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中轴文化根本,赋传播多彩能量

2024-11-01 00:00:00
全国新书目 2024年9期

作为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北京中轴线代表了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最高水平,彰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挖掘中轴线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保护传承中轴线文化遗产,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以《2022北京中轴线建筑文化价值阐释与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为基础,汇聚北京中轴线研究领域知名专家相关研究论文,以期为北京中轴线学术研究和申遗保护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本书适合高校、科研院所、相关政府部门的研究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也是社会大众了解和认识北京中轴线文化价值的重要读物。

秦红岭

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长期从事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研究。出版有《建筑伦理学》《城市规划:一种伦理学批判》《城迹:北京建筑遗产保护新视角》等专著8部,《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等译著2部,主编《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论丛,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曾获第十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城脊:北京中轴线

建筑文化研究》

秦红岭 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3.7/98.00元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其对错从根本上制约着实践的成效乃至成败。优秀传统文化为申遗积淀深厚底蕴,灿烂的当代文明让申遗拥有强大底气,二者共力讲好文化故事,方为中轴科学申遗的恰当理念。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叙事、话语体系的顶层设计,不忘根本、守正创新,对“干什么”的具象目标明晰;二是对责任、对命运共同体资源力量的顶级统筹,同心同德、协调共力,对“怎样干”的细化机制到位;三是对价值链各要素环节的顶级统管,人物领军、团队得力,对“能干成”的实施路径坚定。归根结底,要高举价值观铸魂树人大旗,借助申遗过程,强调经典内容教化传播,通过作品、服务、项目魅力“物化”中轴。

(一)培根固本,以显形化努力凸现中轴神魂文脉

通过申遗,使人们对北京中轴线所荷载的精神思想——即代表文化之根的核心价值有深刻的认知。中国历史存续浓浓的守根归源情结。《道德经》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荀子·儒效》的“千举万变,其道一也”,《说苑》的“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淮南子·原道训》的“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均讲的是世间万物遵循规律、有独特秉性,都知于纷繁变化之中守根基、保本源。故而讲中轴线,也须重其根:

第一,亟需统一认识于梁思成“环境思想”之旗下。梁先生在1943年《中国建筑史》绪论中提出了有明确内容指向的“环境思想”。他认为:治建筑史者唯有对其“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乱一系列建筑自身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唯有“对此着意,对中国建筑物始能有正确之观点,不做偏激之毁誉”。其“环境思想”强调“古之政治尚典章制度,至儒教兴盛,尤众礼仪”,将中国历史礼法功能于道统、政统、文统中的意义内涵在古建筑研究中“置顶”;提示“先秦西汉传记所载建筑,率重其名称方位,部署位置,鲜涉殿堂之结构”,证明“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道、风水等中国思想精神之寄托于建筑平面之……分布上者”的事实,作出“环境思想”对于中国古建“固尤深于其他单位构成之因素也”的判断。王军先生的研究成果有同样的结论:“‘结构技术+环境思想’研究体系是中国建筑史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框架。”据此,亟须加强北京中轴“环境思想”的建设,令其价值因可知易达而“显形化”。

第二,动员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北京中轴文化带知识词典》《北京中轴线古今大事录》《中轴线的国家记忆与首都功能考》等研究编写活动。通过“记事本末体”的格式,按照点、线、面统筹的体系格局,匹配学术真、文化善、话语美的表述格调,既为申遗工程加持更为翔实精准的理论后援,也为更好地传播中轴线文化经典、进一步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首都功能增添优质储备。

第三,开发融汇古今内容体系的《中轴文化数据库》。以思想价值体系统领北京中轴文化带的叙事、话语、学术,安排不同类型历史文化建筑的内容介绍,按照时空定位、礼治xxB/5SDGeYg3avKBoFGOQ2QmpfcIy0WXfFKVxQnheDg=功能、典章制度、沿革演进、当代文化等,结合具体建筑功能运作的文化服务,做精准全面的精彩表述,为社会各界了解、学习、使用提供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国家思想枢纽和首都主题文化平台。

第四,建设“北京中轴文化传习馆”。物化并结晶原本虚拟的“中轴线”,以从战略上助人们概观中轴线所代表的国家民族精神思想,京师以“营城”而“营国”的核心功能。从战术上细读不同建筑的分类功能,其形制于特定方面与国、市、民文化的关系。该馆在“建首善自京师始”的古今文明主题上多有建树,在全面展示历史与当代的首都文化魅力上展现精彩。

第五,学习中外留住记忆、强化历史的有效做法,以标记留痕社会、于要津固定岁月。优化择选《北京中轴文化带知识词典》精华,采用“名称+年代+内容与功能简介+与中轴线位置关系”的话语模式,制作富有科技含量的地牌与标牌两套系统:地牌钉到已然消失或改变功能的建筑原址,令其“内容复活”;标牌主要设在沿线墙面或公交站亭,以使中轴文化贴近社会、走进生活。

第六,以故宫修缮补齐匾额工程和前门大街店家普遍挂匾为范,重现有“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之称的社会盛景。在传统中轴的风貌区域,用庄重、深邃、雅致的匾额楹联装点街巷,是“点晴”核心价值体系的良策。其既可通过“文以载道”的典故、格言、警句,表述古今之良善、美意、期盼,又可让市民与访者沐浴情思、情怀雨露,体验千百年来悠悠国风国潮的韵味。

中轴线历经一代代人实践、完善,其文化功能日见昌达。将已然被认知和提炼的内容系统创新,并用来诠释中国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首都文化的责任。如今正当其时,应大有作为。

(二)寓情入境,以沉浸式项目塑造中轴的精神魅力

入境,一方面事关道路、站位。梁思成讲:“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源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单讲前者、与两者皆重视者,在古中轴研究时身处两“境”;“厚古薄今,重微观轻宏观”者与同讲古今史者,而今中轴研究中也身处两“境”。当然,“厚古薄今”目前尚为城市史研究领域的通病。比如,四川大学何一民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有关新中国城市史的研究论著占比甚低。他对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间中国知网所载的新中国城市史研究论著进行统计,查阅到相关论文745篇,涉及新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文章仅79篇,约占总量的10.6%,很多研究领域尚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再如,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城市通史》(七卷本)下限仍为1949年。对历史上空前发展阶段研究的领域性缺失,语境未涉及中国贡献极大的增长年代,从任何角度来看都颇为不妥。

入境,另一方面事关入耳、入脑。“新打开方式”是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社会形态的更替伴随着文明形态的更替,如影随形的还有价值实现路径和内容传播模式的变化。北京中轴文化带荷载的国家与首都思想经典也应跟随以互联网普及为标志的信息时代消费趋势,向提供更多沉浸式供给侧公共产品与服务转型。这时的“入境”,更讲求“寓情”: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国际展览局关于风貌区“复原式陈列,情景式再现,角色式扮演”的点化,对今后北京中轴文化的弘扬传播颇具启示意义。

“好故事”是前提。这里所说的好故事既包括具有学术价值的故事,比如王军先生为古中轴线北端鼓楼讲前世,元代齐政楼名自《尚书·尧典》“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寓据中国古代观象授时,在子位节律元大内全城,意指元帝所获的天命上承尧舜,同为中国古代王朝的“继道统而新治统”,表明忽必烈的文化认同——蒙古王朝是中华道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古今在中轴线大事小情中焕发的“精气神”的故事。

要想“讲好故事”,团队是基础。电视剧《觉醒年代》激发了全社会对伟大建党精神和党之先驱人物的高度热情;河南综艺节目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上屡屡“出圈”,引爆文化消费的同时又牵动各地文博业争芳斗艳;北京故宫博物院瞄准当代青年守正创新,用生动拟态的数字文化服务和充满时尚感的衍生品日进斗金……好故事加讲好故事的能力,足以带来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复合空间”的沉浸服务是主线。视中轴文化带为大风貌区,走沿线“容器”由博物向博览的“复合化”新路,创运营模式活力迸发的积极局面。比如,前门天乐园模式值得复制,游客可自固定展洞悉京剧的前生今世、唱念做打,可在公共空间近观演员化装、着剧装留影、共学京剧,有兴趣的可进剧场看场真戏。此外,于酒吧、餐厅等各类文化业态空间“邂逅”丰富生动的中轴文化,同样燃情又接地气。

数字化设计的深度场景是“大牌”。拍摄XR场景影视片,拟态中轴文化场景、人物丰采,有助“神魂道”的好故事代入。其创造的360度沉浸式全新文旅体验,无论置于《传习馆》还是游走于海外,都将迎来美誉。数字化渲染添翼的案例,如沉浸式演艺“张灯结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灯具珍品展”,观众以参观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对话古今;走红的古风沉浸式戏剧《青麓幽鸣·青木篇》里,戴面纱的观众们就是村民,作为探索者与推动者共同演绎麓隐村的故事。

总之,中轴线不仅因城市的物化“脊梁”安身,更以国家文化与民族的精神“脊梁”立命。故而,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要全面梳理其所代表的中华文明形态、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尤要强调彰显中轴文化带纲领历史、标识当代、意指未来的符号意义,发挥“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首都功能;强调弘扬与申遗结合、教化与传播共力,促使北京中轴线的古今辉煌叙事体系成为实现文化强都与建成文化强国路上的“名兵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