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方案

2024-10-31 00:00姜红菊李步社孙嘉瑛宋团伟张和军付茂严敏鸣许利琴瞿文学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4年5期

摘 要: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也是一种对猪场生产及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的疾病。猪场防控猪流行性腹泻的主要措施有疫苗免疫、消毒、检测、净化等,但因PEDV的变异速度较快,从以往的防控效果来看,目前疫苗的免疫效果不稳定,采用消毒等管理措施起到的效果也不稳定。部分猪场每年因PED死亡的哺乳仔猪数占整个哺乳阶段总仔猪数的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对猪场造成较大损失。本研究以华东地区某猪场为基地,通过技术分析、试验对比,探索该猪场PED的有效防控措施,并形成综合防控方案,为该猪场后期防控及行业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PED;综合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24)05-0045-11

1 猪流行性腹泻概述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也是一种对猪场生产及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的疾病。

1.1 PED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

1.1.1 PED流行病学

1971年,PED首次在英国被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也出现了该病。PED只在猪中流行,一般通过消化道呈接触性传播,各个阶段的猪都会发病,种公猪、种母猪、较大的育肥猪(发病轻),一般为3 d左右的一过性流行;哺乳仔猪、保育猪发病重,尤其是哺乳仔猪,会出现脱水等严重症状,死亡率较高,其中新生仔猪短期内的死亡率可达50%以上。PED的流行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冬春低温季节多发,在夏秋高温季节少发。

1.1.2 PED发病机理

PEDV经猪的口鼻感染后,进入肠道,在小肠和结肠绒毛上皮细胞浆中增殖。病毒的增殖会造成肠壁细胞器损伤,出现细胞功能障碍,继而导致肠绒毛萎缩,小肠黏膜碱性磷酸酶含量大幅度减少,从而引起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造成渗透性腹泻。当腹泻严重时,患病猪会进一步发生脱水,导致死亡。

1.2 PED诊断及防治

PED的临床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相似,通过肉眼观察及解剖很难区分,一般需通过实验室PCR检测进行确诊。

猪场防控PED的主要措施有疫苗免疫、消毒、返饲、检测、净化等,但因PEDV变异速度较快,从行业的防控效果来看,目前PED的免疫效果、消毒等措施的使用效果都不稳定。

1.3 PED对猪场的影响

PED作为一种对猪场生物安全及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的疫病,其防控方案对猪场的生物安全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PED的历史发病数据,模拟核算猪场暴发一次PED的影响,具体如下:

一家年出栏12 000头育肥猪的母猪场(假设该猪场母猪存栏为600头,每月分娩100窝,窝均活仔数为10头,保育猪存栏为1 600头,每月饲料消耗为360 t,全群料肉比为3.0),在不暴发PED的月份,猪场的哺乳仔猪成活率一般为95%,保育猪成活率为97%,母猪断奶后7 d的发情率为90%左右,全群料肉比正常。当发生PED后,根据发病规律,一般会持续两个月左右才能逐渐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在此期间,哺乳仔猪成活率会下降到50%,保育猪成活率会下降到94%,母猪断奶后7 d的发情率会下降到70%左右,全群料肉比会上升0.1左右。如根据以上变动数据计算,在发病的两个月内,哺乳仔猪比正常月份多死亡45%,数量为900头 (1 000×2×0.45=900头),按照每头仔猪300元的成本,成本损失270 000元(900×300= 270 000元);保育猪比正常月份多死亡3%,数量为96头(1 600×2×0.03=96头),按照每头保育猪500元的平均成本,成本损失48 000元(96×500=48 000元);母猪断奶后7 d的发情率下降20%,则两个月共少配母猪40窝(100×2×0.2=40窝),每头母猪每个月饲养成本约300元,则母猪饲养成本损失12 000元(40×300=12 000元);全群料肉比上升0.1,则该猪场每月多消耗饲料12 t,按每吨饲料均价3 000元计,两个月发病期饲料费用增加 72 000元(12×2×3 000=72 000元);综上数据,该猪场暴发一次持续两个月的PED疫情,造成成本上升402 000元(270 000+48 000+ 12 000+72 000=402 000元)。

一个年出栏12 000头育肥猪的猪场,按每头育肥猪利润200元计,正常年份的利润约为 2 400 000元(12 000×200=2 400 000元),发生一次PED疫情,猪场的利润减少402 000元,减少的百分比为16.75%(402 000÷2 400 000 =16.75%),可见损失非常大。

对照本研究所选猪场(简称为基地场)的情况后发现,在以往年份,当猪群暴发PED疫情后,该猪场损失情况与上述计算结果相近。

同时,PEDV变异快,采用免疫接种等措施进行防控效果不稳定,因此,在当前非洲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烈性病仍然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大环境下,非常有必要研究PED的防控方案,为猪场的生物安全和经济效益提供保障,这也是当前行业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

2 基地场PED流行及防控方案

本文以华东地区某猪场为研究基地,通过技术分析和试验对比,探索该猪场PED的有效防控措施,并形成防控方案,为后期防控及行业防控提供参考。

2.1 基地场PED流行情况

2.1.1 基地场PED历年流行情况

基地场于2013年建成投产,分为两条生产线,共存栏种母猪2 500头(生产一线1 300头,生产二线1 200头),年出栏各类猪50 000余头,从2013年至2021年,每年都有PED流行。历年的PED流行情况见表1。

从表1可见,基地场建成投产后,生产一线的猪群连续多年都暴发了PED,并且损失的仔猪较多,生产二线的猪群相对PED发病少,损失的仔猪也少。生产一线、生产二线在2022年以后都未再发生PED流行。

从生产记录查到,2013—2018年期间基地场发生PED流行时,除了哺乳仔猪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种母猪、育肥猪也出现过典型的一过性腹泻症状;2019年后,基地场种母猪未再出现过典型的腹泻症状。

2.1.2 基地场PED病原变化监测

多年来,基地场发生PED时,都进行了采样检测,并对部分样本中的PEDV进行了测序分析。

选取研究对比所测的A公司PEDV SCSZ-1疫苗株、B公司PEDV AJ1102-R疫苗株、C公司PEDV LW/L疫苗株、PEDV CV777疫苗株、韩国PEDV疫苗株,以及基地场历年所测的26株PEDV(2019年1株、2018年1株、2017年2株、2016年3株、2015年4株、2014年8株、2013年3株及2012年4株)的S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毒株S基因的大小略有不同 (4 143~4 170 bp)。C公司(PEDV LW/L疫苗株)、PEDV CV77疫苗株以及韩国疫苗株(PEDV Chinju99株和virulent DR13株)S基因均为4 152 bp;A公司(PEDV SCSZ-1株)、PEDV CV777疫苗株等S基因均为4 149 bp;韩国疫苗株(PEDV SM98株)S基因为4 143 bp;B公司(PEDV AJ1102-R疫苗株)S基因为4 170 bp。基地场历年所测毒株及疫苗株S基因长度如表2所示。

基于PEDV S基因全长所作的系统进化树,见图1。S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2012—2019年基地场PEDV流行株可以分为两个基因型(Group 1和Group 2),Group 1可以分为2个亚型(Group 1.1,Group 1.2),PEDV SHPD/XE/2015株与DX株、JS-2004-2株和LJB/03株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Group 1.2。与A公司(SCSZ-1株)、PEDV CV777疫苗株和韩国疫苗株(PEDV DR13疫苗株)的关系较近,同属Group 1。Group 2可以划分为2个亚型(Group 2.1,Group 2.2)。2012—2019年基地场PEDV流行株包括基地场历年所测毒株(除PEDV SHPD/XE/2015株外),与2013年美国的PEDV流行株及韩国2009年的PEDV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近,和B公司(PEDV AJ1102-R株)、C公司(PEDV LW/L株)的毒株处在一个大的进化分支上(PEDV Group 2.2)。2015年,首次检测到与疫苗株同属Group 1基因型的PEDV流行株,2015—2019年测得4种不同长度S基因序列的PEDV分离株,绝大部分PEDV流行株的S基因长度为4 161 bp,与目前所用PEDV疫苗株的S基因长度均不同,可见基地场PED流行情况复杂,毒株多样,总体而言,基地场的PEDV流行株与目前所使用的PEDV疫苗株之间的遗传关系差异较大。

2.2 基地场PED防治方案

基地场为防控PED,多年来采取了免疫接种、消毒、监测、优化饲养管理等措施,根据历年的防控情况,对各种措施的效果评估分析如下。

2.2.1 免疫接种方案

(1)历年免疫接种方案

基地场历年的免疫方案如表3。

从表3可见,基地场多年来一直给猪接种PED疫苗,2013—2014年,使用某疫苗公司的PED灭活疫苗,2015—2017年,使用某疫苗公司的PED经典株活疫苗,2018—2024年,使用某疫苗公司的PED变异株活疫苗及灭活疫苗。

2013—2014年,后备母猪未接种疫苗;2015—2019年,后备母猪配种前接种疫苗2次;2020—2024年,后备母猪配种前接种疫苗4次。

经产母猪的疫苗接种部位为后海穴,后备母猪的为颈部肌肉。

基地场的两条生产线,历年的免疫接种方案及疫苗种类都一样,但从腹泻发生率及损失看,两条生产线的差别很大。生产一线2013—2021年连续发生腹泻,且损失较大;生产二线在2015—2017年发生过腹泻,损失相对小,2020年至今,未再发生过PED。

(2)免疫试验及效果评估

基地场针对PED做过多次免疫试验,包括不同免疫时间的对比试验、不同疫苗的免疫对比试验、不同免疫方式的对比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免疫方案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从历年的PED免疫程序可以看出,PED疫苗的免疫时间、疫苗种类经过了多次调整,是根据免疫效果的评估进行调整的。

其中2020年11月份安排了一次不同免疫时间的试验对比,选取两种免疫模式的母猪各 30头,检测其分娩后乳汁中IgA、IgG的含量,结果见表4。

从表4可见,对母猪采用两种PED疫苗免疫模式,产生的PEDV抗体有明显差异,其中IgA的差别相对较大,IgG的差别小。

朱海侠等[1]证明,乳汁中IgA水平与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成正相关,IgA含量越高,免疫力越高。从以上对比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母猪两次免疫的时间距分娩时间越近,分娩后乳汁中的IgA含量越高,对仔猪的保护越好。王艳丰等[2]发现,对妊娠母猪采用不同疫苗、不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其分娩后所产初乳中IgA的含量有差异。

根据表4可知,基地场从2021年第一季度后,改变了母猪PED疫苗的接种方案,由之前的产前5周接种活疫苗1头份+产前3周接种灭活疫苗2 mL,变为产前4周接种活疫苗1头份+产前2周接种灭活疫苗2 mL。从生产数据跟踪来看,疫苗免疫程序改变后,截至2024年8月份,未再观察到PED的流行。

2.2.2 消毒方案

(1)历年消毒方案

消毒是防控PED的重要措施。基地场历年的消毒方案见表5。

从表5可知,多年来,基地场的消毒方案未做过大的调整,只是在每次PED流行时增加栏舍干粉消毒频率。

根据以往的生产实践观察,当发生PED时,消毒只能延缓疾病的传播速度,并不能完全遏制疾病的传播。所以单靠消毒防控PED不能获得有效的防控结果。

分析原因,应该与PEDV的传播方式有关。董稼诗等[3]证明,PEDV的传播途径有粪口、空气、接触传播,并可通过饲料、生产工具等物品交叉感染。因此,猪场一旦出现PED,病毒在短期内会快速传播到场内各生产阶段的猪群,并随着病毒的反复感染、增殖,会以更快的速度继续传播。

(2)消毒试验及效果评估

针对PEDV的消毒措施,基地场做过不同消毒剂的对比试验。试验为定性试验,通过观察PED发病期间不同消毒药对病毒传播速度的影响评估消毒效果。其中2020年第四季度的1次试验结果见表6。

PEDV较为脆弱,朱秀高[4]的研究表明,多种消毒剂对PEDV都有杀灭效果,但如果兼顾操作过程的方便性和对环境的影响,应优先选择低毒、低残留、易降解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过硫酸氢钾。从PEDV对湿度的依赖性角度考虑,消毒时应选择雾化悬浮效果较好的设备;针对产房的消毒,应考虑不增加湿度,故优先采用干粉喷洒模式。

2.2.3 饲养管理对PED防控的影响及优化方案

将基地场近些年在饲养管理方面的措施及优化方案总结如下:

(1)人流管控

在饲养管理中,人是最不可控的因素,也是对生物安全影响最大的因素,几乎猪场中的所有流行性疫病都能通过人员交叉传播。因此,猪场的人流管控是管理流程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2021年,基地场在总结前期防控失败和成功的案例后,针对PED的人流管控进行了优化,关键点如下:

①人员定岗定责定舍

为防止人员流动带来的交叉感染,全场各生产阶段、各生产岗位、各栋猪舍实施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定岗定责定舍。禁止不同生产阶段的人员互窜猪舍,同一个生产阶段,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得进入他人管理的猪舍(如分娩舍在初生第1周实施封闭管理,该猪舍员工限定在本栋工作,不得参与本生产阶段的断奶、转群等集体工作。发生PED期间,各种物资及饭菜由专门人员配送至封闭猪舍)。

②人员进出猪舍管控

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工作鞋是风险很高的交叉传播因素,人员进出环节的细节管控是减少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

所有人员进出猪舍需要踩踏门口的消毒池或消毒盆,分娩舍饲养员进出猪舍时需要换鞋,并用过硫酸氢钾溶液消毒双手,以避免将外部传染源带入猪舍。

PED暴发期间,对各生产阶段的猪群实施相对严格的封闭管理,控制人员进出猪舍的频率。

③人员洗消管控

工作人员除了在进入生产区时需执行沐浴、更衣等清洗消毒流程外,在进出猪舍、转群后也要进行相应的清洗消毒。其中,进出猪舍的清洗消毒,包括对鞋底、双手、工具的清洗消毒,转群后要对参与转群人员的鞋子、衣服、双手、工具清洗消毒。

(2)猪流管控

猪会携带、传播PEDV,因此科学地控制猪群流动方向是PED防控中的重点。

猪流管控的关键点有:

①猪流动方向管控

猪群只能从低风险区域流向高风险区域,即按照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的方向流动,不能倒流。后备母猪引入繁育母猪群时,需要检测PEDV抗原,阴性方可引入。

②猪转群细节管控

猪群转猪前,对转猪通道清洗消毒;转猪后,对转出猪舍、转猪通道、转入猪舍全面消毒。

在发生PED时,控制转群频率,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对产房的断奶仔猪转群应使用场内转运车,避免仔猪接触地面,以防感染或传播PEDV。

③猪群消毒

每周使用过氧乙酸(配比1∶500)或过硫酸氢钾(配比1∶800),对妊娠、保育、育肥阶段的猪进行1次带猪消毒,对分娩舍的消毒则使用干燥粉及过硫酸氢钾混合喷洒。

在发生PED时,可使用高浓度过硫酸氢钾(配比1∶400)进行带猪消毒。

(3)物流管控

各种生产物资都有携带PEDV的可能。基地场通过熏蒸消毒和隔离净化防止各种物料携带并传播PEDV。

①熏蒸消毒

所有进入生产区的物料都要进行两次熏蒸消毒,第1次消毒在公司熏蒸消毒间,第2次消毒在猪场门卫熏蒸消毒间。

熏蒸时采用氯制剂,消毒用量为2 g/m3,熏蒸时间为2 h。

②隔离净化

隔离净化是一种有效的物资带毒净化方法。刘丛敏[5]证明,PEDV在干饲料中的存活时间为1~2周。物料在经过熏蒸后,在仓库中继续隔离净化1周以上,可以有效地减少PEDV潜在的威胁。

同时,物料的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保障有效的隔离时间。

(4)车流管控

PED作为一种接触传播的疾病,外来运猪车是最大风险源之一,必须进行彻底的洗消和烘干,并经检测非洲猪瘟病毒、PEDV为阴性后才能到猪场的外出装猪台拉猪。

内部转运车也存在交叉传播病毒的风险,在每次使用后要经过彻底洗消,并停靠在猪场指定位置进行干燥隔离。

(5)其他细节管理

①初乳管理

初乳含有多种免疫抗体,是初生仔猪获得母源抗体的最佳方式。康春华等[6]发现,初生仔猪在分娩后24 h内获得充足的初乳对防控PED非常重要。其他研究还表明,用PEDV IgA含量较高的母猪初乳饲喂发生PED的仔猪,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7-8]。

②返饲管理

部分猪场在发生PED时对母猪实施返饲[9-10],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母猪产生大量的针对PEDV野毒株的抗体。

返饲作为一种短期控制PED的手段,对基地场生产实践确实有效,基地场曾使用过数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流行呈常态化的背景下,这种防控方法是一种高危手段,存在传播非洲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等疫病的潜在风险。虽然有部分猪场在返饲时会检测,但这并不能完全排除高危病毒的感染风险。因此,不建议采用返饲来控制猪流行性腹泻。

③后备母猪管理

根据基地场PED的多次发病过程发现,第一胎、第二胎母猪分娩的仔猪容易发生PED。

基地场生产一线为核心育种群,每年的后备母猪更新率超过70%,群体中后备母猪占比大;基地场生产二线为扩繁生产群,每年的后备母猪更新率约40%,群体中后备母猪占比小。从PED流行的频率可以看到,生产一线明显高于生产二线,且每次发生流行时,生产一线的哺乳仔猪损失比例更大。

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后备母猪、低胎龄母猪的免疫抗体要比高胎龄的经产母猪低,属于易感猪群,当PEDV进入群体时,这些易感猪群最早发病。因此,后备母猪在入繁育群前要进行PED的加强免疫,以增强其对PEDV的免疫力。

2020年开始,基地场在总结前期防控经验后,调整了后备母猪的免疫程序,在配种前增加两次PED活疫苗的免疫,以提高后备母猪的相关免疫力。

④饮水管理

饮水对猪群健康非常重要,在饮水中加入酸化剂等功能性添加物,可以增强猪群的免疫力[11-12],减少PEDV等病毒的感染风险。

地场实施以上管控措施后,PED的发生率明显下降,2022年后,未再出现PED。

2.2.4 栏舍结构和布局对PED防控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从基地场历年的PED发病情况来看,猪场的栏舍结构和布局对PED的防控具有重要影响。

基地场采用全封闭水泡粪模式,猪舍采取纵向负压通风,常年湿度较大。与基地场所在公司其他半开放、刮粪式生产模式的猪场相比,基地场的PED发生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发病影响更大。

廖学文等[13]的研究指出,PEDV在低温的猪粪水中存活时间超过28 d;加拿大的相关研究表明,PEDV在污水中存活时间超过9个月。污水是猪场PEDV的重要储存地[14]。

基地场猪舍内的水泡粪在猪舍内存放时间较长,其中妊娠舍每批次水泡粪存放两个月以上,分娩舍约4周,保育舍约7周,育肥舍约5周。并且各生产阶段猪舍的水泡粪存量也较大,如妊娠舍的水泡粪存量在2 000~3 000 m3,育肥舍水泡粪存量在800~1 200 m3,分娩舍、保育舍的水泡粪存量在300~400 m3。

大量水泡粪长时间存放在猪舍中,猪舍会成为PEDV储存、休眠、扩散的绝佳场所,一旦环境条件具备,如低温、高湿、空栏消毒不彻底,这些PEDV就会重新感染猪群,造成PED流行。

事实上,基地场在前几年对环境监测发现,猪舍环境尤其是舍内水泡粪的PEDV检出率很高。在冬春季,各猪舍检出率超过50%,在其他季节,也有10%以上。

针对这种情况,基地场从2021年后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一方面从存放时间上进行控制,要求各生产阶段猪舍的水泡粪存放时间缩短到 4周以下;另一方面,在每次排放完毕后,对栏舍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消毒,以降低环境中的病毒载量,减少环境存毒、散毒风险。

以上改进措施实施至今已有近5个月,从基地场当前的群体检测情况看,猪舍内PEDV的检出率已经下降到10%以下,说明该项措施有效。

2.2.5 饲养模式对PED防控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按照仔猪断奶后的去向,猪场的饲养模式可以分为一点式全程饲养模式和两点式分段饲养模式。

采用一点式全程饲养模式时,种母猪、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全部饲养在同一个场区;采用两点式分段饲养模式时,种母猪及哺乳仔猪饲养在一处,仔猪断奶后转入相隔一定距离(一般为3 km以上)的另一个专业育肥场区饲养。

基地场采用一点式饲养模式,多年的PED防控案例表明,每次发生PED时,基本都按照育肥猪、妊娠猪、分娩猪、保育猪的顺序传播,育肥猪因为缺乏免疫抗体,成为PEDV扩增、传播的源头。

对比行业内其他采用两点式饲养模式的猪场,这些猪场因为仔猪断奶后脱离了原来的母猪群体,保育猪、育肥猪等易感群体与母猪群完全隔离,即使易感群体发生了PED,也不会出现倒传入母猪群和哺乳仔猪群的情况,避免了群体的连锁发病损失。另外,两点式饲养模式对其他传染性疫病的防控效果也很好[15]。

所以,建议新建猪场优先考虑采用两点式饲养模式,已经建成使用的猪场在条件许可时可以改造为两点式生产模式。

2.2.6 PED预警方案

猪场每发生1次PED,造成的损失会超过正常年份经济效益的10%,对PED的防控,除了上文所示的各项措施以外,通过检测建立预警,预测PED的发生并指导猪场提前防控也非常重要。

基地场通过多年的防控,发现环境、猪群中PEDV检出率与猪群PED流行成正相关。在PED流行前,很少能从猪舍、粪污、猪群肛门拭子中检测出PEDV,当检出率快速上升时,可能会短期内出现PED的暴发。因此,通过检测环境、猪群中的PEDV,可以对PED的流行进行预警,提前做好免疫接种、消毒、管理措施的调整,以预防PED的发生。

猪场的预警检测方案具体如下。

分别对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成舍的栏舍地面、粪污、肛拭子进行样本采集。每个生产阶段每种样本采集10个,5~9月每月采集 1次,10月~第2年4月每月采集2次。当上次采样检测无阳性,本次采样检测有阳性时,启动预警;当本次采样检测阳性率高于上次采样阳性率时启动预警。

当检测数据达到临界值触动预警后,全场立即采取PED流行期防控措施,对母猪群加强免疫PED活疫苗1次(2~4头份),同时各猪舍进行全面消毒,每天1次,连续消毒1周以上。同时,减少猪群的流动,控制人员的流动,在饮水中加入酸化剂等功能性添加物来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病毒传播。

3 结论

PED是一种对养猪业有较大危害的传染性疾病,随着国内规模化猪场比例的增加,猪群饲养密度在增大、转群频率在升高、母猪更新比例在加大,猪群感染PEDV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根据基地场2013年以来的PED防控实践发现,防控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包括免疫接种、消毒、检测预警以及优化猪舍结构布局、饲养管理和饲养模式等在内的多项综合措施。按照传染病防控的三要素进行综合防控,其中免疫接种是保护易感动物的手段,通过优化免疫方案,提高易感动物的免疫力,降低猪群的感染风险;消毒以及优化猪舍结构布局和饲养模式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猪群;检测预警、消毒等是为了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PED的传染源,消灭传染源,保护猪群不被感染。

从基地场的防控结果来看,运用以上综合措施具有显著的效果,在此供行业参考。

同时,从长远的角度分析,防控猪PED最好的措施还是净化群体,通过采取免疫接种、检测、管理监控等措施,清除猪群中潜在的病原携带者和储存在环境中的病毒,建立一个PED净化猪群。从全行业PED的流行现状看,目前要达成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困难。借鉴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经验,养猪业通过科学施策、综合防控,净化PED、提高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和生产水平是可期的。

参考文献

[1] 朱海侠,王玉玲,潘海城,等.流行性腹泻IgA,IgG抗体与PEDV抗原相关性研究[J].福建畜牧兽医,2019(4):25-29.

[2] 王艳丰,张丁华,王书丽,等.不同免疫程序对猪PE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18,54(6):29-31,34.

[3] 董稼诗,李鹏.流行性腹泻病毒及感染扩散途径[J].现代畜牧兽医,2019(6):40-43.

[4] 朱秀高.针对PEDV的运输车辆消毒方法效果比较[J].中国猪业,2015,10(3):73-75.

[5] 刘从敏.规模化猪场流行性腹泻(PED)防控策略[J].今日养猪业,2015(6):56-59.

[6] 康春华,朱清妹.管理母猪初乳,防控猪流行性腹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11):136,116.

[7] 李雪平,安贺佳,何鑫,等.初乳管理方案在猪PED防控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104-105.

[8] 潘孝成,芮聪杰,沈学怀,等.猪流行性腹泻免疫抗体的ELISA检测及其与琼脂扩散试验相关性分析[J]. 养猪,2019(3):121-123.

[9] 贾超超.返饲法治疗猪流行性腹泻 [J].今日畜牧兽医,2020,36(9):89.

[10] 吕颜枝,康永刚,朱广琴,等.人工返饲治疗仔猪流行性腹泻实践研究[J].湖北畜牧兽医,2017,38(11):11-12.

[11] 蔡懿鑫.两种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9.

[12] 王睿杰.某商品化复合型酸化剂对断奶仔猪消化机能、肠道菌群、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9.

[13] 廖学文,姜美建,陈琳,等.控制PEDV需要一个完善的生物安全策略[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5,35(1):25-26.

[14] 郭振刚,胡江锋,王婷,等.流行性腹泻病毒分离鉴定及其灭活疫苗的研制[J].动物医学进展,2021,42(2):26-33.

[15] 邓娟,谢佳嫦.浅谈两点式生产工艺在我国现代生猪生产中的应用[J].畜禽业,2017,28(4):28,31.

基金项目:高产快长华系种猪的培育[项目编号:沪农科(B2023002)]

作者简介:姜红菊(1981- ),女,畜牧师,主要从事种猪生产工作;E-mail:3345328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