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职;汽车专业;双创能力;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重要使命。汽车产业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培养高职汽车专业学生的双创能力是有效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举。但当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普遍存在教师双创教育意识薄弱、教师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度不高、保障条件不足等问题,“双创”课程体系设计仍是制约学生“双创”能力发展的关键[1]。本文以高职院校中汽车专业学生的培养为例,提出“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借鉴张胜宾[2]、郭海龙[3] 等学者的做法,提出“目标分层、过程分段、途径分类、系统推进”的培养路径,希望能为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提供有益思路。
1 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双创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当前对高职汽车专业学生的双创能力培养中存在教师双创教育意识薄弱、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度不高以及保障条件不足等问题。
1.1 教师双创教育意识薄弱
由于高职教师长期以来专注于传统教学,习惯于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认为双创教育是额外的、非必要的部分[4],导致在日常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自身缺乏双创的实践经验,对双创的过程、挑战和机遇缺乏深入的了解,导致在教学中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双创活动,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双创热情。
此外,学校对双创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双创教育方面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对教师的相关培训投入有限,也使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难以适应双创教育需求。
1.2 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度不高
当前汽车专业课程设置仍然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对双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项目式、案例式等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虽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在面对双创实践时却显得力不从心。
1.3 保障条件不足,缺乏有效的培养载体
高职汽车专业在“双创”培养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项目研发、设备购置、实践基地建设等,然而由于资金来源有限,部分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双创平台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学生缺乏足够实践机会和平台来提升双创能力[5]。
2 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及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2.1 第一课堂:理论教育与双创理念融合
为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提高学生创新意识[6]。在第一课堂的课程体系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双创教育的需求,除基础的汽车专业知识外,还应增设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理论课程,如创新创业导论、创新思维训练、创业案例分析等,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在教学方法上,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2 第二课堂:实践教育与双创能力培养
(1)建设实践平台。学校应建设完善的实践平台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还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创业环境。
(2)组织双创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双创活动,如创业计划大赛、创新设计大赛、科技制作大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3)导师制度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较高,教师既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需具备一定的实战经验[7]。
2.3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浸润式培养
第一课堂的理论教育为学生双创实践提供理论支持,第二课堂的实践教育则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为实现对汽车专业学生的双创能力教育浸润式培养,可在第一课堂的基础汽车知识课程中,融入案例分析、创新思维训练等创新创业元素;引入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帮助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8]。
3 汽车专业学生双创教育的培养路径
为全方位促进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学生的双创能力,本文借鉴相关学者学术成果,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目标分层、过程分段、途径分类、系统推进”的双创能力系统化培养路径。
3.1 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指将双创能力培养的目标划分为不同层次或阶段,以便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图1)。目标分层涉及对双图1 目标分层图2 过程分段创能力发展所需的各个层面,根据学生的能力基础、学习进度及培养目标,设置从基础到进阶、再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目标。
通过目标分层,老师和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路径,提升双创能力。此外,不同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存在差异,目标分层还可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3.2 过程分段
“过程分段”指将整个培养过程按照时间、内容或技能发展的逻辑,划分为若干个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阶段或步骤,旨在确保培养过程的有序进行,使培养内容更加系统、全面,同时也有助于学习者逐步积累知识和技能,实现双创能力的逐步提升(图2)。
过程分段可以清晰地设定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例如,在启蒙阶段,主要侧重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业意识的激发;在实践阶段,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创业计划的完善;在深化阶段,注重经验的积累;在最终阶段,注重实际创业操作和市场适应性的培养。明确的阶段目标和任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发展路径。
3.3 途径分类
“途径分类”通常指将培养双创能力的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化分类与整合,以便更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分类可根据不同的维度进行,比如理论教育、实践教育、讲座交流或其他途径等(图3),也可按照教育形式、资源利用、教学方法等进行分类,确保各种培养手段和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目标不同,将培养途径进行分类,可以更加精准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对于创新思维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思维训练和创意设计的培养途径;而对于更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更多与汽车企业合作、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
3.4 系统推进
“系统推进”指采取一种整体化、结构化、有序化的方法推动各项培养工作。它不仅关注单个的培养环节或方法,而是将整个环节或方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协同、整合和优化的方式,确保培养体系的高效、稳定运行。系统推进能够确保各个培养环节之间的顺畅衔接,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从而提升培养效率和质量(图4)。
制定系统化培养方案:根据目标分层、过程分段、途径分类的要求,制定方案,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如教师、设备、场地、资金等,为双创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对学生在双创教育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加强宣传与推广:加大双创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师生对双创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 实例分析与论证
以某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为例,为保证学生双创教育培训体系的时效性,本文从该校汽车专业的学生双创能力现状展开调查。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双创教育培养意愿、影响学生双创实际原因、学校双创课程开设情况、本校双创指导现状、当前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意见建议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对该校汽车专业21 级的48 名学生进行访谈,并对周边与汽车专业密不可分的5家企业代表进行访谈。结合问卷结果设计了本次双创教育培养整理架构及思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与可行性。
从21 级初入校门至现在,3年时间内,该校汽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80% 以上,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升,是原需求量的1.5倍,提升了汽车专业在省内就业专业中的就业质量。应届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高达75% 以上,有双创教育的加持,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程度及可持续发展程度大幅提升,岗位晋升速度平均比之前提前1 年。
5 结束语
本文对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实例阐述了“目标分层、过程分段、途径分类、系统推进”的双创能力系统化培养路径及具体实施效果。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为汽车产业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蓝丹,硕士,讲师/ 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教育学。朱立宗,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