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形象的产生、传播与演变研究

2024-10-31 00:00王欣玥
青年文学家 2024年30期

在中国古代传统小说的描述中,穆桂英是穆柯寨穆羽之女,杨宗保的妻子,飒爽英姿的女将军。此后,随着杨家将的相关小说被改编为戏剧和电视剧等形式,其女将军的形象虽未发生大的变动,但为了迎合时代的审美,后世的改编往往会在女将军的基础上对其形象做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

一、穆桂英形象形成的历史

穆桂英的形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将“女将”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杨门女将是首创。从文学题材的发展传承规律来看,“女将”这一形象应是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女侠”形象发展而来。

在文学作品中,“女侠”形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左传》中记载的莒国寡妇,国君杀了她的丈夫,她隐忍多年,最终以帮助敌人攻陷自己的国家的方式为夫报仇。汉代赵晔的《吴越春秋》、魏晋南北朝干宝的《搜神记》和陶渊明的《搜神后记》中也都有与“女侠”有关的形象出现。到了唐代,小说这一文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女侠”形象和描写女侠的篇章,如薛用弱《集异记》中的《贾人妻》、裴铏《传奇》中的《聂隐娘》、袁郊《甘泽谣》中的《红线》、皇甫氏《原化记》中的《车中女子》等。到了宋代,又有一批新的女侠故事出现,如吴淑的《江淮异人录》、洪迈的《夷坚志》等。元末明初之际,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中将“女侠”形象转变为“女将”形象,描写了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带兵打仗的情节,自此,“女将”形象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之后杨门女将群像的出现,正是在这种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穆桂英形象的诞生与杨家将故事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杨家将的历史原型取材于北宋杨业祖孙三代的故事。《宋史·杨业传》中详细记载了杨业及其子杨延昭在北宋初期同契丹进行军事斗争、保家卫国的历史,可见杨家将的故事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两宋的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对杨业、杨延昭以及杨氏后人进行了追封。宋仁宗皇祐年间,欧阳修曾为杨业侄孙杨琪作墓志铭,言杨家将故事“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宋哲宗更是将杨家后人杨文广作为榜样大肆宣扬。民间流传着很多与杨家将有关的故事话本,如陶宗仪所著的《南村辍耕录》中记有金院本《打王枢密爨》,演的便是杨家将的故事,可能是自北宋民间传入。但宋代流传的杨家将的故事中并无杨门女将的形象。到了元代,杂剧盛行,出现了大量以杨家将为原型的演绎曲目,如《五郎为僧》《杨令公》《昊天塔孟良盗骨殖》《谢金吾诈拆清风府》等,其中《昊天塔孟良盗骨殖》和《谢金吾诈拆清风府》中出现了佘太君以及七娘子、八娘子的形象,但仍与女将形象毫无关联,甚至故事中的佘太君还被谢金吾推倒跌伤。到了明代,也有大量描写杨家将故事的剧本出现,如《开诏救忠》《破天阵》《三关记》等,其中虽出现了佘太君等杨门女眷,但仍是以男性角色为主。

最早关于穆桂英的记载出现于明代无名氏的《杨家府演义》卷五:“却说木阁寨主,号定天王,名木羽。有一女名木金花,又名木桂英,生有勇力,曾遇神女传授神箭飞刀,百发百中。”从中可见,穆桂英最早被称作“木桂英”,其父名“木羽”,其寨为“木阁寨”。而穆桂英这个名字的最终定型,则是出现在明代作家熊大木所写的另一部杨家将前史小说《杨家将》里面。该书记载:“孟良即辞五郎,径往穆柯寨来。恰遇寨主,乃定天王穆羽之女,小名穆金花,别名穆桂英,生有勇力,箭艺极精,曾遇神授三口飞刀,百发百中。”自《杨家将》面世后,穆桂英这个名字才最终定型。清代之后,杨门女将的故事不断被搬上舞台,经地方戏剧的传播而为人们所熟知,代表作如清代宫廷大剧《昭代箫韶》,其中描写了穆桂英等杨门女将破天门阵、穆桂英助破青龙阵等故事。《穆桂英挂帅》《十二寡妇征西》《破雄州》等戏曲的展开与演变,更是让穆桂英这个人物成为杨门女将中最耀眼的存在。

穆桂英等杨门女将的故事流传甚广,但历史上是否有穆桂英其人,学界尚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穆桂英是由真实的历史人物演变而来。《保德州志》中有记载:“慕容氏,杨业孙文广妻,州南慕塔村人,雄勇善战。”这就是说杨文广有个妻子慕容氏,是个英勇善战的人,山西吕梁就有疑似穆桂英的墓,据说附近村民的祖上很多就是当时自愿留下为穆桂英守墓的士兵。卫聚贤于1944年考证此问题,其在《杨家将及其考证》一文中认为穆桂英的“穆”是“慕容”的谐音,她是鲜卑族的后代,姓氏慕容,后世流传成了“穆”。后世的学者如郝树侯(《穆桂英其人》)、赵捷民(《杨家将考辨》)等便支持该观点。也有学者认为穆桂英的原型另有其人,如汤开建先生的《穆桂英人物原型出于党项考》认为穆桂英的原型来源于英勇善战的党项妇女,曹家齐的《杨门女将故事源流初探》认为穆桂英的传说可能是从明初大学士宋濂的《杨氏家传》中脱胎而来。第二种观点认为穆桂英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文学人物。顾全芳(《杨家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与林文(《明代“杨家将”小说女性形象研究》)等人都否认了卫聚贤提出的“慕容”之音转说,认为古时复姓“慕容”与单姓“穆”并不易混淆,指出穆桂英这一人物形象在历史上完全不存在。总而言之,历史上并无确凿的证据证明是否真的存在穆桂英其人,各派学者提出的看法都有可取之处,我们可思辨地认为穆桂英是一个从历史人物综合而来的文学形象,可能有参考杨文广妻子慕容氏的事迹,体现了明代中后期文人进步的思想观念。

二、穆桂英形象特点及发展演变

明代佚名的《杨家府演义》与熊大木的《杨家将》虽在细节上有些出入,但主要内容大体相同,其中所体现出来的穆桂英的形象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敢于勇敢地追求爱情,二是勇武多智。书中主要记载了穆桂英的两件事:初遇杨宗保以及大破天门阵。《杨家府演义》第二十八回中,穆桂英阵前与杨宗保交战,“见其生得眉目清秀,齿白唇红,言辞激烈,暗忖道:‘若得此子匹配,亦不枉生尘世。’密着喽啰将匹配之事道之”。为了和杨宗保在一起,穆桂英不惜献出宝物降龙木威胁杨宗保成亲,也从此从世外桃源参与到了朝廷战争之中。除了“勇于追爱”之外,穆桂英还是一位有勇有谋、能管三军的女将领,她与男子并驾齐驱,甚至凌驾于男子之上,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她不仅打败了三关骁将孟良,还巧妙运用计谋活捉了杨宗保与杨六郎,不可不谓有勇有谋。在抗击辽国入侵时,她飒爽英姿,跃马横刀,与杨家诸将领一道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其中最大功绩当数大破天门阵,痛歼萧太后亲率的辽军主力。虽然这两部作品在艺术表达上仍略显粗糙,但对穆桂英形象的塑造则可圈可点,后世的戏曲故事往往是基于这些记载来对穆桂英的故事进行改编。在戏剧的改编中,穆桂英智勇双全的女将军形象仍旧深入人心,如京剧《杨门女将》中穆桂英提出智取葫芦谷的建议,先闯谷口,再连夜探道、偷渡天险,最终里外夹攻,“将计就计来周旋,顺水推舟虎穴探,险中制胜把敌歼”。除飒爽女将军形象之外,也有戏剧刻画了穆桂英作为母亲柔情慈爱的一面,如豫剧《穆桂英挂帅》中佘太君派杨文广、杨金花兄妹二人进京打探消息,穆桂英接连几声急切的“回来”,充分展现了她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担心及关爱。

在当代,穆桂英的故事也屡次被搬上荧幕,如2012年播出的电视剧《穆桂英挂帅》,该剧描述了穆桂英从一个野丫头蜕变成一代巾帼英雄的人物成长史。在故事情节上,以穆桂英和天波府杨家将之间的矛盾为叙事主线,其中穿插穆羽和朝廷的矛盾副线,穆桂英在内的杨家将和内奸等人的矛盾副线,三关边寨上的三十万辽军大军压境作为暗线,牵引全剧的情节发展,在穆桂英与杨宗保、佘太君、杨延昭、杨延德、杨八妹、穆羽、八贤王、宋真宗赵恒、萧天佐等重要人物形象的基本定位及其相互关系的设置上,是基本忠于《杨家府演义》中的主导走向的,是对传统杨家将故事的继承。但为了更加凸显穆桂英这一女性形象的自强意识和独特的个性追求,也为了符合当代审美趋势、满足观众追求理想爱情的心理,电视剧版《穆桂英挂帅》的导演宫晓东为穆桂英拟定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敢爱敢恨敢当,敢不敬敢不恭,敢不贤淑敢不端庄,敢不认命抢驸马,敢不下跪拜皇上,媚时媚得个人销魂,野时野得个马脱缰,莫道不爱红装爱武装,画一幅回头一笑,留一手千古绝唱。”电视剧中新增了大量具体的情节,如穆桂英打擂招亲、穆kZgVNWbWWi1OGf4S5jN2+47OVI1JygpG2AKWvEBnMLE=桂英三擒杨宗保、穆桂英为救杨宗保劫法场等,以此突出穆桂英与杨宗保之间坚定不移的爱情。为突出穆桂英对于封建制度压迫女性、压迫百姓的反抗,也为了符合现代“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人人平等的价值观,《穆桂英挂帅》中增加了穆桂英不跪皇帝,向公主等人学习礼仪却改变了公主等人的行为方式等情节,传达了男女平等、众生平等之意。这些情节不仅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特征,也更加丰富了穆桂英的人物形象。

穆桂英形象的从无到有,从单薄到丰富,基本上是符合时代发展背景的。明代在相当长时期内受到北方游牧部落的骚扰,双方冲突不断,明朝中后期在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地区,又有倭寇为乱,百姓苦不堪言。这些因素使民族矛盾严重激化,明朝国内民族情绪高涨,严别华夷之防的思想影响甚大。反映在小说创作中,则是抵御外寇、保卫边疆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创作出现了高潮。明中期起以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和李贽的“反德论利”为基本的思想流派开始兴起和发展流行,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所遇到的政治制度、礼法约束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普遍对传统的思想产生了怀疑和否定。而对妇女地位低下的批判就集中反映在了杨门女将的故事中,通过塑造一大批有别于传统女性角色的形象,表达了对传统思想的蔑视和否定。明代中晚期的《北宋志传》和《杨家府演义》在此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初步构建了杨家将故事的完备体系。值得注意的是,以穆桂英为代表的杨门女将形象虽然继承了传统女侠故事中女侠的独立自主意识与对传统礼教的蔑视,但他们在丈夫死后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坚贞守节、为国征战,这明显受到明代节烈忠孝思想的影响。到了当代,人们的审美趋向多样化,为了吸引更多观众,电视剧在改编中除了强化了穆杨恋之外,还增强了大场面、大气势的渲染,追求强烈的刺激感,来给观众带来审美愉悦。

以穆桂英为代表的杨家将故事依托于史书,借由话本、戏曲的媒介不断发展,最终在小说中发展至顶峰,而后世的地方戏剧与电视剧等新的媒介成为不断扩充其故事内涵、丰富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从文学题材的演变脉络来看,可以认为女将题材是源自唐代传奇中女侠题材的一种历史性发展与变异。从历史背景来看,穆桂英这一形象的诞生与当时明朝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情绪高涨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一位女性形象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是因为它的产生有着源远流长的背景,凝聚着历朝历代智慧的精华,更是因为它体现了当时人们进步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直到今天仍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其形象的从无到有,从单薄到不断丰富,适应了历史的发展和人们的期待,最终在文学叙事和历史叙述的交织中走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