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AFT策略的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2024-10-29 00:00:00展鸿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4年10期

[摘 要]新高考书面表达重在考查学生储备知识、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准确运用词汇和语法,连贯、得体地表达特殊意图和效果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新高考对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文章探讨如何将RAFT策略应用于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为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搭建脚手架,解决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中由于忽视写作对象和写作话题而不能得体地表达写作意图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RAFT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28-0042-0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本文简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包含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课标还强调高中英语教材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是英语“听、说、读、看、写”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是学生表达性技能的重要体现,反映了英语学科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新高考书面表达重在考查学生储备知识、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准确运用词汇和语法,连贯、得体地表达特殊意图和效果的能力。RAFT策略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中由于忽视写作对象和写作话题而不能得体地表达写作意图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RAFT策略概述

RAFT策略是由角色(Role)、读者(Audience)、格式(Format)和主题(Topic)四个写作要素组成的一种写作教学策略,主要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中。该策略在美国中小学写作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课标将高中英语应用文划分为日记、私人信件、简历、宣传册、问卷、正式书信等。应用文写作的文体决定了写作格式,写作角色与读者决定了写作的语言风格,即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写作主题反映了写作目的和意图。借助RAFT策略,教师能够为学生搭建应用文写作的脚手架,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中关注写作角色、读者、写作格式和写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二、基于RAFT策略的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

(一)角色定位,格式正确

明确谁在写、谁在读,即关注写作角色和读者在高中英语应用文的写作中至关重要,是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具体体现,反映了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服务,明确读者对象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读者的需求,揣摩读者的心理,了解文化差异,并且能够站在读者的角度组织写作语言和写作内容,使用恰当得体的语气传达写作目的和意图。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关注应用文写作格式,以避免写作过程中出现篇章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以一堂高中应用文通知写作讲评课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写如下应用文:假定你是学生会主席李华,本周五下午你校将举办一次二手书交换活动。请你代表学生会在学校英文报上为本活动撰写一则书面通知,内容包括:(1)活动的目的、时间、地点;(2)活动的注意事项;(3)欢迎全校师生参加。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对通知的读者和写作格式的了解,错误百出。如某位学生开头用了第一人称,“I'm Li Hua. On behalf of the Students' Union, I would like to inform you that there will be a second-hand book exchange project launched in our school stadium this Friday afternoon.”另一名学生在结尾也习惯性地套用模板句,“In the end, I'm expressing my earnest invitation to all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笔者首先将问题习作呈现给学生,依托于RAFT策略,笔者尝试引导学生关注应用文的写作角色、读者和写作格式,即作为学生会代表的李华要向全体学生撰写一则书面通知。大部分学生再读时发现了问题,明白了作为正式文体的书面通知应使用第二或第三人称发出,而第一人称常使用在个人信件和演讲中,是写作者从个人角度向读者发出的提议或邀请。接着,笔者向学生分别展示了书面通知和口头通知的开头及结尾。

书面通知:

Notice

With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 Tang Poetry Recitation Contest will be held by the Students' Union recently.

...

Don't hesitate to take part! Your participation is keenly anticipated.

The Students' Union

口头通知:

Dear boys and girls,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 I have an announcement to make. With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 Tang Poetry Recitation Contest will be held by the Students' Union recently.

...

Don't hesitate to take part!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participation.

That's all. Thank you.

学生通过对比了解了书面通知与口头通知的区别,发现书面通知通常为正式文体,格式通常由标题Notice和正文组成,同时正文常使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常使用被动语态来表达正式的语气。而口头通知则更口语化,并有其特定的开头(Greetings)和结尾(Closings)。笔者尝试引导学生关注写作角色和读者变化后带来的写作格式和写作内容的改变,基于相同的话题,向学生提问:“What if you are writing to your foreign teacher Mr Smith? What about your foreign friend Mike?”通过对比,学生发现,当写作角色和读者的距离更近时,写作语言更趋向于非正式化,并常常融入作者的情感。注意到了这一点,作者与读者才真正发生了有效连接,最终实现预期的写作目的。

(二)紧扣主题,分层阐述

在应用文写作中,部分学生反映能写好开头和结尾,但最大的难点在于文章的主体内容不知道写什么,容易文不对题,不能有逻辑地展开内容要点或切合写作主题。在日常的应用文写作指导课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设计有梯度的问题链,指导学生关注写作话题并分层展开论述。如有学生将二手书交换活动的目的写成“为了让学生享受免费阅读的机会”或“为了让学生以低价获取书籍”;二手书交换活动的注意事项则写成“二手书交换活动的内容”或者“建议同学们低价交换书籍”。根据新高考应用文的评分标准,以上情况均未有效地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未能覆盖所有主要内容,因此得分均在三档(9~11分)。围绕本文的写作主题,笔者引导学生关注几个话题关键词,即“二手”“交换书”“校园活动”,依据从“小我”到“大我”的逻辑分层,该活动的目的可切入的角度分别为“促进二手书的循环利用(环保)”“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丰富校园生活”。同样,利用关键词分层法,学生很快从不同维度列出了二手书交换活动的注意事项,如“二手书必须无明显的污损或破坏”“所交换的书体裁类别可以丰富多样(内容必须积极向上)”“书的数量必须是两本以上”“要注意活动场馆的卫生和礼貌用语”。

在巩固训练中,笔者尝试对文本话题进行迁移,将写作主题改为邀请全体学生参加慈善义卖活动,其他内容要点不变,引导学生根据主题关键词“慈善”“义卖”发散思维,分层设问。学生根据关键词“慈善”得出的活动目的是“为有需要的人募集善款或为慈善事业作出贡献”;“义卖”活动必然涉及二手物品的买卖,因此该“义卖”的目的可以是“充分利用二手物品”。在列举注意事项时,笔者也尝试鼓励学生抓住关键词。既然是“慈善”活动,那么“物品须以合理的低价售卖”;“义卖”活动中交易的二手物品“必须保存完好或仍然可用”;学生还可以依据关键词“校园活动”提出“要注意场馆的卫生和礼貌用语”等注意事项。通过训练,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抓住关键词,紧紧围绕话题展开论述,避免偏题或词不达意。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充分利用教材或文本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展开思考和讨论。教师还应营造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肯定学生独到的见解,鼓励创新,并引导学生对相似话题进行合理的联想和迁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写一段话:给一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国笔友推荐一个中国旅游城市,并说明理由。笔者分别展示了两名学生的习作,组织学生讨论哪名学生的版本更好及其原因。

Student A: I highly recommend the capital city of China, Beijing. Firstly, it is one of the top ten tourist destinations in China, which attracts millions of visitors every year. What's more, if you come to Beijing, I will show you around. So Beijing is your best choice and I'm sure you will fall in love with it.

Student B: I strongly recommend you stay in Beijing, the capital and cultural center of China. Firstly, the city enjoys a high reputation for its abundance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Moreover, there are also plenty of museums. Besides, the exceptional Peking Opera performances there are also what you can't miss.

通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第二位同学的习作紧扣了写作话题关键词,因为其陈述的理由中提及“建筑”“博物馆”“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满足了话题所涉及的“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所以是切题的,也有效传达了写作的目的。教师还可以继续鼓励学生发表看法,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并推荐更多的城市及陈述其推荐理由。

(三)综合运用,合理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RAFT策略的四大要素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互为照应的。如在本文案例的通知写作过程中,学生既要关注写作主题,紧扣主题,又要注意读者是对此活动感兴趣的全体师生。根据书面通知的特点,在观点表达的输出中应尽量做到言简意赅,把话说清楚。如有学生在表述二手书交换活动的注意事项时写道,“Before you enter in the hall, you should ensure to prepare books that will be changed and wear a mask for the need of fighting against viruses. Then, when exchanging books with each other, the both sides need to be willing. Don't force others to exchange.”该段落主要的问题是语言冗长,未达到通知写作的简洁性要求。其主要意思是“活动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交换双方都必须遵循自愿原则”。提炼后的表达可以是“Do make full preparations beforehand and make sure both sides exchange their books voluntarily.”可见,要想增强写作的简洁性,应当合理恰当地使用丰富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准确概括主要意思。此外,使用三大从句、非谓语和介词短语等也能达到精练表达的效果,有效避免因逻辑不清导致的语言赘述。例如,在表达“书页污损或缺失的书籍不能参与本次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确定主句,即“Any book ______ should be strictly excluded from this fair.”进而添加补充性成分,如定语从句“whose pages are stained, torn or missing”或者介词短语“with pages stained or torn”修饰主语,还可以利用不定式添加结果状语,如“so as to guarantee their new owners a pleasant reading experience”对整个句子进行补充说明。再如,表达“任何体裁(要求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书籍都能参与本次活动”时先确定主句“Books ______ are accepted.”利用介词短语“of any genre”和形容词短语“suitabl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做后置定语修饰主语,添加结果状语“thus catering to diverse tastes”,既能够使句子结构清晰,又充分传达了写作意图。当然,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鼓励多样化的表达,即任何切合话题且逻辑通顺、语法正确、表达精练的语句都可以被接受。

(四)同伴互评,能力迁移

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围绕应用文写作的四大要素进行互评互改,对文章的“角色、读者、格式和主题”进行全面的诊断和评价。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扮演读者的角色,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评判文章是否得体地将主题要点和目的意图传达清楚。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高考应用文写作的评分标准,建议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所评的文章进行打分(满分为15分):(1)内容要点是否完整、有逻辑性和表述清楚;(2)所使用的词汇和语法是否准确、恰当和多样;(3)篇章结构是否合理、正确,上下文的衔接和全文是否连贯;(4)写作是否规范,如词数、拼写和标点符号等。通过同伴互评,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有效地发现自身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写作动力和写作兴趣,加强对写作策略的运用,用高考应用文写作的评分标准去规范写作过程,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练,进一步提升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新高考应用文多以半开放式的话题为主,对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思考如何根据课标的要求,采用RAFT策略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使其在真实的语境中能实现有效的交际,从而连贯、得体地表达应用文写作的目的和意图。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陈巧玲.RAFT策略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22.

[3] 陆平,夏惠贤.中小学跨学科写作教学的新探索:美国“RAFT”写作教学模式[J].上海教育科研,2009(2):83-85,82.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