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共同且全面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共同追求相同的学习目标,通过互相借鉴、彼此协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理念,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同时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助力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扎实地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解题方法,为他们将来面对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深入探究和实践,学生能够在理解深度和广度上实现超越,这对于他们长期的学习与成长至关重要。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深度学习方法,通过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交流和探讨,有效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新的知识和解题思路,还能在合作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大幅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主动探索和相互协作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都是极为有益的。并且,在小组合作中,追求深度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他们在交流和思维碰撞中,探索新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这种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让他们具备面对问题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提炼合作内容,促进深度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内容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的原理和方法,教师可以借助深度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引入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如创设购物支付情景,一名学生需要购买18本价格为125元的书籍,他们总共需要支付多少元,以此引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在这个情境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指派不同的任务,以顺利开展合作学习。在小组中,数学教师可以分配一部分学生整理问题和数据,如购书数量和价格,并列出算式125×18。这一过程旨在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培养他们将实际情境转化为数学运算能力。接着,另一部分学生可以运用竖式乘法的方法进行乘法运算,计算结果,即2250。这个步骤强调了乘法运算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具体的计算技巧。最后,第三组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验证,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这个环节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计算结果的信心,还能培养他们使用工具完成数学计算的能力。完成以上操作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比较不同解题思路的优缺点。在这一步骤中,学生会得到不同的发现,如有的小组分享道:虽然可以使用计算器提高计算效率,但掌握竖式乘法的方法更有利于理解乘法运算的本质,懂得更多知识。通过这样的深度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这种融合了实际情境、合作学习和思维对比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促使他们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数学知识。
二、明确学习目标,突出深度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不只简单地掌握数学运算步骤,还能真正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意义,并将相关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以食材配比为例,这种实践性任务不仅要求学生计算各种食材的总重量和烹饪后的总重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过程深入理解加法、乘法等运算规则的本质。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食谱制作一份比萨,一份比萨需要面粉400克,番茄酱150克,奶酪200克。根据食谱,学生需要根据这些要求计算两份比萨所需的总重量,即将每种食材的重量相加,以确定整体所需的食材总量。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相加,更是学生将每个食材抽象为数字的过程,并运用加法运算的原理练习加法,有利于同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计算,学生不仅能得到制作一份比萨所需的总重量,还能理解加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又如,小明和小华参加了一个拼图比赛,小明拼了一个有327块的拼图,小华拼了一个有245块的拼图,请计算两人一共拼了多少块拼图?在这个例子中,学生需要进行多位数的加法运算,即将327和245相加。在深度学习的背景下,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原理和意义,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而不是机械地完成数字相加,草草完成练习任务。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运算与拼图比赛相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例如,引导学生想象小明和小华分别拼了多少块拼图,然后将这些块数相加得到总数。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相加,更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加法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这样的实践性任务促使学生将数学运算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加深他们对加法运算原理的理解。通过这种深度学习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的运算技巧,还能提高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
三、加强小组管理,完善深度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一个小组合作项目,如设计一个数学游戏,要求学生在游戏中团队合作,以巩固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在项目开始之前,数学教师可以制定明确的规则,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责任和行为准则,并强调合作方式、任务分工和时间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确保每位学生都明白自己的角色。接下来,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商讨并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和时间安排。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为小组成员提供了清晰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并给予了适当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分享想法、交流思路,使学生以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共同解决数学游戏中的问题。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面对设计游戏规则和制作游戏板等挑战,并通过协同合作共同解决每一个难题。其中,有学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游戏规则,但是他们遇到了困难,不知道如何将规则转化为游戏板上的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创意,最终成功地将游戏规则与游戏板的设计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数学游戏。这个数学游戏的设计涉及了数学中的分数概念,要求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分数加减运算。例如,在游戏中的得分累计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和运用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通过游戏设计和实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此外,还帮助学生及时解决了合作中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种问题和冲突情况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内容,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防止它们降低小组探究效果,以及阻碍学生深度学习。此外,在小组合作中,数学教师也要倾听学生的诉求、调解矛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等,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探索跨学科交叉点,丰富深度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其他学科推进跨学科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尤其是与科学学科的结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数学与科学的交叉点,既可以丰富数学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又可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在科学实验中,学生需要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涉及诸多小学数学知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联合科学学科中的这些内容,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技能,如图表制作、计算平均值等,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实验的结果和规律。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测量与计算活动:测量学生身高并计算平均身高,并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每个小组测量不同同学的身高,并记录数据。
下面是一个表格示例,展示了每个小组测量的身高数据(如表1所示):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测量身高的方法,还学会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值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比较不同小组的平均身高,并讨论结果的含义。这样的活动不仅促进了数学技能的发展,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数据分析能力,与普通教学方式相比更有利于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在这一跨学科实践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形和几何概念,解释和理解许多科学概念和现象。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图形的方式,探索科学中的几何关系和空间结构,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与科学的交叉理解。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星座,如北斗七星,观察这些星座中的主要星体的位置和排列方式,并使用天文仪器或天文软件观察星空,记录所见的星体位置。学生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星座的形状和星体的位置,并手绘星座的连线图,展示星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在观察和绘制图形时,发现星座中的星体位置和排列方式中包含的几何知识(如图1所示)。
在这个示意图中,A、B、C、D、E、F、G、H分别代表北斗七星中的各个主要星体。通过观察和绘制类似的图形,学生可以深入探讨星座中星体的位置关系。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星座和星体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探索数学与天文学之间的交叉关系。在观察、绘制图形和分析结果中,学生可以深入探讨几何关系和空间结构在天文学中的应用,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科学实践中,丰富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和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五、引入实践探究环节,拓展深度学习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践探究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超市购物时计算商品的总价并进行找零练习。这样的实践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深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三到四名学生组成。然后,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张购物清单,列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及其价格。学生需要根据清单中的商品和价格,按照计划购买并完成购物。接着,学生一起前往超市,根据购物清单购买所需商品。在购物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商讨选择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控制总的消费额。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如加法、乘法、减法等,计算出每种商品的价格以及购物车中所有商品的总价。完成购物后,学生回到教室或指定地点,核对和总结价格,并核对购物清单上的商品和价格是否与实际购买情况一致,以及计算总价是否正确。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审查计算过程,并发现可能的错误或不足之处。最后,学生需要完成找零练习,根据购物清单上的总价以及支付的金额,计算出需要找回的零钱数额。这个环节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对加减法的掌握,也能让他们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此外,实践探究还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以此让学生将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转化为个人能力。例如,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设计一个花园的布局,使花园中各个花坛的形状和面积都不同,但总面积要达到规定值。面对这一问题,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和面积计算方法,并考虑各种几何形状的面积计算方法,如矩形、三角形、圆形等,进而设计合适的花坛形状和布局,以确保每个花坛的面积都不同,同时总面积符合规定的值。这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思考,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这样的实践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几何知识和面积计算方法,还能培养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并锻炼和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小组合作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设计任务、科学划分小组、加强管理和引导,教师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他们的深度学习能力,也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