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发展概况及反制思路浅析

2024-10-30 00:00:00陈洁于群周洪光
无人机 2024年8期

美国海军高度重视远海作战能力建设,提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JAM-GC),以应对潜在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据止”能力。目前,美国海军迫切需要提升以航母为核心的远程作战能力和对抗大国先进防空系统的隐身突防能力。MQ-25 “黄貂鱼”(MQ-25 Stingray)无人加油机不仅是一种先进大型舰载无人机,也是改变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联队作战模式的重要装备。其发展和运用将增大舰载机航程,推动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构建,显著提升航母编队在强对抗环境下的作战效能。

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作战需求

美国是世界上航母与舰载机作战使用经验最为丰富的国家。美国海军现役航母舰载机承担了伙伴加油任务,但因载油量有限,舰载机执行伙伴加油任务主要是满足应急需求。美军基于信息化、网络化作战理念研制了F-35舰载机。该机通信中继性能优异、隐身性能高,具有明显的作战优势。F-35在空战中充当通信中继平台,对留空时间有更高要求。但与现役舰载机相比,F-35舰载机航程并没有显著增大。更重要的是,在未来局部战争和冲突中,美军未必会有像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那样的有利作战条件,仍然需要航母舰载机深入内陆执行任务。

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发展方向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威胁不确定性、战场环境复杂性、目标多样性、作战样式复杂性等因素决定了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用途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多用途航母舰载机能有效降低逐渐攀升的制造和使用成本。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表明,美军已经能够打较为成熟的网络中心战,精确制导弹药已成为主要打击武器,信息化作战网络极大增强了美军空中作战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与此同时,航母舰载机任务定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作战中,航母舰载机主要充当通信中继平台和高精度打击武器的发射平台,执行通信中继、侦察、监视、打击、电子战等多种任务,而且应具备加油和受油能力。

MQ-25无人加油机技术特点

尽管美国海军MQ-25舰载无人加油机项目需求并未提出隐身性能要求,但波音公司仍采用了背负式内埋进气道、V型尾翼、菱形机身截面和翼身融合设计等有利于提高隐身性能的技术措施。该机采用模块化挂架设计,除挂装空中加油吊舱外,在必要时还能挂载AGM-154JSOW、AGM-158等防区外攻击武器,执行对地打击任务。同时,MQ-25无人加油机无需高速机动,气动设计相对简单,不用安装复杂的武器火控系统等机载装备,大大降低了技术难度和产品成本。

MQ-25隶属于美国海军舰载机体系

目前,在美国海军航母打击群中,25%~30%的F/A-18E/F承担21050772d8ac2d4ad8ffc3247af07f67着加油任务,严重影响了舰载机联队的最大出航能力。舰载加油机是航母舰载机联队的重要组成之一,可起到“力量倍增器”的作用。

2020年9月,美国海军在“尾钩年会”上公布了海军舰载机联队新编配方案。相较于旧编配,新编配出现一个较大变化,即首个第147舰载战斗机中队(VFA-147)隶属于美国第二舰载机联队(CVW-2),配置了F-35C“闪电”战斗机,将进驻CVN-70“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新舰载机联队的标准编配是,16架F-35C“闪电”战斗机、28架F/A-18E/F战斗机、5~7架EA-18G电子战飞机、5架E-2D“鹰眼”预警机、6~10架MH-60S/R“海鹰”系列直升机、3架CMV-22B“鱼鹰”舰载运输机、5~9架MQ-25 “黄貂鱼”无人加油机。按计划,美国海军舰载机联队将在2029年启用新编配。

从编配数量看,新老舰载机联队中的舰载机总数相差不大,战斗机数量基本都维持在44架左右,预警机数量都是5架,也没有变化。但是,新旧编配也有不同之处。一是旧编配中的VQA电子战飞机中队拥有5架机,数量固定,而新编配的电子战飞机数量为5~7架,是弹性编制;二是旧编配中的MH-60S/R直升机数量是19~22架,新编配为6~10架,数量减小;三是新编配增加了5~9架MQ-25 “黄貂鱼”无人加油机,在新编配中,1架F-35C“闪电”战斗机替代了1架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这是一种质的提升。F-35C和MQ-25成为航母标配,美国舰载机作战能力将大大提升。

2017年,美国海军选定“艾森豪威尔”号和“布什”号航母作为部署MQ-25的平台,并为两艘航母安装了无人机舰载控制站。如果每艘航母配属5~8架MQ-25,预计能确保4~8架F/A-18E/F同时出动。未来,美国海军计划为所有“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配备MQ-25 “黄貂鱼”无人机。

MQ-25是推动美军作战理念发展的重要支撑

MQ-25立足于在“反介入/区域拒止”强对抗环境下作战,因此必须具有高隐身性能。美军认为,俄罗斯、中国、伊朗等国家发展反舰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一体化防空反导系统、传感器网络、防区外攻击武器系统、先进战斗机、潜艇、水雷等先进装备,以及电子战、网络攻防等非对称军事能力,目的是在战时阻止美军进入战场。美军将“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视为作战想定、装备研发、兵力部署、训练演习的关键场景。美军提出的空海一体战、“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分布式作战、穿透型制空等作战理念都强调隐身突防。

隐身无人加油机可保证航母舰载机联队更好地发挥作战效能,拥有更高的战场生存力。在对手“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环境下,舰载机作战效能将大幅下降,同时面临对手现代化防空系统的威胁。加油机若不具备隐身性能,很容易成为对手打击的目标。根据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作战样式,F/A-18E/F或F-35C前出并使用防区外攻击武器系统进行远程精确打击,或者F-35C执行突防任务。这些作战都需要加油机提供保障,而MQ-25隐身无人加油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MQ-25作战任务分析

美国海军提出舰载无人加油机作战运用的设想,目的是让MQ-25执行未来空中加油任务,替代承担伙伴加油任务的F/A-18E/F舰载机,同时希望MQ-25与上舰的F-35C协同作战,执行切断他国远程反舰导弹等系统的任务。虽然美国海军最初将MQ-25定位为一种仅执行空中加油任务的单功能平台。但是,该机未来也将执行情报、侦察和监视等任务。

在执行远程任务时,美国海军航母打击群目前需要1/3的可出动舰载机来实施空中加油,这严重削弱了航母舰载机机群的打击能力。舰载机承担相对低端的加油保障任务,作战成本明显高于无人加油机,很不划算。MQ-25舰载无人加油机的问世,将大幅改善以上局面,让F/A-18E/F从空中加油任务中解脱出来,弥补美国海军舰载机空中加油作业的短板,保障其他舰载战斗机出航任务和返航,增大航母舰载机的航程,提升航母舰载机联队的作战效能、生存能力和使用灵活性,进而增强航母整体作战能力。

美国海军MQ-25舰载无人机已经从概念方案设计、项目研制阶段进入部署阶段。美国海军下一步工作重点是,落实国防部“第三次抵消战略”,让MQ-25无人机尽快适应航母舰载机联队的作战环境,加快有人机与MQ-25无人机协同作战的进程,实现航母战斗力提升。

MQ-25无人加油机威胁分析

在美国海军舰载机联队中,MQ-25无人机是具有高隐身性能的下一代智能舰载无人加油机,不仅是美国海军未来航母舰载机联队的关键装备之一,也是美国海军无人机战略框架的核心组成之一,为美军未来舰载无人系统发展奠定了基础。该机预计在2026年成为美国首个作战型舰载无人机。

美军MQ-25无人加油机进入部队服役后,不仅能满足美国海军第四代舰载机对加油保障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海上战场的空海打击力量结构和作战运用模式,增大了舰载机航程,拓展了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联队的防御纵深,对我军构成严重威胁。我们亟须从技术特点和作战运用两个层面找到反制之道。

反制思路

反大型无人机手段主要包括对空警戒雷达、舰空导弹、近防炮等装备。近防炮主要对已突破我方远程、中程防空系统拦截的敌方无人机进行打击;舰空导弹可有效拦截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等目标。此外,安装在舰艇上的电子对抗系统能实现无人机软杀伤。

当前,我军软、硬杀伤装备防御范围小、能力不强且不成体系,尚不能有效遂行反MQ-25无人机作战任务。反制系统构建需要大量资金和强大技术支持。此外,弹道导弹拦截也可能受天气、大气成分等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在反MQ-25无人机实战中,我军应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反无人机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进一步推进反无人机系统建设。

反美军MQ-25无人加油机作战不只是反平台作战,实质是击破美军作战支撑体系。反MQ-25无人加油机研究是我军航母编队破击美军航母编队攻防体系、对抗现实威胁、打赢高端海战的迫切需要,对我军舰载航空装备发展与装备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