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防给排水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它与民用建筑物的安全密不可分。目前,民用建筑的消防给排水建设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必须进一步提升消防给排水施工的技术能力。消防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提高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消防给排水系统的有效施工应用可以减少火灾对建筑物的损害和对财产造成的损失,降低火灾风险,保障财产安全。消防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排除建筑物内部的废水、污水和雨水等,保持建筑物内部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提高居住和工作的舒适性。
关键词: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技术喷水灭火系统
ApplicationPracticeof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ndDrainageConstructionTechnologyinCivilBuildings
XUEPeng
LanzhouYuehaoTechnologyServiceCo.,Ltd.,LanzhouCity,GansuProvince,730050China
Abstract: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nddrainageengineeringisanimportantconstructiontechnology,whichiscloselyrelatedtothesafetyofcivilbuildings.Atpresent,therearestillsomedeficienciesintheconstructionof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nddrainageforcivilbuildings,anditisnecessarytofurtherimprovethetechnicalcapabilitiesof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nddrainageconstruction.Theapplicationof 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nddrainageconstructiontechnologycanensurethenormaloperationandeffectiveuseoffire-fightingfacilitiesinbuildings,improvetheemergencyresponsecapabilitiesincaseoffire,andensurethesafetyofpersonnel.Theeffectiveconstructionapplicationof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nddrainagesystemcanreducethelosscausedbyfiretobuildingsandproperty,reducetheriskoffire,andensurethesafetyofproperty.Theapplicationof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nddrainageconstructiontechnologycaneffectivelyeliminatethewastewater,sewageandrainwaterinsidethebuildings,maintainthecleanlinessandhealthoftheinternalenvironmentofthebuilding,andimprovethecomfortoflivingandworking.
KeyWords:Civilbuilding;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nddrainage;Constructiontechnology;Firesprinklersystem
消防给排水系统是民用建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火灾中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保障人员疏散逃生的通道畅通,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消防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如《建筑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保证建筑的消防设施达到规定的安全标准。消防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关乎个体建筑的安全,也关系到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发展。因此,在民用建筑施工中,消防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1建筑工程消防给排水工程的特征分析
消防给水和排水项目的用水需求大,管网进水压力高,是给水管网设计中的难点。在城市给水系统中,应对其进行科学的计划和设计,并对其竖向分区,以增强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为建筑内有大量的电器,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必须利用消防水进行灭火,并且不能对电力系统造成影响。因此,要根据给排水项目的特点,对消防给排水的设计和建设进行科学施工。
2民用消防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关键点
将一个大型民用建筑作为案例,其土地面积为132405.52m2,临街建筑均为商业用房,体量较大,其中,一些层用作办公楼。在商住两用楼中,布置了消防喷水灭火系统,详细操作如下。
2.1消火栓安装
(1)消防栓箱的设置。可以采用预先购买的方式提前制定消防栓箱体门框,并在砼浇筑过程中设置消防栓箱体。(2)预埋法。在过梁上设有管道安装所需的预留孔,同时,在过梁上设有穿过管道的预留孔。为了便于以后的墙内拉结钢筋的焊接,在结构的前后部位都预先埋设了一块钢板。(3)消防栓的位置。根据图纸实施放样,在地面上打膨胀螺栓,安装定位角钢,在定位角钢上打孔,方便调整角钢的位置。(4)组件到位。当这些部件的强度满足规定之后,就可以将这些部件竖立起来;然后,用吊车将这些部件运到安装地点,将它们装入到卡槽中,对这些部件进行调整;之后,对角钢的位置实施适当调整;最后,确保这些部件能够牢固地固定起来,然后拧紧碰撞螺栓,再将预埋的钢板满焊,在焊接结束后,松开倒链。(5)墙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将墙外环梁中的钢筋焊接在一起,而在构件的两边则嵌入一块钢板,从而形成完整的总体。(6)消防栓及管道的设施。将消火栓箱安装在紧靠结构柱的右边,用角铁和膨胀螺栓将箱子固定好,并对消防栓管线及消防按钮的电线管展开安装与穿线[1]。
2.2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安装
2.2.1管路安装
在开始安装消防管道前,确保对管道的内部和外部都实施了充分的清洁。在进行管道的安装时,如果遇到中途停工状况,一定要确保开口处得到严格的密封,这样可以防止异物给管道的实施品质带来负面效果。在开始管件的安装工作前,首先,需要完成立管的设置;接着,根据预定的管道路径和安装准则来执行相关操作。因为多种因素可能导致立管内出现不同水平的积水或异物等问题,所以,在进行安装前,一定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妥善处理。而在进行立管的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图纸上规定的大小、标高、连接方法等,确保基础处理得当。为保证立管安装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要依据工程图的设计规定来准确了解支架的位置,这样可以防止由于支架自身的重力导致的变形。支管和管线之间需要保持适当的间隔。在安装水平主管道时,必须从支撑点开始,强化对整个安装流程的管理,保证管道运行的稳定与安全。针对有倾斜角度或倾斜角度较大的支腿,可以选择使用预埋钢管法来实施支撑和固定。在进行干式管道的安装时,首先需要完成支架的设置,接着才是管道的整体安装,保障管道处于水平状态。为防止管道因倾斜或弯曲导致的碰撞,可以选择把支架置于地面或涂抹水泥砂浆后进行固定[2]。
2.2.2管道的连接
由于我国城市建设项目的增多,消防管道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在进行消防管道安装工作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消防管道安装得好坏不仅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转,而且还会影响到系统的使用年限。在进行室内消防管道安装时,应按照规范要求,采用沟槽、螺纹等不同的接头形式以增强其稳定可靠的性能。在户外的管道安装中,应注重其防火和耐腐蚀的作用,提高给水管道的抗氧化能力,防止其受到侵蚀,提高供水管道的使用时间[3]。
2.2.3加压水泵
为保证消防供水的稳定,建议在住宅内增设消防泵,以增加供水压力。在给水管网设计中,应采用消防泵对其进行增压,以保证其在供水、压力等方面的需求。为保证供水系统的安全性,要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标准,按要求预先装设气压水管道及消防水箱,并结合工程实例,做好相应的构造及安装工作。为保证供电安全,在敷设电线时,应采取适当的防火对策,例如,在天花板内侧留有防火槽,并用防火电缆加以保护。
2.2.4给排水管道的调试
在做好给排水管道的安装工作之后,有必要实施相应的调试,主要是通过实验手段来评估其结构强度和密封性。在执行试压操作时,有必要把整个过程细分为多个独立的时期,以便展开系统的实验研究。在开始水压测试前,对于暗置的管道,如埋在地下或吊顶内的管道,进行水压测试是绝对必要的步骤。在开始系统试验前,严禁在进行管道试压之前安装任何室内配水设施。针对室外埋地管道,尤其是其基础部分的检查,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存在开放管道的区域,有必要将其完全密封。当实施无开口管道的压力测试和遗漏工程的压力测试时,一定要确定此管道是无敞口的。在开始试压操作之前,有必要对场内环境进行细致的检查,以保障管道的两侧和上方区域都进行了回填,并且回填的厚度必须大于0.5m,且接口的部位应当被保留,以避免再次实施回填。在执行水压测试时,加上时间流逝,水的压力逐步增加,每次增加的压力都能满足0.2MPa。做好升压之后,需要检查稳压的状态,如果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就要深入提高压力水平;一旦观察到不正常的情况,要立即终止实验操作,并再次施加压力[4]。
2.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安装
2.3.1管道支架的安装
根据规定制造管道支撑架。建议在离喷淋头不大于300mm和末端喷淋头不超过750mm的区域内设置支架,这样可以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喷头出现移动或摇晃的情况。采用防晃支架来加强消防立管、干管及支管的转角位置和长距离管道的中部位置。在这个项目中,使用了长度超过2m的DN40管道,并在管道的末端1.5m的位置设置了防晃支架。工作人员在测量并确定位置后进行了打孔,并使用碰撞螺栓来固定支架。
2.3.2管道的安装
本项目选用直径大于DN100的镀锌钢管,采用卡箍连接;DN100以下采用螺纹连接,单管长度控制在6m之内。管道安装前,必须使用高压气枪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并对管道实施预装配,标注好安装位置和次序,避免出现漏管的情况。在管路连接卡箍的固定中,工人们先用机械滚槽加工管口,然后用水平卡尺测量管子的横向和宽度,再按记号滚槽加工,同时在管子的一端套上一个密封环,把另一端的密封环套在另外一个管子的端部,把润滑油均匀地涂在密封的地方,以保证密封。在工作人员确认管线中心线正确后,把上、下卡箍分别固定在橡胶环所在的外部,将卡箍插入凹槽中,插入螺栓,旋紧。将卡环连接处设在容易拆装的部位,在紧固时,应首先对不利部位实施紧固,再按顺序对称进行紧固。对管径小于DN100的管道,能够采用螺纹连接的方法,首先用机器将管子切开,然后检查断面的平整度,确定没有毛刺、飞边等缺陷。本项目异径接头运用三通连接方式,管道安装完毕后,将管道接口、出口等部位涂上防锈涂料,同时,经压力测试后再进行二次涂刷,从而加强管道的防腐蚀性能。
2.3.3警报阀的安装
报警阀是消防自动喷淋系统中达到自动化控制的一项关键设备。建设单位在安装报警阀前要对报警阀的性能进行检测,以双倍工作压力展开5min试验,确保报警阀不会泄漏。在对阀门进行密封检验之后,才能进行阀组的安装。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清楚阀门组件的流向,以防止安装不当。警报阀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2m,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为0.5m。在安装完消防管道后,对消防管路进行分段冲洗,防止管路中的杂物堵住报警阀组[5-7]。
2.3.4水流指示器之类部件的安装
消防管道中的水流、压力等数据要通过水流指示器来监控。为了防止管道被杂物堵住,在安装时,必须同时设置报警阀组和水流指示器。水流指示器一般设置在主管和分支管的上部,并联设置在管线之上。信号阀是用来监控报警阀组开度和水流状况,在安装过程中,由工作人员精确地确定其安装地点,在一根长度不少于50mm的水平消防管道上装上降压孔板,并用黄铜板将其固定在管道内,以保证供水压力和流速的精确监测。
2.3.5喷头设置
喷头可以迅速地进行反应和喷洒灭火物质。工作人员将喷头设置成1.8m距离,最大间隔不能大于3.6m,喷水流速为6.3L/s。工作人员应用特制的扳手将喷头拧紧,并以聚四氟乙烯胶带填充,以保证严密的密封性。在实际操作中,应尽量防止造成吊顶的损坏及污染。工作人员应根据7.5~15cm的距离对喷头喷洒水盘及防火隔离装置进行控制。针对高度在2.1m以内的喷头,为避免外部因素对喷头造成破坏,可增设保护罩。待安装完毕后,要注意对其进行防护,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擅自改装或拆卸喷头。
2.3.6消防警报系统的装设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报警系统为核心,由自动报警和人工报警两大部分组成。在消防控制室安装一套自动报警装置,一旦建筑物内部出现了火灾,报警装置就会快速地把信号传送给报警系统,由系统发出喷水灭火的命令。在实际设置报警系统时,应先对整个系统的接线状况进行分析。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应独立设置,不同电压级别和电流等级的线路应分别布置在不同的线槽内。在做好建筑物的粉刷工作后,对线槽内的杂物和积水进行清除,将接线盒通过焊接或端子连接的方法展开安装,将导线从接线盒和线槽中引出,并延伸至探测器,导线必须笔直,不能缠绕。另外,在主要辅助设备的安装上,本项目采取了双排排布的方式,并采取了墙壁式的安装形式,以确保显示屏的安全性。
3结语
综上所述,消防系统在建筑物给排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消防给排水安装的成效会直接影响民用建筑的使用安全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控制好安装的技术重点,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提高安装质量,充分发挥消防系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杰.对高层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的认识与思考[J].低碳世界,2021,11(7):130-131.
[2]韩辉.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中消防水系统安装策略研究[J].居业,2021(7):116-117.
[3]诸钱芬.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关键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6):117-119.
[4]聂小平.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的价值意义及关键技术[J].石材,2023(11):98-100.
[5]赖永佳.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关键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23,13(10):118-120.
[6]刘子龙.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结构,2023,53(15):173.
[7]朱元飞.基于BIM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优化及二次开发[D].南昌:南昌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