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绘画中空间关系的表现研究

2024-10-29 00:00刘浩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9期

摘 要:在艺术发展的历程中,材料和空间逐渐成为艺术家们研究与欣赏艺术作品的两大视角。随着时代的演进,艺术家们对材料的认知和使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材料本身成为艺术创作的核心,其物质层面的象征性被突显并被赋予一定的审美价值。与此同时,空间作为艺术作品的重要构成因素,始终受到艺术家们的关注。从透视法的出现到现代装置艺术的流行,空间的表现形式不断演变,成为艺术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详细探讨材料和空间在艺术发展中的演变过程与现状,旨在为将二者结合作为艺术创作主要表现对象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思维引导。

关键词:综合材料;空间;表现形式

一、综合材料的应用

从绘画产生的第一天起,人类就开始了对材料的探索。以西方绘画发展为例,其最早的绘画作品是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壁画。人类将燃烧后的树枝、泥浆以及动物的血液等作为材料,描绘出最早的绘画作品,如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创造了湿壁画。它的制作工艺复杂,其中,制作基底的灰泥由粗、细两种水洗沙混合熟化半年以上的优质石灰膏搅拌而成。用粗灰泥打底,然后覆盖细灰泥,再覆盖一层净灰膏。同时,对画家的能力要求极高,要求画家在作画时必须保持画底湿润,绘画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例如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拉斐尔《雅典学院》等都是湿壁画的代表作品。坦培拉(蛋彩画)的出现,将壁画转移到了架板上。早期的坦培拉以水性材料为主,后期在水性媒介剂的基础上加入了亚麻仁油、核桃油等,使绘画材料的质地更加丰富,色彩更加明亮。扬·凡·艾克兄弟首次将色粉与油结合,制作出最早的油画颜料并迅速得到推广。自此以后,油画颜料被工厂批量生产,油画的发展进入历史新纪元,也成了西方绘画的代名词。

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得各种材料不断被发明和发现。受工业发展的影响,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们也将目光投向了形形色色的材料。1917年,米歇尔·杜尚把自己从商店买来的小便池命名为《泉》,并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送到了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上。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艺术是什么”的大讨论,“什么是艺术,如果小便池是艺术的话,那又有什么不是艺术。如果什么都不是艺术的话,那么艺术就只剩下对艺术本身的无尽追问”。杜尚《泉》的问世,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艺术作品同生活中现成物之间的界限,极其强势地改变了人们对于材料的认知。材料不再是艺术作品表现对象的附庸,而是单独成了一种艺术符号。同时,其物性也成了艺术作品的主要表现对象。当人们不再以实用性为目的,而是从审美的视角认识材料时,材料本身的物性就能展现出来。

至此,大量的艺术家利用现代工业产品或直接从自然中获取材料来进行艺术创作。德国画家、雕刻家、作家库尔特·施维特斯是达达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自创了默茨(Merz)的艺术概念,意为“在艺术创作中使用任何想到的材料”。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从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的材料,例如木块、绳子、产品包装纸等等。

在杜尚思想的影响下,艺术家们对于真实空间的建造及各种材料的应用,进一步模糊了传统架上绘画各个画种的界线、架上绘画与雕塑的界线,以及现成物和艺术作品的界线。同时,在工业生产中可以批量复制的材料,由于被升华成为艺术作品而表现出不可复制性。

二、空间关系

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客观存在形式,但二者密不可分。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从奇点爆炸之后,宇宙的状态由初始的“一”分裂开来,从而有了不同的存在形式、运动状态等。

(一)虚拟空间

空间在传统绘画领域一直被视为表现方式,而画家对空间的表现仅是在表现空间感。在《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中,画家采用了独特的透视手法,将耶稣头顶作为透视点,成功地在墙壁上营造出纵深的三维空间效果。在《渔庄秋霁图》中,画家运用散点透视法,将视觉所看到的三维空间巧妙地压缩至二维平面,精心控制画面中的留白,以此创造出一种平远意境,并将其划分为三段式布局。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画面既具有深度又保持了平面感,为观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

在数学与物理领域,维度属于时空中独立的坐标系。二维是平面,三维是立体,多维度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把两个及以上的维度结合在一起。荷兰版画家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被称为错觉图形大师,他擅长将平面分割与立体图形相结合,打破两个维度之间的边界,将边界融合,形成二维与三维的空间交汇,再加入拓扑学的概念,最后形成完整的循环系统。在埃舍尔的作品《日与夜》中,田地中的黑白方格向上升起,逐渐演变成了黑色与白色的鸟。在作品《天与水》中,埃舍尔也运用了渐变的构成方法,将水中的鱼与天上的飞鸟有机结合在一起。

此外,埃舍尔对于错乱空间的建构还得益于悖论图形的应用。悖论图形又称为不可能图形或矛盾空间图形,属于典型的视错觉形式。人类的视觉系统在识别这类图形的过程中,瞬时间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将其理解成三维物体的投影,但仅限于在二维平面上来描绘这种不受三维空间限制的物体。在作品《相对性》中,埃舍尔利用三个透视点,将多个建筑空间拼接,消除了空间之间的界线,描绘了一个不符合正常引力定律的世界,人物在各自所在的空间中自由平稳地行走。

相对于传统的空间表现方式,埃舍尔创造的错乱空间可以说是在二维平面上真正实现了对多维空间的表现。利用视错觉构建错视空间,对20世纪超现实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真实空间

无论是用传统透视概念来表现的空间,还是埃舍尔所搭建的错乱空间,其共同点都是将空间作为构建平面视错觉效果的表现手段。在现当代艺术潮流中,艺术家不再把空间作为艺术手段,而是将空间作为艺术表现的对象,这一突破大大提高了空间的地位。

杜尚《泉》的问世,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艺术作品同现成物之间的界限。而现成物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品,显然有艺术家身份因素的参与,其所处的场所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翠西·艾敏的作品《我的床》于1999年入围英国当代视觉大奖“透纳奖”并在展览上展出,这是一件饱受争议的作品。未经整理的床,周围还放置着丝袜、喝完的酒瓶、吃完零食的袋子、药盒、破拖鞋等。此类用现成物品转化而来的艺术作品,并非说明现成物就是艺术,而是现成物与场域共同组成了一个艺术空间,这里的“空间”便是作为现实存在的真实空间存在于艺术作品中,而空间作为艺术作品中的一部分,发挥的不仅是物理层面的陈示作用,还成为作品艺术性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艺术作品一旦离开特定的展览空间,便又回归到单纯的物品。

(三)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的融合

对于真实空间的构建,使得架上绘画中的空间营造有了更多可能。一些画家将在架上绘画平面上创造出的虚拟空间同真实空间相结合。

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安塞姆·基弗在作品中运用各种综合媒介,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绘画。同时在空间的表现方面,他也不满足于对虚拟空间的描绘。以作品《容器的破碎》为例,整个现场便是作品整体。基弗将由铅制成的书塞满了高达4.8米的铁制书架,铅书的表面也因为氧化而斑驳破烂。而书架的下方,是满满一地的玻璃碎屑,狼藉不堪。基弗实现了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的结合,将废墟感延伸至整个展览现场。

徐冰是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其“背后的故事”系列创作始于2004年,灵感来自他在机场转机时看到签票处毛玻璃后的盆栽展现效果及郑板桥依竹影画竹的故事。这一年,徐冰在德国东亚美术馆的展览中,从博物馆作品档案中选了三件东方山水画作为素材,把透明玻璃改成毛玻璃,完成了“背后的故事”系列作品中的其中一幅(图1)。观者从作品的正面看,透过半透明的玻璃,甚至可以看到山水画的笔墨;但转向作品背面就会发现,这一幅山水画是由干枯的植物、麻绳、废旧报纸、编织袋等物品通过光影投放到玻璃上的。作品的背面是画家运用各类材料构建出的真实空间,而后在真实空间的基础上,利用光影在平面上投射出虚拟空间。其中,真实的光影也成了绘画材料。

三、综合材料绘画中空间关系的

表现探索

在综合材料绘画实践中,笔者着重于实现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融合及材料技法和绘画的融合。

以《意象西部-时空行旅》的创作为例,笔者主要解决如何构建虚拟空间的问题。基于埃舍尔的悖论图形概念,将建筑、山川等联系到一起,并将多个视角的物象放到同一平面,营造空间幻觉。同时,在画面中通过表现象征时间推移的月相图和钟表内部的齿轮结构等,试图将时间观念融入画中。在创作技法上,将坦培拉技法与综合材料技法相结合,利用材料质感丰富画面层次和物象肌理,强调超现实意味。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产生了意外效果,这主要归功于综合材料绘画的偶然性。在后期的画面调整中,笔者更加注重表达时间观念,在原有的构图上,添加了芯片电路板和唐代陶马俑、三彩骆驼俑的形象。马和骆驼作为古代的重要交通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现代人们的生活依赖于芯片等科技产物。将这两种时代元素结合在一起,旨在表现时间融合的景象,体现超现实的荒诞感。此外,陶马俑和三彩骆驼的融入,还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画面的整体色调为暖黄色,营造了大漠戈壁的氛围,体现了地域特色。在构图上,笔者着重实现抽象概念与具象元素的融合。例如,将画面中的楼梯视为“线”的布局,将齿轮、陶马和三彩骆驼等元素视为“点”的布局,目的是将这些抽象元素巧妙地融入具体的物象之中,使整个画面实现抽象与具象的和谐。

在《幻海城影》(图3)的创作中,笔者吸取了《意象西部-时空行旅》的创作经验,在空间关系表达和材料应用上做出了更大胆的尝试,在二维平面上,营造三维甚至多维空间,将真实空间融入其中。例如,利用材料特性来表达真实空间,在肌理预埋阶段就将画面分为上下两层。通过对上层画面的切割、镂空来露出下一层画面,两层画面间真实存在的距离便是真实空间的搭建。同时,两层画面分别表现出的两个不同视角的虚拟空间,又构成了同一个真实空间,以此来实现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

在画面内容上,上层画面表现的是一个纵深空间,遵循传统透视规律,建筑或悬空,或凹陷,再通过连接楼梯,利用悖论图形表现超现实空间。同时,在画面中融入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教堂建筑,将东西方建筑空间进行横向对比。下层画面表现的是钟表的内部结构,依然要表达的是时间概念。在色彩运用上,主要采用蓝绿色调,目的是通过色彩来表达海洋幻境。这种冷色调给人一种冷静理性的视觉感受。

四、结语

以材料来展现真实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它需要通过材料本身的起伏变化来实现。这对于构建超现实主义的空间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借助虚拟空间来呈现多维度的超现实空间,并在物质性和绘画性之间找到平衡。超现实主义绘画在表达观念方面相对自由,这使得画家在创作中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可以融入更多的情感、观念等抽象元素。

参考文献:

[1]吴若虎.奇观:装置艺术的空间解读[J].美术研究,2023(3):113-119.

[2]鲁一平.浅析绘画作品的材料与表达[J].明日风尚,2017(20):73.

[3]冯丽娜.西方绘画材料技法的历史演进与其在美术教学中的表现形式[J].美与时代(中),2016(4):79-80.

[4]余秋卓.装置艺术中的形态创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6):34-35.

[5]何山.论埃舍尔作品中视错觉对当代视觉艺术的影响[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21.

[6]程蕾.综合材料介入后架上绘画的多维空间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22.

作者简介:

刘浩博,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