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作文来点镜头感

2024-10-28 00:00:00董问博
快乐作文(5.6年级) 2024年4期

同学们在看电影或电视纪录片时,常常会看到用广角(远景)镜头反映丰富广阔的画面,也会看到使用聚焦(近景)镜头捕捉的特写画面。当几种镜头不断切换时,我们借用电影学上的概念,称之为蒙太奇镜头切换。用广角镜头捕捉,用聚焦镜头特写,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心突出”“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的问题,在“构思”上也能吸引人的眼球。

有些同学说,这么高大上的技巧,该怎么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呢?且听董老师慢慢道来:

一、聚焦之前先用广角,注意点面结合

只用广角镜头横扫,作文就如蜻蜓点水,给读者留不下深刻印象;光用聚焦镜头,内容又着实有限,作文会显得单薄。所以在写的时候,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广角镜头捕捉,又有聚焦镜头特写。如我曾经写的一篇散文的开头——

漫步在公园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一树蝉鸣,目光在深深浅浅的绿中游走,浓的绿是苍松,宝塔似的树形整齐地排列着,威严而肃穆;淡的绿是梧桐,张2ac804b2d57d10807d31fef6e35d4859ff84cbe0cc62e700c8824ba8d37def37扬的枝杈互相簇拥,粗犷而清新。在这淡妆浓抹的交界点上,我惊喜地发现了一片袖珍荷塘。这确实是一片袖珍的荷塘,没有“接天莲叶”的气势,没有“藕花深处”的意境,绕塘行一周,只消花去五分钟。但这种红尘浅遇,足以装点夏日风情,足以让人赏心悦目……(董问博《邂逅一塘荷》)

用广角镜头渲染之后再用聚焦镜头特写,就会更加生动,文章也会显得更有层次。

二、广角镜头捕捉要有序

广角镜头下的内容多而杂,如何显得不凌乱,在写的时候要注意顺序和层次。再看学生习作——

(咸阳湖)春天,水面初平,小草萌发,柳条拂绿,暖阳照人,平静的湖面上映照出亭台楼宇的影,更显得湖水灵动;夏天,十里烟波浩渺,清凉的水汽扑面吹来,让人感觉到发自心底的凉意袭身,站在清渭楼上,放眼望去,蒹葭杨柳似汀洲,让人心胸豁达非常;秋冬季,叶落湖面,白雪覆盖,为湖面穿上花衣,盖上新被,也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美。(贾乐凡《乡情》)

语段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次写出了湖景之美。读了这些句子,仿佛电影镜头一帧帧从眼前闪现,寒来暑往,四季轮回,既有时光流逝感,又有画面美。这种以时间为序的广角镜头捕捉法,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三、蒙太奇镜头切换要自如

镜头切换对事件和场景的描绘有较高的要求,场景中的人、事、景要写得相对集中,就像拍照时定格的一幅画面一样,所以事件的叙述要相对集中,事件要短小精悍。

如学生习作——

开篇:

我愿意用发现的眼眸,去观察美好的大千世界,凝眸一瞬,便心生欢喜和感动。

镜头一:听雨

我愿意在初春的清晨,侧耳倾听雨的鸣奏曲,那点点凉意,漫过光阴,漾在我的心底。

镜头二:遇花

我愿意漫步在乡下的田垄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生怕踩住了牵牛花的裙摆,点亮眼睛的是那亮黄色的花瓣。花的笑靥让我的内心无比欣喜。

镜头三:观星

看来,我只能在梦的转角处,摘一颗晚星挂在床头,点亮孩童稚嫩的初心。

结尾:

我愿意用发现的眼眸,去感受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大千世界年轻的足迹,会顺着心灵的指引,生生不息……(祝璃轩《我愿意》)

这里需要注意:

如果用镜头切换的手法,必须有三个及三个以上的镜头,所写的内容要属于同一类,字数要相当。

范文

方寸间的“游戏”

黄瑞斌

在各种棋类游戏中,我最喜欢下象棋。那圆圆的像月饼一样的棋子,上面刻着或楷体或隶书的“马”“车”“炮”“卒”……让人看一眼就觉得里面大有乾坤。

你看,对方“拉出”一门“炮”,在河界这边“叫嚣”。我也不甘示弱,派出一匹“马”掩护。如果他的“炮”敢进一步上前,我也分分钟让它“命丧黄泉”。对方果真“狡诈”,也派出“马”保护“炮”,一时间我们陷入僵局。

我略施小计,牺牲了一个“兵”,把对方的“炮”引向别处,僵局一下子被打破了。我正得意之际,哪知对方“使诈”,一个“连环扫荡”,我失去了两个“兵”、一门“炮”、一辆“车”,对方讳莫如深地朝我笑笑。我深呼吸,定了定神,瞅了瞅当下的形势,又想起爸爸说的“出子前要仔细观察,深谋远虑”的话来,突然间想起了一个反败为胜的方法。我故意露出一个破绽,又牺牲了一个“兵”,然后反手来了个“连环杀”,让对方损失了两辆“车”、一门“炮”、两匹“马”。看着对方的“精锐”被我消灭大半,我终于露出了笑容。这场“持久”的“拉锯战”,以对方“缴械投降”而告终!

(镜头感的妙用:利用聚焦镜头,写出了“我”与对方下象棋的场面。下棋过程写得细腻、生动,同时又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把这个特写镜头写得饶有兴味。)

方寸间的“游戏”,玩的是智谋策略,练的是沉着冷静,它让我做事更加稳妥,思考更加全面,也让我的思维更加敏捷。方寸间的“游戏”,真好!

(指导教师:董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