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发展型资助育人新模式研究

2024-10-29 00:00叶易灵唐阳阳
社会与公益 2024年8期

摘要:资助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完善,资助力度持续加强,资助覆盖面逐渐扩大,全面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走深走实。通过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开展就业帮扶,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和失业。本文将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芝兰计划”资助育人工程为例,探究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新模式。

关键词:资助育人;就业帮扶;芝兰计划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言约旨远,对新时期的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外国语学院结合自身实际,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的落脚点,探索完善发展性资助工作新模式,多措并举提升资助育人成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经过调研分析,目前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和资助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外语专业的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双减”政策和新冠疫情的共同影响下,外语专业的学生就业进展缓慢,特别是依赖于外语培训和外贸的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导致相关专业岗位减少。

其次,学院的资助对象来自不同地区和背景,具有较大的多样性。随着学院对省外学生的招生增加,来自贫困边远地区的同学增多。同时,一些原本家庭条件较好的浙江省内学生,因为家庭企业倒闭、亲人重大疾病、残疾或去世等原因,也面临着经济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和高校资助育人总要求,借用孔子眼中的“芝兰”之名,喻自立自强的资助对象,设立“芝兰计划”资助育人工程,通过多方联动,以兰花清而不浊、坚强不屈的品质,开展资助对象就业帮扶,并在帮扶的同时发挥资助育人的最大效能,以培养“芝兰”为己任,打造具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资助育人品牌。

二、“资助+”发展型资助育人新模式实践

《孔子家语·在厄》曰:“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设立“芝兰计划”资助育人工程,借用“芝兰”之名,喻自立自强的资助对象,通过多方联动,以兰花清而不浊、坚强不屈的品质,开展资助对象就业帮扶,并在帮扶的同时发挥资助育人的最大效能,以培养“芝兰”为己任,打造具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资助育人品牌。项目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精准实施培育帮扶,从大一到大四,分为三个阶段。

(一)种兰-精准认定资助对象

成立由学院教师和企业家组成的“芝兰助学团”,为本项目实施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示意图,检验资助对象的合适性。

(二)育兰-全面提升就业发展能力

设立“芝兰”培训班,将全部资助对象纳入培训班,并根据年级,开展不同的就业能力提升训练。

(三)护兰-全力支撑就业发展需求

建立“资助+思政”“资助+就业”“资助+心理”“资助+实践” 四位一体“资助+”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以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为目标,整合多方力量,点对点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精准帮扶,为资助对象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促进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

1.紧扣“资助+思政”,唤醒受助学生感恩意识。搭建感恩资助育人平台,建立资助育人评价体系,制作帮扶册,鼓励受助学生进行成长记录;借助社会捐赠助学金的评选平台,在每项助学金的下一批资助对象确定之前,制作《资助对象感言集》,将上一批资助对象的情况整理成册,赠予捐助人,切实保障捐赠基金用到实处,捐助真正需要的学生。开展感恩系列活动、宣传在升学和就业等有突出贡献的受助学生。

2.探索“资助+就业”,优化加强全范围就业服务。整合优秀企业家、优秀校友、辅导员等20余人为30余名资助对象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讲座20余场,就业指导相关活动10余次。先后开展考研升学辅导、简历制作指导等专业就业服务,做到就业指导服务全覆盖。

3.关注“资助+心理”,建立心理疏导长效机制。当前,已实施的各项资助政策足以基本保障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与学费等支出。随着这些保障的实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往往从“量”转向“质”,这意味着高校资助工作应更加注重精神、心理层面的关注。

4.结合“资助+实践”,促进受助学生自我成长。通过志愿实践、社会实践、就业实践等多方平台,鼓励受助学生走出之江,了解国情社情,深入地方“述爱党情”,走进基层“讲爱人心”。

三、“资助+”发展型资助育人新模式思考与总结

该项目将1d9c6fe5181a3d32b656a3e3a2fa159fa7c095bc420a85a55671269636487f1b资助育人工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与就业帮扶结合起来,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采用学校和社会联动的方式,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能力教育内容、资源、形式进行系统整合,从入学时的生涯规划到高年级的就业指导,贯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体现了发展型思政育人的创新。本项目具有相对普适性及借鉴推广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个性需求,做好生涯规划。“芝兰计划”成立“芝兰助学团”,精准选拔资助育人团队,由一批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的教师和企业家组成,共同完成资助育人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秉持“一生一策”的资助育人工作方式,量身打造个性化的资助方案,建立资助个人档案。

(二)重视内心世界,做好心理辅导。“芝兰计划”更强调“扶智”与“扶志”,在给予物质资助的同时,提供精神资助,通过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形成自立自强、团结友爱的良好风尚。要将心理普测与经济困难生认定相结合,掌握心理状况,分析心理特点,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常态化谈心谈话,密切关注心理变化,做好心理疏导、及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三)建立反哺机制,做好感恩教育。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实习就业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成长”与“共享”。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勇于、敢于选择回到家乡、到祖国建设需要的地方,深入基层,参与发展建设。发挥思政教育的主导作用,把感恩教育意识培养融入资助育人过程中,将感恩教育与资助工作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以一颗感恩的心去感知世界,引导学生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教会学生懂得感恩回馈的重要性,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人格品质。

(四)加大就业帮扶,完善人才培养。“芝兰计划”立足学生需求,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求职中的所需所求,开设个性化培训,查漏补缺、提升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如开设求职心理、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实际培训项目,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前后心理变化,设计制作简历,高质量面试等;开设演讲与口才、模拟招聘会等实践性培训课程,克服沟通交流中的不利因素,提升整体实力,模拟招聘会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求职过程。

参考文献

[1]姚夏晴.探讨发展型资助育人理念下的高校“资助+”模式[J].就业与保障,2024(01):152-154.

[2]林洁,张思翼,叶爱芳.服务“两个先行”奋斗目标的高校资助育人路径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3(01):26-31.

[3]于亚男,单旖旎,何双雷,等.新时期下高校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就业能力的提升渠道[J].亚太教育,2016(29):69+68.

[4]高伟.Z公司关于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人力需求的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8.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