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利率下降、利差缩小的时代,银行如何应对大规模的科技颠覆?
银行业曾是最赚钱的行业,因为利差(贷款利率减去存款成本)很高。在20世纪60年代,银行家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产保管人。当时有个“3-3-3”法则,指的是3%的利差、与客户共进3小时的午餐,以及3点钟去高尔夫球场。美国银行的平均净利差(NIM)曾长期保持在3%左右,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开始降息,利差受到挤压。伴随经济放缓的前景、潜在不良贷款的增加及高昂的运营成本,银行业股市估值遭受重创。
当科技和金融科技平台在21世纪初出现时,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对科技带来的银行去中介化威胁不以为然。金融科技公司首先从银行手中夺走了支付业务,随后开始蚕食银行的贷款业务。科技平台可以在更少的运营成本、没有传统分行固定资产和人员负担的情况下,以更快的速度为在线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麦肯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200家最大银行的累计市值相对账面价值的比值在0.8到1.2之间,而七大科技公司的市净率则超过了5,两者的市值都约为6万亿美元。如今,市值最高的银行是摩根大通,位列全球第14,市值为6000亿美元。而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前八家公司是科技“七巨头”和沙特石油公司阿美。中国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市盈率为4.5,而摩根大通为12.3,谷歌和英伟达则分别为23和66。
银行资产曾在金融系统中占主导地位。但受限于银行的资本要求和更严格的银行监管,银行扩张速度远不及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NBFI),即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影子银行”。到2022年底,金融稳定委员会估计,银行资产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量的39.7%,低于NBFI的47.2%。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认为,除非银行业在技术上大胆跃进,否则它们很难恢复昔日的股市估值。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有三条途径:
一、从传统的利息产品转向非利息收入服务,如资产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二、拓展海外市场并进入外汇、债券和衍生品等交易市场;三、利用技术降低成本并升级客户服务。
事实上,麦肯锡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美国银行的生产率平均每年下降0.3%,而其他大多数行业的生产率则在提升。近年来,银行在技术上的投入快速增加,2023年投资额达6500亿美元,大致相当于比利时的GDP(国内生产总值)。
由于无法轻松地将老旧传统员工的思维转向在线服务思维模式,银行在线上竞争方面表现不佳。厌恶风险的银行家和对风险厌恶程度更甚的监管机构对技术持谨慎态度。所谓的监管“沙箱”让银行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玩技术,导致银行在技术实验上依赖监管机构的批准,而不是全力以赴迎面与科技竞争。正如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在2009年所言:“过去20年,ATM是银行业唯一有用的创新。”
如今人工智能(AI)为金融业带来了真正的变革。我们正在见证在线和离线银行服务的快速改进,智能聊天机器人正在取代过时的呼叫中心带来的沮丧感。为了得到简单的答案,你通常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按下按键1选择语言,按键2选择服务类型,按键3结束服务。
只要银行仍然像瑞士信贷或硅谷银行那样周期性发生崩溃,它们就很难重新塑造自己,成为5倍市值的下一个科技产品提供者。典型的银行领导者不像科技巨头那样谈话,反而更像是保守的官僚,使用晦涩难懂的银行术语。今天的银行首席执行官更可能是前首席财务官出身,而不是首席技术官。
本质上,银行一直专注于金融科技,即将技术应用于金融,追逐支付和传统银行产品的越来越小的利差,而非“科技金融”,即技术的货币化或金融化。科技平台创造了转型和利润机会的故事,而银行似乎只是在用不那么有创意的技术捍卫自己的领地。
我们在汽车行业看到了类似的趋势,电动汽车创新者如特斯拉的市盈率为60,而丰田仅为7。这是公司领导层没能理解技术带来的竞争威胁,未能用一个好的公司故事做出回应的思维问题。
波士顿咨询公司认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蕴含7万亿美元机会的故事。但银行也面临着更高的资本要求和其他监管要求,以及更高的风险。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如SWIFT支付系统和其他清算机制,需要升级,它们还在面临地缘政治威胁。政府和消费者还期望银行在应对气候变暖和绿色转型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承担相关成本。
今日银行能否转型为科技平台,取决于银行与监管机构间的合作心态。与此同时,科技巨头将继续抢走市场份额。
(翻译:江玮;编辑: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