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善美”文化的有效路径

2024-11-01 00:00:00李瑞庆
广西教育·A版 2024年9期

摘 要:“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实施“善美”教育,构建“善美”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玉林北流市永丰小学通过营造“善美”校园环境、打造“善美”之师、开设“善美”课程、培育“善美”学子等途径构建“善美”文化,促进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善美”文化;校园文化;养成教育;特色办学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25-0026-03

以善为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审美原则。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尽美矣,又尽善也。”学校实施“善美”教育,构建“善美”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学校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不断启发学生向善的良知,让学生从小崇善、学善、行善、弘善,既重学习又重修德,不断激发自身潜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玉林北流市永丰小学(以下简称永丰小学)创建于1993年3月,是北流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学校。近年来,学校围绕“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学生未来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善美”文化,营造“善美”环境,培养“善美”之师,开展“善美”活动,培育“善美”学生,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注重环境育人,营造“善美”环境

“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善思齐”“积善成德”“上善若水”等,无不说明善是一种美德。永丰小学致力于营造“善美”校园环境,通过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布局更加合理,设施设备日趋完善,校园环境实现美化、绿化、人文化。

(一)完善基础设施

基于“善美”理念,学校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先后投入500多万元资金对校园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铺设了沥青校道、绿化了校园;建设了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综合楼1栋;改造了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浮雕文化墙;在校园舞台安装了200平方米的膜结构雨篷和47平方米的大型高清显示屏;修建了塑胶足球场和跑道,并对单双杠、乒乓球桌、篮球架等体育设施进行了更新;安装了学生饮水机和洗手池等。学校基础设施设备的完善,为构建“善美”文化奠定了基础。

(二)改造人文环境

结合“善美”主题,学校抓好标志性建筑、党建长廊、校园广播等多个板块的人文环境改造,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一是做好标志性建设。根据“善美”文化主题,学校将校园内主要建筑分别命名为“崇善楼”“学善楼”“扬善楼”,设计制作了校徽,创作了校歌《从这里启航》。同时,在校舍墙壁张贴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徽校歌、学校“三风一训”、名人名言、经典古诗词等内容;在文化长廊展示师生书画作品,在各班教室开设班级文化专栏、张贴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等;在楼梯间张贴文明礼仪标语等。二是设立党建长廊。在校园运动场旁增设了60多米的党建长廊,宣传展示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辉煌成就。主校道两旁修建了“三善六美”清廉文化长廊,宣传展示“善美”教师、学生、家长所应具备的品质。长廊还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经典家风以及本土革命先辈、国学大师的良好家风家训等。三是用好学校广播站。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早晨7点半正常开播,每周三由教师进行“美文分享”,每周其余4个工作日由各班学生广播员播报时事新闻、名人名言故事、卫生安全知识、法治知识等,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

二、坚持德才兼备,打造“善美”之师

追求“善美”是教师从教的内在要求之一。“善人者,人亦善之”,教师应以善为范、以美为根,弘扬社会正能量,塑造学生良好人格,促进学生成为至善至美之材。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永丰小学秉持德才兼备的理念,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培养教师的“善美”情怀,努力打造“善美”之师。

(一)加强教学科研

开展科研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1]。学校与上级教研部门合作,不断加大教师科研力度,构建了“教研机构—学校—教师”三级教学科研网络,形成了学校领导积极带头、教师人人参与、你追我赶,争当研究型教师的良好局面。学校积极打造由“学科分管领导—教导处—教研员—科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善美”教研团队,按照“1+3+1+X”校本研修模式(1节示范课,3人团队展示,1个小讲座,多人评课),在校本研修时间,相关成员集中备课、磨课,一起听课、评课,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目前,学校立项北流市、玉林市、自治区各级课题共计70多个。其中,自治区级课题“以‘善美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正在深入推进,通过不断挖掘以“善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潜在价值,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模式,形成一批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有力促进了学校“善美”文化的构建。

(二)开展跨区域交流

加强校际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永丰小学与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小学、天津市河西区上海道小学、广州市集贤小学等友好结对学校开展了多次卓有成效的交流活动,学习借鉴教育先进地区学校的办学经验,促进本校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同时,学校选派教师到北流市部分乡镇小学开展“支教走教”“送课下乡”活动,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学校教师在跨区域交流的过程中追求“善美”,锻炼了技能,进一步提高了综合素养。

(三)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为充分发挥学校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永丰小学深入开展“师徒结对”“名师培养工程”“骨干教师成长”等活动,让优秀教师引领青年教师,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迅速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例如,学校副校长、语文名师黄松林带领语文教学团队,研究提出“随文微写”读写课堂,通过读、仿、写等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加强培训培养,学校初步形成了一支“善美”教师团队,现有广西特级教师2人、青年骨干教师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B类培养对象4人,有30多人次获得自治区、玉林市等赛课活动特等奖、一等奖。

三、坚持改革创新,开设“善美”课程

引导学生善学、善思,涵养美好品质,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善美”教育的核心要义。在构建“善美”文化的过程中,永丰小学立足课堂主阵地,开设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双减”政策要求,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学校根据具体教情、学情、生情,贯彻落实各学科课程方案,认真制定本校课程实施方案,落实学校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和教师任课表,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为“善美”教育的实施奠定课程基础。

(二)拓展校本特色课程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学校挖掘教材中的闪光点,充分突出美育功能,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实施“善美”教育,构建了涵盖艺术、英语、体育、科技等领域的特色课程。如:艺术类开设有绘画、手工、非洲鼓、快板、扎染、杯子舞等课程;英语类开设有口语训练、英语沙龙、英语对话等课程;体育类开设有篮球、乒乓球、花样跳绳、田径、踢毽子、武术、体能训练等课程;科技类开设有无人机、乐高积木、机器人、七巧板、魔方、鲁班锁等课程。在课程活动中,学生以兴趣为“缰”、以特长为“马”,驰骋在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场上,从中追求美、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个人特长得到了培养,实现了个性化发展。

(三)开发“善美”实践课程

学校把“善美”实践课程纳入每学年的工作计划,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善美”实践课程,包括1月开展传承中华美德实践课程、3月开展学雷锋教育实践课程、4月开展读书教育实践课程、5月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课程、6月开展环保教育实践课程、7月开展爱党教育实践课程、9月开展敬老尊师教育实践课程、10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程、11月开展安全教育实践课程、12月开展法治教育实践课程。同时,学校将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和美育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了生动活泼、和谐共处、开拓进取的教育氛围,全面凸显了“善美”文化主题。

四、注重活动育人,培育“善美”学子

“让每一个学生拥有高尚的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优异的成绩”是永丰小学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学校主要从养成教育、学生活动、主题阅读等方面持续发力,致力于培育“善美”学子。

(一)抓好养成教育

在“善美”文化的熏陶下,学校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六四一”模式(“六”指不踩草坪、不丢垃圾、不围攻、不冲撞、不攀爬、不说脏话;“四”指好奇、好问、好思、好学;“一”指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依托这一模式,学校每个学期都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活动,组织评选“文明礼貌之星”“善学乐学之星”“卫生环保之星”“安全守纪之星”“阳光健体之星”,并在学校公告栏中进行公示,让学生有样可学,做到崇善、学善、行善,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当新时代的“善美”好少年。

(二)开展“善美”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凸显文化主题的重要方式。目前,学校开设了一系列以“善美”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音乐会、快乐大课间、运动会、文艺汇演、书画即席比赛、红领巾小广播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求学、学有特长;以“汉字书写传文明,数学运算见真功”为主题的汉字听写比赛和数学运算专题比赛,以及期末语文古诗词和数学口诀、概念抽背默写等活动,不仅使学生夯实了学科基础知识,还促使班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戏曲进课堂,音乐与美术主题班会等,让学生从小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同时,学校还经常组织开展瞻仰革命烈士纪念馆、学雷锋、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经典诵读等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劳逸结合中获得全面发展。

(三)举办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品质,涵养小学生优秀品行,丰富小学生课外生活的有效策略与保障[2]。为了培育“善美”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永丰小学围绕“同伴阅读·书香飘逸”主题,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积极创建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引领学生畅游书海,爱读书、乐读书,在各种读书活动中提高阅读素养,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氛围。

“文化引领,打造品牌;以文化人,润物无声”。随着“善美”文化的构建与完善,“善美”精神已融入永丰小学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在师生的日常行为上。该校学生罗荏铧和罗深铧在上学路上捡到2万多元人民币和10多张银行卡,在警察的帮助下,将其全部归还失主,两个学生拾金不昧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善美”精神。2021—2023年,该校学生参加各级艺术、体育、科技等类别的比赛,获奖超过1 000人次。近年来,永丰小学获评为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体育达标学校、自治区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和谐学校、自治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先进单位、自治区红领巾示范学校和自治区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单位等。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3]星空寥廓而深邃,展现的是美;道德庄严而圣洁,体现的是善。追求教育的善和美永无止境。下一步,永丰小学将继续围绕“善美”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让善和美的种子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促进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柳翠微.践行校本科研,引领教师成长[J].吉林教育,2019(39):33-35.

[2]纪学锋.浅析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增刊):114.

[3]嘉重.孩子,让我们一起仰望星空[J].中华家教,2020(06):12-13.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以‘善美’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2019C476)的阶段研究成果。

(责编 欧金昌)

作者简介:李瑞庆,1975年生,广西北流人,本科,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