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皇帝大流士一世入侵希腊,在雅典附近的马拉松登陆被击败。大流士一回国修整准备倾全力卷土重来,可4年之后病逝。围绕皇位继承权发生的内乱拖延了波斯帝国发动战争的准备。之后,大流士一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权力巩固,在公元前480年发动了对希腊的第二次入侵。薛西斯一世水陆并进,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波斯的总兵力有264万,这太夸张了,近现代西方史家估算总兵力在12万到30万之间。无论如何,与希腊城邦国家相比,波斯兵力仍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但希腊人没有被吓破胆,他们的陆军主力来自斯巴达,海军主力来自雅典,其基本战略是利用希腊半岛多山,多狭窄海峡海湾的地形特点,选择一两处险要隘口凭险死守。陆地阻击只是辅助手段,因为只要限制住波斯海军的数量优势就有战胜对手的希望。而一旦波斯海军被击败,庞大的陆军没有舰队运送给养,会在关隘前不战自退。这就是希腊联军的总体战略思想:陆地战采取守势,寄希望于海战的胜利。基于这种战略,斯巴达王列奥尼达一世(Leonidas I)率领300名斯巴达重装步兵,连同各城邦的辅助部队共7000人抢占温泉关天险阻击波斯的陆军主力。同时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指挥的雅典舰队为核心的希腊海军在附近狭窄的海湾寻机攻击波斯海军。
看过电影《斯巴达300勇士》的朋友,对于温泉关会战想必熟稔于心:希腊战士凭借天险击退波斯军的突击,但是有希腊人叛变,告诉薛西斯存在一条小路可以从山间迂回到温泉关背后,波斯军沿着小路包抄希腊军后路,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列奥尼达命令联军主力撤退,自己和300名士兵对抗波斯大军,全体战死,他们的事迹流传到后世成为不畏强权,反抗侵略和自我牺牲的典范。但是真实的历史确实如此吗?今天的战场是否还保留着2500年前的样子,2023年12月我特意飞到希腊,从雅典机场租车北上200公里实地勘察了今天的温泉关战场。
公元前480年波斯大军从北向南进军雅典,行军路线紧靠着希腊大陆的东海岸,这样可以随时接受海军舰队运输的补给。希腊多山,物产并不丰富,波斯庞大的野战军不可能靠就地掠夺获得足够的食物。希腊海岸线曲折蜿蜒,雅典城坐落在阿提卡半岛靠近尽头的位置,接近阿提卡半岛根部的地方,大部分都是高耸的山地,大军无法通过,只有紧靠海岸才有足够的平地,这就是波斯大军必须通过温泉关的原因。
我从雅典北上快要到达温泉关的时候,也是一路穿山走隧道,我的路线是先上到温泉关背后的山顶,之后沿着盘山公路直接下降到海边的温泉关地区。在山顶俯瞰远处的大海和连绵的群山非常壮观,而脚下的山坡很陡,公路盘旋而下有很多180度的发夹弯。海岸在这一段由南北方向折向东西向,北面是一片狭窄的海湾,希腊舰队就是依托这片海湾和波斯海军展开对攻。
南岸的陆地上,我脚下的这座山拔地而起,有些地方离海岸比其他地方更近,尤其是在温泉关这里。山地向北面的海湾伸出三支“触角”,离海岸线特别近,“山的触角”和海岸之间只有容纳一辆战车通过的缺口,这三处缺口被称为“三道门”,从西向东排列。三道门之间分隔出东西两个较宽敞的“厅”——南山离海岸稍远的部分和伸向海岸的触角共同围成的开阔海滩。薛西斯的波斯陆军主力从西往东进军,要依次通过这三道门和两处厅。列奥尼达的7000希腊联军据守在离开海岸最近,最窄的中间这道门。波斯军人数太多,只能驻扎在第一道门外的开阔地,每次进攻的时候要派出一部分兵力,进入第一道门和西边的厅,进攻第二道门的希腊军。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是这么说的,但今天的实际地形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
我从南山的陡坡沿盘山公路下到海边,走上东西向的海岸公路,这条路横贯三座门和两处厅,应该就是古代波斯大军的进军路线。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地势之平坦开阔,哪儿有古代天险的影子?不要说“只容一辆战车经过”的大门变成了往返4车道的高速公路,再往海岸方向走,另外还有一条平行的高速公路专供重型卡车通行。而海岸线离山坡足足有3公里,3公里一马平川,不要说打头阵的1万波斯“不死军”,就算薛西斯皇帝全军30万人都能在这片平原摆开阵势!别说300斯巴达勇士,就算7000希腊联军全都用上也堵不住这么宽的一个缺口。那么古书里说好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温泉关天险呢?
原来我亲眼见证了什么叫作“沧海桑田”:公元前480年的海岸线,其实就在我开车的这条东西向公路,当年再往北全是海水。2500年来河流带来的泥沙填平了海湾,冲积平原将海岸线往北逼退了3公里,天险变成了坦途!
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公元前480年,中国是春秋末期,上海和天津还是一片汪洋大海,2500年以后的今天已经是人口千万级的大都会了,变化比温泉关大得多。
其实在今天的战场,还是能从山势大致看出当年地貌,海岸线变了,山的形状没怎么变,仍然有三处特别接近公路的山坡。在“中门”附近有个小山头,是列奥尼达和他的斯巴达勇士扎营的地方,山丘只有10米高,方便斯巴达人一听到波斯进攻的警讯就能马上冲下来进入阻击阵地。今天的山丘上杂草丛生,但是山头有一处小小的纪念牌。近代历史学家研究认为,得知叛徒指引波斯军绕山后小道迂回阵地以后,列奥尼达分兵后山,试图阻截波斯迂回部队。
按理来说,山中道路崎岖险恶,未必就比温泉关大道好走,但不知道是希腊分出去的这支兵力行动太慢没有赶上波斯部队呢,还是希腊拦截部队发生了恐慌四散逃走,总之波斯军顺利绕到了温泉关防线背后,东面的第三道门。这样一来,列奥尼达的阻击部队反而被堵在中间陷入死地。史书记载,列奥尼达和他的300斯巴达勇士最后的战斗就发生在这里,波斯军用铺天盖地的箭雨杀死了所有坚守的斯巴达战士。现代考古学家在这座小山挖出大量青铜箭镞,确定了温泉关战斗最后的确切地点。
走下小山向东走一百米,也就是在中门和东门之间,古代“东大厅”的位置,公路对面有一座现代列奥尼达纪念碑(Leonidas Monument),正中是列奥尼达的青铜塑像,身穿典型的希腊重步兵盔甲,一手高举长矛一手持盾。纪念碑的大理石两翼展开各长15米,上面有战斗场面浮雕。在列奥尼达铜像的脚下刻着古希腊人纪念他们的著名诗句:异乡人,你若到斯巴达,请转告那里的公民: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誓言。
关于温泉关战役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温泉关战役是海陆联合作战的一部分,在温泉关陆地阻击战发生的同时,雅典海军统帅地米斯托克利的希腊联合舰队在附近的海湾也和波斯舰队展开了连续2天的对攻,双方不分胜负,就在此刻传来温泉关失守的消息,这意味着希腊舰队将失去附近的陆上基地,这片狭窄海域已经被波斯陆军包抄了侧翼,于是希腊海军只好放弃会战连夜撤退。但是希腊海军在战场上并没有失败,实力未损,这就为不久之后的海上决战,萨拉米斯海战埋下了伏笔。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