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少年们挥手告别乍暖还寒,与艳阳暖风撞个满怀。携手四月,带着诗意,春之神翩跹而至。莺啼燕舞,草木复苏,桃红李白,百花争艳。跟着鸟鸣歌唱的,还有和煦春风里的少年意气;随着百花绽放的,还有暖阳下的青春才情。
湘潭的四月天,一树一树的花开,点亮四面风,吹暖了禁锢一冬的雨湖公园。艳阳天老师带着少年们穿过街道,来到这城中的“桃花源”。这里水明如镜,垂柳依依,湖畔亭台楼阁错落,假山矗立曲廊相连,绿色葱茏鲜花妖艳。这潋滟的湖光里,装着少年们美好的记忆。艳阳天老师把少年们带至夕照亭,用手抚摩着岁月打磨出的斑驳石栏,意味深长地说:
“站在清代兴建的夕照亭里,让我们在时光的长河里眺望,满怀诗意,用动情的文字编织湘潭的四月天,你们会如何编织呢?”
少年们望着微波粼粼的湖面,思绪似涟漪在荡漾。“老师,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佳怡好奇地问道。“大家还记得汪曾祺写的《昆明的雨》吗?”艳阳天老师启发着少年们。“‘人间烟火气,最是汪曾祺。’汪老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的仙人掌,形形色色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儿,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梦萱侃侃而谈,“我们也可以运用汪老这样的发散思维,以‘湘潭的四月天’为聚焦点来选材,可以写雨湖湖畔那一树双色桃花,那一棵倒影在湖心的百年空心杨柳,那一丛郁郁葱葱的小竹林;可以写在樱花园成群赏花的少女,在快乐街吹唢呐拉二胡的老人,在后街卖花与宠物的商贩;还可以写与好友相约在读书林静静读书,和家人午后在湖中划船,和同学在郊外骑行……”
“哇,梦萱的思维已经被点燃,她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写作素材。汪老的文章信马由缰,选材丰富,但却散而不乱。谁发现了汪老谋篇布局的诀窍?”艳阳天老师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少年们。“老师,我知道。汪老通过贯串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染之高兴地说。“言之有理,染之思维很敏捷!原来在汪老的笔下,昆明雨季中的一草一木都藏着汪老对昆明的绵绵深情,记忆深处的凡人小事娓娓诉说着清苦生活中的丝丝甜意。谁能寻觅一条情感主线,把梦萱刚刚列举的素材巧妙地串联起来,用景物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打造一个别具风味的四月天呢?”艳阳天老师借机引出话题。
“老师,湘潭是一个宜居小城,我能不能用‘热爱并享受小城慢生活’这样一条情感主线,串联起那些丰富的素材,用湖光柳色与灼灼桃花,用在快乐街怡然安享晚年的老人与在读书林认真专注阅读的少年,用家人划船的惬意与同学郊外骑行的快乐,立体打造美丽的湘潭四月天呢?”袆袆陶醉地描述。“不愧是小才女,果真出手不凡。我们集思广益解决了谋篇布局的问题,那么我们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如何像汪老那样拾取生活中的小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又饶有趣味呢?让我们好好回味汪老的文字,细细揣摩其中蕴含的小小诀窍,相信大家也能写出不一样的‘小作文’。”
“老师,汪老写牛肝菌,‘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他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它的形、色、味,让我们好像也跟着汪老在细细咀嚼,慢慢享受,久久回味。写干巴菌,‘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作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汪老用平淡无奇的语言,通过对比,写出干巴菌不中看却中吃的有趣过程,写出了隐藏在粗糙生活里的乐趣。汪老用文字让清苦的生活里咀嚼出了一丝丝清甜,这就是汪老文章的魅力——文字中的人间烟火气永远热腾腾。”彬冉自信满满地说,“所以我们在描写雨湖湖畔那一株双色桃花时,可以写它的形、色、香,写出它的灼灼其华,写出它的自由舒展,写它也在享受这宜居小城的慢生活,不急着绽放,不害怕凋谢。”“很是期待彬冉的文章!”艳阳天老师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
“老师,我最爱汪老最后写自己与老友在小酒店午后小酌的那一段:‘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下雨的午后,有老友相伴,喝酒吃肉,赏花吟诗,还有那金鸡独立。汪老用典雅的语言写出了那个午后小酌时光的诗情画意,真是让人羡慕,汪老用他赤子般的文字描绘着那个清贫年代中人性的美好与生活的诗意。”妍妙一脸崇拜地娓娓道来。
“正如妍妙所分享的,用典雅精致的语言描绘平淡生活里的诗情画意,是汪老文章值得我们学习的另一大特色,我们如何把这种诗情画意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来营造湘潭四月天的诗情画意呢?”艳阳天老师微笑着说。“老师,您看那读书林:冠盖如伞的香樟,浅吟低唱的小鸟,结伴静读的少年,投影在书页上的剪影,这一切是不是很有诗情画意呢?”佰怡指着夕照亭外的读书林欢快地说道。
一座小城,一方古亭,一片幽林.一群少年,诗意与才情在绽放,这便是湘潭的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