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人士大夫是中国古代一个特殊且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也是博物馆颇为青睐的阐释对象。“林下风骨—明清文人结社与山左风流主题文物展”从馆藏文物与现有研究出发,以“明清山东文人结社”为线索探索明清文人的精神世界与理想生活,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观看视角,并利用原生场景再现、文旅融合及馆校结合等多种形式拓宽文化传播新途径,也为博物馆相关主题展览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文人结社;展览策划;策展手记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8.013
0 前言
近年来,以古代文人精神与生活为主题的展览成为博物馆策展的一大热点,“宋韵—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志于道 游于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理想、生活和审美”“闲来弄风雅—宋朝人慢生活镜像”及“山静日长—明代文人风雅录”等展览都获得较高热度。古代传统文人群体背后蕴藏的中华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文精神与时代价值一脉相承,在城市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类选题的价值逐渐凸显。然而要在众多同类题材中突出展览特色,呈现根本内涵,必须别出心裁,寻找不同的视角与路径。
2023年春节期间,济南市博物馆文人主题原创大展“林下风骨—明清文人结社与山左风流主题文物展”正式开展。展览独辟蹊径,以“明清山东文人结社”为线索引入,为观众徐徐展开一幅明清文人的时代画像。展览以140套、近200件文物,向今人展示山东尤其是济南地区明清文人的文学成就、哲学思想和审美态度,重现明清文人的精神世界,勾勒他们的中国式理想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梳理该展览的策展思路,谈谈如何以独特视角带领观众走进文人世界,为文人主题展览提供有益借鉴。
1 展览选题与主题提炼—明清文人的风雅与气骨
文人与士大夫是中国古代极为重要和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一定程度上,古代文人士子代表了具有高度知识与文化的社会精英群体。一方面,以儒家文化为向导,中国古代文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理想,其身上所体现的出仕治世、爱国爱家的精神气质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人的根本人格精神;另一方面,他们注重个人修养、淡于名利,在诗礼文学与雅致生活中追寻对生命价值的实现。这些隐含的高尚情操与人生态度构成了传统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在多元化的当下依旧具有传承的时代价值。
与此同时,朝代更迭带来的变化,深刻影响并反映在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常态中,也给不同时期的文人群体贴上了不同的时代标签。春秋之百家争鸣,两汉之私学繁盛,至魏晋之隐逸成风,盛唐之吟咏唱和,两宋之崇尚风雅。要勾勒不同时期文人群体的画像,应抓住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济南市博物馆馆藏明清时期文人相关文物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包含文房杂项、书画、古籍善本等600余件,丰富的文物资源能够很好地支撑此次展览的内涵与构架。因此,策展团队选定“明清文人”作为此次展览的诠释对象。
如何选择一个特别的视角带领观众走进文人世界,是挖掘展览亮点的首要任务,也是策展团队在确定展览主题后首要思考的问题。在明清文人群体的发展过程中,结社是一种重要的生存与交游形式。明清时期,文人的社会交往空间进一步扩展,往来活动空前频繁,结社雅集俨然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时代风气,从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如火如荼之势。将目光放置于山东,齐鲁大地胜流俊杰萃集、社事活动兴盛,不独其社团数量、人数规模为北方所罕有,且置于整个明清文人结社史中成就亦可谓不俗,其中又尤以济南地区规模为最、独领风骚。且正是交游结社为文人搭建起广阔的活动空间,文学之诗社、唱和之酒社、举业之文社、匡时之复社等,寄托着其独立的价值观念与品格,这些繁复社集下的各类社会文化活动几乎涵盖了文人士子的文学风尚、政治理想、生活意趣、审美情操等方方面面,蕴藏着文人集群的精神风貌与人生情趣,书写着明清文人的风雅与气骨。
基于此,策展团队最终确定了“文人结社与山左风流”的展览主旨。一是以文人结社为视角切入,一笔宕开,从结社的视角窥见明清文人在交游社事下的各类文化活动,并以文物见精神,剖析其文学成就、哲学思想和审美态度,用以启迪当下,学习他们注重个人修养以及胸怀天下的生活态度和理想追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重点围绕山东明清文人展开叙事,尤其关注济南地区文人特色与成就,将泉水文化与济南诗人作为展览内容亮点之一,展现济南及山东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建立在地文化情感联结,凝聚文化认同。
2 展览叙事与文化阐释:另一种角度看文人世界
2.1 从文人结社到文人世界—由点到面的解读视角
在框架搭建与文化阐释上,展览以文人结社为视角切入,以丰富的展品为支撑,以翔实的文献资料为辅助,向观众展示山东明清时期兴盛的诗社、文社等社事活动。以此为基础,展览进一步带领观众探寻明清山东文人雅集结社之下的世界,深入解读山东明清文人的文化与艺术、政治与理想、审美与生活。
展览分为四大篇章。序章“探源”位于沉浸式体验与活动空间,以序章的形式呈现,带领观众探索齐鲁文人结社从先秦两汉时期至北宋时期的历史渊源,作为知识背景与扩展帮助观众了解文人结社的历史,并突出齐鲁大地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人文积淀。
第一篇章“士林风流”是展览的核心部分,以丰富的书画作品及古籍等展品为支撑,辅以大量文献资料,展示山东明清时期兴盛的诗社、文社等社事活动,走进山东文人在雅集、诗社、文社等交游活动中构建的广阔世界,描绘齐鲁士人的精神与文化底色。在此部分的叙事中,展览整理了明清时期较为完整的山东结社情况,并以人们熟知的代表人物为媒,带领观众走进其背后庞大的社群,并以文物组合为介梳理文人间的“社交朋友圈”,以全新的视角为观众构建一幅明清文人群体画像(图1)。
书法与碑拓是文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造就了文人们尚古尚雅的独特审美品格与艺术追求,追求个性与自我的内在精神投射到书法碑拓艺术中便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时代特色。第二篇章“吾乡风雅”聚焦邢侗、翟云升、张士保等山东地区明清文人的书法与碑拓作品,展现山东文人的重要文化与艺术成就,并从中领略特定时代下文人们的审美态度与哲学思想。
诗文酒社、曲会画社,再至讲会禅社、怡老之社……当雅集结社成为明清文人重要的生活方式,明清文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便都囊入其中。第三篇章“闲事长物”通过展出丰富的瓷器、玉器、竹雕、文房杂项等展品,带领观众从古代文人的一方书斋漫步到茶、酒、花、香之生活雅事,领略其别样的精神与志趣,向今人勾勒古代文人墨客风花雪月诗酒花、旷逸放达山水间的中国式理想生活。
2.2 从古代文人到当下意义—由浅入深的内涵阐释
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人士子身上反映的人文精神与人格魅力为中华民族提供了深厚的滋养,早已凝结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博物馆中这些传承至今的文物隐含着一代文人的精神理想与人生态度,也是今人对自我生活观照的不竭源泉。如何使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精神一脉相通,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滋养当代社会、提供精神养分,构建展览时代价值,得其精神、化古为今,是策展团队需要思考的深刻问题。
展览始终注重激发文物的时代光芒,通过深挖人物、文人背后的文学、艺术与思想价值,深入解读齐鲁文化维度下文人士子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内涵,展现山左文人淡于名利、崇尚生命价值及爱国爱家、明道救世的多元人格精神,对当下予以启迪,回应现实关切。展览第一章“士林风流”在展示明清山东文人结社特点的基础上,尝试进一步带领观众探索文人士子背后的精神层面。一方面,山左文人达观适意,淡于名利,在诗礼文学与雅致生活中追寻对生命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当朝代更迭、时运衰颓之际,齐鲁士子则以爱国爱家、出仕治世的儒家传统思想为遵循,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与明道救世的社会使命感凝结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人的根本人格精神,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目光聚焦于个体,名垂青史的文人士子,他们的名字并不只是以“文学大家”的单面形象而存在的,其身上彰显的人格精神与人生态度仍然值得当下学习,并引发观众对于自身与社会的思考。而对于个体的研究阐释除了应看到其作为独立个体的一面外,还应重视其处于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社会性的一面。就如法国著名文学家萨特在对戏剧中人物阐释时用到的“自由的人”与“处境中的人”的辩证统一关系①。因此在展示山东重要文人时,展览注重挖掘个体背后超越时代的精神与价值,并将人物与展品放置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上予以诠释。例如,在对于王士禛的展示除了展出《渔洋山人秋柳诗笺》《香祖笔记》等代表作外,还观其处于历史洪流中的角色—作为科举世家新城王氏家族成员与“文化遗民”的王士禛,从而解读传统士大夫对世事沧桑的人文情怀与出仕济世的高度责任感在以王士禛为代表的文人士子身上的高度统一,也彰显其背后齐风鲁韵的文化底色。
2.3 从乡土情结到文化认同—在地文化的高度关注
文化是集体的记忆与意识的体系,进而也是一个集体的统一价值体系。这种集体记忆为塑造该集体共同生活的框架(社会规则)、构建个体之间特色的行为和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②。简而言之,集体文化记忆能够帮助人们明晰历史文化,促进文化身份认同,而地方博物馆则成为“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对于地方博物馆来说,绝大部分观众都是本地观众,因而对于探知乡土文化、贴近自身生活也具有更高需求。在展览前期,策展团队就以“明清山东文人”为主题面向广大观众开展调研,利用网络及线下向观众发放展览调查问卷,实施观众评估前置。在收到的有效反馈中,80%的观众“对于明清时期山东地区文人非常感兴趣”,近50%的观众提供了自己感兴趣的家乡的文人名士,刘墉、高凤翰、蒲松龄、陈介祺、李开先等耳熟能详的名字纷纷在列。
基于观众调研和展览定位,展览高度关注观众对在地文化的认同感。以立足本土为遵循,展览重点关注具有代表性的齐鲁明清文人与齐鲁文化圈,边贡、李开先、李攀龙、王士禛、刘墉、田雯、明湖七子、桂馥等大批齐鲁士人的身影都囊括其中。展出包括明邢侗草书轴、清田雯赵吉士行楷书轴、清刘墉行书轴、清癯云升隶书轴、清张士保篆书联等,尤其关注济南地区相关文人展品,如清郭敏磐《潭西客夜图卷》、边贡《清边华泉诗集七卷附录一卷》、王士禛《渔洋山人秋柳诗笺一卷》、李攀龙《沧溟先生集三十卷附录一卷》等。展览第二章“吾乡风雅”更是聚焦邢桐、翟云升、张士保等山东地区明清文人的书法与碑拓作品,集中展现山东文人的重要文化与艺术成就。
此外,展览还专门开辟“泉城诗人”作为辅线进行展示。济南以“泉”闻名,泉水成为济南人民乡土文化情感联结的重要符号。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在这深厚的文化滋养下,济南也涌现了一批“泉水诗人”。展览重点挖掘济南文人与泉水的故事及其笔下的济南,带领观众在笔下文墨中畅游济南。其中重点展出的《潭西客夜图卷》不仅描绘了“潭西精舍”之盛景、记载了“七十三泉”之由来,还包含了济南名士桂馥及其弟子和多为文人唱和之诗词;周乐《二南诗钞》、李肇庆《历下三君诗集》等古籍为观众展示了“明湖主人与泉城诗韵”“明湖七子”的济南故事。从一本古籍、一幅古画出发,带领观众穿越历史,边走边看,在“行旅”般的观展中,促使观众完成从乡土情结到文化认同的情感凝聚过程。
3 形式设计与空间呈现:另一种方式体验文人生活
此次展览形式设计紧扣明清生活美学主题,以明清时期文人作品为窗口,旨在全面为观众打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于观展间行走于书斋与园林间,体验明清文人的艺术与生活。一进入展厅,观众就可以立刻感受到淡雅的明清文人文化氛围,取象征生机的绿色为形式设计的主基调,并辅助以瓷白进行颜色搭配。序厅中间位置以绿色为背景,其上装饰雕刻字、雕刻抽象山水素材,并加以主标题雕刻字、小竹林、山石、鹅卵石等实景元素来塑造微景观,营造虚实的场景还原;序厅上空设计明清文人文物展示吊布,由远而近,层层递进;整体氛围彰显明清文人的风雅与气骨,诠释“明清文人生活美学”。
展览在博物馆大厅、三个独立展厅空间基础之上设计。大厅改造为展览序厅;三个独立展厅作为展览区域呈现序章及三大篇章内容;整体流线均以顺时针方向进行展示。明清绘画中建筑、园林、书斋等场景元素在展厅中处处可见,展厅色彩设计与篇章主题相互呼应,淡雅的色调烘托出古代文人雅士别样的精神与志趣。为有效利用有限的展厅空间,展览采用了再现原生场景的形式为内容营造空间语境,即利用艺术表现的方法,将场域、情景复原再现到展厅空间内,让观众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③。在合理分配展示空间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观众参与性因素,展览专门开辟体验式活动空间,以馆藏清郭敏磐《潭西客夜图卷》为主题,选取其中场景进行还原,设置竹林、泉水(曲水流觞)、山石、花草等元素,打造出文人读书作画、抚琴、品茗对弈、熏香等场景,配合济南市博物馆原创“潭西客夜图”数字化动漫,还原古代文人林下雅集之美,以文物中的真实画面来口述历史,释放记忆,体味文人雅士的肆意与洒脱,感悟中国传统文人思想、生活和感情悟性的精神内涵(图2)。
在体验式活动空间内,展览精心设计了“体验文人生活的一天”主题系列活动,包括“手拓楹联—拓片体验活动”“一缕浅香 指尖芳华—制香体验活动”“翰墨共芬芳—楹联共创活动”及“风雅游园会”等,通过沉浸体验、角色扮演、视频欣赏等形式,充分调动现场参与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系统,让观众们于观展间亲身体验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观物识心,品读古今,体验明清文人的艺术与生活。这种沉浸互动式的展示活动,避免了观展疲劳的发生,也以视觉化、参与化、主体化的方式与展览叙事完美契合,将展览参观变成获取知识与美学滋养的复合化教育过程,从而产生更为重要的价值与影响。
4 文旅融合与馆校结合:另一种路径拓宽展览外延
在新时代发展中,中小博物馆策展实践应以多种形式与手段突破展馆限制,拓宽展览外延,扩大展览影响力。而在其中,“文旅融合”与“馆校结合”不免成为两大有力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0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博物馆与学校的有机衔接。在此背景下,策展团队以“文旅融合”+“馆校结合”两大抓手为核心,在展览社教活动与宣传推广的基础上创新形式与内容,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传播活动新模式。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携手济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文化济南大讲堂·我的大学我的城”文旅融媒互动课堂,围绕济南历史文化与名人,依托“林下风骨—明清文人结社与山左风流主题文物展”,深入大学课堂,以“学校课堂+博物馆文物+实景游览”三位一体的形式开展直播展示活动。策展团队挖掘展览中李攀龙与白雪楼、潭西精舍与七十三泉、王士禛与秋柳园、铁保与小沧浪亭等可视化的人物、故事与地点,配合文物展出、课堂讲授与实地游览,让静态的文物“活起来”,让有限的展览飞出场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图4)。
例如,在“访大东风雅,品白雪葱香”一节中,由大学教师主讲李攀龙之生平及白雪楼之由来,济南市博物馆讲解员则围绕展览中展出《沧溟先生集》《明七子诗选注》等展品解读展品背后李攀龙的文学成就,镜头一转,现场导游带领观众走进趵突泉,与现场演员于今天景区内的白雪楼上演了一场古代文人会友之盛会,将学校与博物馆的知识以动态、有声的形式有机融合,以演绎、体验、活态的形式进行新的叙事,激发文化新活力。
如今,不管是李攀龙身后的白雪楼,还是秋柳园、小沧浪亭、七十三泉,都传承着济南文人的风范,俨然成为优雅济南的文化地标。从超然楼到洛杉济,从洪家楼教堂到趵突泉,在文旅融合的新形势下,济南以文旅热频频出圈,济南市博物馆紧抓文旅融合契机,将展览搬进学校课堂、搬进旅游景区,突出教育传播与社教的博物馆职能,通过教育和传播等方面增强观众的深度参与,以新形势拓宽展览影响的外延ciSAChXbwMc52fvGAP5W48hfVZdQuqt+iQpNA/r55Vg=,同时也为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深入挖掘泉城历史文化底蕴,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作出有效探索。
5 总结与思考
不同于“唐宋八大家”等令人耳熟能详的文学群体,“林下风骨—明清文人结社与山左风流主题文物展”锁定的叙事对象是相对“小众”且具有复杂身份的山东文人群体,因此展览叙事的出发点一方面并不单是“文学概念”与“文物展览”的单向转化与对等,另一方面也并不只注重以展览主题吸引普世的关注,这就涉及两个问题—展览的诠释定位与展览的受众定位。
一方面,展览围绕的“明清山东文人”群体成分较为复杂,既包括科举出身的进士、官居山东的文臣,又包括诗人作家、学者、书法家、画家、隐士等大批群体,也就是说展览应以开放的角度解读“什么是文人”这一原始性问题,必须容纳不同文人的不同形象,甚至是一个人身上所兼具的多面性。由此,观众在展览中可以看到每个人心目中所描绘的文人形象,他们可以看到在济南泉水滋养下才情纵逸的诗匠,可以看到纵情山水的文人画家;可以看到崇文重教的地方科举世家,可以看到宗经复古的儒士;可以看到注重风雅的闲士,亦可以看到寄兴工艺之美的艺术家。以此一面面形象各异但终归统一的人物画像,连同其背后有所指代及象征的丰富文物,填充起了整个展览的丰满血肉。
另一方面,基于地市级博物馆定位与性质,此次展览主题也主要面向当地观众。因此展览以城市为媒,重在追溯共同的历史与文化记忆,核心仍然是借文物传承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构建集体记忆与地方认同。展览以文物中涉及地点为线路,尝试走出展馆,走进城市,完成城市变迁与文化传承的古今对话,一定程度上也是回应城市快速发展下人们对城市文化同质化和重塑地域文化的强烈关切。在此过程中,展览的外延也在无形中被无限拉长,城市的所有相关性地点都能成为人们回忆、纪念、思考展览的媒介,同时也有效缓解了中小博物馆在空间、资金、设备等多方限制下如何扩大展览影响力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与条件下,推动展览与城市的文化记忆有机融合,同时进一步拓展展览深度与广度,是当今博物馆尤其是地方博物馆还需要继续思索的重要课题。
注释
①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②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③范犁.空间语境营造和设计策略[J].文物天地,2022(S1):41-46.