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以湖南省为例,在产业融合理论及耦合理论指导下,构建了包含非遗与乡旅融合动因、融合路径、融合效益的机理模型,并通过构建耦合函数模型对湖南省非遗与乡旅融合情况进行实测,发现湖南省非遗产业均处于增长阶段,乡旅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但非遗产业对乡旅产业具有明显的引领作用。此外,非遗与乡旅融合程度也从失调状态发展到耦合协调状态。最后,文章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湖南省非遗与乡旅融合发展,突破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难题,实现非遗与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从非遗创新、传播、保护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耦合模型;融合发展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8.038
“文化”作为乡村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乡村文化的复兴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丰富的资源可持续为乡旅产业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推动农村经济现代化,这些因素共同成为推进乡旅文化产业复兴的关键渠道①。本文通过制定非遗与乡村旅游的整合模型,基于耦合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两者融合的状态、发展水平和协调性,并对其融合效果进行了评估,为未来这两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内在机理与模型构建
1.1 湖南省非遗与乡旅融合研究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湖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湘西苗族的银饰工艺到岳阳传说,再到长沙湘绣,它们为乡村旅游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发展动力。但在非遗与乡旅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具体情况如下。
1.1.1 以非遗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湖南的非遗旅游产品缺乏创新和特色,导致同质化严重,游客难以体验当地独特文化。缺少高层次创新人才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发者对非遗文化理解不深,只追求短期利益②。因此,如何在保护非遗特性的同时开发乡村旅游,避免同质化,是当前的重要挑战。
1.1.2 乡旅中非遗的传播渠道有限
非遗在乡旅中主要通过口头、表演和手工艺品传播,但这些方式受时间、空间限制,效果不佳。如侗族自治县传承人年龄偏高,缺乏年轻传承人,限制了非遗的活力和创新,影响其在旅游中的传播。
1.1.3 乡村旅游文化公共设施老旧
在许多乡村地带,文化公共设施稀缺,现有文化设施常常陈旧不堪,难以满足当地民众和游客的文化需求,对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构建了非遗与乡旅的耦合模型,以此对非遗与乡旅的整合程度及其效果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提升了该研究的科学性。并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湖南省非遗与乡旅融合,突破文旅产业的发展难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2 非遗与乡旅融合动因、路径及融合效益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或相同产业间的结合与交叉,通过不断发展促使原有产业的变革和创新③。非遗与乡旅融合的内在动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非遗+乡旅”的融合动力;二是“乡旅+非遗”的融合动力。这两大内在动力确立了非遗与乡旅之间固有的耦合关系,并促进了这两个领域的整合与发展。
非遗与乡旅产业的整合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两者元素的结合和资源共享;二是文化、旅游资源及创新在非遗产业中起到主要的融合作用。非遗项目的融入为乡旅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乡旅的核心吸引力往往来自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美丽的风景、独特的地貌等。这些自然资源为游客提供了观赏、体验和互动的机会,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
通过整合非遗与乡旅的元素并共享资源,非遗产业最终能够促成文化、产品、市场、旅游四个方面的创新效益。第一,结合非遗和乡旅可以实现文化创新。第二,非遗与乡旅融合能带来市场创新。第三,非遗与乡旅的融合也能实现旅游与产品的创新。第四,非遗与乡旅融合带来旅游创新。这种融合不仅提升了旅游体验质量,也促进了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1.3 非遗与乡旅耦合模型建构
在物理学中,耦合是指两个或多个系统相互作用和影响。非遗和乡旅是互相影响的领域,它们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结合的体系④。
本文通过分析湖南省的非遗项目数据、相关景区数量、非遗对经济的贡献和乡村旅游的收入情况来评价非遗与乡村旅游的结合程度。使用模型来研究它们之间的互动,并进行量化分析来探究这种互动如何变化,建立耦合模型主要有以下步骤。
1.3.1 系统发展模型
设非遗产业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为L1=∑ai xi,x和a分别为衡量该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其权重;设乡旅产业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为L2=∑bi yi,y和b分别为衡量该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其权重。设L为由非遗和乡旅产业两大子系统组成的总系统的发展度(公式1),其中α和β为待定系数。
1.3.2 系统协调模型
本文构建的系统协调模型如公式2所示,该模型用以评估两个系统间相互协作的水平,其中C表示系统间的协调程度。
1.3.3 系统耦合模型
为确保系统协调度能真实映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避免在两个系统发展水平不高时出现与高发展水平情形相似的高协调性现象,本文构建了一个系统耦合模型如公式3,其中D代表系统耦合度。
(公式3)
一般来说,系统间耦合协调度越高,说明协调性越强;反之则协调性越弱。为了明确展示非遗产业与乡旅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本文借鉴了先前研究者的成果⑤,对这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等级划分。
1.3.4 非遗与乡旅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非遗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建立方面,本文借鉴相关文献⑥,遵循科学性、相关性和数据可获取性的原则,从以下三方面评价非遗产业发展:项目数、A级旅游景区数和经济状况。乡村旅游产业则用旅游收入、地区数、示范县数和传统村落数四个指标进行评估。
2 产业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保障数据的可靠性,本文选取湖南省2007—2020年非遗和乡旅产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具体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网、《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网、《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1 非遗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2.1.1 数据标准化处理
鉴于各项数据的量纲不一,首先需对数据执行标准化处理。设Xij为第i个序列的第j个数据,则处理流程遵循公式4,其中Xmax和Xmin代表最大值与最小值,为保证计算成果的合理性,额外加上常数0.01。
2.1.2 指标权重确定
按照熵值法的计算流程,M为样本个数,首先需确定第i年第j项指标在整体量中的比例Sij;继而利用该比例求出第j项指标的熵值hj;其次,依据熵值进一步得出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αj;最后,依此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wj。具体计算过程可以通过公式5至公式8来阐述。通过这一系列计算得到的指标及其相应权重见表1。
2.1.3 产业发展水平估算及综合发展水平趋势分析
采用加权法计算某地区第i年非遗或者乡旅产业的发展水平Li,以评估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其计算公式如公式9所示,式中wj代表权重,Xij代表第i年第j个数据指标,N为各系统的指标个数。
依据公式9计算得出2007年至2020年湖南省非遗产业与乡旅产业的综合发展趋势(图1)。
2.2 非遗产业与乡旅产业耦合协调度分析
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产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考虑到两个产业发展的不同特点和乡村旅游受多因素影响的事实,我们运用特定公式来计算它们的系统协调度和耦合协调度。
3 结果分析
经过14年发展,湖南省的非遗和乡旅产业都取得了显著进步。非遗产业的指数从2017年的0.05增长到2020年的0.67,增长了约13.4倍;而乡旅产业的指数从2018年的0.59上升到2020年的0.97,增长约1.64倍。这表明非遗产业发展速度比乡村旅游更快。
图1显示,湖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增速超过乡村旅游。受非遗影响,乡村旅游也显示出相似增长趋势,尤其是在2012—2013年和2016—2018年期间,两个产业都经历了类似的增长变化,说明非遗对乡村旅游有带动作用。
湖南省非遗和乡旅产业的耦合关系开始时两者不太协调,但到2016至2017年,它们之间的耦合度迅速提高。到2013年之后耦合度持续上升,形成了协调的状态。到2018年,两产业的耦合与协调都趋于稳定良好。
4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非遗与乡旅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第一,使用VR和AR建立数字非遗博物馆,结合线上、线下活动服务农民,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并推动文化设施进步。例如,在湖南农村增加线上平台,通过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宣传乡村艺术,鼓励村民参与文化活动并学习使用数字设备,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网络文化,并建立积极的乡村形象。
第二,针对非遗传承人才不足,加强培训和支持以提升传承水平。通过专业培训和资金支持激励传承人,推动非遗文化延续。通过开设非遗技艺培训班,定期举办活动,邀请经验丰富的传承人教学,提高传承人的技艺。
第三,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保护非遗的原生态和独特性很重要,以避免文化特色的商业化和同质化。例如,安化县的茶乡花海生态文化体验园结合了当地自然风光、黑茶和梅山文化,创建了一个融合茶文化和旅游的园区,这不仅促进了消费,还为居民提供了就业,推动了乡村经济。
第四,制定保护政策和规划,明确保护职责,加强管理,确保可持续发展。整合本土艺术资源,改善乡村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以更好地保护乡土艺术。
5 结论
乡村旅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平台,同时非遗也为乡村旅游带来新机遇。湖南成功实现了非遗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实现了文化和经济共赢。当前研究的局限在于评价指标需要进一步优化,提高实用性和科学性,并针对湖南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此外,未来研究可扩大范围,增加非遗类型和项目数量,进一步完善我国非遗旅游开发的评价研究。
注释
①黄永林.乡村文化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基于乡村发展相关数据的分析[J].文化遗产,2019(3):1-12.
②王清,叶洋滈.走出一条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之路[J].人民论坛,2019(26):78-79.
③李朦君,张柯焱,周扬.乡村“非遗+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研究:以山西代县杨家将文化遗产为例[J].晋阳学刊,2023(6):120-125.
④贾士靖,刘银仓,邢明军.基于耦合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5):573-575.
⑤逯进,周惠民.中国省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9):3-19,36.
⑥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8):23-29;高楠,马耀峰,李天顺,等.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3(1):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