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维权执法反制小型无人机探析

2024-10-30 00:00:00张雷张涛
无人机 2024年8期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我国面临的海上军事斗争日渐向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无人与反无人对抗将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近年,海上维权执法形势更加紧张复杂,美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对我国管辖海域的侵权动作不断;海上走私、贩毒、违法捕捞等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小型无人机在海上侵权和违法犯罪活动中的运用样式不断翻新,对我国海上维权斗争造成新的威胁。因此,在海上维权斗争、近海综合执法、战时防卫作战等场景,我国海上维权执法力量亟须有效应对小型无人机威胁,及时探测、发现、识别、跟踪目标,采取快速有效的处置,维护我国海上权益。

无人机安全威胁形势分析

小型无人机通常指空机重量不超过15kg、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25kg的无人航空器。

当前,多个国家部署在我国周边海域上空的小型无人机力量呈现快速增强的趋势,其机型、数量逐渐增多,性能不断提升,而且频繁对我国管控海域、维权执法力量展开侦察袭扰行动,带来极大安全威胁。

侦察监视威胁我国重要目标安全

当前,无人机组装、操控门槛不断降低,敌对势力、犯罪分子利用小型无人机对我国海上维权执法舰艇、飞机等重要目标展开影像、信号等多维度侦察,提前掌握我国重要目标部署和活动情况。在执行海上安保任务期间,我方较难管控无人机,违法违规“低慢小”无人机逐年增多。目前,越南已从美国引进“扫描鹰”小型无人机,该机采用弹射装置起飞和无人机撞击绳索的天钩系统回收,操控简便,对发射平台要求不高,而且挂装了高性能摄像设备和红外热成像传感器,可展开海上侦察。

侵袭滋扰威胁我国舰机行动安全

小型无人机在我国舰艇、飞行器周边违法飞行,干扰我国维权执法行动,可能引发不安全甚至碰撞事件,对我国海上行动造成现实威胁。例如,菲律宾于2023年在我国黄岩岛、牛轭礁周边海上违法放飞小型无人机,干扰我国海上执法行动,给我国海上执法任务带来一定安全隐患。菲律宾计划从美国引进“扫描鹰”无人机,以增强本国海警力量侦察监视能力。

特种作战威胁我国管辖海域安全稳定

当前,美军正在推进多域战能力构建,提升“海上游击战”能力,同时鼓动盟友对我国展开特种作战行动。未来,小型无人机闯入我国辖区开展袭击挑衅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近年来,韩国海洋警察厅不断加快无人机采购,目前已投入使用多旋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复合翼无人机等多种舰载无人机。《韩国海洋警察展望2030》提及,到2028年,韩国海警将部署更多数量和机型的高性能无人机。未来,若台海方向局势趋紧,美国及其盟国可快速升级改造无人机,对我国重要目标发动精确打击和无人机自杀式攻击。

反海上无人机典型任务

海上维权斗争中的反无人机任务

我国海上维权力量在开展维权斗争、岛礁外围警戒、警戒防护行动时,舰艇面临企图对我国海上维权行动、岛礁进行侦察监视的国外海警力量带来的威胁,主要承担反无人机任务,对具有一定抗风能力的无人侦察机等威胁目标进行反制。

近海综合执法中的反无人机任务

在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近海综合执法行动中,我方岸上和海上执法力量主要面临偷渡、走私、贩毒、暴恐等违法犯罪活动人员带来的威胁,需协同反制运送毒品、爆炸物等违禁品的小型货运无人机,以及对我国近海重要设施进行侦察破坏的小型无人侦察机等违法无人机。

战时防卫作战中的反无人机任务

根据战时防卫作战任务需求,海上力量在海域封控、护航警戒、海上搜救等场景中反制敌方察打一体无人机、自杀式无人机等主要威胁目标。海上力量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对我方兵力和行动进行侦察的敌特分子、意图对我方防护目标进行攻击的作战对手。

反小型无人机对策

侦察探测体系构建

小型无人机尺寸小、飞行速度较快、机动性高。目标快速发现、识别、定位、跟踪是反小型无人机的首要任务。我国应建立联合侦察探测体系,运用多种探测平台、多种跟踪手段对违法入侵我国的小型无人机进行侦察探测,确保尽早发现、准确跟踪,为有效处置争取时间。

一是构建侦察探测网络。我方应充分利用岸基、舰载等各类侦察探测设备,合理配置探测器,优化部署侦察兵力,共享探测情报,组成侦察预警网,构建一种覆盖全海域的无人机侦察探测网络。

二是增强小型目标探测能力。针对微型小型无人机尺寸小、隐身性能好、突防能力强等特点,我国应综合利用智能技术、雷达技术改进目标探测系统,补齐“低慢小”目标探测能力弱的短板。

ZoeS3rtNGT3MQbYxOmNV3D8jmirygcvsdhh3kY77MAs=干扰软对抗实施

目前,部署在我国周边的海上执法力量所配备的小型无人机大部分为民用无人机,搭载了数量较多、性能较低的各类传感器和电子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容易出现失控等问题。因此,电磁防护、电子干扰等综合性软对抗手段是反制违法小型无人机的重要措施。

一是注重自我防护。在海上维权执法期间,如我方不便对违法小型无人机进行干扰打击,应限制我方通信设备、雷达等系统使用,或者将我方各种电子设备进行电磁伪装,隐蔽主要电磁频段,避免我方舰艇被敌方无人机探测、发现。

二是注重干扰诱骗。第一,我方利用电子对抗等手段对小型无人机导航设备、通信系统进行干扰破坏;第二,利用干扰诱骗等手段对无人机卫星导航定位信号、飞控信号进行干扰诱骗;第三,利用网络攻击对无人机指控系统进行网络侵袭,使无人机丧失指控能力,甚至被我方控制。

打击硬对抗实施

反违法小型无人机应注重使用硬对抗手段。激光武器、微波武器、捕获网、新型高射机枪炮、暴力竞速无人机、格斗型无人机等多种硬杀伤装置可对目标无人机进行毁伤、拦截、打击。

一是利用激光武器毁伤无人机。激光武器具有反应快速、使用便捷、毁伤精度高、抗干扰性强、成本低等优点,发射高能激光束烧蚀无人机机体、导航系统,可对无人机进行精确快速毁伤。

二是采用微波武器毁伤无人机。与激光武器相比,微波武器波束更宽、作用距离更远、受天气影响小、使用更为便捷,可有效对抗大范围内的小型无人机集群。在实际使用中,微波武器覆盖违法无人机来袭区域,对无人机实施有效毁伤。

三是使用常规武器打击无人机。现有火炮、机枪等舰载武器使用改进的精确制导弹药打击小型无人机。水炮、眩目拒止设备等非致命性武器经改装后,具备打击多种类型无人机的能力。

四是运用拦截装置。防暴发射器发射的网捕弹飞至无人机目标附近后张网,捕获无人机,然后弹出气囊,落在水面上。该型装备购置成本较低,捕获无人机的同时,也可保留执法证据。

反制战法灵活运用

为避免违法小型无人机干扰我方维权执法作业,我国海警维权执法力量需灵活运用各种反制战法对违法无人机进行干扰、拦截、毁伤、打击。

一是合理部署反制力量。针对小型无人机自卫能力有限、应变能力较弱等特点,我方根据现场形势,对海上执勤舰艇、舰载直升机、舰载无人机、配属单位等力量进行合理部署,构建配置科学的反无人机体系。

二是虚实结合,伪装欺骗。针对小型无人机易受不良天气、复杂海况和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在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的同时,我方应采用传统的隐蔽伪装、空障布设、假目标设置等方法欺骗无人机,降低无人机的作战效能,为反制任务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多种方法综合防护。针对小型无人机滞空时间短的特点,我方舰艇可采用机动规避、电磁静默、干扰施放等手段,避免遭无人机干扰打击;针对小型无人机打击火力弱、毁伤效能低的特点,我方可采取物理加固等手段对舰艇进行防护,降低无人机的威胁等级。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影响海上作战胜负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我方需深刻认识无人与反无人作战对未来斗争形态的深远影响,及早研究应对策略,抓住机遇,未雨绸缪,才能最终赢得斗争胜利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