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乡土小说中的方言现象研究

2024-10-31 00:00梁慕华
青年文学家 2024年29期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古城孕育了其文学灵魂。尽管教育之路坎坷,他却以非凡的文学才华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其人生轨迹堪称文学史上的一段传奇。谈及沈从文,不得不提他精心构筑的“湘西世界”,这一文学领地以其鲜明的地域性语言特色而著称。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中,人物间的对话频繁融入湘西方言,既保留了语言的质朴韵味,又为小说披上了浓厚的乡土外衣。沈从文的这种语言策略,不仅让湘西方言跨越地域界限,更保持了其鲜活的语言生命力与广泛的情感共鸣。

一、沈从文乡土小说中的方言使用缘由

(一)浓厚的方言情结

沈从文生于湖南镇筸(湘西凤凰县),其语言之根深植于湘西凤凰方言的沃土,该方言隶属于广袤的西南官话体系。沈从文对方言的执着,主要源自其成长环境与启蒙教育的深刻影响。孩提时代,他沐浴于母亲讲述的民间故事之中,这些故事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对语言艺术的初步感悟。随后的私塾生活,虽伴有“逃学”经历,却让他与市井烟火、自然景致结下不解之缘,这些元素深深植根于他的心田,成为他文学创作中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湘西方言,作为这些情感与记忆的载体,自然而然地成为他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语言纽带,难以割舍。方言的运用,使他能够生动细腻地勾勒出湘西的地域风光与民俗风情,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从文自传》及其后续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湘西的深情厚谊,无一不彰显着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方言,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沈从文与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使他在文学创作中找到了强烈的文化归属与身份认同。

(二)文艺思潮的外部驱动

沈从文在乡土小说中对方言要素的巧妙运用,其内在驱动力源自其深厚的方言情结与文化身份的自主选择,而外在因素则离不开特定历史时期文艺思潮的深刻影响。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之际,“新文学”与“旧文学”之争愈演愈烈,胡适等先驱力主新文学应以白话文为基础。随着白话文运动的深入发展,文言文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外来的“欧化”语言虽新颖独特,却与本土语境存在一定隔膜,导致现代作家在文学创作中面临语言资源匮乏的困境。在此背景下,自幼习得的方言以其独特的魅力与便捷性,成为作家们表达情感、描绘生活的重要工具。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如胡适、鲁迅等人,普遍认识到方言对现代汉语及现代文学的积极作用,并且进一步印证了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价值与魅力。与此同时,早期的湘籍作家如彭家煌、黎锦明等,亦在其作品中自发地融入了丰富的方言元素。随后,“大众语”运动的兴起更是将方言推向了文学舞台的中心位置,受到了众多文学家的热烈响应与推崇。

二、沈从文乡土小说中的方言现象

(一)“子”尾方言词汇的使用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创作中,“子”尾方言词的广泛运用成为其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深刻映射出湘西方言的音韵魅力与地域文化的独特风貌。这些词不仅频繁穿插于文本叙述之中,更直接作为作品标题出现,如《菌子》《鸭子》《柏子》等,凸显了湘西方言词汇的鲜明个性与韵味。从词汇分类视角审视,“子”尾词广泛涵盖了身体部位(耳子、膀子等)、日常用品(帕子、杠子等)、社会角色(汉子、厨子等),以及地理实体(堡子、寨子等)等多个维度,细腻勾勒出湘西社会生活的多彩图景。

(二)人名中的方言使用

沈从文作为湘西凤凰的本土文学家,其作品中的人名深刻烙印着当地自然环境与文化传统的痕迹。湘西地域山川纵横,水系发达,在人物命名上,沈从文倾向于使用质朴无华的名字或泛称,如“顺顺”“翠翠”“柏子”等,这些名字虽无华丽修饰,却饱含地方风情,贴近湘西民众的真实生活。与鲁迅等作家笔下富含象征意义的人名如“闰土”等不同,沈从文的选择更加凸显了湘西文化的质朴无华与真实面貌。

(三)方言名词的使用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中,方言名词的丰富多样性与鲜明地域性构成了其语言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方言名词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极具湘西地方特色,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例如,“水鸭子”与“吃水上饭的人”等词,生动地再现了湘西地区水域辽阔、水运繁荣的生活场景;“保山”一词则巧妙地指代了媒人角色,反映了湘西独特的婚姻习俗与社交文化。此外,作品中的方言称谓词也极具特色,包括亲属称谓(满满、爹爹)、职业称谓(水鸭子、老舵把子),以及一般称谓(三脚猫、老螃蟹)等,这些称谓词与普通话存在显著差异,不仅为作品带来了新鲜感与亲切感,还深刻揭示了湘西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独特的生活方式。

(四)方言动词的使用

沈从文在其乡土小说的创作实践中,深刻挖掘并广泛运用了湘西方言的动词资源,这些动词不仅成为人物性格刻画的锐利工具,也深刻浸透了湘西乡土文化的独特韵味。首先,方言动词如“转来”以其简洁的表述,直接对应了归家的情感寄托,寥寥数语间勾勒出浓郁的乡愁情怀;而“扯谎”一词则精准捕捉了日常交际中谎言背后的微妙心理,展现了方言词汇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与深刻。其次,“打望”一词生动地描绘出人物四处张望的举止,透露出其内心的好奇与期待,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此外,沈从文还巧妙地运用了动词的单音化形式,如《长河》中的“一双手肯巴”,其中“巴”字精练而传神,将人物勤恳劳作、勤勉不辍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种动词单音化的处理方式,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也凸显了湘西方言在表达上的精练与生动。在方言动词短语方面,沈从文同样展现出了深厚的语言功底与敏锐的观察力,如“吃闷盆”形象地描绘了吃亏后默默承受的无奈情绪,“磨牙巴骨”则生动地再现了争辩时激烈的口舌交锋,“插香”则简洁明了地指代了男女订婚的仪式。这些方言动词短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语言表现力,也深刻揭示了湘西地区独特的社会习俗与风土人情。

(五)方言形容词的使用

沈从文在乡土小说的创作中,广泛而深入地运用了方言形容词。首先,“清白”一词在湘西方言中承载着“清晰明了”的含义,它不仅描绘出人物理智、具有洞察力的特质,还赋予了作品一种清新脱俗的格调。而“改歪”一词则简洁而深刻地传达了命运多舛、人生无常的无奈与悲哀。在《边城》中,“溜刷”一词精准地捕捉了翠翠动作的敏捷与熟练,展现了其勤劳能干的性格特征,同时也体现了沈从文在动词选择上的精准与独到。此外,重叠式方言形容词如“小小”“硬挺挺”“摇摇荡荡”等,也在作品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这些形容词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与韵律美,还以生动的形象传递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与深刻理解。在《月下小景》中,“山坡上开遍了各样草花,各处是小小蝴蝶”的描绘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展现了沈从文对乡土生活的深切热爱与细腻观察。

三、沈从文乡土小说中方言展现的湘西世界

在文学创作的初期阶段,沈从文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与自我质疑,历经五年的潜心锤炼,终以《边城》的璀璨问世,标志着其语言艺术的显著飞跃。沈从文深深扎根于湘西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从中汲取灵感与养分,经过精心提炼,将湘西方言巧妙融入其文学创作之中,铸就了独树一帜的文学语言风貌。《边城》作为这一艺术探索的巅峰之作,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湘西地域风情,非但未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隔阂,反而以其独特的乡土韵味,增添了作品的清新与脱俗。

(一)方言构建的湘西图景

湘西,坐落于云贵高原东侧边缘,其地理环境相对隔绝,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干预较为有限,从而保留了诸多原始的自然风貌与生活方式。在《边城》中,沈从文运用了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词汇,诸如“雀子”喻指鸟类,“蒿艾”直译为艾蒿,“棕榈树”“篁竹”等,这些词不仅精准捕捉了湘西的自然景观,更深刻地揭示了其地域文化的独特韵味。尤为显著的是,作品中频繁提及的竹类相关方言词汇,不仅展现了湘西竹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凸显了竹在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核心地位。《边城》中的方言表达还深刻地映射出湘西人的日常生活习俗与语言习惯。“白日里”这一日常用语,简洁而直接地指代白天时光,体现了湘西人民质朴无华的语言特色。同时,“带藤的红薯”“棕衣”“门限”“白布扣花围裙”等生活物品,作为湘西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不仅丰富了作品的物质文化层次,也细腻地勾勒出湘西人简单、质朴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沈从文通过这些方言词汇的巧妙运用,不仅成功再现了湘西的自然风光与物质文化景观,更深刻地揭示了湘西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古老而深刻的和谐关系。作品中,门前随风轻摆的晾晒衣物、绿意盎然的青菜、勤劳忙碌的妇人,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湘西生活图景,展现了湘西人民顺应自然、享受生活的独特风情与哲学。

(二)方言透视的地域文化深度

沈从文在其乡土文学创作中,通过精心遴选的建筑名与地名等方言元素,精妙地绘制了湘西独有的乡土景观,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环境与人文意识在地域文化中的交织共生。在《边城》里,诸如“吊脚楼”“寨子”“碾坊”等建筑类方言词汇,不仅是物质存在的直接反映,更是地域精神与文化内涵的具象表达。以“吊脚楼”为例,这一独特的建筑形态,不仅是湘西多山多雨环境下的产物,更是湘西人民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沈从文借“吊脚楼”这一载体,不仅描绘了湘西的自然风貌,还隐喻了水手与妓女间超越世俗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的纯真与质朴,正是湘西地域文化中人性本真追求的直观展现。

(三)方言映射的风土人情图景

在《边城》中,沈从文巧妙地融入了大量富含爱情意蕴的方言词汇与俗语,这些语言符号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湘西独特的风土人情与爱情观念。湘西苗族因受外界礼教影响较小,其爱情观呈现出开放与自由的特质,他们通过传唱山歌这一传统习俗,表达情感,追求真爱。小说中的“走马路”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湘西人通过歌声传递爱意的独特习俗,展现了他们对爱情的热烈向往与勇敢追求。沈从文通过“车路”与“马路”的对比,巧妙地揭示了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爱情观念的并存与碰撞,同时也通过翠翠、翠翠父母及吊脚楼中人物群像的描绘,展示了湘西社会爱情的多元形态与湘西人民在爱情面前的真诚与坚贞。

综上所述,在将湘西方言转换为书面语言,并使之适应更广泛读者群体的过程中,沈从文展现了其卓越的艺术造诣与深思熟虑。他成功地在保留湘西口语独特韵味与地域特征的同时,又确保了文本的普遍可读性与理解性。这种平衡不仅使得其作品语言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更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到湘西世界的独特魅力。对于湘西及其周边地区的读者而言,沈从文乡土小说中的方言运用增强了作品的地域归属感与认同感。而对于更广泛的读者群体,这些方言词汇虽初识可能略显陌生,但在沈从文的精心编织下,它们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刻的象征意义,成为连接读者与湘西文化的桥梁,让读者能够透过这些词汇,窥见湘西文化的独特风貌与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