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的红色品牌

2024-11-01 00:00郭晴
中国品牌 2024年9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首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道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不易。

从撤离苏区,到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直至爬雪山、过草地,到最后的胜利大会师,长征的艰苦历程让人动容。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转变”十周年的今年,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蕴含了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等民族品格的长征精神,赋予中国品牌使命、塑造中国品牌品性、强大中国品牌精神力量。在此重要节点,长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都更加值得被铭记。

瑞金中央红军长征决策和出发重点展示园

伟大长征精神穿越时空散发出恒久魅力,如澎湃浪潮传递着经久不息的力量。现如今,长征精神成为了中国品牌在发展和升级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指路明灯。

红军长征从瑞金、到井冈山、从遵义、到延安、到会宁,每一个足迹都无一例外地因为“红色”而典藏了历史。

一批从红色基因中萌发、成长起来的中国品牌,也因其强大的红色精神内核,坚定的信仰和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成为更多品牌的经验探索和有益助力。

红飘带上的文旅基因

中国(瑞金)长征节

“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地球的红飘带》一书这样描写长征。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撤出中央根据地瑞金,开始长征。

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的瑞金,不但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红军长征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据不完全统计,中央苏区时期,不到24万人口的瑞金有11.3万人参军参战,其中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牺牲在长征途中的便达10800人。

红色文化是3QqQ3CLo2Qp7WH4+R3ZMpA==瑞金市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引领着瑞金市城市文化发展方向。红军长征给瑞金留下了众多独具特色的红色遗址、革命文物以及精神文化遗产。瑞金市至今完整保存着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等180多处红色革命旧址。

据瑞金市红色文化传承协会名誉会长杨青山介绍,为了发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协会将每年举办一次长征节,以此把长征精神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里。

2020年,在一曲《长征从瑞金出发》歌声中,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日纪念活动暨中国(瑞金)首届长征节拉开帷幕,千余人身穿红军服,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誓师出发的场景。

去年10月,瑞金举办“从瑞金出发·中国(瑞金)第四届长征节”系列活动。目的是通过中国(瑞金)长征节为瑞金打造一张新的城市名片,使其能够成为更加知名的IP品牌。

湘江红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中央苏区,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于11月下旬进抵湘桂边境。这时,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在湘江以东地区(广西桂林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一带)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试图将中央红军全歼在此。

面对生死存亡的危境,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昼夜,以8.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的惨痛代价,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的阴谋。

青铜雕塑作品《半条被子》,位于湖南汝城文明沙洲村

可以说,没有红军突破湘江的成功,就不会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这些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借助这些红色文化基因,桂林市沿红军长征过桂北的全州、兴安、灌阳等县,协作打造“湘江红”文旅品牌,用活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围绕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总体规划,全州、兴安、灌阳等全力打造湘江战役纪念设施体系,重点推进血战湘江长征历史步道、湘江战役三大渡口遗址群等红色文化项目建设。

全州等县积极串联红色景点,共同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拓展多元化的“红色文旅+”业态。例如建设长征精神体验园,通过角色扮演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湘江战役革命史实,不断丰富游客体验,提高“红色文旅”吸引力。据悉,2023年,全州、兴安、灌阳三县共接待游客超19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亿元。

“被子”包裹人民情怀

心路

湖南郴州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是红军长征中重要的途经地,也是红军在湖南境内战斗时间最长的地区。

郴州桂东县,是长征路上具有纪念意义的重要地点。它是长征的首发地,也是毛泽东立下“第一军规”的地方。因有了铁的纪律,红军给当地百姓留下好的印象,并得到了他们的衷心拥护。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从此,“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和郴州汝城县、沙洲村迅速传遍了全国,也温暖了全国。

近年来,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郴州分公司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全面、系统地启动“心路”党建品牌建设,以“一颗红心、永远向党,心路新征程、奋斗新时代,薪火永相传、不忘来时路”作为品牌宣传口号,设计“心路”党建品牌标识、卡通人物形象以及文创周边。

郴州分公司将党建品牌全面融入企业治理的各个环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努力当好交通开路先锋,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长征邮路

“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回首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在四川阿坝州的经历最长也最惊心动魄。

长征历时两年,而红军在四川阿坝州就历时16个月。他们在这里翻越过长征中最艰难的雪山,跨越过最艰苦的草地,也正是从那时起,两个名字“爬雪山”“过草地”传遍中国。

阿坝州若尔盖县是红军三过草地中最艰苦、最悲壮的地区之一,1万多名红军将士长眠于此。近90年来,长征精神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代代相传。

在广袤的若尔盖大草原上,有一条单程108公里的邮路。“胜利曙光”纪念碑、巴西会议旧址、周恩来旧居……路上遍布红军长征时留下的红色遗迹,因此这条路又叫“长征邮路”。

四川阿坝州邮政分公司凭借“长征邮路”文化资源,建设“长征邮路”党建成果宣传阵地,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打造“长征邮路”红色党建文化,发扬“长征邮路”品牌引领作用,以“传邮万里、传承文化、传播文明、传递美好”理念,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文旅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飘香美酒慰征途

董酒

酒行业的历史与长征密切相关,其文化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赤水河、茅台镇、二郎滩、董公寺,这些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美酒产地,当年亲历了长征的战火硝烟,刻下了深深的红色烙印,而因为与长征的交集,一些名酒品牌的命运甚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郎滩渡口

这是长征路上的重要节点,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也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

这次会议是一次生死攸关的大转折,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据遵义会议纪念馆研究院、原副馆长费侃如介绍,经过之前的艰苦转战,当时到达遵义的红军部队伤员较多,而药品极其匮乏。

红军买光了遵义城内太平洋药房的药材。而动手术需要大量酒精消毒,就用本地出产的酒替代,当时遵义城比较大的酒坊,就是程家窖酒坊,这也正是董酒的前身。

郎酒

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时经过二郎滩,二郎滩渡口是红军二渡、四渡赤水的地方。郎酒的生产基地便位于这里。

1935年2月18日、19日,红军从古蔺太平滩、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随后五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红军胜利后,在二郎滩开仓三天三夜,将从贵州军阀侯之担处清缴来的盐包分发给赤水两岸的穷苦人民。

为感谢红军扶困济贫,老百姓捧出了郎酒慰问红军。红军指战员得到郎酒后,舍不得喝,大多用来给伤员擦洗伤口。当地现在还有当年流传下来的歌谣:“郎泉之水清呵,可以濯我脚;郎泉之酒香呵,可以作我药。”

茅台酒

1935年3月,红军到达茅台镇,从这里第三次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地区。红军三渡赤水的渡口所在地,茅台酒便出产于这里。

红军攻占茅台镇后,为了保护茅台酒生产作坊不受损失,红军总政治部就曾于生产茅台酒最多的成义、荣和、恒兴3家酒坊门口贴出布告:“…….茅台老酒,酒好质佳,一举夺得国际巴拿马大赛金奖,为国人争光,我军只能在酒厂公买公卖,对酒灶、酒窖、酒坛、酒甑、酒瓶等一切设备,均应加以保护,不得损坏,望我军全体将士切切遵照。”

红四渡

同样位于茅台镇的红四渡酒业集团,也是历史很长的一家老酒企。1986年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及红军四渡赤水创下的不朽奇迹,当时近60年的“宋氏烧坊”更名为“贵州茅台镇四渡红酒厂”,2011年更名为贵州红四渡酒业集团。

“红四渡”品牌也正是感召于红军长征精神而得名,在其发展历程中,经住一轮又一轮的市场验证,“红色文化”基因是其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品牌发展最重要的动力。

战场上的“伤科圣药”

云南白药

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云南,截获一批物资,内含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后改名“云南白药”),毛泽东吩咐把百宝丹分至各部队。这批药品为军队官兵治伤立下汗马功劳。

后来红军不但用云南白药治愈了在威信受伤的毛泽东同志的夫人贺子珍同志,还治愈了被国民党中央军飞机投弹炸伤的时任红三军团政委杨尚昆同志。两位革命家和很多红军将士正是依靠云南白药这种“伤科圣药”的镇痛疗伤奇效而得以治愈并继续参加长征。从此,云南白药被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记忆在心,云南白药也因此和中国革命紧紧地走在一起。

自1902年,曲焕章以其深邃的医学智慧和创新精神,成功研制出云南白药以来,这个品牌便肩负起直面伤痛、管理伤痛、解决伤痛的历史重任,这一使命穿越时光,历久弥新。

它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都在战场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如今,它已发展成为品牌卓越、实力雄厚的大型高科技医药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领军者之一。

红军茶

湖南湘西永顺县是革命老区,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沉淀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1934年11月,为策应中央红军的长征行动并创建新苏区,刚刚会师的红二、六军团向湘西地区发起攻势,在永顺县龙家寨十万坪谷地设伏,歼灭湘西国民党军2个旅大部,毙敌1000余人,俘敌2000余人,缴获2200余支长短枪及大量马匹物资。此次战斗史称“龙家寨十万坪大捷”。

大部队向西转移后,伤员寄居在当地百姓家里,当地土家人每天都煮莓茶,凉到刚好,给伤员擦洗伤口、换药。

莓茶表面有一层天然“霉霜”,被当地人称为天然青霉素,具有超强的消炎杀菌作用,在那个消炎药极度匮乏的年代,用这种莓茶给红军战士外敷内服、消炎止痛、祛腐生肌。莓茶,革命年代成为挽救红军生命的神茶和好药,故而被称为“红军茶”。

在今天,莓茶成为帮助乡村致富的“法宝”。据永顺政府官网消息,今年来,永顺县塔卧镇三家田村打造茶叶基地、建设茶叶加工厂、培育茶叶品牌,以“红军茶”撬动村集体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截至今年4月,村民务工总收入达100余万元。

2021年,东风柳汽举行“建党百年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东风柳汽乘龙、东风风行车队出征。

开往新时代的长征路

陕汽集团

面对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的险境,战略方向的选择,是红军谋求生路、寻找出路的关键。长征途中,中央红军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对战略方向进行了多次调整,最终才作出“落脚陕北”的战略决策。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延安的吴起镇,行程二万五千里的中央红军长征,由此宣告胜利结束。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

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里,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70ziTM5Lnyf4QvHnkjJx5+AqlxokldaKgZzahdxXl1w=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延安作为新中国的革命圣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向前,陕汽集团作为陕西本土企业更是从60年代开始奋发进取,拼搏向上,从60年代艰苦卓绝到80年代切准改革开放脉搏再到如今以军工品质行“2035战略”,可以说,延安精神始终引领着陕汽集团不断向前。

如今的陕汽,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制造企业,不仅培育了延安、奥龙、德龙、汉德车桥等行业知名品牌,也创造了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和发展的重卡民族品牌之路。

东风柳汽

东风柳汽成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1954年),这家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企业坐落于南国工业重镇——广西柳州。

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成为了东风柳汽对长征精神的完全践行与深切表达。

70年来,东风柳汽肩负着振兴民族汽车品牌的历史责任,血液里始终流淌着深沉的家国情怀。以“务实奋斗,提供专业移动运输解决方案”为品牌使命,不断创新,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东风柳汽不断地用史实力证:长征精神是当下中国汽车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之火,也是民族制造企业推动汽车工业转型升级,不断探索前行的精神动力之源。

据悉,2021年,东风柳汽车队正式从革命圣地江西瑞金出发,开启了一场即将历时4个月、跨越18省份的红色行动——“建党百年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

在这场行动中,需要接受长征路上不同地域、不同路况的考验,这既是对东风柳汽产品品质、科技性能的一次全面检阅,同时也彰显出东风柳汽对“智能制造”成果的自信。东风柳汽带头行动,成为新时代下中国自主品牌弘扬长征精神的先行者。

结 语

回望九十年风雨兼程,中国品牌以长征精神为灯塔,照亮了一条从艰难困苦到辉煌灿烂的不凡之路。这不仅仅是品牌发展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生动写照。

每一次跨越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每一次突破都彰显着坚韧与毅力。展望未来,中国品牌将继续秉承长征精神,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的征程,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