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知“言必信,行必果”,却鲜有人知孔夫子竟在后面加了句“硁硁然小人哉”;世人皆追求“相濡以沫”,却不曾见岁月流逝剥蚀后的“相忘于江湖”;《论语·宪问》中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亦被历史的风尘打磨成“以德报怨”。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经典古语几经嬗变,“半吊子古语”屡见不鲜,原文全句却无人问津。我不禁思索,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
欲见其本,先溯其源
“江河万里有源,树高千尺有根。”正是因为前人的智慧,那些经典的话语才能广为流传。这些古语从被提出、被实践,再到被重新解读,已是经过了时间的重重考验。究其根本,经典话语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了无数传播媒介乃至主观修改,经过了人与人、时代与时代之间的“时空差”,难免“残缺不全”。若是内核被断章取义,抑或被善意地改编,我们便容易难以分辨,迷失其中。
析之察之,功过何在?
首先,对于断章取义而来的话语,我们应当彻底地否定。因其存在可能误导学习者、破坏语言生态、传播错误价值观的巨大弊端,所以绝不可以放任自流。反观善意改编,多是发生在特定场合下的身不由己,此种对古语的发展和变化往往更加契合现实和人们的精神追求,能够达到传播正能量的引导作用,更好地传递出与时俱进、积极向上的情绪。相比“相忘于江湖”的冷漠,“相濡以沫”的情谊更容易温暖人心。
既明要义,如何践之?
不骛于虚声,实践为至道。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一些标准来辨其良莠。例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上下求索的坚定否定了后半的“以有涯随无涯,殆己”,这是表达的改变,同时也是内核的改变,旧有理论在不断的实践中被补充并自我完善,才最终摆c6af9b1e4e7bc49d3a0af0025a77732a7ba540f8c3c393652c8f0f7376211d15脱了“躺平”之意,成为催人上进的金玉良言。
与时代对路,与实际对路,与自己对路,古语才算是虽缺半言,理却不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看似无用的“后半句”。
我们应以辩证的观点全面地看待这些经典话语,毕竟所处之境不同,精华与糟粕亦可转化。皆知《卖油翁》中的“无他,但手熟尔”强调熟能生巧,却不知后面还跟着看似是在鼓吹学习无用论的后半句,这时候的巧截半句何尝不是对投机取巧之人的警示?
了解整句的经典话语,是一种思维素养的提升;仅知半句,亦不失为一种柳暗花明。我们在死胡同的尽头稍微多的“转念一想”,就可能会为每一处智慧的灵光寻找更贴合的应用语境。
向外延伸,启示亦存
面对“半吊子古语”,恰如我们面对海量混杂的信息和复杂多面的世界,碎片化的知识极易令我们陷入“穿井得一人”的谣言陷阱中,那些不知来处的信息考验着我们的处理和辨识信息的能力和素养。对此,我们面对半截儿古语,要追根溯源、明辨是非、深析利弊、三思而行。身处“信息茧房”俯拾即是、信息乱象频生的信息时代,这一启示弥足珍贵。
纵深挖掘这一社会现象,更多的思考和启示浮出水面。
面对“半截儿古语”,断章取义不可取,巧截半句理不亏,不拘泥于古制,不惑于故旧,不断汲取时代的精神,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关于整体与部分、取与舍的深思蕴藏其中,留给我们无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