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十答:“十分钟队会”40年品牌活动的守正创新

2024-10-29 00:00:00上海市普陀区华阴小学少工委
少先队活动 2024年10期

如果给你十分钟,你能创造出多少可能?在上海市普陀区华阴小学,这短短的十分钟被赋予了无限活力,它不仅是少先队员自主展现的广阔舞台,更是学校40年品牌活动“十分钟队会”的璀璨见证。这一独特的少先队活动形式,自诞生以来便坚守“自主、自动”的核心理念,不仅荣获了“上海市少先队工作首创奖”,更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赞誉。

一、十分钟队会是怎么诞生的?

十分钟队会发端于1984年秋天上海市普陀区华阴小学的少代会上。时任大队委员会委员的少代会代表丁炜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反对老师包办队会的提案,她建议学校每天给孩子们一段独立开展队活动的时间。这一提案反映了孩子们渴望自主、自理、自动的强烈愿望,得到全体队员广泛的赞同,也受到时任校长的重视与支持。学校首先尝试在中午安排五分钟时间让队员们自己组织安排,以后又应队员们的要求,将时间延长到十分钟,十分钟队会由此诞生。

1987年起,学校的十分钟队会在时任普陀区团委常委、少年部部长赵国强老师的推广下,经市少工委连续多年的总结、研究与推广,它作为“按需运行”的少先队自动化新产品,迅速走向全市各中小学,也受到兄弟省市少先队的青睐,并有了更多的创新。上海《少年报》、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会刊《少先队研究》、团中央《辅导员》等撰文发表,向全国宣传十分钟队会。1999年10月,学校的“十分钟队会”被授予上海市少先队工作首创奖,后被列入《少先队工作辞典》《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2005年又被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编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大全》,铸造了华阴办学的知名品牌。

二、十分钟队会久盛不衰的奥秘是什么?

40年如一日的坚持,23万多人次的快乐参与,近30万次的快乐体验,十分钟队会已经深深镌刻在华阴小学的血脉之中。它久盛不衰,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奥秘就在于十分钟队会的短小、快乐和自由。“短小”是十分钟队会的源。短小的形式决定了十分钟队会具有快餐文化的特色,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满足了孩子们对于某种活动的需求。“快乐”是十分钟队会的根。十分钟队会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充分满足了孩子们快乐的需求。“自由”是十分钟队会的魂。十分钟队会对于内容和形式没有严格的规定,也没有程序化的模式要求,在自由自在的氛围中,孩子们拥有了持久的热情。

三、十分钟队会为什么深受少先队员的喜爱?

少先队员喜爱十分钟队会,原因就是感到快乐,“乐”在何处?学校总结出十分钟队会有“六乐”,乐在自主:十分钟队会中孩子完全是真正的主人,可以自择材料,考虑形式,决定取舍,充分发表见解。乐在玩耍:在十分钟队会中,没有强制的手段,没有繁重的负担,没有课堂教学中的循规蹈矩,队员往往在玩中获得自律、自勉、自识、自责、自善。乐在表现:十分钟队会为孩子搭建了表现的舞台,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有权利在这舞台上亮相,满足表现欲。乐在创造:策划活动方案、编导小品、设计海报等,队员在十分钟队会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创造。乐在成功:通过十分钟队会,队员们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锻炼了意志、胆量,看得到自己的成功。乐在集体:十分钟队会天天搞,队员天天在自己的组织里活动,有意见可在队会中讲,有困难可在队会中提,有苦恼可在队会中述,有喜悦可在队会中乐,有才华可在队会中露,友爱的群体使孩子们感到快乐。

四、十分钟队会的“全自动”体现在哪里?

十分钟队会自动化与众不同的独特优越点在于“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全”在天天有:十分钟队会活动时间短,内容简单,题目小巧,队队都能搞,天天都能搞。“全”在人人搞:十分钟里人人动起来,从活动设计、主持、角色分配和评价,全由小队民主进行。只要队员自告奋勇,就有表现的机会。“全”在日日新:十分钟不受大队计划、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的限制,可按队员喜爱、集体需求、主持人的特长自由确定,谁也不重复别人的老一套,因而内容和形式天天变、日日新,完全是一种愉快的创造。“全”在全过程:十分钟队会的设计、决策、分工、筹备、主持、总结、评价、评奖、记档、归档以及维权、监督、保障等从头到尾的全过程都渗透了少先队的民主精神。如在设计前,三人领导小组成员或分工确定了的主持人先要“问需于童,问计于童”,决策时要集体拍板,不是由某个个人说算;评价或评奖要民主评定,公开化,不能由少数领导人或辅导员“暗箱操作”;订立了“不包办、不放任、不挪用占有”的“三不”公约和维权制度。

五、十分钟队会“指挥部”是如何运作的?

“十分钟”指挥部机构设在大、中队两级组织中。大队指挥部由大队主席、大队宣传委员、大队文艺委员组成,主要任务:每星期召集各中队指挥小组组长开一次会,了解情况,交流经验。小组成员还要经常去巡视各中队十分钟活动,检查日常安排,组织评选最佳主持人和设计方案。中队也有相应的“三人”指挥小组,主要任务是:征集各种活动方案,帮助主持人修订活动方案;安排每周活动的主持人名单;制订一周活动日程表,公布“每周广告”;做好上周活动记录和总结,向大队汇报;评选上报优秀活动方案和最佳主持人。各级指挥部可以请校长、中队辅导员和任课老师当顾问,遇到困难请求咨询和帮助。

六、怎样成功策划一次“十分钟队会”?

造高楼大厦需要建筑设计师,十分钟队会也不例外,事先要精心设计好活动方案。十分钟时间短、天天有,它的设计不复杂,大家力所能及,人人都可以尝试,一般有五条设计思路。一是考虑个人的爱好特长。根据个人爱好特长设计出的活动成功率高。如有队员擅长说相声,他设计的“相声园地”就很受欢迎。十分钟为每个队员创造了“露一手”的机会。二是了解队员们的兴趣和心意。同龄人对什么最感兴趣呢?设计者要做到心中有数。有队员从没有设计过活动,就在设计前充分了解队员,发现同学们都喜欢探索世界的奥秘后,花了一个多星期搜集了49个世界之谜,在十分钟队会上展示,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三是留意身边发生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十分钟队会要就地取材,有的放矢地设计。如有队员发现大家做值日时各搞各的,于是设计“你会做值日吗?”主题队会,集体讨论合理分工与值日劳动次序,从而大大提高了值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四是搜集信息,开阔视野。设计者平时要多参与各类好活动,不少队员把各种信息加以组合,从而创造出一个新颖的活动。五是配合学广播、看电视、阅读各种报刊。队员们如果平时注意积累,必定思维敏捷点子多。

七、十分钟队会的“花式品种”有多少?

“十分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自治性活动。这是队员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具体可以是:解决集体中同伴间发生的问题和矛盾;进行行为规范、队风队纪教育训练的活动;关心队员,解除队员烦恼的活动;增进友谊的活动;中小队民主生活活动等。一类是益智、强能活动。这是获取新知识,发展智力,增强能力的活动。具体可以是:扩大知识面的活动;发展智力的活动;训练技能的活动;学科性的活动;学习生活的活动等。一类是自娱性活动。这是娱乐、游戏活动,能为队员增添无穷乐趣,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

八、怎样当好十分钟队会的主持人?

每一个“十分钟”都需要一名或几名主持人。精心设计的活动方案要通过主持人表现出来,所以十分钟是否成功,一半取决于主持人的表现,那么怎么当好主持人呢?第一,要有勇气,相信自己能主持好。胆怯、害怕,就会心慌意乱,影响主持效果。第二,仪态要大方,善于观察队员们的反应和表情,上下交流,随机应变,不能光顾自己背台词或者扭扭捏捏。第三,主持人就是组织者,要掌握好活动时间和顺序,与全体队员协同一致,不能唱独角戏。第四,说话要口齿清楚,用词准确,语言丰富有感染力,只要平时多练习,定能过好这一关。谁来当主持人呢?可以毛遂自荐主动申请,可以按小队轮流当,也可以采取谁先准备好谁来当,或者采取队干部先示范的方法,总之,担任主持人是一次锻炼的好机会,每个队员都有权获得,一定要积极争取。

九、开展十分钟队会,辅导员起什么作用?

辅导员在十分钟队会中的作用,可以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给时间。保证每天给十分钟,偶尔有事要“借用”了,得另找一个十分钟还给队员们。第二,给予鼓励。鼓励队员自编、自导、自演、自学、自玩。鼓励他们独挑重担,全面负责。鼓励面要宽,对平时胆小、后进的队员更要激励。第三,给启发。队员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给点拨,建议他们想一想,如:最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书报杂志和广播电视中,有哪些信息可以创造性利用?第四,给点评。辅导员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指挥小组”会,对一周的活动参与点评,并在队会上表扬好的点子,提出改进建议。

十、怎样的十分钟队会才算是一次成功的队会?

学校在十分钟队会的评价中结合队员身心发展的需求,不断创造着新的评价方式,在借鉴了“没有笑声的课堂,就不是好课堂”的评价后,提出一次成功的队会必须让队员们笑起来、动起来。在一次次集中讨论和几轮调查走访之后,最终修订成了新版十分钟队会评价表,建立了华阴小学十分钟队会展示观摩的评价模式。评价小组成员由原先的辅导员观摩队,改为中队自评小组和中队辅导员、队员观摩小组;评价表由原来的评价目标、活动设计、主持风格的一级指标,增设了自评项目:快乐指数和自动评价。于是,“自主、快乐”成了学校一个成功十分钟队会的基本条件,又是最重要的评价元素。

40年守正创新,十分钟队会不仅是一项少先队活动的简单实践,更是华阴小学教育理念与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上海市少先队幸福教育理念的有益实践。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学校把在少先队活动中总结出自主教育经验,作为新质发展的新动力,以自主教育促学生实现主动发展为核心回应少年儿童真实成长需求,让自主教育的魅力从活动生长到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培育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