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分析

2024-10-28 00:00邵立敬
专用汽车 2024年9期

摘要:在环境污染严重、能源面临枯竭的社会形势下,新能源汽车逐渐取代燃油汽车而成为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然而,新能源汽车在有些方面都远不如燃油汽车方便,电池的行驶路程也有待提高,所以其普及程度难以大幅提高。作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输送大量实用型科技人才的高职院校,其教学模式至关重要,直接关乎到人才能力层次,而企业又缺乏充足的人力资源来保持发展势头。结合现在的市场发展需求来看,具备扎实理论、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生更容易受到企业的青睐,因此,高校教育对目前的教学模式一定要创新。考虑到自新冠肺炎暴发后国内就业形势不佳的现状,基于校企合作模式探讨如何创新现有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的教学模式,以发挥校企合作优势,避免新能源汽车流失专业人才。研究结论可给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收稿日期:2023-11-06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4.09.035

1 前言

近年来,城市雾霾现象严重,这与城市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多有很大关系。为解决石油能源不足、气体污染等问题,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领域全新的发展方向。然而,相较于燃油汽车来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时间短、安全程度低,特别是其自燃的事故在各大网络平台曝光后,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其安全性。在此形势下,想要赢得大众的信赖,研发出安全度高、路程远的新能源汽车是必要的。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应当高度关注。为避免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流转到其他领域,校企合作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如此,学校不管是理论专业教学抑或是实践教学都需要更契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减少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高校身为培育实践型与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只有根据社会需求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与专业技能,才不会给社会增加就业压力,所以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意义。

2 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教学是在新型教学理念下展开的教学[1]。最近几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很快,这也使市场对新能源的人才需求量持续性增长,对人才各方面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适应现代化企业的人才适用标准,高职院校应当与时俱进,校企合作便是在此形势下产生的,它能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育出大量的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和企业间达成合作,根据市场与企业用人标准设计教育内容。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可让学生更快地接受企业的就业模式,可让院校、企业、市场与学生有机整合,所以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

3 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为了改善石油能源不足的现状,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支持新能源的发展,这也令我国汽车领域的发展WI7sq0f7wuIPW6AY4319I8eP6+LueOeIAI4bp41lbxE=目标产生了变化[2]。然而,结合高职院校现有的汽车教学模式来看,高职院校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制定,虽说教学内容增加了实践部分,却不曾考虑到企业实际需求。比如,新能源汽车维修故障方面的实践内容占比太少,新能源汽车是依赖电力启动的,零件更新速度很快,当汽车某处发生故障,需要排除多处零件的工作情况方可确定。如果学校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太慢,则学生必定很难适应岗位需求,因此最终导致汽车专业的教学内容抑或是校企合作模式都难以紧随汽车领域的发展实况,从而使培育出来的汽车专业毕业生也难以达到现代企业的要求。

3.2 教学团队有待优化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国内汽车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前景,然而,针对新能源汽车企业而言,新能源技术的研发需要不断加强,否则相较于燃油汽车来说,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就难以得到体现。站在消费者角度来说,安全程度高、行驶路程远的新能源汽车是人们的第一追求,所以想要在市场上更具优势,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销售量,提升效益,组建高端研发团队很有必要。纵观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技术型、实用型、应用型等高素养人才仍旧欠缺,追根究底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时间太短。高职院校作为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唯有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才可以改变企业的发展困境。现在有一些汽车企业高层领导不懂研发,很难与技术岗位人员有效衔接业务,严重阻碍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进度,所以引入更多管理能力强、研发知识丰富的人才有助于改变企业现状,如此企业有了新的血液,拥有一群积极向上拼搏的全能型人才。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对汽车专业人才进行培育时就要制定相应的课程教育计划,力求达成企业的目标要求,但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一般给予应试教育,思想观念还未调整,所以教育团队有待优化。

3.3 传统校企合作模式落后、效率低

如今,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会经过校企合作模式去展开教学,无论是站在学校自身角度还是站在企业与学生角度都颇有好处,三方均可获益,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a.校企合作时,企业参与度不高,重点是由于一些汽车缺乏培育人才的长远规划,与企业合作力度较小,因此,在合作中很难给高校注入人才教育资金,导致企业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够。

b.校企合作模式过于浅显,即太表面化。高职院校和企业虽然签署合作协议,然而在协议之中未曾对教学模式展开细致的规定,教学合作内容也是少之又少,因此教师很难确保培训的学生符合企业需求。

c.高职院校在设计校企合作教学策略时忽视了新能源汽车长远发展的问题,学校和企业间互动少,沟通不到位,企业给学生开展的技能培训和学校进行的教学工作缺乏关联性,很难让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

4 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

4.1 完善校企合作教学体系

为培育专业的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尽快明确教学目标,完善专业教学体系,不但要完善教学内容,更要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3]。一般来说,完善的教学体系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等内容,因此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新能源汽车教学建议从以下两点入手:

a.在理论教学内容上,需要强化学生高压用电安全意识、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动力电池管理与维护、故障检测等基础原理的培训,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

b.实践教学内容不可缺少,尤其是故障检测、新能源结构与维修等专业知识。对此,首先是在暑假时期,教师可安排学生到企业实地接受培训;其次是教学目标的调整,企业与市场缺乏高端人才,除了要给学生制定专业知识培训外,还需在管理知识、科研知识与法律知识等方面开展教学,要为学生成长为全能型人才提前制定好方案;最后是教学理念,为防止受到应试教育影响的教师不敢尝试新教育方法,学校可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参观、实践,同时与企业协商为学生安排一些经验丰富与动手能力强的老员工为学生解答课程中的疑惑。如此,学校教学与企业教学便可无缝衔接、共同进步,从而减少了课程教学的失效性问题。

4.2 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

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无论是教学模式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还是教学平台的搭建都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对高职院校而言,一个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培育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然而,大学教师的薪酬待遇和学生就业率缺乏关联性,换言之,教师考核并不关注学生就业率问题,所以教师在校企合作中缺乏积极性。针对这一点,高职院校要尽快调整大学专业教师的薪酬评估体系。比如,增加高职院校教师在企业学习方面的考核,让高职院校的教师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当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其学习能力相关联时,也就有了提升自身能力的积极性。同时,增加学生专业考核,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评估,以优秀学生率来判断教师的绩效,激发教师教学兴趣。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也可聘请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家与企业退休的员工参与到校企合作中的教学。如此,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能力必然增强,教学水平也会相对提升。当整个教师团队的造诣提升了,教学实践的创新也就指日可待。

4.3 搭建合适的学习工作平台

在学校与企业合作时要严格遵循互利共赢的教学原则,深入调查企业各个岗位的用人标准,为学生开展实训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为防止学校在日常教学中缺乏实践性,学校可建立云平台,以便让学生实时观看企业员工维修与检测新能源汽车故障的视频,同时让学生实现与企业内部员工互动,交流检测故障时遇到的问题。如此,可提升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学成效。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结构不同于燃油汽车,教师需要保持较多的耐心与细心,定期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学校也可与企业协商在学校附近开设一个4S维修店,由学生负责车辆的故障检测、日常的保养,最后由教师与专业的师傅负责最后的成果评估考核,这可为学生创造应用汽车理论知识的实践机会。除此之外,学校还可组织关于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故障检测等现场动手比赛亦或是辩论赛,激发学生对新能源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并定期考核学生基础能力。当学生达到标准便可将其安排到知名企业实习,锻炼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这样学生毕业即可马上就业,也在企业中得到了磨炼。

4.4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在未来的市场中,新能源汽车必然是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学校除了增强学生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应当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其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特别是要对创业想法较强的学生给予高度重视,给学生创造自行创业的平台与机会。比如,当学生有创业的想法,教师可要求其设计创业计划书,经过筛选后,条件合适的可由领导出面帮助学生获取创业资金,为防止学生创业失败,学校可搭建合作渠道让学生以低成本获取新能源汽车配件,比如帮助学生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门店,这样不但给其他学生实践机会,也解决了一些学生毕业难的问题。

4.5 完善校企合作保障制度

校企合作是基于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利益上达成的,为确保企业与学校自身发展需求,完善校企合作保障制度是必要的,无论是企业抑或是高职院校都不能仅凭一腔热情去开展校企合作,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为双方利益做保障,约束学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行为,调动双方的合作积极性。站在高职院校的角度,高职院校需要在合作协议中要求企业为学校培育复合型人才提供充足的资源与资金,比如,为学生实践提供设备,为学生教学提供指导人才,为学生毕业提供相应数量的岗位。站在企业的角度,企业也可对学校提出员工培训的相关标准,约定派遣多少专业人才负责学生日常的实践训练,这样不但增加了与高职院校的沟通,更为自身储备优秀人才创造了机会。

5 结语

伴随着国内各大城市恶劣环境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新能源汽车作为环保政策中的重要一环,不但可减少燃油的消耗量,而且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所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时间不到30年,复合型人才数量太少,高职院校身为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培育新型人才方面有着较大的责任,而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培育的人才更符合企业所需。对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合作企业的沟通力度,多安排教师进入合作企业学习,同时也接受企业安排专业人才的教导,如此学生毕业就直接解决就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许书娟,邓秋雅,段佳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时代汽车[J],2021(9):71-72.

[2]张建伟.校企合作中中职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混合式教学改革探析.时代汽车[J],2021(20):66-67.

[3]宋朝君,徐连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2(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