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远法”在山水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4-10-29 00:00:00刘丰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9期

摘 要:“三远法”由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不仅体现了画家对传统山水构图智慧的深刻省思,还是对其边界的创造性拓宽。此法犹如一扇窗,引领观者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步入一个浩瀚无垠、诗意盎然的审美宇宙,尽显中国山水画独有的深邃与高远。其诞生,不但稳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文化根基,还以独特的灵活性和深邃性,对现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与技法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学术影响,促进了审美观念与艺术思维的双重飞跃,激励着后世画家不断追寻与拓展山水画艺术的无限可能。

关键词:“三远法”;构图;山水画;艺术创作;《林泉高致》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语境中,空间布局被赋予了核心地位,其在谢赫“六法”理论体系中具体凝练为“经营位置”。这一核心概念在中国古代浩瀚的绘画理论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篇章。“三远法”作为中国传统绘画构图艺术中的璀璨明珠,其意蕴远非空间布局的物理性塑造,而是深刻融入了画家独有的诗情画意之精髓,成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表达。“三远法”不仅精妙地剖析了山水画内部层次的复杂构建,还将画中花鸟竹石的细腻、水墨渊鱼的灵动以及渺渺山川的壮阔等,从简单的客观物象再现中升华而出,使之成为画家个人情感抒发、理想追求及深邃哲学思考的具象载体。这一过程不仅赋予了山水画生命的律动与情感的温度,还彰显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郭熙虽出身平民,却以其卓越的绘画理论造诣在艺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林泉高致》中,郭熙对“三远法”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阐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一理论,不但是对前人山水构图理论的深刻继承与创造性发展,更是对谢赫“六法”中“经营位置”理念的丰富与拓展,同时与宗炳《画山水序》所倡导的山水之道形成了跨时代的共鸣。“三远法”的提出,为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布局提供了一套基本而独特的三维透视法则,它不仅在技法层面为后世画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还在审美与哲学层面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一、“三远法”的具体表现

(一)高远法在山水画中的表现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高远法于宋代尤为璀璨,其流行得益于经济繁荣与笔墨技艺的飞跃。北宋画家聚焦于北方山川,运用干笔渴墨展现其磅礴壮美,推动高远法成熟。此法自下而上仰视山川,营造深远透视与层次感,凸显山峦雄伟,如《林泉高致》所述。高远法赋予山水画视觉震撼与心理触动,体现“荡海拔山”之势。宋代文人积极入世,此思潮促生了众多高远法全景山水,展现了时代精神。

(二)平远法在山水画中的表现

平远法在中国山水画中独树一帜,它以独有的柔和内敛之美,构建了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艺术境界。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其“冲融”之意的深刻阐述,彰显了平远法在艺术表现上的独特魅力。平远法主要通过自近山而望远山的平视或近似平视的角度来表现山水,营造一种宁静、开阔、淡泊的意境。元代文人画家,如倪瓒,将平远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借以抒发内心的抑郁与追求,展现了文人画的精神风貌。平远法不仅丰富了山水画的构图语言,还在精神层面上为观者提供了深刻的启迪与心灵的慰藉,其影响深远,值得我们深入品味与传承。

(三)深远法在山水画中的表现

北宋山水画融合高远法与深远法,构建全景式构图,展现宏大自然视角,到达艺术新高度。深远法是由前面往深远处望去的一种构图方法,它模拟的是站在高处往下望的视角,具有深邃辽阔的视觉效果。南宋山水画创作转向细腻小景,反映了审美情趣的变迁。高远法仰视山川,层次单一显巍峨;深远法繁复多变,曲径通幽,拉近观者与自然的距离。深远法超越透视局限,环绕起伏,意境深远。此法提供震撼的视觉效果,传达壮志豪情,可引发观者共鸣,使其享受艺术之美。

二、运用“三远法”的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

(一)范宽《溪山行旅图》

宋代的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有对前代绘画理论的深度继承,还是时代精神与艺术创新融合的典范,铸就了山水画艺术史上的辉煌篇章。在这一波澜壮阔的艺术演进历程中,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山水画大家,他们之中,李成与范宽尤为突出。

范宽作为李成的后学,不仅在全景式山水构图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还以其独到的艺术思想与创作实践,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范宽在山水画领域的卓越贡献,尤为显著地体现在他对高远法的精妙运用与拓展之上。这一艺术成就,在其代表作《溪山行旅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该作品作为山水画史上的璀璨明珠,以独特的视觉构图与表现手法,深刻揭示了高远法蕴含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画面中,高远法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活力,通过自上而下、层层递进的视觉引导,使观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经历了一场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空间旅行,既领略了高远之美的壮丽与辽阔,又激发了内心深处壮志凌云的豪情壮志。

在《溪山行旅图》的布局构思中,范宽巧妙地将高远法融入其中,赋予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空间感。画面中央,一座顶天立地的高峰巍然矗立,其雄伟身姿几乎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空间,成为整个画面的视觉中心。山头仅以稀疏草木点缀,与周围空旷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张力。同时,范宽运用精湛的笔墨技巧,皴擦出山石的质感与纹理,生动再现了北方山脉特有的雄浑与苍劲之美。两峰之间,一条瀑布飞流直下,其壮观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活力,还巧妙地连接了高峰与山脚下的蜿蜒小道,使得整个画面在高远中不失灵动与和谐。

高远法在《溪山行旅图》中的运用,不仅赋予了作品雄伟的气势与超脱世俗的意境,还深刻地反映了范宽个人的精神追求与审美理想。他通过笔墨的巧妙变化与情感的细腻表达,将个人的情感与追求融入山水之间,使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崇高精神力量。这种艺术与情感的深度共鸣,正是《溪山行旅图》能够成为传世经典的重要原因。

(二)郭熙《窠石平远图》

郭熙作为山水画论“三远法”的奠基性人物,晚年仕途的跌宕起伏深刻塑造了其思想脉络,促成了他向清静无为哲学理念的深刻回归。这一思想蜕变在其艺术创作中尤为显著,具体体现为平远法频繁且精湛的运用。他以平和、深邃的审美视角,为山川景致赋予了情感与哲理的厚重,既寄托了对世事沧桑的哀愁,又表达了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在晚年力作《窠石平远图》中,郭熙以平远构图法为骨架,精妙捕捉并细腻再现了北方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致。画面中,乱石嶙峋,杂树错落,枯枝以不屈之姿挺立于秋风之中,其苍劲形态不仅勾勒出自然界的沧桑变迁,还是画家内心坚韧与淡泊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淡墨轻施、简练笔触,郭熙营造了一种既苍茫又深邃的意境,使画面超越了自然景象的单纯再现,成为画家内心世界的外化表达——在仕途浮沉中保持坚韧,内心却追求着一片宁静的净土。

该作品在构图设计上展现出高度的匠心独运,自然元素被精心布局于画面之中,视觉中心聚焦于下三分之二区域,通过岩石与枯树的细腻刻画,引导观者的视线由近及远,缓缓展开至画面的中远景,营造一种既深远又开阔的视觉体验。画面中,坚硬突兀的河岸岩石与潺潺流水的清澈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前者隐喻着外界的严峻挑战与压力,后者则映射出画家内心世界的平和与超脱。这种对比,深刻揭示了郭熙心境由外在愤懑向内在道家无为之治美学理念的深刻转变,体现了他对心灵自由与无拘无束境界的不懈追求。

《窠石平远图》不仅是郭熙晚年的巅峰之作,还是其心灵历程的深刻反映,展现了画家在人生逆境中依然保持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精神自由与“解放”的执着追求。对当代观者而言,这幅作品不仅是一幅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山水画作,还传递了一种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不屈精神与豪迈气魄,激励着人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保持独立的姿态。

(三)王蒙《青卞隐居图》

董其昌认为《青卞隐居图》是“天下第一”的山水画。此画的艺术成就之卓越,不仅在于其作为视觉艺术的精湛表现,还在于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与创作者王蒙复杂心路历程的交织。王蒙一直在出仕与隐居之间游移不定,最终选择于元末乱世之中归隐山林,将个人命运的沧桑与对自然的无限热爱熔铸于笔端,形成了一幅幅超越时代的山水画卷。

《青卞隐居图》在艺术风格与技法上展现了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与同时代的山水画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王蒙反其道而行,在元代画风趋于简率清透的趋势下,以饱满的画面构图、繁复细腻的笔墨技巧以及湿润沉郁的色彩,创造了一个层次丰富、意境深远的自然世界。画面中层峦叠嶂、山林穿插、气脉相连,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雄浑壮美,还寓含了画家对避世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构图上,《青卞隐居图》匠心独运,通过曲折峰峦的巧妙安排、茂密丛林的细致描绘以及飞瀑流泉的生动点缀,使整个画面既和谐统一又充满动感。同时,画面上部的留白处理不仅为观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还赋予了作品空灵深远的艺术效果,展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深邃的文化底蕴。

从更深层次来看,《青卞隐居图》不仅是王蒙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寄托,还是元代社会政治背景在艺术创作中的映射。在元末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许多画家通过山水画创作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理想的避世环境,《青卞隐居图》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王蒙运用深远法布局,不仅创造了一个饱满的情感世界,还使山水作品的情感表达呈现出由深至浅、起伏有致、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为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展现了其作为艺术创新者的卓越贡献与深远影响。

三、“三远法”的理论价值

对“三远法”的理解,若仅囿于画面构图与空间透视的浅表层面,无疑是对其深刻内涵的忽视与简化。深入剖析其精髓,必须从山水画蕴含的深邃意境这一核心维度出发。意境作为情感与景象高度融合的结晶,是艺术家在长期艺术探索与实践中不懈追求的至高境界,它侧重于主观情感的自由抒发与深刻表达。

郭熙倡导的“三远法”,其哲学根基深深扎根于道家美学的“虚静”与“空灵”之境,二者均蕴含着深刻的形而上学思考,并在山水画创作实践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三远法”与西方绘画体系中的写实主义原则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强调对客观世界的忠实再现,如“模仿论”主张的艺术乃是对现实世界的镜像式反映;“三远法”则更加注重画面的表现性特质,即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深入挖掘并细腻表达内心世界的情感波澜,借助笔墨的灵动运用与精妙变化,赋予山水画超越物质形态、引人无限遐想的意境空间。

在此理论框架下,表现性与再现性在山水画创作中非但不相悖离,反而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作品丰富多元的艺术内涵。唐代绘画理论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论,与“三远法”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均强调了艺术创作中外部自然观察与内在心灵感悟的紧密融合与相互滋养。

因此,一幅杰出的山水画作品,其追求绝非止于对自然景象的单纯复制或机械模仿,而是艺术家将自身深邃的思想、独到的理念与丰富的情感深度融入创作之中,使观者在具备一定审美素养的基础上,能够深切感受到作品传达的山水意境之深邃与广阔。画家需凭借对自然的深刻洞察与“三远法”的精湛驾驭,实现自然景观与个体精神超脱之间的和谐共生,进而创作出既具独特韵味又意境深远的山水画佳作。

四、结语

郭熙的“三远法”是中国山水画布局与审美意境构建的核心,奠定理论基础与创作范式。此法展现了艺术的创造性与适应性,让自然景观在个性化诠释下多彩多姿,体现手法多样与风格差异。艺术家生涯中,“三远法”驱动风格流变与技法创新,每作皆是对自然美、个人情感的捕捉与绘画语言的革新。“三远法”融合哲学与艺术,超越技术,将“远”的哲思融入山水画,促成艺术家与自然的对话,实现情感与自然的融合,达到精神超越与思想升华。

参考文献:

[1]刘继潮.建构古典山水画空间理论的话语体系:释“以大观小”的思维智慧[J].美术研究,2004(2):48-55.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师曾.中国绘画史[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

[4]姜松荣.有法无法 别具一格[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0(3):66-67.

[5]朱柯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窠石平远图》画意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21(3):10-12.

[6]宋悦宁.郭熙《林泉高致》中的三远法在山水画的应用[J].收藏与投资,2023(7):19-21.

作者简介:

刘丰源,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