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预设背后的限制与开放

2024-10-31 00:00魏建宽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4年10期

一道怎样的高考作文题,才会获得好评?换言之,能获得好评的高考作文题,其应有的模样是怎样的?

我想,它应该就是2024年新课标Ⅰ卷的作文题的模样。

从考生的角度看,浅者会不觉其深,深者会不觉其浅;从能力考查的角度看,考生的思维品质、情感倾向、价值抉择,皆能从他们对命题设问的“答案”中,得到全面而又有层次的区分;从命题技巧的角度看,命题材料部分言简意赅,寥寥几十字,真可谓惜墨如金,这样的命题称得上是一次“华丽的瘦身”。

更让人值得称道的是,这道材料作文题,命题者竟然大胆地聚焦“科技应用与人文”这样的热点话题,毫不惧怕考生押题。

为什么?因为命题者以寥寥43个字,成功实行了多重预设,同时又拟设了多重开放的可供考生阐述的空间,使考生面对此则材料,虽有“熟悉的陌生人”之感,却能于其写作角度的确定与立意的取舍上,差异立现,高下立判。

那么,这道作文命题材料背后究竟有哪几重预设呢?我想至少包括以下六重:

其一,“越来越多的问题”中的“问题”,是命题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这一核心概念,出现于命题材料的语境中,是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加以预设与限定的。

其二,“越来越多的问题”中的“问题”,是人们可以借助已经普及的互联网与已经应用于现实的人工智能“很快得到答案”的“问题”,这也是预设的限定。

其三,“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中的“答案”,也是一个核心概念。这个“答案”,也存在隐性的判断。命题者之所以说“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而不说“问题”能很快得到“解决”,是因为“解决”意味着矛盾的终结,意味着“问题”处理的完满。而“答案”呢,却有事实层面上的真假之分、价值判断上的高下之辨、情感判断上的认同与不认同之别。由此看来,命题人不用“解决”而用“答案”一词,也是用心良苦的,或者说是命题者的有意预设。

其四,“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中的“越来越多”,限制的是“问题”。联系前半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进行分析,考生也应该读到这个判断句所陈述的事实背后的隐性的价值判断——“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较之于互联网没有普及、人工智能没有应用的时代,的确大大有助于人类处理更多的“问题”,也能更快捷地帮助人类寻求问题的“答案”。

其五,“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中的“问题”,同样又是一个核心概念,因为它与“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中的“问题”相比较,二者的内涵与外延其实是有差异的,这也正是命题者的又一预设。且举一例,即可做出阐析。2018年3月,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出席中国高层发展论坛的“创新引领未来”专场论坛,在回答如何使用数据这一问题时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李彦宏此言一出,即引发了全网的声讨。为什么?人们借助李彦宏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去“换取便利”“换取效率”,去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的确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而网民十分不情愿地被迫将“隐私权”让渡给百度才能换取“很快得到答案”所产生的“问题”,却又是一个涉及手机应用软件是否侵犯用户个人隐私权的“问题”。而后面的这个“问题”,正是人们借助普及的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希冀能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而产生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外延与内涵显然是不同的,这两个“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正是考生必须加以阐述的。

其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与“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从逻辑关系看,它看似是一个“条件陈述”,但这个“条件陈述”的“后件”——“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使用的却是一个“是非问”句式。从逻辑学的角度上看,“是非问”并不是一个“陈述句”,也就是说并不能构成一个命题。高考命题者为什么如此表述?其实,这也是另一重预设,即命题者不预设立场的判断。这样的预设,留给考生的思辨空间,相较于“那么,我们的问题会 (不会)越来越少”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显然是更大的。对于这样的预设,考生也必须于审题时有清晰的判断。

明察了上述命题材料中六重“预设”背后的“限制”,考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必须能敏锐地意识到命题者于六重“预设”背后为考生提供的多重“开放”的阐述空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晋浩天,于2024年6月7日第一时间采访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组,发表了《2024高考作文题为啥这样出?权威设计思路来了》一文,文中提及了命题者于作文题为考生预留的“阐述空间”——

本题具有较强的思辨性,考生可以思考的维度很多:比如问题的“多与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但人类还在不断思考,伴随着旧问题的解决,新问题会不断产生,推动人类不断迈上新台阶。又如问题的“浅与深”,最容易借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迅速得到答案的,往往是知识性的问题,而更深层次的开放性问题、复杂性问题、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却很难直接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找到答案。“浅问题”的迅速解决会助推人类更好地向“深问题”探寻。再如问题的“得与失”,当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人类是否会变得习惯于让机器代替思考?缺少了知识的积累过程和难题的探索过程,人们是否会越来越丧失提问的能力?表面的“问题”少了,但深层的“问题”是否会更严重?

就高考命题者所述三个“维度”呈现的不同的“阐述空间”,我试着再做一些补充性的解释。

第一重,“问题的多与少”的阐述空间并置。考生可以选择“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少”立意,也可以选择“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来加以阐述。选择前者,就意味着将命题材料中的两个“问题”视为同一个概念,很难于立意上见出不俗;选择后者,至少可以选择如下的立意:人类从未停息对世界的追问,而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并不能使这个世界祛魅,人工智能作为一种以大数据加算法构建的解释世界的模型,永远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因而“我们的问题应该会越来越多”。

第二重,“问题的浅与深”的阐述空间并置。能够依托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解决的问题,往往的确都是知识性的问题,即“浅层次”的问题,而多元的、复杂的、涉及情感与伦理价值观的问题,也的确极难仅凭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来解决。比如,抖音公司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算法,成功地捕捉并预测开封王婆、菏泽火车南站郭有才极有可能会成为爆款网红,事实上抖音公司也的确借这类爆款网红为自己的公司赢取了更多的利益。抖音公司借助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解决公司如何获取更多利益的“问题”,其能力不能说不高,但抖音公司却无法精准地预测或无法、无力或不愿顾及菏泽郭有才这类网红所可能引发的舆论风暴。如果网络所传言的郭有才存在包装过度之事属实,那么抖音平台于此事件中应该担负的“伦理责任”,显然又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另一个“问题”。

第三重,“问题的得与失”的阐述空间并置。当人类依赖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就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地获得其所需要的答案,人类的确极有可能会逐渐习惯于依赖让人工智能替代自己思考与提问及表达,久而久之,人类神奇的想象力、神圣的好奇心、不屈的意志力、敏感的情感体验能力,是否又会逐渐丧失?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试想,如果人工智能的编辑机器替代了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那么绝对不会出现如下动人的文学传奇——

《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初稿完成后,路遥打电话给远在洛川的弟弟王天乐,当时王天乐正在洛川县采访,接到哥哥路遥突然打来的电话,王天乐以为哥哥身体出了状况,心急火燎地赶到榆林。进房间后,路遥对他说田晓霞死了!

田晓霞何许人也?她就是路遥于《平凡的世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路遥的精神之恋的对象!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曾这样向读者感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当我们读《平凡的世界》、读《红楼梦》,如果读不到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痴”与“爱”,如果读到的只是由人工智能机器拼凑与嫁接的冰冷的文字拼图,那么,这是人类之“得”,还是人类之“失”呢?

2024年4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预测,人工智能可能会于2030年超越人类的总体智能,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会摆脱人类的约束进而反噬人类,这不正是我们人类在利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帮助我们自身“很快地”“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的过程中,给自身带来的“越来越多的问题”中最让人类感到恐惧的问题吗?

马斯克的这一预测,一时成为新闻热点。2024年新课标Ⅰ卷作文题的命题者,是不是也特别关注到了这一热点新闻,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这道作文题的确以将来可能出现的“人工智能拐点事件”当作了命题背景,这却成了事实。命题者以如此重大的科技变革与人类未来的命运的关联作为人文话题,命题拟制之时再安排多重预设,以供考生于多重“限制”而又相对“开放”的“舞台空间”,跳出一段独属于不同考生的舞蹈,其用心倒是十分独特的。

这不禁让人感叹,时代才是真正的出题者,高考命题者即是代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