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产业沃土,
吸引着城市“最佳合伙人”
近年来,江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迈进。智能工厂、绿色车间、工业互联网……截至2023年底,江苏“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累计创建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8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2家、5G工厂97家,苏州入选首批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省1371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5G信号覆盖。“智改数转网联”下的产业转型,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推动了产业链向高端延伸,还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可能。
以传统产业见长的南京,正在构建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发展新动能。在此过程中,共青团发挥组织优势,通过“青英·吾思荟”“青英·建功行”等活动,引导青年科研人才、青年学者、青年技术人才、青年企业家等不同领域青年人才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南京高质量发展。
在转型升级的同时,江苏还积极布局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江苏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41.3%和49.9%;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4%,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8%;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4%。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江苏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年轻人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
常州围绕“532”发展战略打造“新能源之都”,全力引进博士后人才,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无锡的创新科技产业突破不断,吸引着满怀梦想的青年前来。从“专业孵化”到“天使投资”,来到锡城的年轻创业者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孵化体系下大展拳脚。
扬州围绕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现代化产业集群,优化布局“6群13链”产业体系,配套开展“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重点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开发10万个青年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
锚定大健康、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汽车零部件和精密制造、化工及新材料、光伏和锂电产业发展的苏中城市——泰州,正在加快走出一条具有泰州特色的差异化引才之路。
镇江聚焦创新引领产业强市,锚定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打造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等八条产业链,为青年人就业创业、成就梦想提供广阔舞台。
随着产业根基的不断夯实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江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滋养着他们的梦想,与此同时,青年也在为这座城市的产业发展贡献着力量。产业和人才的“双向赋能”,自然能留住年轻的“最佳合伙人”,也让江苏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未来之城”。
这里的人才大礼包,彰显城市“友好温度”
今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应届毕业生田梦奔赴1000多公里,到苏州参加招聘。经过申请,她顺利免费入住位于姑苏区平江文创人才街区的青年驿站。驿站干净宽敞、设施齐全,房间里摆放着苏州人才政策小红书、《青年办事一本通》等资料,小到补贴申请,大到购房手续,都作了详细介绍。她说:“翻了几遍后,我已经开始畅想留在苏州工作的生活了。”
“在南京,新就业博士、硕士和学士每人每月分别补贴2000元、800元、600元,领取租赁补贴期限最长可达36个月,大大减轻入职压力。”
“去无锡面试,青年人才驿站提供7天至90天的免费住宿,这份优待让我对这座城多了几分向往。”
“在扬州,青年被城市吸引参加各类文旅活动也能免费入住青年人才驿站,同步向来扬青年配套‘青享卡’,一票畅玩35个文旅景点、青年发展型城市主题空间和青春小店,为青年提供全流程精准服务。”……
免费住宿、面试补贴、政策辅导、文化体验……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来到江苏,求职“一张床”“一间房”愈发成为95后人才青睐城市的“加分项”。
近年来,江苏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化人才公寓。截至2024年4月,全省累计建成和投入使用人才公寓45万套,为城市发展注入动力。2021年以来,团江苏省委聚焦青年就业难、异地求职阶段性住房难等操心事、烦心事,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建设运行“苏青驿站”,旨在为在江苏异地求职青年提供最多14天的免费住宿服务,目前全省已建成服务异地求职青年的“苏青驿站”176个,累计入住青年4.1万余人次。
除青年人才驿站,更多配套政策也让95后青年人才“来得了、留得住”。苏州面向人才集成推出“购房贴”“助力贷”等6项补贴,总额已超6.9亿元。无锡积极开展“人才房”优惠购,联合7家品牌房企让利超4亿元。常州首创提出“非申即享”,通过“人才地图”比对数据,自动产生生活资助的人才发放名单,人社平台按月将生活补贴打入人才社保卡……
自2023年起,江苏聚焦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决定用三年时间实施“十百千万”人才计划,持续不断以“真金白银”的奖励招引“真才实学”。
几年前,由一群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一线博士及博士后技术人员创立的江苏三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科技领军人才项目被南通引进市北高新区。依托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平台,该公司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推介发布会中崭露头角,吸引了多方创投机构的关注,获得知耕基金独家数千万元天使融资,并于2023年再次获得南通投管领投、知耕基金追投加持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如果不是在无锡,换个城市,公司恐怕没法成长得那么快。”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黄阳之而立之年回到无锡,在“锡引工程”升级版8条、“锡引惠才”12条等人才政策的助力下,他创办的科技公司致力于AR创新应用,从初创时的6人小组到目前50多人的研发团队,估值已经破亿元,成为长三角元宇宙赛道当仁不让的一员。
从求职、创业到安家落户,从应届毕业生到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从国内人才到海外人才,江苏量身推出覆盖青年人才从“起跑”到“起飞”各个发展阶段的专项人才政策,实现全周期支持、全链条赋能、全要素保障,让人才切实感受到尊才爱才的城市温度。
这里的潮流生活,提供最佳情绪价值
爱上一座城,有时候理由可以很简单,只要在这座城业有所成,玩得开心。
因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常州音乐节火爆“出圈”,芒禾长荡湖音乐节、新龙NUTS音乐节、萃园大学生音乐会、文化广场野生音乐会,成为吸引年轻人的“流量密码”。
Citywalk已经成为年轻人探索城市、体验当地文化的流行方式,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第六届南京大学生音乐节,“城市街唱漫游计划”在南京七桥瓮公园、紫金坊和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等地举行,通过音乐与文旅的结合,激发城市的活力。常州则在一个个立体生动的青年友好街区里,呼唤青年开启一场随心而行的Citywalk,在城市历史与现代交织的脉络里,听见时间的脚步,触碰历史的温度。扬州在运河畔举办了“我们的夏至”青年音乐派对,没有主办方,青年唱主角,目标就是把城市打造成经济实惠、自由轻松、贴近青年的大型“Livehouse”。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不是培训班上不起,而是家门口的“青年夜校”更具性价比。江苏各个城市推出青年夜校项目,吉他弹唱、摄影、篆刻艺术、美妆、瑜伽、爵士舞、拳击健身、心理课程等,没有考试,拒绝竞争,告别焦虑,用兴趣和热爱为自己充电,点燃新式夜生活,青年在这里轻松get生活的“松弛感”。
马拉松魅力何在?一条赛道浓缩一城风景。追风者从不等风来,青年跑出人生新状态。2024年苏州马拉松激情开跑,青年一路奔跑,一路欣赏小桥流水、现代摩登大楼,体验江南诗意、立体都市的魅力。前半程湖光山色,后半程高楼林立——古典秀丽与现代繁华并存,这是青年对无锡马拉松赛道的感觉。2024年,常州率先推出全域马拉松,全年举办7场马拉松赛事,打造“一区一马一特色”。
700年前,马可·波罗赞泰州,“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泰有引力周末嘉年华”每周选取一个主题举办一次活动,网红美食节、二次元主题展等牢牢吸引了“Z世代”……
这里的文化底蕴,
融入“诗和远方”
江苏,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之一,悠悠水韵滋养着这片土地的文脉赓续。江苏的每座城市都浸润人文基因,厚植文化底蕴——
漫步南京,你可以体验六朝古都的沧桑厚重;穿梭在精致的姑苏园林之间,你可以品味江南水乡的韵味与风情;烟花三月下扬州,你可以领略瘦西湖“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诗意与浪漫;樱花如云,锡马如歌,随着脚步延伸,锡城的江南灵秀与城市风光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在江河交汇、山水城林的镇江,你可以感受“天下第一江山”的风骨与气韵……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核。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在江苏交汇激荡,苏派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绽放光芒,水韵书香、红色文化彰显活力。江苏的风土人情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融合了历史、文化、民俗、美食和自然风光等多种元素,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江苏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在全国率先建成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全省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总数均居全国前列;2023年江苏文旅消费总额位居全国第一。
当下,文化源远流长的江苏正以“先行军走在前”的姿态继往开来,以吴韵汉风为底蕴,以改革发展为动力,奋力谱写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篇章,打造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透过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评弹中缓缓唱出的吴侬软语、大海深处的“蛟龙”号深潜器、全民阅读里的最美书店……“95后青年人才为什么选择江苏”的答案已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