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综合思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特点,能使学生以整体、关联的视角分析、解决地理问题,了解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借助主题式教学,可依据主题创设不同角度的情境问题,落实综合思维的培育。文章以“城镇化”一课为例,提出基于综合思维培育的主题式教学设计原则,并围绕“哈尔滨——改革开放后的沧桑巨变”这一主题进行教学案例设计,以期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综合思维;主题式教学;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28-0075-0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9。随着《课标》和新教材的出台,在教学中培育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成为目前实践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聚焦综合思维,从综合思维培育的角度出发,将其与主题式教学相衔接,以主题式教学的形式进行“城镇化”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中学地理教师提供教学借鉴。
一、综合思维和主题式教学
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综合思维源于地理学的综合性,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综合思维包括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三个维度。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用地理学的视角观察、认识这个世界,这也是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所在。综合思维作为学科观察地理事象的基本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自然、人文等各部分的地理教学当中。教师不能孤立地看待综合思维的三个维度,要以维度综合的视角把握和理解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主题式教学是以主题为核心开展的教学方式。它以教材内容的理解为前5418538294eff802086c09bc53574f06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或某一核心概念作为主题,围绕主题设计教学目标和情境,通过问题链吸引学生参与互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使学生在主题情境中达成对知识内容的深度理解,完成思维结构的进阶。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城镇化”一课为例,选择“哈尔滨——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桑巨变”作为主题,统摄“城镇化”一课中的知识点,以哈尔滨城镇化发展历程为主轴,运用图片、视频等材料创设情境,注重体现哈尔滨市城镇化发展的动态性、整体性、地域性等特点,在活动中以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并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落实综合思维的培育。
二、基于综合思维培育的主题式教学设计原则
(一)主题的整合性
主题式教学中的主题作为教学的核心,指向内容与形式的整合,分离的知识内容的整合,抽象的概念、原理、体系与具体的形象、经验事实等的整合,教师与学生的整合,结果与过程的整合等[2]。在这一原则下,主题对教学活动当中的诸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活动进行梳理,能够为学生搭建从理论到经验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情境的现实性
由于主题具有统摄、整合的作用,因此主题情境的创设至关重要,它是教学活动的背景。情境的创设要考虑两个问题:1.情境应从教材内容中来。教材编排的内容及其逻辑关系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学科逻辑特点。教师对《课标》、学生学情有所了解后,应深刻理解教材内容。针对一节课中不同环节的不同内容,情境的创设要体现教学内容的特点,情境的联系要体现教学逻辑的特点。2.情境应从真实生活中来。之所以要创设情境,是由于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感到陌生,对远离生活的现象感到陌生。《课标》中提出,为了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辅以必要的直观手段和生活经验,在地理情境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1]31。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起抽象知识与具体事象之间的联系,以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三)材料的简洁性
材料作为情境的具象显现,是主题式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拓展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地理技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在新授课过程中,虽然教师使用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虽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及教学的有效性,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不宜太过复杂。材料应当直观、简明,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材料的理解花费太多的时间,那么材料的使用就会适得其反。
(四)问题的连续性
在主题式教学当中,问题的连续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使用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学生通过问题链运用系统性和逻辑性的思维在连续相关的情境中分析材料并完成对问题的解答,这样可以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关联,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用问题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连续性。为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通过问题从学生的反馈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持续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问题,教师应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或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活动的效度和连续性。
(五)方法的灵活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当中根据知识内容、学生学情,适当使用、调整教学方法以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在主题式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具有限定性,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和调整教学方法。
三、基于综合思维培育的主题式教学案例设计
(一)《课标》分析
《课标》对城镇化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是: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1]10。笔者将从行为目标的4个基本要素进行分析。
1.行为动词:在《课标》要求中,说明属于理解层次的行为动词。在“城镇化”一课中使用理解层次的行为动词,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构理解城镇化发展的概念、发展过程、特点、利弊等方面的新知识,并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吸收和迁移运用。2.行为主体:学生。3.行为条件:资料。资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方法、体会情感。城市化内容属于地理过程类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难感受到人口流动、三次产业结构占比等方面的变化,因此运用资料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城镇化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变化。4.行为水平:过程、特点、利弊。作为行为目标的结果指向对象,这三者是学生了解城镇化发展这一地理现象的关键。学生在对一个地区城镇化的过程、特点、利弊进行分析后才能综合看待城镇化发展这一过程,并与其他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进程进行对照,体会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差异。
(二)教材分析
城镇化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既衔接第一章人口中的人口分布、迁移等内容,又为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中区位选择的内容进行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属于地理专业范畴,从教材内容逻辑的角度看:首先,呈现城镇化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对城镇化的内涵和动力原因有初步的了解;其次,结合图片、文字资料从时间的角度呈现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中的特点,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城镇化;再次,对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社会问题进行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城镇化过程产生的消极影响;最后,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GIS技术在城镇化发展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课标》要求以及教学内容与主题式教学的特点,从主题出发,利用情境、材料、问题辅助学生探究城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帮助学生搭建城镇化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培育。
(三)教学目标
1.结合材料,说明哈尔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要素的发展、影响因素及其特点,分析城镇化发展对哈尔滨产生的正面、负面影响,对比哈尔滨市区与其下属县(市)城镇化发展的差异、哈尔滨与全国城镇化发展的差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通过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总结哈尔滨城镇化发展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地理过程描述与预测能力。(综合思维)
3.结合材料,针对哈尔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体会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结合材料说明城镇化发展的过程、特点以及利弊,能够对比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教学难点:结合材料分析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节课采用主题式教学方式,综合运用问答法、小组讨论法,具体教学设计见表1。
四、结束语
主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在主题式教学当中应注意创设以主题为核心、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利用层层递进的问题串联情境中蕴含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体验由易到难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综合思维的培育在主题式教学中真正落地。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袁顶国.从两极取向到有机整合:主题式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责任编辑 陈 明)
[通信作者]张立峰(1970— ),男,吉林东丰人,吉林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教育教学。Email:jlspzl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