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形象在当代京剧作品中的接受研究

2024-10-31 00:00马茜萌
青年文学家 2024年29期

新编京剧《李清照》创作于2004年,以李清照创作的十三首词为线索,展开想象构造了系列情节,塑造了李清照在不同人生阶段所展现出的形象风貌。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李清照在接受史上的形象也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也作用于当代剧作家,影响着他们对李清照形象的具体塑造。本文结合新编京剧《李清照》中的李清照形象,以及李清照形象的接受史,分析李清照形象的变易,发掘当代京剧塑造李清照形象的深层动因。

一、新编京剧《李清照》中李清照的形象

京剧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在分析京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不仅要结合剧作家的创作内容,还要关注演员的演绎。本文主要结合前者,从剧本内容入手,挖掘剧中体现的李清照形象。

第一,京剧塑造了李清照的才女形象,通过百姓、文人等角色对李清照词作的肯定,衬托出李清照的才华。李清照在与赵明诚首次见面时,赵明诚就已经抄录她的词作,编成了词集,还赞叹她的词作“如此传神,这般清新。除非李清照,唯有李清照”。剧中还借米友仁的语言展现了李清照在文坛上的突出地位。例如,李清照在南渡的路途中写下了《夏日绝句》,米友仁感叹此诗“如今朝野上下都在传诵啊”,突出了李清照的才女形象和较高的文坛地位。再如,李清照刚到秦淮河时,众多文人称她为“中原才女”,赏识她的才华,希望与她切磋诗词;酒倌得知李清照的身份时也主动免去她的酒钱,并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朝廷、文人、百姓都肯定了李清照的才华与地位,并将其视为“大名鼎鼎的中原女词人”。然而从历史角度来看,宋代文坛以男性主导,李清照并不能仅凭诗词就获得朝野上下的认可。她在剧中扬名文坛的现象也未必符合李清照真实形象(详后)。

第二,剧作家还刻画了李清照独立坚强的性格。丈夫外出做官时,她独自打理家中金石,将十五车珍宝运到建康;赵明诚去世后,她独自面对颠沛流离的人生,转移和守护着家中珍宝,代丈夫完成《金石录》;为帮丈夫澄冤行至婺州,即使金石被抢她也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在李清照的晚年,她寄居在丫鬟琴心家里,不因生活贫困而放弃丈夫遗志,坚持完成《金石录》,交付朝廷刻印,实现了自己与丈夫的共同志向。在京剧中所展现的李清照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为读者留下了她坚强独立的印象。但需要指出的是,剧中的部分角色和情节并无史料佐证,如琴心邀请李清照到自己家中著书,以及众文士与李清照切磋文采等,均为剧作家为了突出李清照的形象而进行的设置。

第三,李清照的家国情怀也在京剧中得到了深刻体现。山河破碎、身世飘零之际,李清照依然心系着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安危。国难当头,赵明诚本不想做官,却被任命为莱州太守。李清照作为妻子,虽然内心不舍,但依然鼓励赵明诚按时到任:“明诚,国难当头。正是用人之际。更何况圣命难违呀,你就去吧。”可见,她将家国安危置于个人爱好之先。在中原失守后,李清照面对离乱的社会,感叹“中原从此改姓金,朝廷无计抗强梁”,愤慨之余决心替丈夫守护珍宝、修订《金石录》,体现了她对保护国家文化血脉的责任感。她的诗句“怎奈心系大明水,一句未吟泪满衫”,更是家国之爱的生动呈现。直至去世前,她还怀抱着中原收复、江山一统的愿望,将个人志向融入国家统一的宏愿之中。

综上所述,剧中展现了李清照作为才女的文学天赋,以及作为女性独立坚强的性格。她的家国情怀也在剧中得到了深刻体现。虽然部分情节缺乏史料证据,但这些情节设置丰富了李清照的人物形象,也为后文研究李清照形象变易提供了继续挖掘的可能。

二、接受史脉络中京剧《李清照》李清照形象的变易

作为一位知名度较高的女性文人,李清照的形象在接受中经历了从宋元明清直至现当代的变易和重构,这些接受观念也影响了京剧《李清照》的创作理念。李清照还在世的时候就被纳入了以男性为主流的价值评判之中。南宋时期的评论家如胡仔等,一方面称赞她的文学才华,一方面对她的再婚和离婚事件进行了批评和嘲笑,认为她的再婚是导致她晚年孤苦伶仃、无家可归的原因。到了元代,伊世珍《琅嬛记》记载了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关系,认为其诗词内涵均与其丈夫有关,表达了其对丈夫的思念与爱。可见,早在元代人们就开始以自传方式解读李清照的词,然而其中并未提及李清照的再婚。元人元淮最早将李清照描述为画家和书法家,为其生活增添了传奇色彩。到了明末,女性作家群体的出现,使李清照作为早期女性作家的地位得到了重新评价。杨慎甚至将她与男性词人相提并论,认为她的词作可以和最优秀的男性词人媲美。晚明时期,李清照被视为书法家、绘画家、音乐家。人们已经普遍相信她的才能涉及多方面的领域。但随着明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寡妇守节”乃至于“为夫殉节”的观念被广泛推崇,李清照作为再婚的失节寡妇这一形象,受到了宋濂、叶盛的尖锐批评和道德谴责。面对李清照“贤内助”与“再嫁寡妇”的身份矛盾,她的形象也发生了进一步变化。李清照从未再嫁的观念是从清代开始建构的,学者们将李清照的再嫁视为不可理解的错误行为,并开始试图否认她的再婚,以维护她作为忠贞寡妇的形象。否认再嫁也成了当时的一个学术话题,卢见曾、余正燮、李慈铭等学者通过重新解读《金石录后序》和给綦密礼的信,认为李清照不可能再嫁。

20世纪初至中期,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李清照被重新评价为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黄盛璋对李清照再嫁提出了质疑;南宫搏也提出清代学者否认再嫁,是基于清代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无史实依据。到了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对宋代社会史和再嫁案例有了更好的理解,加之那些反对李清照再嫁的学者未能冲破清代的思路陈式,于是再嫁说就成了主流。然而还有部分学者,如唐圭璋、黄墨谷等,结合宋代文献和自身理想,坚持李清照没有再嫁。20世纪末至21世纪,李清照再嫁的事实逐渐被学界接受,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学者们认为她的再嫁并不影响其作为词人的成就。同时,陈祖美、诸葛忆兵等学者也在此时提出赵明诚有妾室的假设,认为李清照词作中的忧虑和悲伤可能由此而起,然而这种方法也陷入了对李清照词作的自传式解读。

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看到尽管人们对李清照形象的认识存在不同的声音,但其才女形象已被认可。当我们将视角转向大众文化层面,可以发现:在李清照的故乡山东有三所李清照纪念馆,然而这些纪念馆均未提及李清照再嫁。这可能是与官方意识形态对李清照形象的接受相关。在传统文化中,李清照常作为贤淑的妻子、忠贞的寡妇而出现在大众视野,纪念馆也希望避免提及李清照再嫁事件以维护大众的情感认同。

当代京剧《李清照》也受到历代接受脉络的影响,忽略了其再嫁事件。剧作家结合李清照的词作设计一系列情节,并没有全面地展现出李清照在文学方面的创作成就,而只是通过词作的情感推测李清照所处的人生阶段。这种创作方式无疑陷入了对李清照词作的自传式解读,而这种解读方式早在元代就已出现,是不妥当的。第一,词与诗不同,诗多以言志为主,而词作更多是为了表演的需要,不一定是词人自身的情感表达,将词作与李清照的真实人生经历相联系,这种解读方式忽略了她也具备男性词人的虚构能力,并主观地认为她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只能有单一的情绪。第二,大多数李清照的作品没有明确的编年和分期,许多宋代的文献资料也已经遗失或者并不完整,因此,解读者会根据自身的主观理解,去反推创作背景,却并没有确切的文献支持。基于以上两点,可知这种自传式解读方式是存在问题的。

结合汉学家艾朗诺的研究可以发现,李清照并不像早期评论所描述的那样,以无家可归、贫穷艰辛的状态度过余生。剧中,李清照因贫穷漂泊乡里,连买酒都遭拒绝,这可能是受到了南宋对李清照形象接受的影响。其次,剧作中的李清照面临战乱,独自护送大量珍宝,她的词作也被朝廷传颂,展现出了超越时代的自由和独立。但是,这样的创作忽略了她所经历的孤独和挣扎,以及宋代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即使大众文化已经确定了李清照的“婉约词宗”的地位,剧作家也需要考虑形象塑造的历史真实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展现李清照的形象。

三、当代京剧《李清照》塑造李清照形象的深层动因

京剧《李清照》的剧本以越剧《李清照》为底本,剧作家对李清照形象的塑造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京剧删去了越剧中张汝舟这一人物,将李清照塑造为赵明诚的贤德夫人、体体面面的大家闺秀、大名鼎鼎的中原女词人,对于其再嫁事件则并未提及,这可能是受到了李清照形象接受史的影响。明代学者宋濂、叶盛等对李清照的再嫁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是不可07315c90b833172a89b3dea98fc24426接受的。从清代开始,俞正燮、陆心源等学者就极力否认李清照的再嫁,结合与京剧《李清照》同年发表的《近二十年李清照研究述评》,可见当时对李清照是否再嫁依然存在争议,因此剧作家并未描写李清照再嫁的真实情况,而是着眼于李清照的文学天赋以及对丈夫的深情展开一系列情节。

从演出的艺术表现力来看,剧作还以李清照创作的十三首词对应其各个阶段的人生经历,少女时期的词作多轻快愉悦,而老年时期的词风多孤独愁闷。这样的创作方式使李清照的才女形象深入人心,同时也能够让观众结合词作,感受她在剧中特定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与词作产生共鸣。结合演出效果来看,以词作串联李清照的人生会使场景转换更为明确,同时将诗词以戏腔的形式进行演唱,也能丰富舞台艺术性,加深观众对诗词的理解,激发观众对京剧的兴趣,使得诗词与京剧相互促进。

从剧作的思想文化和教育意义来看,剧作塑造的李清照形象还回应了当今社会对女性力量的肯定。李清照在家乡沦陷之际,面对金人的烧杀抢掠,将家中珍宝运到丈夫身边,展现了李清照作为女性的坚韧和顽强。她坚持帮丈夫完成《金石录》,也是重视我国历史文化血脉的体现,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同时,剧作家也在剧本中创造了一系列新的角色,借助新角色反衬李清照的人物形象。例如,琴心这一人物作为李清照的侍女,贯穿全剧,李清照也视她为亲人,在危难时刻还将家中字画古董赠予琴心,展现了李清照对底层百姓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平等的追求。再如剧中赞美她的诗句“怎奈心系大明水,一句未吟泪满衫”,突出了李清照深厚的家国情怀。剧作家结合主流价值观进行设置,塑造了一系列拥有进步价值观的小人物,宣扬了平等、互助、爱国的思想观念,并将这些观念融于剧中,潜移默化着观众,这也是京剧《李清照》塑造李清照的深层动因之一。

总之,新编京剧《李清照》的剧本创作受到了艺术效果、思想表达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剧本的删改中,剧作家有意忽略了李清照再嫁的情节,转而强调她的文学天赋和对丈夫的深情,这也反映了剧作家对历史上关于李清照不同评价的思考与接受。同时,剧本中的新角色反衬出了李清照的人性光辉,新的角色与情节的设置,不仅丰富了剧本内容,也回应了社会对女性力量的认可,展现了剧作家对主流价值观的思考与宣扬。

通过对京剧《李清照》中李清照形象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历代李清照形象接受史的梳理,可以发现剧中所呈现的李清照形象经历了新时代的重新认识和塑造,她在战乱中显现出的女性力量和家国情怀值得肯定。然而,受历代对李清照形象接受和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其形象塑造还有一定局限性。京剧《李清照》回避了李清照再嫁事件,陷入了对其词作的自传式解读,限制了观众对李清照人生的全面了解和深入思考。此外,剧作家还结合主观想象设置相关历史人物,如将剧中人物米芾之子米友仁改造成寺庙住持,不符合历史真实,造成了观众对历史人物的不正确认知。

总之,京剧《李清照》既展现了剧作家对历史上李清照形象的思考和再现,也反映了其将当代文化价值观融入剧作的愿望。虽然剧中展现的李清照形象有一定局限性,但它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理解历史人物的新视角。在认识历史人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复杂性,看到剧作家笔下塑造人物形象的深层原因所在,理解一部作品的创作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文化价值观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