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荷

2024-10-31 00:00梁华
青年文学家 2024年29期

雨中观荷,观的是迷蒙氤氲的心境,观的是荷莲雨雾中的意境……在雨一阵紧似一阵的滴答声里,在雨水敲打亭檐、叩击荷叶声里,在惊悸的鸟虫沉吟声里,在雨水落入水面击起一个个水泡声里,时不时还会发出一些叶子倾倒积水的哗哗声,以及荷叶与荷叶间触碰的摩挲声,此起彼伏。在被荷花簇拥的水榭亭台中,观荷之人独处清幽,品茗、静默、禅悟。

自古中国民间就有泛舟赏荷、采莲弄藕、放荷灯的风俗。“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的词值得玩味,观荷到尽兴竟误入藕花深处,真想如词人那般撑一叶小舟去接接荷气。

舟上观荷,应该感谢那个会体恤城里人小情小调,颇有创意的山庄设计人。在那个度假山庄,算是可以玩味一回,只是那船不是撑篙摇橹的。四个城里人花枝招展地上了小船,打趣逗笑,好不快活。定了方向,朝前沉浸于那片开开合合的荷莲之间。偶尔有一阵阵雾气缥缈其间,让人如同置身瑶台仙境。水雾是人工的,是设计师的匠心,我们就沉浸在这诱人的小招数里,放空自我。直到时间变得非常窘迫,才想起来上岸。可这时却又偏偏遇见起风,怎么也靠不上岸了……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栽培。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说:“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中国文人对荷花有着特别的偏爱。唐代王勃用“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形容纯洁美好的爱情。爱情也好,婚姻、家庭也好,“荷”与“和”字的谐音足以给人们带来和谐美满、吉祥如意的良好祝福。

荷花在文学艺术中常被用来表达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精神状态。观荷可以让人感受内心的平和宁静,达到心灵的澄明。荷莲浑身都是宝,具有普世的奉献精神,一茎一花,高雅洁净的品格更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禅意、佛缘、和谐、高洁,向上精神,荷莲都使人们心仪,而常作为雅室中堂的清供之物。荷莲的名句、名画随其高洁脱俗的神韵气质而流芳千古。每每观荷、拍荷、写荷、画荷都视为雅事,同时也驱散一下我们浮躁的心性。

那天,我与儿子办完事去西溪湿地漫无目的地漫步,被花草蝶鹊和一些喜欢的景物吸引,随意走随意拍,不承想被一阵阵荷的清香吸引。转入一处围栏牌坊,眼前豁然呈现大片的荷花,正应了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荷田环绕着水榭亭台、曲桥回廊和木质栈道。阁轩古朴,呈暗褐色。闭园之时,亭台的木格门窗紧闭,四周是一圈围栏。兴奋的我们立马斜倚美人靠,打开镜头。荷塘中,有尖角初露的,有打着朵儿的,有羞涩着半开的,还有不少青涩的小莲蓬东斜西歪着,蜻蜓低掠,叶子出水很高。夕阳晚照,菡萏静婉,荷叶舒展,白莲、粉荷都沉浸在美丽的光影中,在流金的余晖中玲珑剔透,煞是好看。越是炎热,荷花的生命力就越旺盛。如果说冬以傲雪凌霜的梅花为最,那么夏当以在酷热中仍给人向上精气神的荷花为翘楚,她给苦夏中的芸芸众生以清新的慰藉。亭子四周能入镜的,都拍了个遍,兴致犹未尽,又沿着木质栈桥流连。世界之外,时间之中,置身清幽荷田,仿佛只有我俩与变幻的晚霞、荷花,融在一起,美妙至极。直到眼前的荷花看不真切了,顾不上饥肠辘辘的我们才择路而归。阡陌两旁一派恬静迷人的田园气息,恍惚间,在夏蝉断断续续的鸣叫声中,荷塘渐渐被夜色笼罩,婀娜的荷花仙子正妙曼起舞。微风过处,清香习习,仿佛远处朦胧中传来一阵阵渺茫的歌声似的……

《爱莲说》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观荷多是观其花叶的华美气韵,观光影中的灵动形色,观构图中的精致俏丽。宋人周敦颐观荷竟是观到了荷的骨子里,观出了荷的精髓,书写下千年爱莲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