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根肿病大白菜新品种“鑫旺”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4-11-01 00:00:00王鑫
农业知识 2024年8期

摘 要:大白菜新品种“鑫旺”是以雄性不育系“秋宝 A”为母本,自交系“北辰CR强根S5-1”为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生长期75天左右,叶球卵圆型、合抱,内叶嫩黄色。平均单株净菜重4.9kg,产量11000kg/亩左右。抗根肿病,含有CRa、CRd、CRa3.7抗性基因。适合秋季种植。本文从选育过程以及栽培技术等方面对该品种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大白菜;鑫旺;选育;栽培技术

大白菜是我国第二大蔬菜作物,年种植面积180万公顷左右,在均衡市场供应、稳定蔬菜价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根肿病是一种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的世界性土传病害,由大白菜根肿病引发的减产甚至绝产现象日趋严重,根肿病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大白菜产业发展,降低了农民经济收入,因此亟须选育抗根肿病品种并配套适宜的栽培技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根据当前市场需求,确定以优质、高产、抗病为育种目标,育成了抗根肿病秋白菜杂交种“鑫旺”。

1 选育过程

母本“秋宝 A”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雄性不育系。2010 年以北京世农种苗有限公司选育的大白菜新品种“秋宝”为试验材料做自交分离,经连续5代自交、选择,选育出优良自交系秋宝S5-1。2013年首先以自交系秋宝S5-1为父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大白菜新品种“秦白4号”为母本进行杂交,然后以自交系秋宝S5-1为父本,杂交后代为母本,连续回交4代,于2016年育成大白菜雄性不育系秋宝A。该不育系生长期75天左右,叶面较平展,外叶绿色,心叶黄色。叶球炮弹形,矮桩合抱,青白帮。平均株高40cm、株幅50cm、球高30cm、直径20cm。结球紧实,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父本“北辰CR强根S5-1”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自交系。2014年以青岛北方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北辰CR强根为试验材料,经过连续5代自交,于2016年底选育成自交系北辰CR强根S5-1。该自交系生长期75天左右,叶面微皱,外叶绿色,心叶黄色。叶球炮弹形,矮桩合抱,青白帮。平均株高35cm、株幅50cm、球高25cm、直径18cm。结球紧实,抗根肿病、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2]。

2017年开始试配组合,当年表现突出,2018~2019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表现优质、高产、抗病。2020~2021年参加辽宁省大白菜区域试验。2022年9月21日“鑫旺”获得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登记编号:GPD大白菜(2022)210205。后申请变更,增加适宜种植区域,于2023c8db8e55be344e20808bdf29887166b3年12月26日获得变更后登记证书,公告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742号。2024年9月18日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品种权号:CNA20201006331。202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高效品种和辽宁省主导品种。

2 品种特征特性

“鑫旺”大白菜属中晚熟品种,生长期75天左右,叶球卵圆型、合抱,内叶嫩黄色。平均球高30cm、直径17cm、单株净菜重4.9kg,产量11000kg/亩左右。抗根肿病,含有CRa、 CRd、CRa3.7抗性基因,兼抗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干烧心。风味品质佳,耐贮运。

3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

该品种属于中晚熟品种,适宜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秋季种植,尤其适宜在上述省区根肿病发病区种植。该品种非常适宜腌渍东北酸菜,深受酸菜加工厂的欢迎,由于该品种抗根肿病、无需药剂防治根肿病,每亩可以节省农药和人工成本的投入200元左右。农民通过种植该品种实现了增产增收。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选好茬口

该品种不宜连作,也不宜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轮作,以减少病源和虫源。在山东、河北可利用马铃薯、早番茄、西葫芦、菜瓜等腾茬较早的蔬菜作物或冬小麦作为秋播白菜的前茬。由于腾地早,耕耙次数多,土壤休闲时间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病虫害轻,也可选用腾茬较晚的茄果类蔬菜为前茬。东北和内蒙古地区气候寒冷,一般选择收获较早的豌豆、土豆、地膜西瓜等早夏蔬菜以及麦茬为好,湖北、四川气候温暖、湿润病虫害较为严重,因此不宜选用甘蓝、小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作前茬,宜选择的茬口为瓜类、豆类、水生蔬菜及粮食作物。

4.2 整地做畦

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好,土质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中性或偏碱的土壤种植。地块最好在头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深耕翻晒,在播种前再用悬耕机浅耕一次,要求土地平整,土壤细碎,并将田间杂草消灭干净。春茬作物收获后是否耕地,要根据具体收获时间早晚灵活处理。如西葫芦、大蒜和小麦等春茬作物在大白菜播前1个月就已收获完毕,即可耕翻1次,其深度为20cm左右。要大量施用农家肥,结合翻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50kg、尿素20kg,或复合肥25kg。在播种前,平整土地以利排水和灌水,防止因积水或缺水而造成病害的发生,影响幼苗的生长与结球。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可选用垄栽、畦栽、高垄栽培的方式种植。如干旱、盐碱地区宜用平畦,每畦栽2行,畦面宽90cm,畦埂要坚实,避免灌水时冲塌串流,保证灌水均匀。雨水较多地区宜选择高垄栽培,一般垄高10~15cm,垄面宽20~25cm,垄面要耙平,使土壤细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铺设滴灌管,实行水肥一体化。

4.3 播种、育苗、定植

在辽宁省直播栽培,播期为7月25日~8月4日。育苗栽培,播期为7月20~30日。直播精量播种,用种量50~100g/亩,育苗栽培用种量10g/亩。其他省区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当提前或延后播种。

育苗一般用50穴或72穴的穴盘育苗,旧穴盘要用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消毒,冲洗晾干后方可使用。育苗基质配方为草炭∶蛭石∶珍珠岩按3∶1∶1配比。浇透水,将种子播种于穴盘中,每穴1~2粒,用蛭石和珍珠岩(体积比1∶1)覆盖后,将苗盘移到育苗专用棚苗床上。 播种后3天左右即可出苗,子叶展平前及时间苗、移补苗。出苗后视基质含水量,一般每天微喷1~2次清水。幼苗第3片真叶展开时,结合浇水,每3~5天喷施1次鲁安天一大量元素水溶肥料1000~1200倍液,25天左右苗龄时定植。

4.4 间苗、定苗

直播的第一次间苗在第一对基生叶展开即“拉十字”时进行,拔除出苗过迟、子叶形状不正常、生长弱小和拥挤的幼苗。5~6天长出2~3片幼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选留叶片形状和颜色与本品种特性一致的幼苗,剔除杂苗。第三次间苗在幼苗有5~6片叶时进行,苗间距应达到10cm左右。在团棵时定苗,每亩保苗2200~2500株。在高温干旱年份适当晚间苗、晚定苗,使苗较集中,用以遮盖地面以降低地温和减少病毒病的发生。每次间苗、定苗后应及时浇水,防止幼苗根系松动影响吸水而萎蔫。

4.5 中耕除草

栽培过程中要结合间苗进行中耕3次以上,中耕按照“头锄浅、二锄深、三锄不伤根”的原则进行。第一次中耕是在第一次间苗后,此时幼苗小根系浅,浅铲3~4cm,以锄小草为主,锄深了易透风伤根,幼苗容易吊干,随后使用小铧犁地;第二次间苗后铲第二遍,以疏松土壤为主,深铲5~6cm,随后使用中铧犁地,有利于保墒;定苗后铲第三遍,把培在垄台上的土铲下来,随后再使用带有培土板(可用草把代替)的中铧犁地,使行间土壤松碎,翻向两侧,完成培土,方便日后放水灌溉,有利莲座叶往外扩展,防止积水引起软腐病的发生。凡是高垄栽培要遵循“深耪沟、浅耪背”的原则结合中耕进行除草培垄,以利保护根系、便于排灌。

也可使用除草剂除草,一般在播种后、灌水前,每亩用二甲戊灵33%乳油200~300mL,对水35kg,均匀喷布土表,除草效果可达90%以上,并且对菜苗无影响。

4.6 追肥及病虫害防治

莲座期每亩追施25kg尿素、5kg磷酸二铵;进入结球期每亩追施5kg尿素。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并用药剂防治黑斑病、黑腐病、细菌性角斑病等病害以及黄曲条跳甲、菜青虫、甘蓝叶蛾、甜菜夜蛾、地蛆、蚜虫等虫害。

5 采收

播种后77天左右心口达八成以上可适时采收,采收前一周停止灌水。可用刀或铲砍断主根,用于腌制东北酸菜的可以直接装车运往酸菜厂发酵池;用于菜窖贮藏的,需要进行晾晒处理。晾晒一般在晴天将大白菜整齐地排列在田间,使叶球向北,根部向南先晒2~3天,再翻过来晒2~3天,以减少外叶所含水分并使伤口愈合。晾晒后可堆积于田间,待天气转冷再入窖贮藏。

参考文献

[1] 张凤兰,于拴仓,余阳俊,张德双,苏同兵,赵岫云,汪维红,李佩荣,辛晓云. 2021. “十三五”我国大白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中国蔬菜,(1):22-32.

[2] 王鑫,吴海东,王丽丽.2023. 大白菜新品种鑫旺的选育.辽宁农业科学,(6)83-84.

作者简介:王 鑫,研究员,硕士。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十字花科蔬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工作。辽宁省大白菜区域试验负责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近5年主持选育大白菜新品种10个,其中“鑫旺”大白菜被评为辽宁省和黑龙江省2024年度农业主导品种。主持完成的“大白菜抗根肿病优异种质资源创制与应用”获2022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