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石窟寺最早源于印度,公元3世纪,在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推动下,逐渐传入其他国家,两汉之际,传入我国新疆区域,后又东传,传入甘肃境内,文章通过梳理河西走廊区域不同时期洞窟的形制对比、造像题材、壁画内容的对比,探讨不同时期石窟形制的特征,分析同一时期石窟的形制异同点及不同时期石窟形制异同点,通过对河西地区石窟的研究,探讨石窟文化的影响走势受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并与周边文化不断融合。
关键词:洞窟形制;造像;文化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8.032
1 石窟研究背景
河西走廊,简称“河西”,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地处甘肃省西北部、黄河以西、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是一个北西—南东走向的狭长地带。因位于黄河以西,形状类似走廊,故名“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主要涉及区域有武威、张掖、金昌、嘉峪关、酒泉、敦煌等地,是沟通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重要桥梁。据统计,河西走廊拥有上百余座石窟群体(图1),年代自十六国至晚清时期,拥有不同时期壁画、造像风格的石窟,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
河西走廊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干燥,适宜文化遗存的保存,如武威天梯山石窟、榆林窟、千佛洞、酒泉文殊山石窟、白塔寺、敦煌莫高窟等石窟群。诸石窟多开凿于祁连山境内。首先,河西走廊石窟遗存丰富,地理位置特殊,对研究石窟特征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其次,河西走廊西连新疆区域,新疆龟兹石窟、克孜尔石窟保存较好,可以对比其与甘肃境内石窟的异同。最后,通过对河西走廊区域石窟的研究,可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河西走廊在我国历史地位上的重大影响。石窟寺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因此,保护和阐释石窟寺的独特价值,对全面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文明互鉴的重要成果、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石窟寺最早源于印度,公元3世纪,在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推动下,逐渐传入其他国家,两汉之际,传入我国新疆区域,后又东传,传入甘肃境内,本文通过梳理河西走廊区域不同时期洞窟的形制对比、造像题材、壁画内容的对比,探讨不同时期石窟形制的特征,分析同一时期石窟的形制异同点及不同时期石窟形制异同点,通过对河西地区石窟的研究,探讨石窟文化的影响走势。受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与周边文化的融合,石窟的壁画内容大体有7类,有佛像画、经变画、民族传统题材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故事画、山水画。
2 河西走廊石窟群形态研究
2.1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敦煌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镇①,莫高窟是一处集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的综合体艺术②,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北朝至宋、西夏及元时期均有石窟兴建,莫高窟开凿在砂砾岩上,砂砾岩石质松散,不易开凿,因此,壁画成为表现装饰洞窟和佛教内容的主要手段。
敦煌石窟的洞窟类型主要有僧房窟和礼拜窟,而僧房窟和礼拜窟依次对应于印度的毗诃罗窟和支提窟,按石窟功能有塔庙窟、禅窟、佛殿窟、僧房窟、涅槃窟等种类③,按照洞窟形制类型可分为中心塔柱式窟、背屏式窟、大佛窟、毗诃罗式窟、覆斗式顶窟、涅槃窟等形式。北朝洞窟主要形制是中心塔柱式窟,至隋唐时期,洞窟的基本形制是覆斗式顶窟,毗诃罗式窟较少,后期逐渐消失④。元代洞窟较少,形制为覆斗式顶窟。第268窟、272窟、275窟是莫高窟最早开凿的洞窟,三窟相连,目前学界对这三窟的时代仍存在争议,本文沿用宿白先生的观点,认为这三窟时期为北魏时期。北魏时期中心塔柱式窟是最流行的洞窟,还有一种是殿堂窟,这一时期的佛造像袒裸右肩,有覆肩衣、僧祗支,衣纹自左肩呈发射状分布,裙体纹饰呈同心圆分布,具有面部圆润、肩宽体健的人物特征(如莫高窟第272窟),菩萨造像交脚坐,手施法轮印,穿长裙,头戴宝冠,面部表情自然,无论是佛像抑或菩萨造像,衣服都紧贴身体,沿袭了印度笈多风格的造像特征。
北魏以后,彩塑数量减少,至北齐和北周时期,中心塔柱式窟仍然是敦煌石窟的典型代表,佛像服饰有通肩式和袒裸右肩式大衣两种造型,有覆肩衣,坐姿有结跏趺坐、倚坐、交脚坐等,西魏时期石窟的形制主要有中心塔柱式窟、覆斗式顶窟,石窟壁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较多装饰为顶部藻井。隋唐以后,敦煌石窟流行的是佛殿窟,隋朝后期逐渐出现佛、菩萨组合像⑤,隋唐朝的佛像及菩萨造像沿袭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造像面部圆润,体态臃肿,褒衣博带,袒裸右肩,有僧祗支,衣裙饰波斯风织锦花纹,隋代菩萨造像身躯微微扭动,体态优美,散发女性美美的魅力。至五代宋时期,菩萨造像仍然沿用隋唐风格,脸型椭圆,面相圆润、肥大,褒衣博带。
莫高窟壁画内容约4000平方米,内容题材丰富,主要题材有佛教故事画、佛像画、经变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画、中国传统神话题材画等,北魏时期壁画题材以故事画为主,到北周时期,故事画题材达到鼎盛时期,段文杰先生指出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除了雕塑、建筑、壁画相结合的整体效果之外,还有鲜明的民族风格⑥。
敦煌石窟保留有西夏时期洞窟,如沙武田等研究者认为莫高窟第3窟为西夏时期的洞窟⑦。莫高窟第340窟、395窟、206窟都认为西夏前期壁画⑧。西夏时期洞窟形制有中心塔柱窟、佛殿窟、佛坛窟,壁画内容有本生故事画、经变画、尊像画、佛传故事、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这些遗迹成为西夏时期洞窟的重要考证史迹,为西夏石窟研究提供了考证资料。
2.2 文殊山石窟
文殊山石窟位于酒泉市西南约15千米的嘉峪山中,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归属于肃南县祁丰区管辖,文殊山石窟属于甘肃境内重点石窟群体之一,兴建于北魏时期⑨,洞窟形制有中心塔柱式窟、禅窟、佛殿窟、僧房窟等。文殊山石窟最大的特点之一属于洞窟组合,即中心塔柱式窟和佛殿窟,后期又增加禅窟和僧房窟,是“凉州模式”晚期的重要代表,不同时代的洞窟形制、造像、壁画等显示出不同的历史特征。文殊山石窟后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等时期经过重修,从当时的汉传佛教演变为藏传佛教⑩。此外,还留有大量的回鹘文题记与佛教文献,文殊山石窟有记录和研究最多的分别为前山万佛洞、千佛洞以及后山千佛洞和古佛洞。文殊山石窟的洞窟形制与敦煌莫高窟石窟的洞窟形制有相似之处,如北魏时期,文殊山石窟第19窟(万佛洞)与莫高窟第254窟洞窟形制同为中心塔柱式窟且有阙形龛,文殊山石窟佛像的服装有袒裸右肩式与通肩式大衣两种k,衣质厚重,结跏趺坐,与犍陀罗佛像的服装基本相同。综上,文殊山石窟的洞窟形制、壁画题材与敦煌石窟的洞窟形制有相似之处。
2.3 榆林窟
榆林窟又称“万佛峡”,开凿在榆林河东西两岸的峭壁上,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南70千米处,与莫高窟并称为“姊妹窟”。其始建于初唐时期l,现存洞窟42座,壁画约5000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中心佛坛窟、中心塔柱式窟、大像窟三种,各类窟形始建于唐代,兴盛于吐蕃,终于元代m。佛坐姿有倚坐及结跏趺坐,流行三世佛,佛造像神态安详,造型质朴,属于初唐时期的典型特征n。壁画题材较丰富,主要有经变画、佛像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题材。其中榆林窟第3、第4窟均为西夏石窟,第4窟是汉藏合璧式洞窟,经变画与曼荼罗画相间排列,体现了汉藏艺术间的文化交流o。
2.4 昌马石窟
昌马石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石窟,位于甘肃省玉门市昌马乡水峡村西面,坐落在南北长约500米的山体上,内部仅4座洞窟,由于该石窟地处偏僻,且规模较小,一直未得到合理的保护,直至2006年对昌马石窟重新加固修复。从现有资料看,该石窟凿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第2窟为北凉时期修建,洞窟形制为中心塔柱式窟,这种洞窟的形制与克孜尔石窟洞窟的形制相似,明显受到新疆区域石窟的影响p。塑像是一佛二菩萨,结跏趺坐,面相圆润,体态臃肿,佛像佩有璎珞、项圈、背光,上身袒裸,衣服贴体的形式更多沿袭了印度笈多形式。
2.5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被史学界称为“石窟鼻祖”,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位于武威市城南区50千米的张义镇登山村,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历经北魏、唐代、明、清时期的兴建,现存共18座石窟,洞窟形制有中心塔柱式窟、佛殿窟、大象窟,较多的是方形或长方形平面的塔庙窟,中心塔柱式窟的基本形制即平面呈方形,窟顶部中心隆起,且在石窟的中心位置立着一块方棱柱体,与窟顶相连,方柱象征着佛塔,人们可以绕塔礼拜,佛像有释迦、弥勒,且弥勒造像较多,如交脚菩萨装的弥勒、佛装弥勒、思维菩萨等。以坐像为主q,多为倚坐,手施无畏印。
2.6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40千米处,始建于公元420年,炳灵寺石窟第169窟是目前我国具有明确纪年的最早的一座石窟,其开凿于西秦时期,历经隋、唐、宋、清等年代。洞窟形制有天然不规则洞窟、平面方形洞窟、马蹄形洞窟和半中心柱窟四种类型r,窟内保存不同时期的塑像70余座,佛像及菩萨造像衣饰轻薄贴体,佛像服饰有通肩式大衣及袒裸右肩式的大衣,衣纹有同心圆式,背光,有覆肩衣,僧祗支多露在外面,面相方圆,五官宽大,佛像衣服紧贴身体,更贴近印度建立的笈多造像风格。西秦时期绘制的壁画并无统一的布局规划,壁画中凡是穿着右肩袒裸式大衣的佛像都有覆肩衣,这在克孜尔早期壁画中未曾发现。西秦壁画题材丰富,与大乘佛教思想有密切关系。
2.7 东千佛洞
东千佛洞位于甘肃省瓜州县锁阳城镇南坝村,2020年,考古队伍对东千佛洞进行了集中清理和发掘工作,包括对壁画、塑像、洞窟形制等内容的重点调查,石窟开凿于五代、宋、西夏、元、清代等,共有洞窟42窟,现存石窟23个,洞窟面积486平方米,彩塑约56身,洞窟形制主要有中心塔柱式窟,壁画内容丰富,题材有经变画、装饰图案画、故事画及供养人画像等,东千佛洞距离榆林窟较近,其含有胡琴乐器图像的壁画也是敦煌石窟群最大的特点。
2.8 马蹄寺石窟
马蹄寺石窟、瓜州榆林窟、莫高窟被誉为三大佛教艺术性石窟,马蹄寺石窟相关资料较少,其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南62千米的祁连山境内,属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管辖,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及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计70余处窟龛,石窟形制多为中心塔柱式窟,包含北凉、北魏、西魏、西夏时期开凿的石窟,是佛教进入中原的重要“驿站”。
2.9 五个庙石窟
五个庙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西北20千米处,地处敦煌南部,现存洞窟较少,洞窟形制中心塔柱式窟、殿堂窟,初建于北朝时期,五代宋初时加修了窟檐s,壁画吸收了汉、藏、回鹘等艺术风格,由于该石窟岩石为沉积岩,岩性较为松软,不易雕刻,因此,壁画成了遗留下来的珍贵研究资料。壁画题材与莫高窟类似,有经变画、传统故事题材、装饰图案画、本生故事画等。
3 总结及展望
以上通过对河西走廊石窟的洞窟形制、服饰、造像等对比,不难发现,河西走廊石窟年代自北朝延续至明清时期,但河西走廊的石窟大部分兴建于北魏时期,有明确纪年的洞窟是炳灵寺石窟,从北魏至北周时期,洞窟形制多中心塔柱式窟,隋朝以后,中心塔柱式窟数量相对减少,而禅窟、塔庙窟、覆斗式顶窟逐渐增多。
通过对各时代佛像造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北朝时期,佛像与菩萨像衣饰紧贴身体,衣纹抽象,与印度笈多形式的造像类似,犍陀罗形式已逐步被笈多形式取代,如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开凿于西秦时期),北魏晚期,佛像的造像呈现秀骨清像,佛像褒衣薄带,协侍菩萨帔帛交叉,有璎珞、披大衣,如莫高窟第259窟;至隋时期,佛像面部秀骨清像,体态优美,展现出女性美;至唐后期,服饰袒露右肩及通肩式大衣均存,佛造像体态臃肿,保留了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标准;至宋朝,佛、菩萨像结合,面相慈祥,椭圆形脸,褒义薄带,衣纹写实,胸部袒露较多,洞窟形制以中心塔柱式窟为主,壁画内容较丰富。西夏时期石窟艺术展现了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洞窟有中心塔柱式窟、佛殿窟、佛坛窟等形制,而西夏时期的洞窟形制也可以在各时期找到溯源,佛殿窟源于唐朝,中心塔柱窟源于南北朝,佛坛窟源于藏传佛教艺术t。西夏时期的艺术风格既有吐蕃风格、也有藏传风格,同时还有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河西走廊的石窟壁画大部分融入西夏元素,并吸收宋代绘画、藏传绘画的艺术风格,体现出与西夏艺术的交融。
总之,无论是河西走廊上石窟与石窟间的文化影响抑或河西走廊与周边文化的影响,都会不同程度地相互交融影响,如昌马石窟第4窟与莫高窟第259窟无论是塑像题材及洞窟形制都极为相似。昌马石窟第2窟与新疆克孜尔石窟中心塔柱式窟的洞窟形制类似,显然受到高昌地区或龟兹地区的影响u。此外,莫高窟第285窟与文殊山石窟第88窟洞窟形制也有较多相似点,同为多室禅窟。文殊山石窟第19窟与莫高窟第254窟洞窟形制也基本相同。除了洞窟形制以外,文殊山石窟第19窟、29窟与昌马石窟第4窟的造像壁画也有相似v。
不同时代的造像有其各自的特征,通过对各个时期石窟造像、洞窟形制、壁画等对比研究,不难发现,佛教艺术在不同时期表现的特征既延续了前一时期的风格特征,同时也有自己所在时期的风格特征,此外,河西走廊的文化并不只受到同区域文化间的相互影响,还有新疆及周边区域文化的影响。这种石窟间文化影响既传承又创新,体现了当时人们创造艺术的独特智慧,也体现了不同民族有自己不同的审美特色和独特的思想认知。
注释
①赵声良.敦煌石窟艺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②胡同庆.敦煌石窟艺术概述[J].敦煌研究,1993(3):16-34.
③④陈岖.敦煌莫高窟洞窟形制解读[J].古建园林艺术,2007(4):30-32.
⑤廖婉莹.浅析敦煌石窟艺术[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12):118-121.
⑥段文杰.略论敦煌壁画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成就[J].敦煌研究,1982(2):1-16.
⑦⑩沙武田,李果.敦煌莫高窟第3窟为西夏洞窟考[J].敦煌研究,2013(4):1-11.
⑧赵晓星.关于敦煌莫高窟西夏前期洞窟的讨论:西夏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之五[J].敦煌研究,2013(4):1-18.
⑨ov李甜.文殊山石窟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9.
k常青.中国石窟简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
l邢耀龙.《榆林窟开凿时间新考》:从玄奘取经谈起[J].云冈研究,2023(3):12-18.
m段文杰.榆林窟第25窟壁画艺术探讨[J].敦煌研究,1987(4):1-7,105-107.
n赵声良.榆林窟艺术概述[J].丝绸之路,1996(6):27-32.
pu王璞.河西走廊上的昌马石窟[N].甘肃日报,2023-08-30(11).
q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r安冬蕾.炳灵寺石窟洞窟形制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9.
s郭子睿.肃北五个庙石窟第1窟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22.
t李银霞.西夏水库艺术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