扩大,数字化水平持续提高,中央银行通过掌握高维度信息,运用人工智能等手段综合处理征信信息,能够形成较为有效的金融机构辅助决策工具。因此,随着征信系统的不断完善,征信不仅是信息载体,还将发展成为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服务的系统接口。这将极大地提高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综合来看,征信系统将服务对象信息数字化,极大地增强了金融机构提供数字金融服务的能力,征信与数字金融的相辅相成将有效地促使金融服务提质增效,降低宏观经济整体的金融摩擦。
加强征信工作的建议
征信系统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从架设科技与金融桥梁、保障绿色金融长效机制、促进普惠金融精细化发展、完善养老金融体系、夯实数字金融基础五方面,促进“五篇大文章”全面铺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持。
第一,对于科技金融,征信工作应聚焦于获得对科技产品、新型技术的基本评估能力。征信系统通过对信贷信息、行业信息、产业链信息、知识产权信息等的收集与处理,为金融机构提供科技企业评估所需的基本信息和基准框架,使金融机构及时根据科技企业发展提供科技金融产品,使其既能从根本上控制风险,又能有效地为新技术提供金融供给。
第二,对于绿色金融,征信工作应聚焦于破除金融机构关注短期盈利而绿色经济关注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矛盾。征信系统通过建立ESG评估机制,将绿色经济企业的长周期稳健性和低风险性纳入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产品设计中,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低成本的金融产品,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与此同时,金融机构通过提供绿色金融,拓展了低风险客户群体,并借由低风险带来的低成本获取盈利空间,催生金融企业发展绿色金融的市场动力,形成绿色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三,对于普惠金融,对客户群体分类的精细化不足所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是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的痛点,征信系统通过日益广泛的信息覆盖,提供低成本、高精细度的相关信息,以此促进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客户的风险甄别能力,促进普惠金融长期盈利机制的形成,进而依靠市场驱动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
第四,对于养老金融,促进老年群体、金融机构、养老产业间的互信是征信系统和金融机构在发展养老金融中的破局之处。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利用征信简化面向老年群体金融产品的复杂度,提供功能单一、结构简化、操作方便的金融服务,促进老年群体与金融机构的互信;另一方面,应发挥征信广泛覆盖、内容权威的特性,为优质养老服务供给方与老年群体间互信的建立提供支持,从而有助于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经由上述两方面,通过征信的使用建立多方互信,促进养老经济发展,带来养老金融体系的完善与成长。
第五,对于数字金融,数据信息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金融机构应善于综合利用征信系统提供的信息,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此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征信系统中的应用将逐渐促使征信定位发生变化,使其由单纯的信息系统逐渐转变为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提供风险工具和技术服务的接口,这将全面提升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提高经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