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揆叙著述考

2024-10-31 00:00叶凌羽
青年文学家 2024年29期

纳兰揆叙(1674—1717),字凯功,号惟实居士,纳兰明珠次子,纳兰性德仲弟,生前累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兼掌翰林院,颇为康熙所倚重,堪称股肱心膂。其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病逝,谥号文端,卒年四十四岁。因生前试图拥立八皇子允禩,纳兰揆叙为雍正皇帝痛恶,被斥以“居心奸险,结党营私”。雍正二年(1724),其谥号受夺,墓志改镌“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至乾隆二年(1737)方被改回。

受政治因素影响,纳兰揆叙著述流传较罕,与之相关的品评亦不多见,然而其文学建树及谦牧堂藏书之功,不应就此湮没。纳兰揆叙出身诗礼簪缨之族,其父纳兰明珠为朝廷重臣,嗜好书画,其兄纳兰性德才华超逸,以词闻世,亦精于鉴藏。而因纳兰性德与季弟纳兰揆方早逝,纳兰明珠所藏终归纳兰揆叙所有,其藏书楼谦牧堂“贮书最富”,以八旗藏书中“相传称著者”为顾廷龙推奖。纳兰揆叙不但富于藏书,亦嗜好撰述,他授业吴兆骞、查慎行等名士,诗笔少时即敏。在查慎行的日夕熏陶下,纳兰揆叙步武唐宋大家,造诣渐深。在恪勤匪懈、恭侍天子左右之余,纳兰揆叙留下许多著述,无不斐然可观。

查慎行言纳兰揆叙“虽居乌衣朱桁,而意致萧闲,尝若在灞桥风雪中”(《益戒堂自订诗集》),徐世昌在《晚晴簃诗汇》中以“一时之佳公子”称之。然而自夺谥后,纳兰揆叙的传状生平、文学著述概不为世广知。有鉴于此,本文将以纳兰揆叙著述为研究对象,爬梳史料,考稽其生前著述的卷数、版本、存藏等情况。

一、《益戒堂自订诗集》

《益戒堂自订诗集》收录了纳兰揆叙康熙三十一年(1692)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的诗。其于自序称:“余少无所嗜,独喜诵古人诗。”卷前另有旧友徐倬与门生孙致弥序。徐倬序云:“至其兴寄所托,尝游心物表,远出埃尘之外。”孙致弥称其:“辞必达意,语必肖题。”纳兰揆叙格调高远之诗貌,畅达矫健之笔力,由此可以想见。

是集八卷,共有写本、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谦牧堂自刊本、清雍正元年(1723)谦牧堂刻本、清雍正二年(1724)谦牧堂刻本、影印本五种。写本,《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顾廷龙文集》载:“稿本原为涵芬楼所藏,‘一·二八’日军入侵淞沪,与楼同毁,虽经刻行,传本不广。手迹流传,尤为稀见。”张任政于《张惠依文存》称:“今北平某氏藏有钞本一部,甚居奇,不轻示人……又有稿本全部,闻藏涵芬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谦牧堂自刊本,《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古籍举要》《故宫珍本丛刊》著录,国家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雍正元年(1723)谦牧堂刻本,七行十六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版心有“谦牧堂藏板”,1998年《四库未收书辑刊》所录影印本即据此本影印。清雍正二年(1724)谦牧堂刻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版心有“谦牧堂藏板”,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此外,《东莞伦氏续书楼藏书目录》《清史稿·艺文志》《天咫偶闻》亦有所著录,但版本不详。

二、《益戒堂文钞》

《益戒堂文钞》收录了纳兰揆叙赋六篇、颂五篇、论十篇、序十九篇、碑文九篇、杂著十五篇,题“长白揆叙恺功父惟实居士著”及“男永寿仁山甫谨较字”。可见,是集为纳兰揆叙著,其子纳兰永寿加以校对而成。

是集二卷,清康熙间谦牧堂自刊本,《东莞伦氏续书楼藏书目录》《故宫珍本丛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古籍举要》《清史稿·艺文志》《中国古籍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九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白口,单黑鱼尾,四周双边,版心有“谦牧堂藏板”,国家图书馆藏。

三、《益戒堂诗后集》

《益戒堂诗后集》收录了纳兰揆叙康熙四十三年(1704)至康熙五十四年(1715)的诗。子纳兰永寿跋云:“(纳兰揆叙)间或于退食之余,兴会所触,发为吟咏,亦随手散去,不暇编辑。”书前有励廷仪序、雍正二年(1724)管淑宁序。励廷仪序云:“其他吟咏性情之作,格调必本于唐人,而出入眉山苏氏。”后辈管淑宁称其诗“殆以老杜(杜甫)为经,以大苏(苏轼)为纬,自出机杼以成一家者”。据励管二人所言,再结合徐倬“(纳兰揆叙)用力于浣花(杜甫)、昌黎(韩愈)、眉山(苏轼)”之语,可知纳兰揆叙诗之宗尚。苏轼有雄直之气,纳兰揆叙诗亦以气象阔大、雄劲妥帖见长,《益戒堂诗后集》个中风貌,可借此观之。

是集八卷,有清雍正元年(1723)谦牧堂刻本、清雍正二年(1724)谦牧堂刻本、影印本三种。清雍正元年(1723)谦牧堂刻本,七行十六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版心有“谦牧堂藏板”,1998年《四库未收书辑刊》所录影印本即据此本影印。清雍正二年(1724)谦牧堂刻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总目》《中国版刻综录》著录,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版心有“谦牧堂藏板”,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藏。此外,《清史稿·艺文志》《天咫偶闻》亦著录,版本不详。

四、《乐静堂集》

《乐静堂集》收录了纳兰揆叙康熙三十一年(1692)的诗三十五首和康熙三十二年(1693)的诗四十三首,各为一卷。书前有徐倬序,徐倬称纳兰揆叙诗:“如九皋之鹤,唳彻于天,而霜清露白也;如紫府仙人,雪月交光,而独立瑶台之上也。”足见其诗之清削邈远。

是集二卷,清写本,《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藏园群书经眼录》《清史稿·艺文志》《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八行二十字,小字双行,无格,国家图书馆藏。今见卢氏所藏写本,书前题有“四明卢氏抱经楼藏钞本”,钤有“四明卢氏抱经楼藏书印”“吴重憙私印”“海丰吴氏”,卷末有“国立北平图书馆藏”,可知是书曾为吴重憙所藏。吴重憙,字仲饴,精审于版本鉴别,“喜蓄金石图籍,所收尤以旧抄为多”,与其父吴式芬、岳父陈介祺均以藏书闻世。

五、《鸡肋集》

《鸡肋集》收录了纳兰揆叙早期古近体诗一百四十一首。书前题“长白揆叙恺功父惟实居士著”“男永寿仁山甫校订”,有查慎行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所作序:“恺功性嗜吟咏,初从余游。年十四五,出语已压时辈。余重至京师,恺功诗格一变,而为典赡老苍。既自悔其少作……因为芟汰十之七八,名之曰《鸡肋集》,示不忍弃云。”纳兰揆叙诗才早成,据此可略观其诗风变革之面目。

是集一卷,有清康熙间谦牧堂刻本、清雍正间刻本、影印本、清抄本四种。清康熙间谦牧堂刻本,《藏园群书经眼录》《清史稿·艺文志》《中国古籍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九行二十字,黑口,四周双边,版心有“谦牧堂”三字,国家图书馆、北京市文物局、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中国丛书子目目录》《续修四库全书》所著录的影印本,即据此本影印。黄裳对清康熙间谦牧堂刻本有两次记录,一次见于《清代版刻一隅》:“前有癸酉长至后三日同学查慎行序……此集编成,恺功二十岁少年耳。当是最初刻本,早于全集。雕椠精美,与内府开板他书,一般无二。书中真字不缺笔,亦有作字不成者,岂刊于康熙而印于雍正初年,铲而未尽耶?此本曾经傅沅叔借读,卷尾朱笔题字两行,云‘辛巳冬至后日,假阅一过,录出《碧云寺》《来青轩》二诗,以备入选。藏园老人识’。是一九四一年顷沅叔见此于京都翰文斋。书出潘伯寅家,流落书肆,沅叔多借阅之。可征流转踪迹。”一次见于《前尘梦影新录》:“此恺功早岁诗课,慎行则曾授读于明珠邸中者。大题次行属名下更有唯实居士别号。此为潘祖荫遗书,流落琉璃厂肆,傅沅叔假归读之,卷尾有朱笔跋两行。卷中有‘书潜经眼’小印,余自吴兴俞氏收得。戋戋小册,价与明刻等。余储此以俪阿兄《通志堂集》。”其中“书潜经眼”应为傅增湘藏印。据黄裳记载,是集曾自潘伯寅家、翰文斋、琉璃厂肆等地流转,为傅增湘借阅。具体刊印时间待考。清雍正间刻本,《古书经眼录》著录,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国古籍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附于《乐静堂集》后,八行二十字,小字双行,无格,卷末钤有“国立北平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藏。

六、《隙光亭杂识》

《隙光亭杂识》文字超逸,张任政称“谈经者居半,尤邃于书经,其书六卷,后二卷皆注也”(《熙朝雅颂集》),收录纳兰揆叙平日读书所识,内容驳杂,以经史为主,亦有南北风土习俗、物产人情与格物掌故、金石书画之品评。据《八旗文经》记录,《隙光亭杂识》曾为杨钟羲别录,入《留垞丛书》。

是集六卷,有清康熙谦牧堂刻本、抄本、影印本三种。清康熙谦牧堂刻本,《中国古籍总目》《中国刻板综录》《八旗艺文编目》《东莞伦氏续书楼藏书目》《张惠衣文存》著录,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版心有“谦牧堂藏板”。每卷卷首题“长白揆叙恺功父惟实居士纂集”与“男永寿仁山甫谨校订”,钤有“诗龛书画印”“诗龛藏书印”,曾为法式善所藏。是集为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台北图书馆等藏。张任政称:“昔满人续廉藏有原本,后续氏殁,其书散佚,今东莞伦氏有藏本。”(《张惠依文存》)可知是书于续廉、伦明之手的流传情况。另有1995年影印本,据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康熙间刻本所影印,被收入《续修四库全书》。今见刻本,卷一题下钤有“诗龛书画印”“诗龛藏书印”“钦训堂书画记”。法式善,号诗龛先生,其中“诗龛书画印”“诗龛藏书印”即其藏印。“钦训堂书画记”则为清朝宗室爱新觉罗·永璥所有。爱新觉罗·永璥,字文玉,号益斋,以藏书之名饮誉当时。抄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是集由姚元批校、三惜斋钞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此外,《天咫偶闻》及桥川时雄《满洲文学兴废考》亦有著录,所言版本不详。

七、《历朝闺雅》

《历朝闺雅》成书时间约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之间。是书收录了唐、宋、元、明四朝的闺秀诗,据诗体分卷,卷内又以朝代为序,作者包括宫妃、闺秀、妾婢等。书前有凡例、总目、作者集。卷首题“经筵日讲官 起居注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教习庶吉士加六级臣揆叙奉敕纂进”,凡例共八则。

是书十二卷,清康熙武英殿刻本,《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国古籍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双边,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藏。1998年《四库未收书辑刊》所录影印本即据康熙年间刻本所影印。今所见版本,书名下题有“无是楼藏书”,扉页有“成都李氏收藏”,据此可知其曾为李一氓所藏。李一氓,精于校勘,曾主持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亦富于藏书,尤以历代词集为胜。此外,《满洲文学兴废考》亦有著录,版本不详。

八、其他作品

(一)《皇舆表》

《皇舆表》为清康熙年间历史地理学年表类著作,纳兰揆叙奉敕参与编纂。是书凡十六卷,细考尧、舜、禹三代到明末各级行政区域的地理区划与历史沿革。

是书十六卷,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刊本,九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白口,单黑鱼尾,左右双边,版心有“钦定皇舆全览”,复旦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藏,1991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曾据此版影印。

(二)《钦定诗经传说汇纂》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对《诗经》逐篇训解,体例仿《周易折中》,纳兰揆叙奉敕参与编纂。

是书二十一卷,清雍正五年(1727)内府刻本,十一行二十四字,白口,单黑鱼尾,四周双边,国家图书馆、嵊州市图书馆等藏。

(三)《御制避暑山庄诗》

康熙从承德行宫避暑山庄选出三十六景,每处赋诗一首,编成《御制避暑山庄诗》,纳兰揆叙参与注释。

是书二卷,版本较繁。清康熙五十年(1711)武英殿刊满文本,台北故宫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等藏;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武英殿刊朱墨套印本,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图书馆等藏,2012年国家图书馆出版影印本即据此影印,影印本由辽宁大学图书馆收藏。此外,还有清乾隆六年(1741)武英殿刻本、“民国”十九年(1930)武进陶氏涉园石印本等,此不赘述。

纳兰揆叙自性颖敏,文才亦不逊于纳兰性德,康熙曾以“满洲第一,今日汉人中亦推第一矣”称之,其著述对于纳兰家族文学创作网络的构建与补充具有珍贵价值,亦有益于透视纳兰家族成员代以承继的文化特质与家风家学,应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