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地球上的大气”为例,阐述大概念视角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路径:确定大概念,整合单元教学要素;呈现大概念,明确单元教学目标;评价大概念,确定单元评价方法;培育大概念,具体设计教学过程。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地球上的大气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28-0097-03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借助学科知识培养学习能力,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本质,形成正确的地理学习观念。立足大概念视角设计地理课堂,能够从学习的整体性、长期性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大概念理念对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和职业素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探究大概念视角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一、大概念视角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一)认知主义教学论
认知主义教学论强调学习者的内在认知过程,重视知识的深度理解,这与大概念视角的教学设计相契合。认知主义强调学生应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探索和理解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如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等),并将这些概念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此外,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教师应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积极参与地理学习。
(二)整体主义教学论
地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环境、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个方面。整体主义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会将地理现象与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其他学科融合,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学科间的联系。整体主义还鼓励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当地或全球性的地理问题,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或者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索复杂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地理概念的实际应用。
(三)建构主义教学论
建构主义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和反思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地理教学中,这意味着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现象,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此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的,教师应将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作为新知识构建的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还强调在具体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具体的地理案例、组织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习活动更加贴近真实世界。
(四)地理学科教学论
地理学科教学论强调对地理核心概念和内容的深入理解,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在大概念视角下,教师应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表现和相互作用。地理学科教学论特别强调空间思维的重要性,包括地图解读、空间分布的分析以及对地理空间关系的理解,这种思维方式对于理解和解决地理问题至关重要。除了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地理学科教学论还关注地理技能的培养,这些技能对于学生理解复杂的地理现象和进行科学研究非常重要。
二、大概念视角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一)常见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科学写作启发式教学设计和逆向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促进学生习得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与学习活动。通常情况下,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包含六大要素,分别是情境、协同、支架、任务、展示和反思。
科学写作启发式教学设计是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入科学论证,让学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去思考、探索和验证,感受每一个概念产生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通常情况下,科学写作启发式教学包含三大步骤,分别是明确单元概念蓝图、借助概念蓝图确定单元大概念和不同层级的概念、规划大概念和层级概念相关的具体教学活动。这种教学设计近年来广泛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逆向教学设计是指从结果向起点逆推。逆推过程是学生对学习经验和事实进行再认知的过程,能促进学生对各项知识的迁移运用以及创新。该教学设计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包含与单元大概念相关的内容,学生要理解什么是单元大概念;第二阶段,教师提前准备好各种资料,以此检验学生是否已经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第三阶段,教师根据相关问题组织课堂活动。
(二)地理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确定大概念,规划单元教学要素。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情,科学设计地理学科的某个大概念,大概念不需要覆盖所有知识点。教师应当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突出重点难点,关注大概念的生活价值。
第二,呈现大概念,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地理学科的大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教师应当从素养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多个角度切入,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三,评价大概念,确定单元评价方法。在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要同步优化单元评价方法和评价原则。评价原则需要遵循整合性和真实性,评价方法需要有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种形式,多种多样的情境可以让评价更加真实。
第四,培育大概念,具体设计单元教学过程。教师可以从准备环节、建构环节、应用环节、评估环节、反思环节等角度切入。准备环节需要教师针对地理课堂的特点把握整体学习方向;建构环节需要学生归纳、演绎、推理、验证;应用环节是让学生在迁移中学会创新;评估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主要渠道;反思环节既有教师的反思,又有学生的反思。
三、大概念视角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确定大概念,整合单元教学要素
在地理学中,能量是指地理事物蕴含的特性。教师可以在本单元教学设计中围绕“能量”设计学科大概念。首先,研究地理学科的本质,教师要立足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关注能量之间的流动。本单元大概念可以从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开展,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其次,地理学专家思维也是教师提炼大概念的参考。例如,物质运动包括水分运动、生物运动、化学元素的迁移等,这些可以让学生感悟自然地理的本质。教师可以从地理课程教学需求的角度切入,把握课程内容之间的结构性和组织性,为学生建构地理学科体系。最后,要指向跨学科综合育人理念。能量转换与生物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将能量与物质作为跨学科大概念,能从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角度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根据地球大气的基本能量、地球上的大气内容,将单元大概念确定为“能量传输遍及整个大气圈”。
(二)呈现大概念,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在呈现大概念时要同步体现单元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中的重点分布,从素养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上呈现大概念。
素养目标有四大板块,分别是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需要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大气、能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综合思维需要学生学会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现象;区域认知需要学生认识不同地区的能量差异;地理实践力需要学生具备实验、推理、验证等方面的技能。
单元目标需要学生先联系具体生活经验感受大气中的能量,绘制示意图并用自己的话说明大气受热的过程;然后根据教师分享的资源,通过阅读分析地球热量平衡图了解能量之间的传输和转换;接着通过温室效应实验,感受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最后,学生需要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正确表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课时目标分为五课完成。第一课,学生要说出大气的组成部分,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学会整理知识点,提高学习兴趣。第二课,学生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大气的削弱作用,地面反射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三课,学生借助地球能量平衡图,分析能量差异产生的原因,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第四,理解大气逆辐射、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原理,能够正确推理出大气热力环流的能量传输和变化。第五课,积极阅读各种与气候相关的资料,立足宏观角度感受气候变化,培养地理实践力。
(三)评价大概念,确定单元评价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绘制单元内容整体概念图,让学生进行互评,最后挑选出优秀作品让学生进行赏析和学习,鼓励学生展开全面评价。
评价任务:地球上的大气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首要条件,不管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是动物的呼吸作用都离不开大气。不同天气的形成和大气有关。同时,大气对保护地球气候条件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人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严重影响,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例如,可以向学生提出,假设你是一名媒体从业者,如何向社会大众讲解温室气体的相关内容等。
评价标准:内容丰富占总分值的30%,内容严谨占总分值的30%,内容的逻辑性占总分值的25%,内容优美占总分值的15%。第一层水平,学生能够正确选择温室气体,并说明其特点,但缺少科学严谨性,作品美观程度有待提升。第二层水平,学生能够选择部分温室气体,并且有科学依据地进行说明,表现形式得当。第三层水平,学生能够正确说明每一种温室气体的种类、来源、特点,有权威的科学依据,逻辑思维清晰,并且作品呈现美观生动。
(四)培育大概念,具体设计教学过程
首先,从教学目标来看,高中地理教师在制订大单元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通常会以一个主题为教学纲领,然后在教学纲领的规范下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所以在大单元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师要提前告诉学生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其次,从教学内容来看,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单元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且笼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引导性问题切入逐步拓展知识内容。再次,从教学计划来看,高中教学工作要考虑高考相关的知识因素,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结合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最后,从教学方式来看,大概念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要在教学活动中提升自身思维的敏捷性。
四、结语
立足大概念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是促进核心素养理念落地的关键。在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将大概念和大单元进行融合,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反复研究和实践采取正确的教学措施。此外,针对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教师要积极借助教研、集体备课等形式探寻解决方法,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教师重视大单元教学设计,才能持续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促进高中地理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黄向标,高福平,姚巧芳,等.学习进阶理论下基于地理大概念重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地球上的大气”为例[J].地理教学,2022(7):50-54.
[2] 董瑞杰.地理单元教学的四大开展路径:以“地球上的大气”为例[J].地理教学,2021(17):4-7,30.
[3] 王家祚.基于大概念的地理单元教学评价研究:以“地球上的大气”内容为例[J].江苏教育,2021(80):47-50.
(责任编辑 陈 明)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指向地理核心素养生成的大单元教学案例研究”(22B05DLSZ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