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创始人之女要离开娃哈哈。”
7月18日,一封内部辞职信将娃哈哈和宗馥莉推向热搜,宗馥莉离职话题有超百万阅读量。
该封名为“致娃哈哈集团全体员工的函”称,由于“娃哈哈集团部分股东对本人自宗庆后董事长离世后对娃哈哈集团经营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致使本人无法继续履行对娃哈哈集团及其持股公司的管理职责,本人决定自即日起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其经营管理。”落款宗馥莉,时间为7月15日。
消息一出,多方媒体寻求查证,各方表态却讳莫如深。大多与娃哈哈品牌公关部员工态度一致:不予回应。
7月18日,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表示,宗馥莉提交辞职信一事属实。并有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公司高管此前不知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纷纷表示,如果娃哈哈不姓“宗”,就失去了灵魂,他们将永远不会购买娃哈哈的任何产品。甚至有网友调侃道,“娃”要是走了,只剩下“哈哈”了。
还有不少经销商也在网络上表示要关停线下门店,下架户外广告,娃哈哈直播间更是在网友们的疯狂刷屏下关播。
伴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娃哈哈的销售业绩也开始下滑,消费者们的购买热情大打折扣。他们认为,资本只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忽略了宗老的情怀和消费者的感受。
仅持续7天,辞职事件就迎来了戏剧性的“大逆转”。
7月22日晚间,娃哈哈发布声明称,为确保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经各股东友好协商,宗馥莉女士决定继续履行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职责。
从这份声明来看,此前的辞职信确实是真的,但事情的结局发生了转变。
“这个时间节点也选得很巧妙,以退为进,宗老(宗庆后)余晖尚在,而宗馥莉在外界整体评价也比较正面”,对于宗馥莉的请辞一举,有市场分析人士给出这样的看法。
宗馥莉的突然请辞,是否是“以退为进”尚未可知,但此次事件却让娃哈哈集团内部的股权纷争公开化。
从工商资料来看,宗庆后去世后,已经相继卸任一些企业。但目前宗庆后仍关联着129家企业、担任着98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105家企业的高管。
尽管宗馥莉已经接管了多家娃哈哈关联公司,但最为重要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里,宗馥莉目前仍未接手相应股份。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受益所有人仍为宗庆后。而宗馥莉目前在娃哈哈集团的身份只是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并未正式担任董事长一职。
天眼查数据显示,娃哈哈集团股权构成为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46%,宗庆后本人持股29.4%、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同样显示,娃哈哈集团股权构成和高管近期没有发生变更。从股权结构来看,尽管宗馥莉有机会继承父亲所持的29.4%股权,但她仍然并非娃哈哈的第一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宗馥莉正逐步掌握权力。早在今年3月21日,宗庆后退出了顺发食品包装有限公司的股东行列,将股份分配给了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和宗馥莉,但具体比例未披露。短短五个月后,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也退出了股东行列,就这样,宗馥莉成为全资持股的股东,并担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
不仅如此,宗馥莉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娃哈哈关联企业中任职。8月12日,衡阳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施幼珍(宗馥莉母亲)卸任董事长,宗馥莉由董事改任执行董事。
如今,宗馥莉正逐步掌控娃哈哈系企业中更多的产能,并且能够使用娃哈哈商标。或许,这也是她能够迅速“逆转”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此轮辞职风波中,关于“宗馥莉对娃哈哈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伤及老员工、得不到股东认同”的评价同样占据舆论前沿。
从2月25日到7月18日,在接棒的100多天里,宗馥莉做出了许多调整。据不完全统计,在娃哈哈集团体系内外的公司里,今年以来至少有 15位“老臣”退出分公司核心位置。
人事高管变动背后,宗馥莉的接班之路并不平坦。除了股权矛盾外,宗馥莉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来源两点:一是经营理念、二是上市。
宗馥莉希望用职业经理人的理念做公司管理,不希望公司创始人等于形象代言人,她觉得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做一些营销推广,还是由专业的人才去做这方面,而不是依赖某个时间节点。”宗馥莉认为,“我希望用团队来想办法,去解决或者是发现问题,我会依赖大家共同努力的一个工作方式,但是我爸就希望按他给的指定去执行,你只要做好执行就行了,所以说我去这家公司上班,他们会非常不适应。”
她表示,一个长青企业应该有一个非常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比如说每个级别的范畴跟职能是什么,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有一套完整的处理的方式,包括对你的管理人,是不是有类似弹劾的制度或者是有反对制度、投票制度,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公司永远在正确的道路上走。而这些与娃哈哈长久以来的“家族式治理”相悖。
其次,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娃哈哈面临着品牌老化的危机。行业竞争加剧,娃哈哈却依旧靠着“大单品”维持业绩。
一直以来,娃哈哈十分依赖联销体模式,但该模式加大了娃哈哈推广新品的难度。另一方面,复杂的采购流程也导致娃哈哈会出现“缺货”的现象,一些终端渠道店主在网上吐槽,关键时候总是找不到娃哈哈的经销商。
随着2018年宗馥莉主动请缨进入娃哈哈集团工作,担任品牌公关部长一职,娃哈哈便踏上一条新的变革征程,定下年轻化战略,更换代言人、推出限定版饮品、开启跨界联名等,打开销售新通路,在抓牢娃哈哈县镇乡村等强势市场的同时,瞄准特通渠道,积极开拓新市场。
但集团内部关系错综复杂,传统的销售渠道由老将把持,在旧产品撤换和新产品上线的重大问题上会触及到一定的利益,改革举步维艰。宗馥莉2016年创立的饮料品牌“KellyOne”,直到如今“掌权”后才开始大量在线下超市里出现。
在社交平台上,今年3月后关于“KellyOne”的讨论度有了明显提升,不少消费者现身说法,“以前都没见过,今年超市才上架的。”3月左右,娃哈哈逐渐将更多冰红茶、无糖茶等新品铺到终端门店。
上不上市,娃哈哈一直有分歧。
在宗庆后领导娃哈哈的时代,不上市是娃哈哈的标签之一。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认为,宗庆后时期,娃哈哈的企业管理模式非常独特,可以概括为“四个不”——不贷款、不上市、不设副总裁、不做房地产。
2021年,宗庆后接受采访,被问到“公司是否上市”,宗庆后的回答是公司如果钱够用,没必要上市,并说:“我们现在没有银行贷款也没有负债,银行账户里经常会有上百亿的存款,而且是每年分红以后的,所以就比较稳健。”“上市就要给股东负责任,如果最后股票跌了,让老百姓损失大笔钱,我觉得也不合适。”
之后几年里,宗庆后对不同媒体都表达过同样的意思,不缺钱,也不想上市。
而与父亲对上市的淡然态度相比,宗馥莉对上市的决心矢志不改,2019年她曾表达过这样的看法,“如果你不是上市公司,大家对于你的投资会有怀疑。虽然我们也是一个大品牌企业,但别人会觉得上市公司是一个有明确规范流程的公司,会比较放心跟你谈判。”由此可见,宗馥莉认为上市是娃哈哈完善现代企业治理制度的重要一环。
权力交接的难题,内部矛盾的激化,经营理念的变革,这些都是家族企业难以回避的问题。
作为中国饮料行业的标志性企业,娃哈哈集团的未来发展将受到各方密切关注。无论新的管理团队如何组建,如何平衡各方股东利益,保持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都将是娃哈哈面临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