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课题研究;学术论文;立题;逻辑;撰写规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2003年,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生产、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缓解劳动力市场上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教育部等六部委共同发布实施了“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1]。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元年。自此,中国汽车职业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国内的汽车制造业、汽车销售和汽车售后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20年来,很多职业院校(中职、高职)都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特色办学经验。
然而经过大量实践调研发现,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科研创新以及课题研究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大多数院校汽车专业教师每年能够抽时间沉下心做课题研究的少之又少,即使那些在各个竞技赛场表现优秀、教育成绩优秀的职业院校,在科研创新以及课题研究方面的表现与院校的实力不符。这其中固然有院校本身软硬件条件不足的客观因素影响,但是最重要的是专业教师课题研究能力不足所导致。因此,本文就如何提升汽车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课题研究能力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1 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1 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概述
随着汽车发展已经从传统的燃油汽车向着“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汽车职业教育也发生了诸多改变。例如教育部于2021 年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中,汽车相关专业为例,合并、更名和新增的专业占汽车相关专业的比例已经过半,有10 多个专业目录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而且开辟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相关的专业技术方向(图1)。这些调整旨在更好地反映行业发展的新需求,确保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对接[2]。
另外,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方面,汽车职业院校不断引入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例如,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教育部发布了《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3]。为此,很多汽车职业院校在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以及深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实施,包括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游戏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各级数字化资源库等。这些创新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题研究存在的表现
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一般通过发表的论文来体现。通过有关媒体汽车职业相关学术论文发表情况来看,每年真正能够体现作者课题研究能力的学术论文不足20%。从全年汽车职教院校专业教师投稿论文的审读情况来看,存在以下比较明显的问题。
1.2.1 论文“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是汽车职教论文中最普遍的现象。例如某篇《新能源汽车背景下中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这篇文章中除了主标题、章节标题以及内容中偶尔出现的新能源汽车外,其他大部分内容都看不出跟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相关。整篇文章看似结构整齐,论述清晰,逻辑性很强,但是把新能源汽车专业以及相关的个别专业词汇去掉,换上其他专业的关键词后,发现这篇文章依然成立。
1.2.2 稿件毫无新意
此类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主标题一看就很“老”,例如最常见的类似《电子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电子诊断技术”最早出现于2000 年前后,当时只有少部分专业人士掌握了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的系统诊断方法,因此被冠以“ 电子诊断技术”。随着汽车汽车技术的发展,“电子诊断技术”在维修行业早已经不提,但是在专业教师的投稿论文中依然很常见。
其他还有诸如《汽车底盘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研究》、《汽车故障诊断以及故障维修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新能源汽车的故障问题分析与维修关键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维护与保养对策探析》等论文。这些论文所涉及的课题每一RbeJtHxADsv7AxNULBhkqg==种其实都是一门课程,甚至不是1 年就能完成的课程。这样课题如何能够通过一篇论文体现,因此这些论文仅仅从标题上就缺乏新意。
1.2.3 超出自身研究范围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主业是教师,主要职责是教育教学,那么其研究的课题自然围绕教学展开。但是有很多汽车职业院校的投稿,研究课题延伸到汽车设计、汽车测试、控制系统研发甚至道路交通等。不可否认一些院校的科研能力很强,能够与当地一些企业、政府部门合作一些科研课题。但是一些关于无人驾驶避让技术的理论计算、汽车测试技术的优化以及汽车控制系统的架构等课题,很难让人相信这些出自于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研究。
1.2.4 主观评价
学术论文是基于实践研究过程而撰写的文章,要有事实依据。但是很多专业教师的投稿,尤其是分析现状、研究趋势以及提供策略时,往往都基于主观的判断,缺乏事实调研。例如某篇稿件《智能网联背景下校企合作在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分析、智能网联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模式分析,还是新能源汽车教学发展模式探讨,均出自于作者的主观认为。甚至在探讨中,还提出了老师应该怎么做、学校应该怎么做、当地政府应该怎么做。这种文章一切从作者主观意志出发,缺乏可靠的论据,肯定是无法录用的。
1.2.5 其他问题
此外,专业教师投发的稿件往往还存在逻辑混乱不清、甚至跑题的文章。这类稿件有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研究过程中论据不清晰或者偏离了研究目标。例如某篇投稿《汽车动力性测试研究》,研究目标是按照相关标准对新产车辆进行动力性测试,通过对比测试结果与设计指标。然而该文章却重点论述如何进行测试,以及测试后的数据应该如何处理,然后该文章就此结束。文章最后没有实现既定的研究目标,偏离了研究方向。
2 课题研究能力不足原因分析
经过院校调研以及数千篇专业教师投稿分析,本研究认为,汽车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课题研究能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2.1 对学术论文认识不清
几乎所有的专业教师都写过论文,但是真正了解论文的并不多。论文一般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以及成果论文等,通常所提到的发表论文是指学术论文[4]。按照GB/T 7713.2—2022《学术论文编写规则》中对学术论文定义,学术论文是指对某个学科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记录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及结果,用于进行学术交流、讨论或出版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材料[5]。
学术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及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评述或抄袭前人的工作[6]。
因此,判断一篇学术论文是否合格,首先要满足3 个特征:一是以实际研究过程为依据;二是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三是研究内容应该有所创新。
2.2 对课题研究缺乏清晰的认识
很多专业教师总觉得无题可写,从而不得不“参考”现有各种文献,找到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加以改编后就作为自己的“原创”进行发表。而他们能够参考并且改编的,往往是不符合学术论文3 个特征,这类文献的量非常大,被改编的次数也非常多,渐渐地趋于近似,也越来越难以通过学术不端检测。
其实围绕着专业教学,可研究的课题非常多。仅仅是专业教学,只要上进的教师,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水平,一定会想尽各种教学方法。例如不同的课程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制作不同的教学课件、进行不同的实训教学模式以及应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库,甚至在不同的课程讲故事、看电影、做游戏,将思政教育不经意地融入教学中。这些教学过程在实践中确实解决问题,加以总结就可以形成不同的课题。
2.3 惰性思维导致主观上不重视
很多专业教师虽然在工作中积累了诸多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就,甚至已经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或者学科带头人,但是由于他们日常工作较忙或者其他一些因素影响,往往对于工作总结不重视。当需要撰写论文时,他们会发现积累的工作素材不多,无从下手,只能从现有文献中找与自己工作相近的稿件。也有教师仅仅将发表论文作为工作晋升的一种手段,认为只要想办法发表就行,不用在这方面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恰恰是这种惰性思维导致他们始终无法提升自身的课题研究能力,以及体现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真实水平,也逐渐阻碍了职业生涯的晋升。
3 课题研究能力提升路径
3.1 立题
要想快速提升专业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首先要掌握如何立题。当今的汽车职业教育在汽车技术发展、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已然走上了快车道,专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很多课题可以研究。具体课题方向如下。
(1)教学教改方向。教育教学是专业教师的本职工作,如何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水平、加强学生教学管理,让每位学生在有限的学习阶段掌握应有知识,是教师们是根本的教学目标。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每位教师都能够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甚至调整原有的课程内容,通过实际考核达到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应用好各种教学方法、如何改革原有教程等均可以作为研究的课题。
(2)实训教学方向。学生实训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有效补充,而且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因此学生实训前,专业教师不仅仅要做好实训准备工作,而且要让学生了解实训的内容和实训目标,从而提高实训效率,保证实训效果。同时,实训过程中,专业教师还要做好实训管理,保障实训安全,提示操作规范;实训后要做好实训结果评价和考核,以及实训工位和实训车间的整理、清扫和清洁。这些细节问题,每一个都可以作为实训教学课题进行研究。而且实训教学还可以跟课程思政、劳动素养提升进行关联,也是当下受关注的课题研究方向。
(3)校企合作方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推动汽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目的是为汽车产业的边界扩展,培养更多一专多能、软硬兼备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因此产教融合需要找到适合培养新汽车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校企合作的效果要依靠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那么如何更好地落实校企合作的各项措施,达成校企合作的目的,这就需要专业教师的不断探索。例如如何与企业方更好地沟通 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以及企业实习的各种实习任务、目标和考评机制等。这其中如何吸引企业方参与本校的校企合作项目,如何利用校企合作项目发展和建设学校(或者专业),如何与企业方共同完成教学体系的构建,如何跟企业方更好地配合完成教学工作等,这些课题其实都值得专业教师们的关注。
(4)其他。本研究调研中发现,某高职院校的钣金专业实训教师曾经利用学校的机加工设备制作一套车身凹陷修复的工具,并自行编写了相关的教材。其实像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很多来自维修一线的专业教师都有自己的绝活,他们拥有丰富的维修经验以及应用设备工具的能力,学校中某些不适合维修一线的教学教具、设备工具以及教学软件,他们都做出相应的改变。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中的科研课题进行研究。
还有某院校的专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经常在班内举办围绕实训内容的竞赛。最初,竞赛项目仅仅围绕发动机、底盘各个总成机械部件的拆装和认知,在取得一定的效果后整个汽车教研组各个专业都开始效仿。最后在学校的支持下,各专业、班级内的比赛为分赛,每次根据成绩学生获得积分,最终按照积分排名前三的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竞赛。校内竞赛采用国赛和行业竞赛的相关标准,这就倒逼学生在实训中规范操作。而像这样好的校内竞赛机制仅仅是作为学校汇报的材料,并没有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发表。
3.2 梳理逻辑
做一项课题研究,首先要知道要研究的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根据需求找到问题的原因,并且针对原因逐一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根据解决方案进行实施,验证方案的可实施性以及结果的成效性。这是一个研究的基本逻辑,也是一篇学术论文的基本思路。
例如做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从文章逻辑上,那就离不开现有教学情况分析、提升的方向或方案、具体的提升过程实施以及提升后的教学成果展示。撰写论文时需要作者从实际工作出发,比如教学情况分析:带几个班,带什么专业,目前的学生学习状态和成绩怎样,目前的成绩不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等,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分析,找到凭借自己能力最容易改变现有教学情况、容易提升教学成绩的点,做成教学能力提升方案。
然后,作者可以将设计的方案实施在自己的班级上,比如教学能力提升,可以说明自己怎么改变教学方法,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的班级;如何将一些互联网手段应用在教学工作当中;怎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怎么做新媒体教学内容等。最终的教学成绩展示,与之前相比在哪些方面提升,还存在哪些不足,打算如何进行改进等。
这样的文章首先一看就是原创,因为每个老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方式,如果在文章中展示后,内容更加生动;其次是研究主题贴合实际工作,研究结论更加真实;最后,这样一篇文章的写作实际也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梳理和总结,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3.3 规范撰文
梳理逻辑是为了确立学术论文的思路,之后就需要在一个框架确定文章的结构。GB/T 7713.2—2022《学术论文编写规则》对于学术论文的结构有详细的规范,学术论文的组成如图2 所示。
对于学术论文的构成中,有些内容是必须有的,例如前置部分的题名、作者信息、摘要和关键词;正文部分的引言、主体、结论和参考文献。有些内容则根据实际情况,如前置部分的基金项目名称、正文部分的致谢和附录部分。另外,对于学术论文结构中的每一项也都有相应的内容要求。例如题名,很多老师写文章时写题名很随意,甚至直接在网上找一个相似的题名。其实文章的题名决定了论文的文题、论文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甚至研究方法和结果,像《教学能力大赛视域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高职〈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为例》、《“新、传”融合中高贯通培养汽车产业高端服务人才实践探索》以及《论汽车维修专业在西藏技工教育中的生与存》等。
除此之外,GB/T 7713.2—2022 对于文章中插图、表格、数学式、量和单位以及数字等的应用也都有相应的标准,建议广大作者学习,也可以将此应用在教学当中,为学生未来应用规范化技术语言打下基础。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大量汽车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投稿论文进行分析,并经过院校调研发现,汽车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普遍存在不足的问题,并反映在他们投发的学术论文上。研究发现,汽车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课题研究能力不足原因分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对学术论文认识不清、对课题研究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惰性思维导致主观上不重视。为此本研究基于GB/T7713.2—2022《学术论文编写规则》,从立题、梳理逻辑和规范撰文等方面,为广大专业教师提供课题研究的思路,以及如何将研究转化为学术论文的方法。该研究经过很多专业教师的应用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作者简介:孙磊,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