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奉贤区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4-10-28 00:00:00周红龚兴波钱斌庄海燕
上海医药 2024年16期

摘 要 目的:分析上海市奉贤区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2月31日前纳入上海市精防网络系统的所有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奉贤区严重精神障碍报告患病率为3.98‰。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报告患病率分别为3.32‰和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年龄≥60岁占43.2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8.23%;农民和无业人员占60.91%。经济状况为贫困的患者占29.86%。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患者的占9.80%;精神分裂症占63.17%。结论:奉贤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报告患病率低于2020年全市平均水平,应进一步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重点关注女性群体及精神分裂症的防治管理工作。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特征;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7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4)16-0046-04

引用本文 周红, 龚兴波, 钱斌, 等. 2022年奉贤区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上海医药, 2024, 45(16): 46-49.

DaawHexbvySlPgiVOFCdvA==

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registered in Fengxian District in 2022

ZHOU Hong1, GONG Xingbo1, QIAN Bin1, ZHUANG Haiyan2

(1. Department of Psychiatric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Health Center in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18, China; 2. Department of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of Ping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Situan Town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registered in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Methods: The information of all registered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who were included in the Shanghai Psychiatric Prevention Network System before December 31, 2022 was selected and analyzed descriptively. Results: As of December 31, 2022, the reported prevalence rate was 3.98 ‰. Among them, the report prevalence rates were 3.32‰ and 4.78‰ in the males and females,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In the severe mental disorder patients, 43.27% were age ≥60 years old; the education level of junior high school or below accounted for 78.23%; the main occupations were farmers and unemployed, accounting for 60.91%. Patients having the poor economic status accounted for 29.86%. Patients had the family history of mental disease, accounting for 9.8 %; and schizophrenia accounted for 63.17%. Conclusion: The report prevalence rat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n Fengxian District is lower than the average municipal level in 2020, and the reported prevalence rate of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n patients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to focus on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female population and schizophrenia.

KEY WORDS severe mental disorder; epidemiological feature; schizophrenia

严重精神障碍是指临床上以幻觉、妄想、行为紊乱等为主要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疾病[1],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2]。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2013-2015年全国严重精神障碍12月患病率为7.8%~11.6%,终生患病率为13.4%~18.1%[3]。目前,我国有大约有1 600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其中约10%的患者发生过肇事肇祸行为[5]。严重精神障碍因其患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得到社会广泛关注[6]。本文旨在了解上海奉贤区在册患者严重精神障碍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开展精神卫生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22年12月31日前录入的所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常住人口数采用《2021年奉贤统计年鉴》中2020年年末奉贤区常住人口数。

1.2 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 2010和SPSS 26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计算患病率和构成比。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 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奉贤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

奉贤区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118.86万人,男64.80万人,女54.06万人。报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 735例,报告患病率3.98‰。其中男性2 152例,报告患病率为3.32‰;女性2 583例,报告患病率为4.78‰。男女患者比例为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722,P<0.05)。奉贤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见表1。

2.2 奉贤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地区分布

报告患病率位于前三的分别是金海街道(4.95‰)、头桥集团(4.69‰)、奉城镇(4.64‰)。位于后三位的分别是海湾旅游区(2.88‰)、奉浦街道(2.91‰)、西渡街道(3.45‰)。地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15,P<0.05)见表2。

2.3 奉贤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病种构成

奉贤区登记在册6类疾病中,报告患病前二位的分别是精神分裂症2 991例(报告患病率为2.53‰)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1 260例(报告患病率为1.07‰)。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奉贤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报告患病率为3.98‰,低于2020年全市平均水平4.33‰和2020年全国平均水平4.60‰[7]。海湾旅游区(2.88‰)和奉浦街道(2.91‰)的报告患病率拉低了全区水平,一是这两个社区都是人口导入区,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比分别为1∶1.97和1∶1.73。外来人员流动性大,村(居)委对人口信息了解少,排摸更困难。二是由于病耻感,患者不愿就近就诊,甚至隐瞒病情,导致无法纳入服务管理系统。研究结果提示今后工作中需要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降低民众对精神疾病歧视;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公安-卫生-综治-街道”的四方联动和部门间协调,提高疾病的检出。

本研究结果显示,女性严重精神障碍报告患病率高于男性,与刘国蓉的研究结果一致[8]。女性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生理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长期家庭和社会压力对女性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女性在面对各种不良事件时适应能力更差。

上海奉贤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主要集中在60以上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43.27%,与汤世明等[9]、阎秀芳等[10]、侯洁生等[11]的研究结果不同,可能是上海的人均寿命较高,加上疾病的难治愈率,所以患病率较高。45~59岁年龄组患者的占比为32.16%,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有关。

上海奉贤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占78.23%,与夏小娟等[12]、陆佩丽等[13]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疾病导致教育的无法进行或继续。很多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没有及时就医,错过最佳治疗任其发展,最后只能被迫停止学业。

上海奉贤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职业分布以农民和无业为主,可能与患者受教育程度低、疾病症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无法专心工作有关。而控制症状的主要和基本措施为药物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服药率将是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努力方向。

上海奉贤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经济状况大多为非贫困,与周洋等[14]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福利政策有关。上海市作为一线城市,经济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相继推出的免费服药、以奖代补等相关政策,给患者及其家庭带去了福音。

本区患者中有严重精神障碍家族史的比例不高,可能与过去政策对疾病重视程度及患者家属对症状的识别不够有关。但精神疾病的家族史仍是不容小觑的危险因素之一。张茂运等[15]曾对有精神病家族史的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发现,有精神病家族史的大学生中有82.98%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在六类严重精神障碍疾病中,上海奉贤区比重最大的是精神分裂症,占63.17%。

综上所述,奉贤区严重精神障碍报告患病率较低。政府应加强部门合作,发挥关爱帮扶小组的作用,加大排查力度,提高报告患病率;重点对女性群体的关注;加大精神卫生相关知识宣传的力度和广度,提高社会认知,纠正社会偏见。精神分裂症是社区防治和康复管理的重点,应提高患者服药率和病情稳定率,大力发展社区康复,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快融入社会。在制定精神卫生防治规划时,须着眼于“健康奉贤”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保障民众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文红, 王丹, 杨先梅, 等.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治疗述评[J]. 四川精神卫生生, 2014, 27(6): 481-485.

[2] 介勇, 汪作为, 周建芳. 上海市虹口区4 367例在册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现状调查[J]. 中国民康医学, 2017, 29(6): 47-50.

[3] Huang Y, Wang Y, Wang H,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J]. Lancet Psychiatry, 2019, 6(3): 211-224.

[4] 李喆, 杨亚黎, 吴胜利, 等.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规范管理模式及实施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35):+4322-4327.

[5] 蒋富贵, 严国建. 成都市社区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9, 46(14): 2584-2587.

[6] Charlson FJ, Ferrari AJ, Santomauro DF, et al. Global epidemiology and burden of schizophrenia: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J]. Schizophr Bull,2018, 44(6): 1195-1203.

[7] 张五芳, 马宁, 王勋, 等. 2020年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现状分析[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2, 55(2): 122-128

[8] 刘国蓉, 穆莉莉, 韩少伟, 等. 北京市某区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20, 36(7): 832-836.

AHLRh/FZ8BXyIh2Zex0gWpCRJ5etCpvuL5q8++jj1TM=[9] 汤世明, 王晓萍, 宫璇, 等. 湖北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网络管理现状研究[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5, 23(9): 641-645.

[10] 阎秀芳, 张宝琴, 欧玉军, 等. 2019年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21, 48(5): 799-801, 840.

[11] 侯洁生, 梁月好. 2016-2019年肇庆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21, 19(17): 93-94.

[12] 夏小娟, 陈春霞, 张曼雪, 等. 南京市江宁区严重精神障碍的流行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7, 44(5): 831-834.

[13] 陆佩丽, 范建红, 蒋怡华, 等. 上海市闵行区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 2017, 29(2): 134-138.

[14] 周洋, 陈文材, 黄先娥, 等. 武汉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现状[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7, 28(3): 84-86.

[15] 张茂运, 何光伟, 刘琼. 有精神病家族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4, (2): 157-158,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